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6794发布日期:2019-01-25 17:06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背景技术:

软组织扩张器,又称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常用于整形和修复重建的外科手术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扩张器是利用皮肤软组织在一定的张力下,有扩张并增加面积的生理功能而设计的器械。利用组织扩张后获得的增加的皮肤软组织,来修复所要治疗的组织创伤或组织缺损,或进行相应的组织器官的重建再造。通过扩张增加的皮肤软组织具有和相邻皮肤组织相近似的色泽、质地、或毛发,不产生新的缺损畸形,从而获得较好的整形美容和修复重建疗效。

扩张器的结构由扩张囊、导管和注水壶三个部分构成。目前市面常见的软组织扩张器中,有一部分产品的注水壶是用于外置于皮肤外的,但是注水壶暴露于体表,容易污染、感染等并发症。

因新近开展新技术要求,如乳腺癌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的情况下或是严重疤痕伴感染的患者其扩张器注水壶多为内置,注水壶置于皮下。扩张器在使用时,由外科医生在麻醉下在所需部位做切口并埋置入皮下,待切口愈合后,需由医护人员通过触摸定位注水壶,然后用注射器经皮肤准确刺入注水壶内的注水碗中,将生理盐水通过注水壶注射入扩张囊内,通过使扩张囊体积变大而促进皮肤扩张。在扩张囊及皮肤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后由外科医生进行下一步手术。注水壶通常会进行防渗漏处理,且防渗漏处理基本都集中在注水碗上方,即注水壶的顶部。当注射器从注水壶顶部刺入注水碗时能够起到防渗漏作用,但如果注射器未能刺入注水碗中或从底部刺入时则不能成功注水且有可能发生渗漏。因此扩张器在临床使用时必须准确定位注水壶,明确注水壶中注水碗的范围,且需准确判断出注水壶的顶部与底部的相对位置。

但是某些情况下准确定位注水壶和注水壶中注水碗的范围是困难的,比如注水壶埋置于瘢痕组织下方,因瘢痕组织较硬较厚且张力较高,通过触摸并不能准确定位注水壶的位置,极易发生不能准确穿刺到注水壶中或虽穿刺到注水壶中但不能穿刺到注水碗内的情况,导致注水不成功,反复多次穿刺则既使患者多次罹受疼痛,又增加扩张器渗漏和患者感染的风险。另外还可能由于放置时操作不当或放置后自然扭转等原因,出现注水壶底部朝上而顶部朝下的情况,极易发生注射器从注水壶底部刺入而产生渗漏的情况。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在皮下的位置、明确注水壶的顶部与底部的相对位置并指示正确穿刺部位的扩张器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水壶定位效果差,准确注水且避免渗漏的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扩张囊、注水壶以及连接所述扩张囊和注水壶的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水壶内的导磁片以及外置的与所述导磁片配合的磁性指示片;

所述注水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注水碗;所述注水碗的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导管穿过所述注水壶的外壳,并与所述注水碗的中空的腔体相连通。

所述导磁片设置在所述注水碗的上部,其形状与注水碗相匹配;在所述导磁片的中心处具有通孔,所述磁性指示片的中心处也具有通孔,以便于在注射器刺入过程中,保持准确的定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水壶分上下两极,上小下大,导磁片位于上极,注水碗位于下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上下两极分别设有顶盖和底盖,顶盖的直径小于底盖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磁片由导磁材料组成,其截面形状与所述注水碗的截面形状相同,其截面大小与所述注水碗的截面大小相同或略小。使用时,当注水壶顶部朝上时,磁性指示片通过磁场作用对导磁片产生吸力,两者因磁力作用贴合,此时通过磁性指示片中空的内部即可准确注射到注水碗中。当注水壶底部朝上时,因磁性指示片与导磁片的距离增加及注水碗的阻隔作用,两者之间的吸力将减弱,甚至不能产生明显的吸力,此时则不能进行注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磁性指示片由磁性材料构成,其外轮廓与所述导磁片的形状相同,其内部的通孔小于等于所述导磁片的通孔。更优选的,所述底盖上具有隔磁层,以隔绝磁场,在使用时,若所述注水壶发生翻转,由于隔磁层的作用,所述磁性指示片及导磁片两者之间的吸力将减弱,甚至不能产生明显的吸力,此时则不能进行注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扩张囊由医疗级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扩张囊的外表面设有抑菌涂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抑菌涂层由纳米银或纳米锌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抑菌涂层为抗生素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通过导磁片及磁性指示片的配合,具有如下优点:

(1)快速定位注射壶在皮下的位置,不受局部皮肤或疤痕等组织质地、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不依赖医师经验。

(2)快速明确注射壶顶部与底部相对位置,不受局部皮肤或疤痕等组织质地、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不依赖医师经验。

(3)准确定位注射壶中注水碗的范围,可以实现准确穿刺,提高注水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及渗漏和感染的可能性,不受局部皮肤或疤痕等组织质地、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不依赖医师经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扩张囊1、注水壶2、导管3、导磁片4、磁性指示片5。其中,扩张囊1和注水壶2通过导管3相连通,由于扩张囊1、注水壶2及导管3均需要埋置于皮肤下层,因此,扩张囊1、注水壶2及导管3均需要采用医疗级医用硅胶材料制作,以防止发生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扩张囊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比如肾形、长方形或圆形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设置抑菌涂层。其中,抑菌涂层为抗生素涂层,或者由纳米银或纳米锌制成,其能够有效的防止感染或发炎等病症的发生。本实施例在扩张囊1的外表面没有设置抑菌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注水壶2包括外壳21,以及设置在外壳21内的注水碗22;注水碗22的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23,导管3穿过注水壶2的外壳21,并与注水碗22的中空的腔体23相连通,以便于完成注水操作。导磁片4设置在腔体23内,位于注水碗22的上部。在导磁片4的中心处具有通孔,磁性指示片5的中心处也具有通孔,由于磁性指示片5外置于皮肤表面,当磁性指示片5及导磁片4产生磁力作用贴合时,以便于在注射器刺入过程中,保持准确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片4由导磁材料组成,本身不具有磁性,其截面形状及大小与注水碗22的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其大小也可以略小于注水碗22。磁性指示片5由磁性材料构成,其外轮廓与导磁片4的形状相同,其内部的通孔小于等于导磁片4的通孔,这样能使得导磁片4更加稳定,磁性指示片5的定位更加准确。

为了在预埋过程中的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注水壶2的外壳21呈圆台状,在外壳21的上下两极分别设有顶盖10和底盖11,顶盖10的直径小于底盖11的直径,在预埋时能够准确的判断注水壶2的正反方向。当然的,外壳21的形状也不只限定于圆台状,可以为其他形状,具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使用时,当注水壶2顶部朝上时,磁性指示片5通过磁场作用对导磁片4产生吸力,两者因磁力作用贴合,此时通过磁性指示片5中空的内部即可准确注射到注水碗22中。当注水壶2底部朝上时,因磁性指示片5与导磁片4的距离增加及注水碗22的阻隔作用,两者之间的吸力将减弱,甚至不能产生明显的吸力,此时则不能进行注射。

实施例2

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2所示:导磁片4为磁体,在使用过程中,磁力较强,定位更准确快速。另一方面,当导磁片4具有较强磁力时,为了防止注射壶2翻转后仍然能够产生与磁性指示片5的磁性吸引,本实用新型的底盖11上具有隔磁层24,以隔绝磁场,在使用时,若注射壶2发生翻转,由于隔磁层24的作用,磁性指示片5及导磁片4两者之间的吸力将减弱,此时则不能进行注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