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配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138发布日期:2019-04-05 20:1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量配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配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输液配药最常用的方式为手动配药,护士需要手工用注射器将瓶内的药液、粉剂等与其他药液,再将混合液注入到输液瓶或病人体内。在这一过程中,护士连续操作配药装置,进行抽吸药液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在配药过程中需要配药人员人工操作定量,其定量的准确性受到配药人员精神状态和配药速度要求的影响,无法时刻保证精确定量的配药。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定量配药系统,包括手柄与气源输出装置,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向所述手柄吹气和抽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吹气量和抽气量。

较佳的,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路连接,与所述气源输出装置通讯连接。

较佳的,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包括主泵,所述单片机通过控制所述主泵的工作时间实现所述配药系统的定量控制。

较佳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前进按钮与后退按钮。

较佳的,所述前进按钮与所述后退按钮均为延时按钮。

较佳的,所述手柄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上设置有若干小孔。

较佳的,所述若干小孔排列呈环形发散状或直线交叉状。

较佳的,所述手柄还包括壳体、密封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密封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过滤器密封固定连接,用于保证所述手柄内部气路的气密性;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内的过滤器,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外的气管。

较佳的,所述连接件为快接头,用以便于快速插拔,并保证连接处的气密性。

较佳的,所述配药系统还包括溶药器,所述溶药器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量配药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控制精确且快速,不仅能够实现配药过程中的定量化控制,而且能够提供均匀、缓慢、不交叉、大面积的洁净空气,实现无菌配药,整个配置过程定量、安全、无菌,降低了劳动强度,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量配药系统的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手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手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量配药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量配药系统的功能示意图,所述配药系统包括手柄,单片机13以及气源输出装置14,所述手柄通过电源线和气管与所述气源输出装置14连接,所述手柄用于安装溶药器,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用于吹气和抽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单元11和第二控制单元1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1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2与所述单片机13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13与所述气源输出装置14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1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14向所述手柄吹气和抽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2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14的吹气量和抽气量。

所述单片机接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指令后,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向所述手柄吹气和抽气以及相应的吹气量和抽气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前进按钮以及后退按钮,所述前进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向所述手柄吹气,所述后退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向所述手柄抽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按照需求设置不同的档位,每个档位对应分别推出/吸入药液的体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旋钮设置5个档位,分别对应1ml,2ml,3ml,4ml,5ml。

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档位以及前进或后退指令后,通过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主泵的抽/吸时间实现所述配药系统的定量控制。所述前进按钮与所述后退按钮均为延时按钮,按钮的延时时间与对应档位下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主泵的抽/吸时间一致,同时即使使用者持续按压延时按钮,延时时间结束后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主泵也会停止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误操作。

所述主泵的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配药系统通过所述单片机通过改变输入到电机驱动器的脉冲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线性加-减速,而改变脉冲频率则通过定时器来实现,在每次进入定时中断后,改变所述定时器的定时常数,从而实现对所述步进电机的变速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器型号为82C54,所述单片机型号为80C31BH。

具体的,当所述步进电机启动时,由所述单片机控制放开刹车,使所述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中的H桥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向所述定时器写入初始计数值,启动所述定时器计数开始。当所述定时器产生第一个脉冲输出时,该脉冲一方面送到驱动电路中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动,另一方面又传输至所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中产生中断,既可通知所述步进电机向所述定时器写入下一个计数值,实现所述步进电机速度的线性控制,进而实现对所述配药系统的定量控制。

传统的步进电机速度控制多采用模拟电路来实现,用线性压控振荡器及辅助电路向步进电机提供加速/减速脉冲,电路设计复杂、调试困难,同时,由于大量使用了起分压作用的变阻器,使电路的可靠性下降,不宜用于配药系统的定量控制上。而本实施例利用所述定时器产生驱动电路的控制脉冲,利用中断信号实现对脉冲频率的线性控制,最终完成所述步进电机的线性加-减速控制,采用线性加-减速控制法进行控制(指加速度保持一恒定值不变,速度以线性规律上升),具有快速性好,且较易获得解析解,并且在高低转速下也不会出现失步和堵车现象,能够对所述步进电机精确控制,进而实现对所述配药系统的定量精确控制。

所述配药系统通过所述手柄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单片机以及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实现所述配药系统的定量控制,在降低配药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配药的精确性,且所述配药系统结构简单合理,控制精确且快速,适用性较广。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手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所述手柄包括壳体、过滤器、密封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密封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过滤器密封固定连接,用于保证所述手柄内部气路的气密性;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过滤器,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外的气管。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包括上盖(1,4)、面盖2和底壳3,面盖2和底壳3通过锁扣连接,以便于进行拆卸;所述上盖(1,4)设置于所述底壳3前端内侧,两者配合作为手柄前端部件,用以固定溶药器,所述手柄前端部件突出,以便于使用者握持,且其突出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最优效果作不同设计,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所述上盖外侧弧度与所述底壳内侧弧度相同,所述上盖内侧弧度与溶药器外侧弧度相同,这样安装溶药器时可以保证溶药器与所述上盖内侧完全贴合,使得溶药器与所述手柄贴合更加稳固,避免漏气,保证气密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凹槽,溶药器在安装到所述手柄上时,溶药器一侧的侧翼卡在凹槽中,此时溶药器与所述手柄处于同轴,然后将溶药器旋转90度,溶药器与所述手柄卡接完成。

