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686发布日期:2018-09-14 21:05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特别涉及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



背景技术:

膝关节支具是属于康复护具类的,为了让膝盖手术后的患者避免打上沉重而又不透气的石膏,专为膝关节术后的患者设计了一款膝关节支具,称为多角度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专利申请号201520312121.X公开一种双轴式膝关节牵伸训练装置包括内部设有涡轮的主体框架组件,与涡轮配合的蜗杆,位于主体框架组件外部的手轮,以及伞副齿轮组、大腿支臂组件、小腿支臂组件、大腿护具和小腿护具 ;蜗杆与伞副齿轮组连接,手轮通过手轮杆与伞副齿轮组连接 ;大腿支臂组件一端通过转轴与主体框架组件连接,且大腿支臂组件与小腿支臂组件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连接,大腿护具连接在大腿支臂组件另一端上 ;小腿支臂组件一端与涡轮连接并可在垂直面内转动,小腿护具通过移动装置与小腿支臂组件另一端连接。限位组件的设置在限制小腿支臂的时候,由于限位组件的本身设计不能完全限位组件锁死在壳体上,导致限位组件和小腿支臂接触的时候产生移动,导致病人膝关节在恢复训练的时候,伸直角度越来越大或弯曲角度越来越大,病人的膝关节并不能承受新的强度,造成病人的二次损伤和恢复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在大腿支臂组件和小腿支臂组件转动处的壳体设置限位组件来限制小腿支臂组件转动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包括大腿护具和小腿护具,大腿护具沿膝关节两侧对称固定有大腿支臂组件,小腿护具沿膝关节两侧对称固定有小腿支臂组件,大腿支臂组件包括大腿支臂,小腿支臂组件包括小腿支臂,小腿支臂一端贯穿有轴承,轴承内套有齿轮盘,齿轮盘铰接大腿支臂,所齿轮盘开有连接孔,小腿支臂一端和齿轮盘之间通过连接孔螺丝螺母配合固定有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面的边缘对称设有环形片,环形片连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轴承和第二限位件另一端位和上壳体通过螺丝贯穿,上壳体和大腿支臂之间设置用于限定大腿支臂的运动的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打开锁件,进行大腿支臂和齿轮盘像话转动,当大腿护具达到大腿运动角度的最大承受范围之内的时候,锁件关闭。然后调整小腿支臂两端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绕着环形片转动,根据患者的需要的角度,把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以使得小腿支臂在其中间活动。然后患者通过大腿护具和小腿护具即可带上腿上进行固定或者进行康复训练。

优选的,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圆环,第一圆环固定连接可绕上壳体转动,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固定连接可绕上壳体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件通过第一圆环绕着壳体中心转动,第二限位件通过第二圆环绕着壳体中心转动,并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和环形片相互滑动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快速准确转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优选的,第一圆环最小截面半径大于第二圆环的最大截面半径,并且第二圆环的最小截面半径大于连接孔的截面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圆环最小截面半径大于第二圆环的最大截面半径,并且第二圆环的最小截面半径大于连接孔的截面半径,表示第一限位件和壳体接触,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接触。

优选的,上壳体表面贴有用于显示角度的刻度表,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指针,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二指针,第一指针和第二指针位于指向刻度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刻度表,可以使得患者记住属于自己的限位角度,同时医生被不必根据观察大约估计角度,每次的角度都不同,影响患者康复时间被推迟。

优选的,刻度表包括伸直角度刻度表和弯曲角度刻度表,第一指针指向弯曲角度刻度表,第二指针指向伸直角度刻度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指针用于标记弯角角度的,也就是代表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小腿支臂的弯曲角度,第二指针用于标记伸直角度的,也就是代表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小腿支臂的弯伸直角度。

优选的,小腿支臂上设有用于校准的第三指针,第三指针位于小腿支臂两端之间的中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打开锁件,进行大腿支臂和齿轮盘像话转动,当大腿护具达到大腿运动角度的最大承受范围之内的时候,锁件关闭。 然后小腿支臂的第三指针进行新的角度校准。

优选的,第一限位件还包括按钮,和按钮滑动连接的限位侧壁,按钮设有内腔,内腔内设有复位弹簧,弹簧连有支撑杆,支撑杆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有卡块,卡块和限位侧壁滑动连接,卡块的另一面设有和齿轮盘相同大小和形状的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限位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下按钮,按钮内腔中的弹簧在压力作用下被压缩,和弹簧连接的支撑杆向下运动,由于支撑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三者之间铰接,所以原本和齿轮盘的齿轮相互接触固定的卡块和齿轮盘分离,然后转动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绕着环形片转动,当第一指针到达指定位置,松开按钮,复位弹簧由于在失去力情况下,恢复到原始状态,同时支撑杆在复位弹簧的带动下,也到达原来的位置,卡块下降到和齿轮盘的齿相互接触并锁死。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限位结构相同。

优选的,下壳体包裹有用于对腿部减少摩擦的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本身腿部比较脆柔,并且下壳体是金属制成的,为了避免造成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被金属损伤,在下壳体表面包裹缓冲层,缓冲层由柔软透气的织物构成。

上壳体和大腿支臂之间设置带有推钮,推钮通过连接片连接限制大腿支臂和齿轮盘发生转动的限位块,限位块和卡块的功能相同。推钮向大腿支臂处推动,限位块用于锁死大腿支臂使其不能与齿轮盘发生转动;推钮向上壳体内推动,限位块释放大腿支臂使其能与齿轮盘发生转动。

