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7083发布日期:2018-06-15 04:2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见的髌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在手术中复位时常因骨块较碎无法有效抓持,或抓持后髌下软骨无法有效复位,导致髌骨骨折术中复位困难,常规髌骨抓持器因其为髌骨表面四周抓持,很难达到临床需要的复位,且极易在复位过程中对某些粉碎性髌骨骨折骨折块造成进一步损伤,同时,抓持后因需克氏针固定,碎骨易移位,拟设计一种新型髌骨抓持复位锁定装置。

现有的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临床实用性差、复位效果不满意,夹持髌骨时为“点对点”施力,在某些粉碎程度大的髌骨骨折复位时可对碎骨进一步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夹持髌骨时为“线对线”施力,可有效减少装置复位时对髌骨的损伤,通过弹片与下连接块啮合可调节夹持松紧程度,适合夹持不同大小髌骨,有效固定复位髌骨,开槽口可方便克氏针临时置入,由于两侧刀翼的有效夹持,可有效降低克氏针固定过程中时碎骨块移位可能,解决了现有装置夹持髌骨时为“点对点”施力,在某些粉碎程度大的髌骨骨折复位时可对碎骨进一步造成损伤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包括下刀翼,所述下刀翼呈左侧呈水平状,所述下刀翼顶端中部设有下硅胶垫,所述下硅胶垫顶端设有髌骨,所述髌骨顶端设有上硅胶垫,所述上硅胶垫顶端设有上刀翼,所述上刀翼呈圆弧状,所述上刀翼与下刀翼右侧通过转动销铰接;所述上刀翼左端设有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呈弧状且右端设有多个弹片,多个所述弹片内均设有第二弹簧,多个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均与上连接块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片右端啮合连接有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右端与下刀翼固定连接;所述上刀翼、上硅胶垫顶端中部均设有上凹槽孔,所述下刀翼、下硅胶垫底端中部均设有下凹槽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销右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与下刀翼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底端与上刀翼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刀翼、下刀翼右端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把手上均套有一层橡胶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上侧刀翼呈圆弧状,能有效贴合髌骨外表面,下硅胶垫能够有效贴合、复位骨折后的髌软骨,通过弹片与下连接块啮合可调节夹持松紧程度,适用于夹持不同大小的髌骨,凹槽孔便于克氏针插入;

2、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能够进一步夹紧、锁定装置,使之适合不同大小髌骨,并贴合髌骨;把手便于医护人员把持,橡胶套能够加大摩擦力;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夹持髌骨时为“线对线”施力,可有效减少装置复位时对髌骨的损伤,通过弹片与下连接块啮合可有效固定复位髌骨,开槽口可方便克氏针临时置入,降低克氏针固定过程中时碎骨块移位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的上刀翼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的下刀翼仰视图。

图中:1-下刀翼、2-下硅胶垫、3-第一弹簧、4-把手、5-转动销、6-髌骨、7-上刀翼、8-上硅胶垫、9-上连接块、10-第二弹簧、11-弹片、12-下连接块、13-上凹槽孔、14-下凹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新型髌骨骨折抓持复位锁定装置,包括下刀翼1,下刀翼1呈左侧呈水平状,下刀翼1顶端中部设有下硅胶垫2,使其贴合髌骨6底端,下硅胶垫2顶端设有髌骨6,髌骨6顶端设有上硅胶垫8,上硅胶垫8顶端设有上刀翼7,上刀翼7呈圆弧状,上刀翼7与下刀翼1右侧通过转动销5铰接;上刀翼8左端设有上连接块9,上连接块9呈弧状且右端设有多个弹片11,多个弹片11内均设有第二弹簧10,多个第二弹簧10一端均与上连接块9固定连接,多个弹片11右端啮合连接有下连接块12,下连接块12右端与下刀翼1固定连接;上刀翼7、上硅胶垫8顶端中部均设有上凹槽孔13,下刀翼1、下硅胶垫2底端中部均设有下凹槽孔14,使克氏针通过。

转动销5右侧设有第一弹簧3,具有弹力,第一弹簧3顶端与下刀翼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底端与上刀翼7固定连接,上刀翼7、下刀翼1右端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把手4,便于把握,两个把手4上均套有一层橡胶套,增大摩擦力。

使用时,医生将手伸入把手4内握住上刀翼1、下刀翼7右端的手柄部分,压缩第一弹簧3使上刀翼1、下刀翼7张开,使下刀翼7从髌骨6软骨下空间通过,使得上硅胶垫8与下硅胶垫2分别接触髌骨6上下两端,根据髌骨6的大小在把手4上施加不同的力,改变下连接块12与弹片11啮合的位置,直至上硅胶垫8与下硅胶垫2完全贴合髌骨6,松开把手4,弹片11与下连接块12卡住,使髌骨6固定,并通过第一弹簧3的弹力进一步使装置夹紧锁定;从上凹槽孔13内插入克氏针并穿过髌骨6以及下凹槽孔14,使髌骨6不会发生位移,即完成整个夹持过程。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