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37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锅,特别是一种立式高压真气灭菌锅,属于实验灭菌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是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灭菌的主要设备。灭菌锅使用的是加热管直接加热锅内水,产生大量蒸汽来达到灭菌的目的。由于水体直接接触灭菌锅内壁和加热管,为了减少对灭菌锅内壁和加热管的腐蚀,需使用去离子水注入锅内。立式灭菌锅体积庞大,高度较高,目前是人工用水桶往里面加入去离子水。灭菌结束后,需要等待灭菌锅从121℃自然冷却到50℃左右,所需时间较长,夏天所用时间更长。

因此,需要一种方便加水和加快冷却速度的灭菌锅,针对该缺陷的改善,减少去离子水在设备之间的转移时间,并且在针对废水排放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水资源,对灭菌锅进行先冷却,提高操作效率,缩短冷却时间,有效提高灭菌锅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有效的往灭菌锅内加入去离子水,同时快速有效的冷的高压蒸汽灭菌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灭菌锅和为灭菌锅提供去离子水的纯化水机,所述灭菌锅包括形成内腔的第一壳体和包裹在外的第二壳体,所述纯化水机上设置有用于输送去离子水的出水口、用于引入自来水的入水口和用于排放纯化水机内废水的排污口,出水口连接有将去离子水引入灭菌锅的去离子水管,去离子水管上设置有用开启或/和闭合的阀门,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环绕在第一壳体外周壁上。该高压蒸汽灭菌锅整合纯化水机和灭菌锅,通过连接管道实现去离子水在设备之间的转移,通过阀门根据需要控制加入到灭菌锅内的去离子水的液位。采用纯化水机的排污管环绕在第一壳体上,在灭菌锅工作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排污管进行冷却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去离子水管环绕在灭菌锅上部外周壁上。在加入去离子水时对灭菌过进一步的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去离子水管出水口位于灭菌锅上方,所述的阀门位于去离子水管出水口处。便于加水,并且更利于去离子水回收的过程中辅助灭菌锅上部的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电动阀。能够快速有效的关闭和开启阀门,确保进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锅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灭菌锅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通过对液位高度的采集从而控制电磁阀的闭合,从而实现加入量符合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4环绕在第一壳体6下部外周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环绕第一壳体后管体间无间隙。延长排污管的路程,使水能够更好冷却灭菌锅。

进一步的,所述去离子水管和排污管采用不锈钢制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解决了加水费力和冷却时间长的问题,通过连接管道和排放管道环绕灭菌锅锅体的设计有效缩短了冷却的时间,尤其是在灭菌锅需要重复再利用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灭菌锅、2-纯化水机、21-出水口、22-入水口、23-排污口、3-去离子水管、4-排污管、5-电动阀、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高压蒸汽灭菌过,如图1所示,包括灭菌锅1和为灭菌锅提供去离子水的纯化水机2,灭菌锅1包括形成内腔的第一壳体6和包裹在外的第二壳体7,纯化水机2上设置有用于输送去离子水的出水口21、用于引入自来水的入水口22和用于排放纯化水机内废水的排污口23,出水口21连接有将去离子水引入灭菌锅1的去离子水管3,去离子水管3上设置有用开启或/和闭合的阀门,排污口23连接有排污管4,排污管4环绕在第一壳体6外周壁上。

该实施例中,将灭菌锅1和纯化水机2整合为一个整体,通过连接管道使去离子水得以更好的转移,很好的节省人力资源,通过阀门的开启将去离子水引入灭菌锅1内。同时,排污管4环绕在第一壳体6外周壁上的设计时纯化水机2在工作完成后进行排污时能够带走灭菌锅2的部分温度。或者,能够通过排污管4直接利用自来水进行灭菌锅1冷却,缩短灭菌锅1冷却周期,提高使用效率。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设计的基础上,去离子水管3环绕在灭菌锅1上部外周壁上。具体的,排污管4环绕在第一壳体6下部外周壁上。才用此方式能够较好的对灭菌锅1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率。

为了方便取水,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去离子水管3出水口位于灭菌锅1上方,阀门位于去离子水管3出水口处。采用此方式的设计能够快速有效的取水。

在实际操作当中,阀门需要开启和闭合需要及时执行,在其中里具体实施方式中,阀门为电动阀5。能够快速操作。当然,仅仅靠目测的方式来控制水位是难以把握这个度的,因此,作为优化设计的,灭菌锅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灭菌锅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能够检测锅体内部的水位,进一步的能够针对所需要的液位实现控制电动阀5,从而更利于试验操作。而在传感器的选择,常采用距离传感器来实现,例如采用声波传感器、雷达式传感器。也可以采用能够浮在水面上的材质作为被感应部件。

在冷却灭菌锅1时,如果排污管4的路程较短的话不利于水资源的利用,需要补充更多的自来水进行冷却,为了改善这样的问题,在上述的设计原则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排污管4环绕第一壳体6后管体间无间隙。紧密排序之后不仅能够保证管路的总长,并且能够对第一壳体6下部充分冷却,加快冷却的速度和改善用水量的问题。当然,工艺较理想化的状态为无间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肯定是具有一定的误差的,从而,在制作时空隙可以控制在10mm以内,例如3mm、5mm或者7mm。

本实施例中,去离子水管3和排污管4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整合了纯化水机与灭菌锅,纯化水机制成的去离子水可以储备在储水罐里,需要向灭菌锅内注入去离子水时,直接打开设置在灭菌锅上方的纯化水机阀门即可,减轻人力负担。利用灭菌锅降温时开启纯化水机制去离子水,盘绕在灭菌锅锅体外的不锈钢去离子水管和不锈钢废水管同时有液体流动。去离子水管内去离子水流向储水罐,废水管内废水流入下水道。可以带走灭菌锅的热量,使灭菌锅的降温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灭菌效率,缩短了时间。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解决了加水费力和冷却时间长的问题,通过连接管道和排放管道环绕灭菌锅锅体的设计有效缩短了冷却的时间,尤其是在灭菌锅需要重复再利用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