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正压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569发布日期:2019-03-14 00:04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正压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精密正压接头。



背景技术:

正压接头是输液输血管路的辅助性部件,是一种能自动产生正压的、具有无针给药和采样功能的新型输液接头,通过正压接头的出水端口与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等连接,进液端口与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连接,用于输注药液和输血等治疗,但是采用之前的技术方案,不能过滤橡胶微粒,玻璃纤维和不溶性药液微粒等随药液进入人体血管,增加了感染几率和并发症的机会。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密正压接头,通过过滤膜能够实现多层次立体结构,精准过滤橡胶微粒、玻璃纤维和不溶性药液微粒等随药液进入人体血管,守住输液最后一道防线,保证了病人的健康安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精密正压接头,包括正压输液接头,所述正压输液接头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置有硅胶接头,所述正压输液接头的底部依次设有相贯通的第一台阶层和第二台阶层,所述第一台阶层与第二台阶层之间设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材质为聚醚砜膜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0.03um-10um。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安置有硅胶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壁套设有弹性装置,所述支撑柱顶端连接有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过滤膜能够实现多层次立体结构,精准过滤橡胶微粒、玻璃纤维和不溶性药液微粒等随药液进入人体血管,守住输液最后一道防线,保证了病人的健康安全,采用聚醚砜膜材料不仅能够保证过滤效率,而且拥有超高流速和超强纳污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精密正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精密正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精密正压接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正压输液接头;2、硅胶接头;3、第一台阶层; 4、第二台阶层;5、过滤膜;6、输液管接头;7、空腔;8、螺旋接头;9、弹性装置;10、接头;1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精密正压接头,包括正压输液接头1,所述正压输液接头1内部设有空腔7,所述空腔7内安置有硅胶接头2,所述正压输液接头1的底部依次设有相贯通的第一台阶层3和第二台阶层4,所述第一台阶层3与第二台阶层4之间设有过滤膜5,所述过滤膜5的材质为聚醚砜膜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5的孔径为0.03um,2、2.5um、3um、5um和10um,在滤过过程中此孔径不会发生变化,降低药物吸附率的同时不会有任何膜体脱落,有效防止临床静脉炎、血管变色变硬、局部栓塞和硬结等不良反应,充分保障临床输液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腔7内安置有硅胶接头2,通过硅胶接头2能够实现长时间持续正压,一次加液长时间保持正压状态,可多次进行加液,使进入到留置针导管中的血液缓速流动,也减少了进入导管的血液量,从而阻止血栓堵管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腔7内部设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外壁套设有弹性装置9,所述支撑柱11顶端连接有接头10,采用此结构,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密正压接头,输液管接头6对接正压输液接头1后下压硅胶接头2,药液通过空腔7依次流入第一台阶层3、过滤膜5和第二台阶层4,通过过滤膜5时即可将橡胶微粒、玻璃纤维和不溶性药液微粒过滤出来,药液通过第二台阶层4流入螺旋输液接头8到达机体。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膜5实现多层次立体结构,精准过滤橡胶微粒、玻璃纤维和不溶性药液微粒等随药液进入人体血管,守住输液最后一道防线,保证了病人的健康安全,采用聚醚砜膜材料不仅能够保证过滤效率,而且拥有超高流速和超强纳污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