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6028阅读:10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日益增多,尤其是上班族人群,生活、饮食不规律,生活工作压力大,易造成脾气虚,体内湿气比较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目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药物常见的有化学药和抗生素类的药物,不仅安全性不好,而且具有较大的副作用,长期服用的同时,还可能会诱发其他种类的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药物安全性低、副作用明显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人参、茯苓、制附子、制半夏、川贝母、干姜、白扁豆、桔梗、甘草、砂仁、白术、山药、党参、莲子和薏苡仁拣选洗切及炮制后备用;

(2)选取人参400—450份、茯苓400—450份、制附子100-130份、制半夏100-130份、川贝母200—250份、干姜200—250份、白扁豆300—350份、桔梗200—250份、甘草400—450份、砂仁200—250份、白术400—450份、山药400—450份、党参200—250份、莲子200—250份和薏苡仁90—100份,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待用;

(3)将步骤(2)粉碎后的细粉进行灭菌;

(4)将灭菌后的各细粉粉末混合均匀后,制得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制备成大蜜丸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步骤(4)制得的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中,以每100份的混合药粉中添加以重量份计的炼蜜100-120份,在炼蜜温度为116-118℃的条件下即制成健脾、益气的大蜜丸。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茯苓400—450份、山药400—450份、制半夏100-130份、制附子100-130份和川贝母200—250份,将其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备用;

b.选取砂仁200—250份和白术400—450份,将其分别进行蒸馏后提取挥发性成分备用,同时将蒸馏后的砂仁、白术的药渣分别进行收集;

c.将步骤b中收集的砂仁、白术的药渣与人参400—450份、干姜200—250份、白扁豆300—350份、桔梗200—250份、甘草400—450份、党参200—250份、莲子200—250份以及薏苡仁90—100份采用质量浓度为90%乙醇提取二次,并合并二次的提取液,将提取液中的乙醇提纯至无醇味后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25-1.35,即得到第一浓缩液,同时将提取后的混合药渣进行收集;

d.将步骤c收集的混合药渣加水煎煮二次,过滤后将其两次的滤液进行合并,然后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25-1.35,得到第二浓缩液;

e.将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合并后,与步骤a制备的细粉进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干燥粉碎,然后在干燥的粉末中加入步骤b中提取出的挥发性成分,再次进行混合,待最后混合均匀后得到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将通过另一种方法制备的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可以制备成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将所述的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中加入适量的蔗糖、糊精,并用用乙醇制颗粒,干燥,即为颗粒剂;将所述的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装入硬胶囊即为硬胶囊剂;将所述的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加入适量的糊精、淀粉等辅料压制成片,即为片剂。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机体提供营养,故归属于土。脾喜燥而恶湿,因此健脾益气化湿就是本方治疗的精髓所在。

本发明的配方中:方中人参、茯苓、制附子、干姜、益气健脾渗湿,大辛大热,温中散寒共为主药。配伍山药、莲子肉、白术、党参助君药以甘温入脾、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川贝母止咳化痰,能养肺阴、宣肺,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避免了长期服用化学药、抗生素产生的副作用,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本发明在以健脾、益气为主,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的有效方剂,长期服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人参:400份、茯苓:400份、制附子:100份、制半夏:100份、川贝母:200份、干姜:200份、白扁豆:300份、桔梗:200份、甘草:400份、砂仁:200份、白术:400份、山药:400份、党参:200份、莲子:200份、薏苡仁:90份。

实施例2

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人参:420份、茯苓:430份、制附子:120份、制半夏:120份、川贝母:240份、干姜:210份、白扁豆:340份、桔梗:230份、甘草:430份、砂仁:250份、白术:410份、山药:440份、党参:240份、莲子:220份、薏苡仁:95份。

实施例3

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人参:450份、茯苓:450份、制附子:130份、制半夏:130份、川贝母:250份、干姜:250份、白扁豆:350份、桔梗:250份、甘草:450份、砂仁:250份、白术:450份、山药:450份、党参:250份、莲子:250份、薏苡仁:100份。

上述实施例1-3中的白扁豆、白术、薏苡仁选择炒制出的成品为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人参、茯苓、制附子、制半夏、川贝母、干姜、白扁豆、桔梗、甘草、砂仁、白术、山药、党参、莲子和薏苡仁拣选洗切及炮制后备用;

(2)选取实施例1中的各组分,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待用;

(3)将步骤(2)粉碎后的细粉进行灭菌;

(4)将灭菌后的各细粉粉末混合均匀后,制得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制备成大蜜丸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步骤(4)制得的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中,以每100份的混合药粉中添加以重量份计的炼蜜100-120份,在炼蜜温度为116-118℃的条件下即制成健脾、益气的大蜜丸。

本发明中涉及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实施例1中的茯苓、山药、制半夏、制附子和川贝母,将其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备用;

b.选取实施例1中的砂仁和白术,将其分别进行蒸馏后提取挥发性成分备用,同时将蒸馏后的砂仁、白术的药渣分别进行收集;

c.将步骤b中收集的砂仁、白术的药渣与实施例1中的人参、干姜、白扁豆、桔梗、甘草、党参、莲子以及薏苡仁采用质量浓度为90%乙醇提取二次,并合并二次的提取液,将提取液中的乙醇提纯至无醇味后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25-1.35,即得到第一浓缩液,同时将提取后的混合药渣进行收集;

d.将步骤c收集的混合药渣加水煎煮二次,过滤后将其两次的滤液进行合并,然后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25-1.35,得到第二浓缩液;

e.将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合并后,与步骤a制备的细粉进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干燥粉碎,然后在干燥的粉末中加入步骤b中提取出的挥发性成分,再次进行混合,待最后混合均匀后得到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中涉及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因此脾虚则易生痰湿,湿重则泄泻。因此,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身体消瘦,脘腹胀满,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均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

本发明以健脾、益气为主,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的有效方剂,长期服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避免了长期服用化学药、抗生素产生的副作用,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本发明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治疗放疗化疗时所产生的毒副反应,治疗慢性结肠炎;还可以应用于美容保健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