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155发布日期:2018-07-10 21:3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床。



背景技术:

手术床是手术室的基本配备之一,在手术设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及机械加工能力与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多功能化和专业化已是手术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直以来,医护人员对眼科手术体位的理解是能达到头面部呈水平位的仰卧体位即可。所以使用的手术床只要具备头枕的高低及床体高度的调节即可满足所需。故外科通用的多功能手术床曾普遍应用于眼科。但随后发现,外科手术床的高度调节范围达不到眼科手术的要求,与床体同宽的平面头枕不能很好的固定患者的头部,且使坐着手术的眼科医生双腿难以舒展而影响操作。从而,以水平直线型的手术床加枕托的简单设计的眼科手术床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及眼科临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适应症不断增加,眼科手术治疗量逐年提升。眼科手术向更加微创化的发展,手术医生对操作精细度和稳定性的把握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眼科手术的特殊性在于,除了小儿及不能配合手术的成人外,内眼手术及大部分的外眼手术首选选择局部麻醉,所以,局麻是眼科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大部分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安静配合手术。白内障等简单的眼表麻醉下的手术,患者术中需配合手术眼的固视。

眼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连台手术多,手术周转快,手术患者大多采用轮椅转运。眼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伴有听力和视力不同程度障碍的老年人行动迟缓,上、下手术床,颇为困难,容易造成坠床、跌倒等伤害。在高流量的连台手术中,巡回护士术前帮助患者上手术床、安置体位及术毕帮助患者下手术床的操作体力消耗较大。另外,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脊柱后凸畸形在临床常见。这种背部凸起的患者在水平直线型的手术床上仰卧困难。临床上多使用自制衬垫、体位垫等各种材料进行局部填充、垫高,不仅增加了体位摆放的时间,且安置的仰卧位稳定性很差,头位难以稳妥固定,给手术操作带来难度和风险,并要防止发生坠床。另外该类患者骨骼突出处压力大,强行使头位保持水平有颈椎过伸损害的风险。国外该类患者手术采用头低脚高位或者倾斜手术显微镜目镜角度进行手术,增加手术风险。严重的脊柱畸形患者往往因安置的的体位,头位过高,超出显微镜的调焦范围而无法实施手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手术床,依次包括腿板、座板、背板以及头板,所述的腿板和背板分别铰接在座板上,所述手术床上还设有获得病人背部曲线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和将获得的背部曲线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的背板通过控制单元根据获得病人背部曲线处理后的数据控制背板的弧度的调节。

所述的背板由若干块连接块组成,所述的若干块连接块之间铰接连接,相邻的一组连接块之间设有一个电机,所述的电机的一端设有伸缩杆,所述的电机的一端铰接在一块连接块上,所述的电机的伸缩杆的远端铰接在相邻的另一连接块上。

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铰接座,所述的电机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的伸缩杆上铰接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

所述的连接件为折线形,所述的折线形的连接件一端铰接在伸缩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

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位于背板顶部与头板的连接处,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头,所述的激光扫描头可180°转动实现背板前部的激光扫描。

所述的背板顶部设有与背板垂直的滑轨,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还包括支座,所述的激光扫描头铰接在支座上,所述的支座与滑轨滑移配合,所述的支座包括位于滑轨末端的待机位置以及位于滑轨前端的工作位置。

所述的座板底部还设有动力缸,所述的动力缸的动力杆与腿板和背板铰接配合实现腿板和背板的角度调节。

所述的相邻的一组连接块之间还设有气垫层。

一种获得适应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弧度的背板弧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背板,使背板与坐板呈α角度,建立坐标系,背板总长度为b,三维激光扫描装置中距离传感器的坐标为(0,bsinα),距离传感器从水平方向转动向下扫描,步进角度为β度,扫描角度范围为αi,αi<α,步进数为n,n<αi/β,n∈N;

(2)设距离传感器到测量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上的任意一扫描点距离为Sn,扫描点的坐标为Zn=(Sncosβn,bsinα-Snsinβn),n∈(0,α/β)

扫描后求Sncosβn最小值min(X),并得到相应的bsinα-Snsinβn坐标min(Y),该坐标为脊柱最凸位置;

(3)从获得的脊柱最凸位置Zn=(min(X),min(Y))往上和往下分别找到一个Sncosβn最大值max(X1),max(X2)并得到相应的应的bsinα-Snsinβn坐标max(Y1)和max(Y2);

(4)根据获得的三个点Zn=(min(X),min(Y)),Zn=(max(X1),max(Y1))Zn=(max(X2),max(Y2)),余弦定理在最凸位置求夹角γ,

