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601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咳嗽的定义目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在3周以上,又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咳嗽往往是患者唯一就诊症状。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慢性咳嗽涉及多种病因,不仅与呼吸系统有关,还与鼻咽喉、消化系统有关。目前,西医常采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药、抗组胺药、抗反流药、抗生素类等,这些药物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大,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0~25份、旋复花10~15份、清半夏10~15份、青皮10~20份、地龙10~15份、炙麻黄3~6份、桂枝10~18份、干姜10~15份、细辛3~5份、杏仁10~20份、五味子10~20份。较优组分为:柴胡15~20份、旋复花10~15份、清半夏12~15份、青皮15~20份、地龙10~15份、炙麻黄3~6份、桂枝15~18份、干姜10~15份、细辛3~5份、杏仁15~20份、五味子15~20份。最优组分为:柴胡17份、旋复花12份、清半夏13份、青皮17份、地龙12份、炙麻黄4份、桂枝17份、干姜12份、细辛4份、杏仁16份、五味子18份;或,柴胡19份、旋复花13份、清半夏13份、青皮18份、地龙13份、炙麻黄5份、桂枝16份、干姜13份、细辛5份、杏仁18份、五味子17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胶囊,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柴胡、旋复花、清半夏、青皮、地龙、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杏仁、五味子;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中,即得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胶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粉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柴胡、旋复花、清半夏、青皮、地龙、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杏仁、五味子;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中药网包中,即得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粉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汤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柴胡、旋复花、清半夏、青皮、地龙、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杏仁、五味子;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药锅中,并加入清水浸泡30min,去除药粉中杂物;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中药原料为宜,浸泡后,采用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50分钟,过滤得一次药液;

步骤(3):向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清水,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药渣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30分钟,过滤得二次药液;

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所得药液合并,装袋,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冰箱中冷藏,冷藏温度控制在0~5℃,由此制得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汤剂。

各组分药理如下: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旋复花:性味归经:咸,温。入肺、肝、胃经。功能主治: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清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青皮:性味:苦辛,微温。入肝、胆经。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地龙:性味:味咸;性寒。归经:肝经;脾经;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

炙麻黄:炙麻黄是指用蜂蜜炮制出来的麻黄,有润燥宣肺的功效,而麻黄,通常指生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的功效,伤寒初期,风寒束肺,多用生麻黄;咳喘日久,肺气不宣,通常用炙麻黄,而且炙麻黄比生麻黄的药力要缓些。麻黄属辛温解表药。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小剂量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应激性和加快传导,大剂量则抑制心脏。

桂枝:性味: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干姜:性味:辛、热。归脾经、胃经、肾经、心经、肺经。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细辛:性味: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杏仁:性味:苦,温,有毒。入肺、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本发明以疏肝解郁的柴胡为君药,以消痰下气的旋复花和燥湿化痰的清半夏为臣药,以疏肝破气的青皮、清热平肝的地龙、润燥宣肺的炙麻黄、温通经脉的桂枝、回阳通脉的干姜、祛风散寒的细辛、祛痰止咳的杏仁为佐药,以敛肺滋肾的五味子为使药,配伍合理,无毒副作用,具有滋阴润肺、祛湿化痰、疏肝理气之功效,治疗慢性咳嗽,治疗效果好,见效快,从根本上对内脏进行调理,标本兼治,不易复发。

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中药片剂、颗粒、中药丸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为汤剂和胶囊,适用于多种治疗方式,用药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0份、旋复花15份、清半夏10份、青皮20份、地龙10份、炙麻黄6份、桂枝10份、干姜15份、细辛3份、杏仁20份、五味子1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25份、旋复花10份、清半夏15份、青皮10份、地龙15份、炙麻黄3份、桂枝18份、干姜10份、细辛5份、杏仁10份、五味子20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20份、旋复花10份、清半夏15份、青皮15份、地龙15份、炙麻黄3份、桂枝18份、干姜10份、细辛5份、杏仁15份、五味子20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5份、旋复花15份、清半夏12份、青皮20份、地龙10份、炙麻黄6份、桂枝15份、干姜15份、细辛3份、杏仁20份、五味子15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7份、旋复花12份、清半夏13份、青皮17份、地龙12份、炙麻黄4份、桂枝17份、干姜12份、细辛4份、杏仁16份、五味子18份。

实施例6

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9份、旋复花13份、清半夏13份、青皮18份、地龙13份、炙麻黄5份、桂枝16份、干姜13份、细辛5份、杏仁18份、五味子17份。

实施例7:制成胶囊

实施例1~6所述的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胶囊,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柴胡、旋复花、清半夏、青皮、地龙、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杏仁、五味子;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中,即得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胶囊。

实施例8制成粉剂

实施例1~6所述的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粉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柴胡、旋复花、清半夏、青皮、地龙、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杏仁、五味子;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中药网包中,即得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粉剂。

