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心肺复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2209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心肺复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心肺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是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实行的最简便但却可能救命的常用急救技术,而胸外心脏按压在操作时其具有标准的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方法是按压要平稳,垂直用力向下,有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断,按压与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承受任何压力,否则,心脏则不能充分舒张,从而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影响心脏按压的效果。

而采用目前的心肺复苏方式对操作者来说是非常消耗体力的;训练有素者刚开始可以快速的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进行,但通常只能坚持数分钟,如无人替换难免动作变形、频率放慢。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只是了解心肺复苏的作用,及其大概的操作步骤,却并不能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施救,不仅救治效果差还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心肺破裂等副损伤,给随后赶到的专业人员施救带来难以弥补的影响。而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适合大众使用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心肺复苏装置,则将大大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便的移动式心肺复苏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移动式心肺复苏装置,它包括一横向板、支撑该横向板的两个支撑杆,所述横向板的中部设有一穿孔,还包括一受力杆,所述受力杆贯穿所述穿孔设置,且在所述受力杆的顶端设有按压板,在所述横向板上方的受力杆的中上部设有一横板,受力杆两侧的横板上分别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导向杆,在位于两个导向杆正下方的横向板上还设有两个与所述导向杆一一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位于横向板的下方,并在所述导向杆的端部上设有一限位板,位于所述横板与所述横向板之间的受力杆上套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横板、横向板上;

在所述受力杆的下端连接有一压板,所述压板上固定设有一轴承,轴承内安装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连接有一套筒,所述受力杆的下端位于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所述横板的右端向右侧延伸,所述横向板的右端亦向右侧延伸,在向右延伸的横板上设有一压杆,所述横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压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压杆的顶端设有一固定螺母;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一限位片,位于限位片与所述横板之间的压杆上套有一弹簧,所述弹簧对所述压杆施加向下的弹力;

在向右延伸的横向板上还设有一柔性软管,柔性软管的一端与氧气袋连接,柔性软管的另一端与气罩对应连接;在所述压杆的正下方设有一顶块,所述顶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块,所述柔性软管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上,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柔性软管位于所述顶块的正上方,且在所述受力杆运动至最下方时,所述压杆的下端压在所述柔性软管上。

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一橡胶压块,所述橡胶压块的端部呈球面弧形,所述顶块的顶端亦呈球面弧形结构。

在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上还设有一柔性橡胶缓冲垫,所述柔性橡胶缓冲垫呈倒置的碗状结构。

在两个导向杆的中部分别设有一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导向杆螺纹连接;

所述限位板为螺母并与所述导向杆螺纹连接。

所述按压板上设有一柔性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紧凑、易于实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病人进行救助时可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病人进行标准的胸外按压和心肺复苏操作操作,适合医护人员、院校学生、社会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2.支撑杆;3.横向板;4.横向板的右端;5.压杆;7.导向杆;8.限位螺母;9.横板;10.弹簧;11.受力杆;12.按压板;13.柔性橡胶垫;14.限位板;15.套筒;16.连接轴;17.轴承;18.压板;19.柔性橡胶缓冲垫;20.柔性软管;21.压杆的顶端;22.固定螺母;23.弹簧;24.限位片;25、27.固定块;26.顶块;28.橡胶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移动式心肺复苏装置,参见图1,图2;它包括一横向板3、支撑该横向板的两个支撑杆1、2,所述横向板3的中部设有一穿孔,还包括一受力杆11,所述受力杆11贯穿所述穿孔设置,且在所述受力杆11的顶端设有按压板12,所述按压板上设有一柔性橡胶垫13。

还在所述横向板3上方的受力杆11的中上部设有一横板9,受力杆11两侧的横板9上分别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导向杆7,在位于两个导向杆7正下方的横向板上还设有两个与所述导向杆7一一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7的下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位于横向板的下方,并在所述导向杆的端部上设有一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为螺母并与所述导向杆螺纹连接。在两个导向杆的中部分别设有一限位螺母8,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导向杆螺纹连接;

本设计中,位于所述横板9与所述横向板3之间的受力杆11上套有一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两端分别顶在横板、横向板上;通过两个导向杆的设计可以引导受力杆向下运动,避免其受力杆出现晃动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两个限位螺母可以限制受力杆的最大下移位移,而通过调节限位螺母在受力杆上的上下高度则可以对受力杆的最大下移位移进行调节,而通过限位板14则可以对受力杆的最大上移位置进行调节,且通过调节限位板在导向杆上的不同位置,则可以对受力杆的最大上移位置进行调节合限制。

还在所述受力杆11的下端连接有一压板18,所述压板18上固定设有一轴承17,轴承17内安装有一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的顶端连接有一套筒15,所述受力杆11的下端位于所述套筒15内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套筒可以进一步的实现快速调节压板的高度;还在所述压板18的下表面上还设有一柔性橡胶缓冲垫19,所述柔性橡胶缓冲垫19呈倒置的碗状结构;采用碗状结构的柔性橡胶缓冲垫在特殊情况下实施中,其碗状结构的柔性橡胶缓冲垫可以吸附于患者胸壁的皮肤上,除能对已有肋骨骨折,胸廓难以回弹的患者辅助心脏舒张外,也能使本碗状结构的柔性橡胶缓冲垫固定于胸前壁。

本设计中的所述横板的右端向右侧延伸,所述横向板的右端4亦向右侧延伸,在向右延伸的横板9上设有一压杆5,所述横板9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压杆5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压杆的顶端21设有一固定螺母22;所述压杆5的下端设有一限位片24,位于限位片24与所述横板之间的压杆上套有一弹簧23,所述弹簧23对所述压杆5施加向下的弹力;还在向右延伸的横向板上还设有一柔性软管20,柔性软管20的一端与氧气袋连接,柔性软管20的另一端与气罩对应连接;在所述压杆5的正下方设有一顶块26,所述顶块2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块25、27,所述柔性软管20固定在两个固定块25、27上,位于两个固定块25、27之间的柔性软管20位于所述顶块26的正上方,还在所述压杆5的下端设有一橡胶压块28,所述橡胶压块28的端部呈球面弧形,所述顶块26的顶端亦呈球面弧形结构。

使用中,人躺在两个支撑杆1、2之间,柔性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氧气袋和气罩连接,气罩放在人的脸部上,而后通过轴承的连接可以旋转压板并将位置对好,而后还可以通过旋转套筒调节压板与心脏之间的距离,此后以一定的频率反复的按压按压板即可模仿人的按压操作,而在所述受力杆运动至最下方时,所述压杆28的下端可压在所述柔性软管上阻断氧气袋与气罩的连接,此时人做呼气动作,而在受力杆向上运动时,胸腔外扩,认作吸气动作,此时,压杆上升,氧气袋内的氧气进入人的口鼻内,通过上述动作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