优选的,大腿护具包括用于使包裹住人体大腿的大腿魔术贴绑带;小腿护具包括用于使包裹住人体小腿的小腿魔术贴绑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人体质的不同每个人的大腿和小腿不同,采用大腿魔术贴绑带和小腿魔术贴绑带可以解决该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膝关节支具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作用,使得小腿支臂伸直角度和弯曲角度得到控制,并且在小腿支臂和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接触也不会造成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发生移动,使得使用者不会有应为器件造成二次损伤,并且通过刻度表的提示,可以准确的找到原有自己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标记:1、大腿护具; 13、大腿魔术贴绑带;14、小腿魔术贴绑带;2、小腿护具;3、大腿支臂组件;31、大腿支臂;4、小腿支臂组件; 41、小腿支臂;42、轴承;5、锁件;51、推钮;52、连接片;53、限位块;6、齿轮盘;7、壳体;71、上壳体;72、下壳体;721、缓冲层;8、环形片;9、第一限位件;91、第一圆环;92、第一指针 93、按钮;94、限位侧壁;95、复位弹簧;96、支撑杆;97、第一连杆;98、第二连杆;99、卡块;10、第二限位件;101、第二圆环;102、第二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膝关节支具包括大腿护具1,大腿支臂组件3固定在大腿护具1中,大腿支臂组件3用于调节大腿支臂31和大腿护具1的距离,小腿支臂组件4固定在小腿护具2上,小腿支臂组件4用于调节小腿支臂41和小腿护具2的距离。大腿支臂31的另一端在由上壳体71和下壳体72组成的壳体7边缘处滑动连接,并且位于上壳体71和大腿支臂31之间的锁件对大腿支臂在壳体运动进行锁死或者松开。参考图7,锁件5包括推钮51、连接片52、以及限位块53,推钮51通过连接片52带动限位块53限制或者使得大腿支臂31和齿轮盘6发生铰接转动。推钮51向大腿支臂31处推动,连接片52带动限位块53远离齿轮盘6并带动大腿支臂31远离齿轮盘6,使其不能与齿轮盘6发生铰接转动;推钮51向上壳体71内推动,连接片52带动限位块53靠紧齿轮盘6,带动大腿支臂31贴合齿轮盘6,使其能与齿轮盘6发生铰接转动。

如图2、4、5所示,膝关节支具的壳体7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限位件9及其第一圆环91、第二限位件10及其第二圆环101、上壳体71、小腿支臂41及其内套的轴承42、齿轮盘6、下壳体72。小腿支臂41的两端分布着第一限位件9和第二限位件10,第一限位件9包括第一圆环91、限位侧壁94、弧形连接片、按钮93、复位弹簧95、以及支撑杆96、第一连杆97、第二连杆98。

工作过程如下:按下按钮93,按钮93内腔中的弹簧在压力作用下被压缩,和弹簧连接的支撑杆96向下运动,由于支撑杆96、第一连杆97、第二连杆98三者之间铰接,所以原本和齿轮盘6的齿轮相互接触固定的卡块99和齿轮盘6分离,然后转动第一限位件9,第一限位件9绕着环形片8转动,当第一指针92到达指定位置,松开按钮93,复位弹簧95由于在失去力的情况下,恢复到原始状态,同时支撑杆96在复位弹簧95的带动下,也到达原来的位置,卡块99下降到和齿轮盘6的齿相互接触并锁死。

第二限位件10除第二圆环101和第一限位件9的第一圆环91有差异外,其他结构、功能和第一限位件9的相同。

当大腿支臂31和齿轮盘6锁死之后,小腿支臂41顶端内套的轴承42和齿轮盘6通过螺丝转动连接,第一圆环91、第二圆环101、上壳体71、小腿支臂41、齿轮盘6、下壳体727的圆心是同一圆心,用螺丝从第二圆环101中穿入然后和下壳体72固定。

如图8所示,上壳体71表面贴着角度表,角度表包括弯曲角度表和伸直角度表,第一指针位92于弯曲角度表的范围内;第二指针102位于伸直角度表的范围内;也就是第一限位件9用于限制患者通过小腿支臂41运动弯曲的角度,第二限位件10用于限制患者通过小腿支臂41运动伸直的角度。患者自己可以根据刻度表自己设置医生给的范围。

如图6所示,下壳体72由金属构成的,为了避免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在下壳体72表面包裹缓冲层721,缓冲层721由柔软透气的织物制成。

如图1所示,大腿护具1有至少2个大腿魔术贴绑带13构成,大腿魔术贴绑带13往上一个设置延长装置中和大腿支臂31相互滑动连接,可以根据人的需求调整大腿魔术贴绑带13之间的高度。大腿魔术贴13和大腿护具1通过板子固定连接。大腿魔术贴13和大腿护具1垂直设置,大腿魔术贴13形成的空圈用于包裹大腿。

小腿护具2有至少2个小腿魔术贴绑带14构成,小腿魔术贴绑带14往下一个中设置延长装置和小腿支臂41相互滑动连接,可以根据人的需求调整小腿魔术贴绑带14之间的高度。小腿魔术贴14和小腿护具1通过板子固定连接。小腿魔术贴14和小腿护具1垂直设置,小腿魔术贴14形成的空圈用于包裹小腿。

如图7所示,锁件5包括推钮51、连接片52、以及限位块53,推钮51通过连接片52带动限位块53限制或者使得大腿支臂31和齿轮盘6发生铰接转动。推钮51向大腿支臂31处推动,连接片52带动限位块53远离齿轮盘6并带动大腿支臂31远离齿轮盘6,使其不能与齿轮盘6发生铰接转动;推钮51向上壳体71内推动,连接片52带动限位块53靠紧齿轮盘6,带动大腿支臂31贴合齿轮盘6,使其能与齿轮盘6发生铰接转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