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995阅读:2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夹板的局部外固定是中国传统医学治疗骨折的特色,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杉树皮夹板具有良好的散热透气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中医对骨折治疗通常选用杉树皮夹板,对四肢骨折部分通常现场制作杉树皮夹板进行固定,但是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十分不便,而市场上没有成型的杉树皮医用外固定夹板产品。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包括杉树皮夹板、尼龙绳、棉花垫、粘扣带、束带、绷带、间隙、螺钉、弹性板;杉树皮夹板之间留有间隙,尼龙绳连接于杉树皮夹板之间,两侧的杉树皮夹板上下两端连接束带,中间部分依次设有粘扣带和绷带,绷带在粘扣带的外侧,粘扣带、束带和绷带与外侧两块杉树皮夹板都通过胶水粘贴固定,棉花垫设置在中间两块杉树皮夹板的内侧,弹性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树皮夹板上,并且弹性板的一端压在棉花垫上。

杉树皮夹板的制作工艺:

砍伐杉树,将杉树杆剥皮,得到杉树皮,把杉树皮晒干,然后刨削杉树皮正面,抛光杉树皮正反面,按产品规格切断,抛光边线,修剪边角,使杉树皮呈矩形状,长宽以不同的产品规格为准,厚度为0.3cm-0.6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骨折患者骨折整复后,在骨折部位敷以适当的外用药,然后根据患者四肢骨折部位的大小选定不同型号大小的杉树皮夹板。

根据患者骨折部位布置棉花垫的位置,弹性板受力可向上提起,安置好棉花垫后松开弹力板,弹力板复位压住棉花垫,两个弹力板可固定棉花垫的两个角,防止在康复期间棉花垫会移动,而且在康复期间,可通过向棉花垫滴入药水,药水可渗透到骨折部位。

安装杉树皮夹板时,先调好棉花垫的位置,把杉树皮夹板依次围绕患肢贴身摆放好位置,然后用粘扣带相互扣紧,调节好杉树皮夹板的松紧度,防止夹板过紧或过松对治疗产生影响,再用绷带绑紧,最后用束带绑紧杉树皮夹板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医用外固定夹板采用杉树皮为材料,充分发挥了杉树皮的韧性、可塑性和散热透气性,杉树皮在弯曲时不易折断,具有良好的韧性,有外部支撑架作用,且质轻,固定后影响骨折愈合的剪力小;按照外伤肢体的轮廓自然塑形,能够适应肢体的生理弧度,尤其对关节间和近关节骨折的固定,它既能够起到牢固的固定作用;它能够承受肌肉的张缩压力,随肌肉张缩所产生的变化形成弹性变形。这种弹性变形的反作用力同固定的束缚力构成了矫正断骨残余移位的矫形力和维持对位的固定力,有效维持固定并能进行功能锻炼。

2:使用了粘扣带,可预先调整夹板捆绑的松紧度,然后用绷带和束带进行固定,捆绑和拆开都十分方便。

3:各杉树皮夹板之间有间隙,便于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对固定松紧度可及时调整,可减少因固定而引起的循环障碍。

4:在中间两块杉树皮夹板内侧装有棉花垫,对患者骨折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且可通过棉花垫滴入药水,避免了拆开上药的麻烦,且棉花垫用弹性板压住,防止棉花垫在康复期间在患肢上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杉树皮夹板1、尼龙绳2、棉花垫3、粘扣带4、束带5、绷带6、间隙7、螺钉8、弹性板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包括杉树皮夹板1、尼龙绳2、棉花垫3、粘扣带4、束带5、绷带6、间隙7、螺钉8、弹性板9;杉树皮夹板1之间留有间隙7,尼龙绳2连接于杉树皮夹板1之间,两侧的杉树皮夹板1上下两端连接束带5,中间部分依次设有粘扣带4和绷带6,绷带6在粘扣带4的外侧,粘扣带4、束带5和绷带6与外侧两块杉树皮夹板1都通过胶水粘贴固定,棉花垫3设置在中间两块杉树皮夹板1的内侧,弹性板9通过螺钉8固定在树皮夹板1上,并且弹性板9的一端压在棉花垫3上。

实施例2

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杉树皮夹板1呈矩形状,可裁剪成不同长宽的不同的型号,杉树皮夹板1厚度为0.3cm—0.6cm,这个厚度能使杉树皮的韧性、可塑性和透气性最佳。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用杉树皮制作的医用外固定夹板,间隙7宽度为1.5cm,这个间隙宽度使整个夹板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可通过间隙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和在棉花垫上滴入药水。

其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