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138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



背景技术:

一些手术中,确保手术的位置,避免在手术的过程中对相邻位置造成损坏或手术位置扩大等,需要通过医疗用品(如胶贴)进行贴服在患处,进而在对相应的位置进行手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所使用的医疗用品结构的限制,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确定手术位置后需要较长时间调整医疗用品的贴覆位置,实现进一步的对患处的定位,以确保手术中的安全性;而此种确定手术位置的方式操作复杂,且周期长,针对不同部位需要反复调整后才满足手术的要求,造成手术周期增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医疗用品结构限制造成手术位置定位操作复杂,使得手术周期增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包括:

用于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防护,避免手术用具对手术处造成损伤的防护层,且防护层上设置有粘结层;

分离层,设置在粘结层上;

操作孔,穿设置防护层、粘结层和分离层上;

第一调整部,设置在防护层与粘结层之间,一端置于操作孔处;且置于防护层一侧;

第二调整部,设置在防护层与粘结层之间,一端置于操作孔处,且置于防护层另一侧,并与第一调整部叠加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易撕条,设置在粘结层与分离层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操作孔为圆形孔,第一调整部的一端与第二调整部的一端组合后与操作孔的形状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限位层和第二限位层,且防护层、第一限位层、粘结层和第二限位层组成用于容纳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的操作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调整部上设置有第一操作部,第二调整部上设置有第二操作部。

优选的,防护层为湿法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层与粘结层之间设置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并通过对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的调整,来调整操作孔的孔径,这样在调整后的操作孔孔径能够适用不同位置的手术,提高手术位置确定的准确度,且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进行操作孔孔径的调整,进而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手术前准备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护层;2、粘结层;3、分离层;4、操作孔;51、第一调整部;52、第一操作部;61、第二调整部;62、第二操作部;7、易撕条;81、第一限位层;82、第二限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孔径可调的医用胶贴,包括:

粘结层2设置在防护层1上,通过粘结层2将防护层1贴覆在手术除,且在在手术的过程中通过防护层1进行防护,避免手术用具对手术处造成损伤;分离层3设置在粘结层2上;通过分离层3进行粘结层2的保护,防止在未使用前杂物落入粘结层2,影响粘结层2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层1为湿法无纺布层;

操作孔4穿设置防护层1、粘结层2和分离层3上;如图1或2所示,当贴覆在患处后,手术部分通过操作孔4露出,进而通过手术器械对操作孔4部分进行操作,实现对手术;

第一调整部51设置在防护层1与粘结层2之间,一端置于操作孔4处;且置于防护层1一侧;第二调整部61设置在防护层1与粘结层2之间,一端置于操作孔4处,且置于防护层1另一侧,并与第一调整部51叠加设置;

根据需要,可以在使用前也可以在贴覆后,通过同时对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的操作,缩小第一调整部51一端与第二调整部61一端的重合面积进而缩小操作孔4的孔径,即调整操作孔4的可透面积,进而能够更为准确的确定手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孔4为圆形孔,第一调整部51的一端与第二调整部61的一端组合后与操作孔4的形状相同;具体的,第一调整部51的一端为半圆形,第二调整部61的一端为半圆形,且与第一调整部51的一端相对设置,这样组合后形成圆形,且圆形的孔径小于操作孔4的孔径;这样调整时,是对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的操作,逐渐缩小两者组合后的圆形的孔径,进而更加精准的确定操作位置后;

为更好的进行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的设置,优选的设置第一限位层81和第二限位层82,且防护层1、第一限位层81、粘结层2和第二限位层82组成用于容纳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的操作空间;这样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叠加设置在操作空间内,并在外部的操作下,使得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在操作空间内动作;

其中,第一调整部51上设置有第一操作部52,第二调整部61上设置有第二操作部62;在调整时,通过对第一操作部52和第二操作部62的操作,带动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动作,进而调整第一调整部51和第二调整部61之间的圆形的孔径;

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使用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置有易撕条7,该易撕条7设置在粘结层2与分离层3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易撕条7优选为珠光膜,这样其设置的部位与粘结层2和分离层3之间不存在粘贴,当需要进行分理处分离式,通过对易撕条7部位操作,能够快速的确定分离层3,并将分离层3进行分离,通过粘结层2贴覆到手术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