(5)电机的伸缩杆自动调节背板上相邻的连接块之间的角度,使之呈夹角γ以适应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弧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床,通过背板弧度的调节系统,配合位于背板上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获取脊柱后凸畸形等仰卧位困难患者背部后凸畸形的脊柱曲线,经过处理器处理后获得脊柱曲线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背板上的电机调节背板弧度,使脊柱后凸畸形等仰卧位困难患者能顺利安置符合手术要求的安全体位,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装置获得脊柱曲线调节的背板弧度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更适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方法示意图。

图中1-腿板,2-座板,3-背板,4-头板,5-三维激光扫描装置,31-连接块,32-电机,33-伸缩杆,34-铰接座,35-连接件,51-激光扫描头,52-滑轨,53-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手术床,依次包括腿板1、座板2、背板3以及头板4,所述的腿板1和背板3分别铰接在座板2上,所述手术床上还设有获得病人背部曲线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5和将获得的背部曲线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的背板3通过控制单元根据获得病人背部曲线处理后的数据控制背板3的弧度的调节。所述的背板3由若干块连接块31组成,所述的若干块连接块31之间铰接连接,相邻的一组连接块31之间设有一个电机32,所述的电机32的一端设有伸缩杆33,所述的电机32的一端铰接在一块连接块31上,所述的电机32的伸缩杆33的远端铰接在相邻的另一连接块31上。所述的连接块31上设有铰接座34,所述的电机32的一端铰接铰接座34上,所述的伸缩杆33上铰接有连接件35,所述的连接件35为折线形,所述的折线形的连接件35一端铰接在伸缩杆3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31上。所述的连接件35的另一端与连接块31连接。使用时,脊柱后凸畸形等仰卧位困难患者坐在座板2上,三维激光扫描装置5扫描病人脊柱后凸畸形的背部,获得脊柱后凸畸形的背部曲线数据,再通过处理器处理背部曲线数据将其转化成控制信号,再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相邻的一组连接块31之间的电机32的伸缩杆33的伸缩量,从而使背板3的几块连接块31形成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适配的弧度,使脊柱后凸畸形困难患者能获得很舒适的仰卧位,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和风险。

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5位于背板3顶部与头板4的连接处,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5包括激光扫描头51,所述的激光扫描头51可180°转动实现背板3前部的激光扫描,实现对病人脊柱后凸畸形的背部的扫描,所述的背板3顶部设有与背板3垂直的滑轨52,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装置5还包括支座53,所述的激光扫描头51铰接在支座53上,所述的支座53与滑轨52滑移配合,所述的支座53包括位于滑轨52末端的待机位置以及位于滑轨52前端的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具备两种模式,普通模式下,不启动三维激光扫描装置5,只具有手动控制调节背板3的功能,另一模式为驼背模式,该模式下,启动三维激光扫描装置5对脊柱后凸畸形等仰卧位困难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的背部进行扫描,再通过处理器处理背部曲线数据将其转化成控制信号,再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相邻的一组连接块31之间的电机32的伸缩杆33的伸缩量,从而使背板3的几块连接块31形成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适配的弧度,使脊柱后凸畸形困难患者能获得很舒适的仰卧位。两种模式一键切换,十分方便。

所述的座板2底部还设有动力缸,所述的动力缸的动力杆与腿板1和背板3铰接配合实现腿板1和背板3的角度调节。

所述的相邻的一组连接块31之间还设有气垫层,将 气垫层设置在相邻的一组连接块31之间,使病人的脊柱在背板3更加舒适,也填补了形成了弧度的背板3间的缝隙,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曲线仰卧位。

在腿板1、座板2、背板3以及头板4上还设有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与背部更加贴合。

一种获得适应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弧度的背板弧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背板,使背板与坐板呈α角度,建立坐标系,背板总长度为b,三维激光扫描装置中距离传感器的坐标为(0,bsinα),距离传感器从水平方向转动向下扫描,步进角度为β度,扫描角度范围为αi,αi<α,步进数为n,n<αi/β,n∈N;

(2)设距离传感器到测量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上的任意一扫描点距离为Sn,扫描点的坐标为Zn=(Sncosβn,bsinα-Snsinβn),n∈(0,α/β)

扫描后求Sncosβn最小值min(X),并得到相应的bsinα-Snsinβn坐标min(Y),该坐标为脊柱最凸位置;

(3)从获得的脊柱最凸位置Zn=(min(X),min(Y))往上和往下分别找到一个Sncosβn最大值max(X1),max(X2)并得到相应的应的bsinα-Snsinβn坐标max(Y1)和max(Y2);

(4)根据获得的三个点Zn=(min(X),min(Y)),Zn=(max(X1),max(Y1))Zn=(max(X2),max(Y2)),余弦定理在最凸位置求夹角γ,

(5)电机的伸缩杆自动调节背板上相邻的连接块之间的角度,使之呈夹角γ以适应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弧度,使患者顺利安置符合手术要求的安全体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