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6479发布日期:2018-09-04 21:3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检验中采集血液的方法,一般是直接用采血针抽取血液,抽取血液后将血液转移到试管内,然后进行化验,由于采血针的针头本身具有长度,因此在挤压采血针活塞杆的时候,血液不能完全被挤出采血针,因此,当活塞杆挤压到采血针的末端时,需要将针头与采血针本体分开,将针头中的残留血液排出。

CN 205094456U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用采血针,包括筒体,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均匀的刻度,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筒体内壁贴合的活塞头,活塞头的外侧连接有活塞杆,筒体的左侧连接有连接嘴,连接嘴的右端设置有内接头,内接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螺纹,连接嘴的左端连接有针头,针头的右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滑层。该采血针的结构复杂,且不便于采血人员快速确定采血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采血人员快速调控并确定采血量的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包括针头、转接管、挡板、多孔接头和数个带吸头的定量采血管;所述针头上端与转接管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挡板的上下端面设有与转接管和多孔接头连接的凸起,所述挡板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多孔接头与挡板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与卡放凸起的连接卡槽,相对连接卡槽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套接卡接管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小于等于通孔;所述卡接管的另一端与定量采血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挡板与多孔接头连接的一侧设有密封垫,确保从通孔流过的血液只能经多孔接头上的穿孔流至定量采血管内。

进一步,所述挡板侧壁上设有旋转手柄,旋转手柄与通孔相对设置在挡板两侧或设置在挡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除通孔外的挡板侧壁上设有旋转卡齿,便于挡板的旋转。

进一步,所述定量采血管中部设有容量腔,容量腔上设有容量刻度线和容量标签;其尾部连有吸头,且吸头空腔的大小和容量腔的体积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穿孔呈圆周式分布在多孔接头上,穿孔的孔径一致;或者穿孔的孔径依次增大,且最大的穿孔孔径与通孔的一致;穿孔另一端连接的定量采血管的容量腔的体积大小依次递增。

进一步,所述卡接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凸部,可以有效防止定量采血管脱落。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采血的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的采血量,将挡板旋转一定角度,使挡板上的通孔与连通相应采血量的定量采血管的穿孔连通,进而使针头一端的血液快速进入定量采血管,定量采血管中部的容量腔便于容纳相应体积的采血;定量采血管与卡接管通过卡接凸部卡接,便于定量采血管的拆卸,当采集足够的血液时,可以快速将定量采血管从多孔接头上取下,然后,通过挤压定量采血管尾部的吸头,将容量腔内的血液挤压至检验板或检验设备内。

多孔接头上的穿孔的孔径递增,便于控制由针头进入定量采血管管内血液的速度。

定量采血管尾部配有吸头,且吸头空腔的大小与容量腔的体积相匹配,当采血时,血液速度较慢时,还可以通过吸头加快血液采集的速度,提高采血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的有益效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定量采血管的容量腔的不同,便于医护人员根据采血量的大小,快速采用不同的定量采血管,进而快速确定采血量,采血管尾端的吸头,便于加快采血速度和将采血管内的血液彻底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多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多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包括针头1、转接管2、挡板3、多孔接头4和数个带吸头62的定量采血管6;所述针头1上端与转接管2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管2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21;所述挡板3的上下端面设有与转接管2和多孔接头4连接的凸起31,所述挡板3上还开设有通孔32,所述多孔接头4与挡板3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与卡放凸起31的连接卡槽,相对连接卡槽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套接卡接管5的穿孔41;所述穿孔41的孔径小于等于通孔32;所述卡接管5的另一端与定量采血管6连通。

所述挡板3与多孔接头4连接的一侧设有密封垫,确保从通孔32流过的血液只能经多孔接头4上的穿孔41流至定量采血管6内。

所述挡板3侧壁上设有旋转手柄33,旋转手柄33与通孔32设置在挡板3的同一侧。

所述定量采血管6中部设有容量腔61,容量腔61上设有容量刻度线和容量标签;其尾部连有吸头62,且吸头62空腔的大小和容量腔61的体积相匹配。

所述穿孔41呈圆周式分布在多孔接头4上,穿孔41的孔径一致;或者穿孔41的孔径依次增大,且最大的穿孔41孔径与通孔32的一致;穿孔41另一端连接的定量采血管6的容量腔61的体积大小依次递增。

所述卡接管5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凸部,可以有效防止定量采血管6脱落。

实施例2

参照图3和4,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包括针头1、转接管2、挡板3、多孔接头4和数个带吸头62的定量采血管6;所述针头1上端与转接管2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管2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21;所述挡板3的上下端面设有与转接管2和多孔接头4连接的凸起31,所述挡板3上还开设有通孔32,所述多孔接头4与挡板3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与卡放凸起31的连接卡槽,相对连接卡槽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套接卡接管5的穿孔41;所述穿孔41的孔径小于等于通孔32;所述卡接管5的另一端与定量采血管6连通。

所述挡板3与多孔接头4连接的一侧设有密封垫,确保从通孔32流过的血液只能经多孔接头4上的穿孔41流至定量采血管6内。

除通孔32外的挡板3侧壁上设有旋转卡齿,便于挡板3的旋转,且能快速确定通孔32相对多孔接头4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选用不同的定量采血管6进行采血。

所述定量采血管6中部设有容量腔61,容量腔61上设有容量刻度线和容量标签;其尾部连有吸头62,且吸头62空腔的大小和容量腔61的体积相匹配。

所述穿孔41呈圆周式分布在多孔接头4上,穿孔41的孔径依次增大,且最大的穿孔41孔径与通孔32的一致;穿孔41另一端连接的定量采血管6的容量腔61的体积大小依次递增。

所述卡接管5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凸部,可以有效防止定量采血管6脱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存在以下不同:

所述挡板3侧壁上设有旋转手柄33,旋转手柄33与通孔32相对设置在挡板3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采血的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的采血量,将挡板3旋转一定角度,使挡板3上的通孔32与连通相应采血量的定量采血管6的穿孔41连通,进而使针头1一端的血液快速进入定量采血管6,定量采血管6中部的容量腔61便于容纳相应体积的采血;定量采血管6与卡接管5通过卡接凸部卡接,便于定量采血管6的拆卸,当采集足够的血液时,可以快速将定量采血管6从多孔接头4上取下,然后,通过挤压定量采血管6尾部的吸头62,将容量腔61内的血液挤压至检验板或检验设备内。

多孔接头4上的穿孔41的孔径递增,便于控制由针头1进入定量采血管6管内血液的速度。

定量采血管6尾部配有吸头62,且吸头62空腔的大小与容量腔61的体积相匹配,当采血时,血液速度较慢时,还可以通过吸头62加快血液采集的速度,提高采血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