实施例9制成汤剂

实施例1~6所述的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汤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柴胡、旋复花、清半夏、青皮、地龙、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杏仁、五味子;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药锅中,并加入清水浸泡30min,去除药粉中杂物;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中药原料为宜,浸泡后,采用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50分钟,过滤得一次药液;

步骤(3):向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清水,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药渣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30分钟,过滤得二次药液;

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所得药液合并,装袋,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冰箱中冷藏,冷藏温度控制在0~5℃,由此制得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汤剂。

毒性试验

选取体重相当的成年小白鼠40只,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饲养条件一致,对照组不喂药,给药组每天喂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咳嗽的药1次,每天记录各个小白鼠的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试验持续六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白鼠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且未见小白鼠生病或死亡。提示该药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以实施例5所给出的数据进行了临床疗效追踪,疗效汇总如下:

1.选取慢性咳嗽病例数200例,平均年龄5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15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优选配方实施例5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汤剂,一个疗程7天。

3.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

痊愈:咳嗽消失,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正常;

显效:咳嗽消失,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明显改善;

好转:咳嗽明轻,重度转为中度或中度转为轻度,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有所改善;

无效:咳嗽无改变或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n×100%。

4.临床观察实验结果:

病例数200,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随机平均分成三组,每组50例。

治疗组:采用的药方为实施例5的药方、实施例9提供的制备方法,

对照组1:采用的是缺君药(柴胡):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旋复花12份、清半夏13份、青皮17份、地龙12份、炙麻黄4份、桂枝17份、干姜12份、细辛4份、杏仁16份、五味子18份。

对照组2:采用的是缺臣药(旋复花):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7份、清半夏13份、青皮17份、地龙12份、炙麻黄4份、桂枝17份、干姜12份、细辛4份、杏仁16份、五味子18份。

对照组3:采用的是缺臣药(清半夏):一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7份、旋复花12份、青皮17份、地龙12份、炙麻黄4份、桂枝17份、干姜12份、细辛4份、杏仁16份、五味子18份。

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25~70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70%,显效率78%,有效率90%。

对照组1,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25~70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4%,显效率为18%,有效率为20%。

对照组2,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25~70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10%,显效率为26%,有效率为28%。

对照组3,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25~70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6%,显效率为10%,有效率为38%。

5.典型病例

5.1赵某某,男,35岁,安阳汤阴人,一次感冒引发咳嗽,感冒痊愈但是依旧每日剧烈干咳,无痰,咳嗽三个月,使用过各种药物,不见好转,给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一周后不再咳嗽,为巩固治疗又用药一周。三个月、6个月、1年后各追访一次,均无再次复发。

5.2欧阳某某,女,55岁,安阳汤阴人,每年的春季以及秋冬季节,以及吸入刺激性空气时就会发生剧烈咳嗽,无痰,咳时胸胁胀满,已有两年,长期用药,一直未愈,给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一周后不再咳嗽,为巩固治疗,又用药一周。三个月、6个月、1年后各追访一次,均无再次复发。

5.3谭某某,女性,70岁,安阳汤阴人,慢性咳嗽一年多了,没有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剧烈的咳嗽,有时伴有打喷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省级医院做了ct,肺炎住院治疗,好了十多天,又出现咳嗽,喉镜有咽炎会厌囊肿,查过敏原没有查出原因,给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一周后不再咳嗽,为巩固治疗,又用药一周。三个月、6个月、1年后各追访一次,均无再次复发。

5.4位某某,女,41岁,被诊断为慢性咳嗽,8月开始咳,后来反复打头胞吃消炎药,十月初控制咳嗽,目前无咳,无痰,胸口堵着,咽干,咽痛,吸入冷风,引起干咳。给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三周后不再咳嗽,为巩固治疗,又用药一周。三个月、6个月、1年后各追访一次,均无再次复发。

5.5安某某,女,39岁,安阳市汤阴人,病人自述:患慢性咳嗽四年多了,平时天天有痰而不容易咳嗽出来,感觉是整个肺的细支气管里都粘着痰,特别粘,不容易咳嗽出来,痰出不来,就会胸闷胸紧,像有石头压在胸口一样,吸气只能吸到一半,吸不到底,呼吸特别浅弱,全身无力,心跳厉害,平时吃化痰药痰也得很费力的往出咳,咳出来的痰粘而黄,使劲咳感觉肺深部的痰能出来,否则就会憋闷喘的。2015年1月27日,检查肺ct诊断:双肺轻微细支气管炎样改变,右中叶细支气管扩张,右下叶少许炎症。肺功能有个比值70%,接近慢阻肺了,当时医生说哮喘,给开了药,用了近两个月了,没有太大作用,痰还是很难咳出来,每天为了咳痰精疲力尽的,不咳痰出来,就上不来气,像要窒息一样,给于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中药,一周后,咳嗽明显减轻,五周后不再咳嗽,为巩固治疗,又用药一周。三个月、6个月、1年后各追访一次,均无再次复发。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更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