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蜂疗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113发布日期:2019-02-10 23:35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蜂疗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蜂疗盒。



背景技术:

蜂疗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手段,蜂疗法是将蜂针液的药理作用与针灸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蜂疗时,需要用镊子将蜜蜂从蜂箱中夹出,并置于穴位上方进行螯刺,这种操作方式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尤其是在夹取蜜蜂的过程中,蜂箱内的其他蜜蜂容易飞出,并对无辜人员进行螯刺,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蜂疗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蜂疗盒,使蜂疗更加的方便,便于携带,出诊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蜂疗盒,所述蜂疗盒包含有盒体和设置于其上的盒盖,所述盒体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盒盖的两侧设置有护边,所述护边的内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适应的滑块,滑块设置为在滑槽内左右滑动,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部与盒体内侧壁贴合且在外力作用下可在盒体内移动,所述盒体上口的前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V型口,所述挡板与盒体前端形成的空间设置为用前蜜蜂放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后壁上未设置盖板的一端开设扁形孔,所述扁形孔的宽度大于蜂疗时使用镊子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盒盖上设置有磁力扣,当盒盖盖合于盒体上时,二者上的磁力扣相互吸引。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贯穿与所述盒体的两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移动时,与盒体后侧壁形成的空间设置为用后蜜蜂放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盒体内侧采用滑道连接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盒体上部设置了带有V型口的盖板,缩小了逮取蜜蜂时的出口,既实现了蜜蜂的逮取,又防止了蜜蜂的逃跑,在盒体和盒盖上设置了相适应的磁扣,使二者之间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了在携带的过程中,因外力的作用,二者之间通过滑道的作用,产生分离,致使蜜蜂逃走,在盒体内部设置了可推动的挡板,可以根据蜜蜂的多少进行空间的调节,使用时,能更方便蜜蜂的逮取,防止因空间太大,蜜蜂不好逮取,如开口太大,蜜蜂又易逃跑的现象,还设置了扁形孔,更易于调节挡板在盒体内的位置,控制更准确灵活,将滑槽设置为贯穿盒体两侧边,可以在不打开放置蜜蜂处的情况下,打开盒体,放置用后蜜蜂,增加了盒体的利用率,也防止了用后蜜蜂未完全死亡时带来的伤害,更卫生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是露出用后蜜蜂放置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是从盒体后部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便携式蜂疗盒,所述蜂疗盒包含有盒体1和设置于其上的盒盖2,所述盒体1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盒盖2的两侧设置有护边4,所述护边4的内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适应的滑块5,滑块5设置为在滑槽内左右滑动,所述盒体1内部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的侧部与盒体1内侧壁贴合且在外力作用下可在盒体1内移动,所述盒体1上口的前端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上开设有V型口,所述挡板6与盒体前端形成的空间设置为用前蜜蜂放置处3。所述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8。

所述盒体1的后壁上未设置盖板7的一端开设扁形孔9,所述扁形孔9的宽度稍大于蜂疗时使用镊子的宽度。所述盖板7与盒盖2上设置有磁力扣10,当盒盖2盖合于盒体1上时,二者上的磁力扣10相互吸引。所述滑槽贯穿与所述盒体1的两侧边。所述挡板6移动时,与盒体1后侧壁形成的空间设置为用后蜜蜂放置处11。所述挡板6与盒体1内侧采用滑道连接的方式。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用于做蜂疗的蜜蜂放置在用前蜜蜂放置处3,需要外出就诊时,随手携带即可,当做蜂疗时,将盒盖2滑向一侧,盒体1和盒盖2上的磁扣分离,使盖板7上的V型口慢慢露出,露出够镊子伸入即可,将镊子伸入将蜜蜂逮出,用于做蜂疗,然后滑动盒盖2盖合,此时,盒体1和盒盖2上的磁扣相互吸引在一起,盒盖2不易脱离盖体1,防止内部的蜜蜂逃出,当盒体1内的用前蜜蜂量逐渐减少,不易逮取时,我们将镊子通过盒体1后面的扁形孔9伸入盒体1内部,推动挡板6,这样就缩小了用前蜜蜂放置处3的空间,用时,使蜜蜂更易逮取,蜂疗做完后,可以将盒盖2向反方向滑动,露出盒体1后部的用后蜜蜂放置处11,然后盖合,将蜜蜂放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