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器8包括上壳、下壳和过滤膜82,上壳与下壳固定连接,过滤膜82设置在下壳和上壳之间的空腔内。上壳和下壳也称过滤上壳81和过滤下壳83。

所述过滤下壳83呈锥状,其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加强筋,用于提高所述过滤下壳83强度,并与所述过滤上壳81配合以夹持所述过滤膜82,洁净空气由锥状所述过滤下壳83小口进入。

所述过滤上壳81为与所述过滤下壳83大口相配合的圆形扣盖结构,并扣接在所述过滤下壳83上;所述过滤上壳81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等径小孔作为出气口,可以使气流面积增大,并且各出气口分布均匀,能够提供较为缓慢、均匀、互不交叉、无涡流无乱流的大面积洁净气体,所述过滤器上壳直径为2.5cm,可以产生直径2.5cm的气束,以将出气口前端置换为洁净环境,达到局部无菌的效果;所述过滤上壳81的表面为平面,即所述过滤上壳81上,除去出气小孔外的表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不存在凸起或者沟槽,以避免产生涡流和死角,防止被污染物附着,进而保证无菌环境。优选的,所述小孔排列呈环形发散状或直线交叉状,所述环形发散状即所述小孔排列呈现半径逐渐增加的环状均布于所述过滤上壳81上,类似水晕形状,所述直线交叉状即所述小孔排列呈现交叉的直线状,类似“米”字形状,所述小孔排列呈环形发散状或直线交叉状时使得所述小孔设置更加标准化,并且分布均匀,更有利于提供较为缓慢、均匀、互不交叉、无涡流无乱流的大面积洁净气体。

所述过滤上壳81靠近所述过滤下壳83一侧设置有加强筋,用于提高所述过滤上壳81强度,并与所述过滤下壳83配合以夹持所述过滤膜82。所述过滤器上加强筋的设置,在提高了整体强度的同时,还对中间的所述过滤膜82进行夹持,防止膜破裂,提高了过滤效率。

所述密封固定件包括过滤器机头5、活动塞6和过滤器机尾9。所述活动塞6与所述过滤器的过滤上壳81卡接,所述过滤器机尾9的形状与所述过滤器8相适应,所述过滤器设置在过滤器机尾9中,所述过滤器机头5直接顶扣在过滤器机尾9上。将溶药器安装到手柄上时,溶药器的尾部到达过滤器机头5的位置时,溶药器的尾部固定至所述活动塞6中,将溶药器旋转90度,溶药器尾部在活动塞6内转动,所述活动塞6不随溶药器尾部一起转动,以完成溶药器与手柄的安装固定。

所述连接件为双头气管接头10,所述双头气管接头10一端通过连接过滤器机尾9连接过滤器,另一端连接封闭气管,所述双头气管接头10为快接头,其优点是易插拔,且密封性好。

本实施例的所述手柄通过气管和电源线和所述气源输出装置连接,将溶药器安装到本实施例的所述手柄前,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向所述手柄供应小动力气源,小动力气源通过气管进入过滤下壳83,经过过滤膜82的过滤,得到洁净无菌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经过过滤上壳81,从过滤上壳81的出气小孔吹出,得到提供均匀、缓慢、不交叉、大面积的洁净空气,能够将过滤上壳81前端的区域置换为洁净无菌的环境,以达到局部百级洁净程度;将溶药器安装到手柄时,保持手柄前端吹供小动力气源,将手柄前端区域置换为洁净无菌环境,将溶药器贴合于手柄前端内侧,手持挤压溶药器靠向手柄,并向过滤器方向推进,推进至距手柄前端较近位置时,停留1-2秒后继续推进溶药器,以确保小动力气源将溶药器末端吹至无菌,直至手柄前端凹槽处,溶药器与密封固定件的过滤机头内的所述活动塞6固定,旋转所述溶药器,完成将溶药器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此时停止向手柄供应小动力气源,由按键控制气路输出装置向手柄吹气和抽气,以进行配药。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所述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所述手柄的密封固定件还包括O形圈7。O形圈7设置在过滤器8和活动塞6之间,用于防止硬磨,且起到缓冲的作用。

活动塞6顶扣在过滤器的过滤上壳81上,活动塞6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O形圈7,O形圈7的中间直径与溶药器保持一致,设置为2cm。用于防止硬磨,且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增加活动塞6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柄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密封固定件中的所述活动塞6顶扣在所述过滤器上。将溶药器安装到所述手柄上时,溶药器的尾部到达所述过滤器机头5的位置时,溶药器的尾部固定至所述活动塞6中,将溶药器旋转90度,所述活动塞6随着溶药器尾部一起转动,以更好的将溶药器尾部与所述手柄中的密封固定件进行密封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气密性。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量配药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定量配药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手柄和所述的气源输出装置,其还包括溶药器。所述手柄通过电源线和气管与气源输出装置连接,所述溶药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气源输出装置将洁净的空气通过所述手柄输送至所述溶药器,以驱动所述溶药器胶塞运动,所述手柄内的过滤器对来自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空气再进行一次净化,以保证注入所述溶药器的是洁净无菌的空气。

所述溶药器具有针头、筒体和胶塞,所述胶塞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溶药器在未使用时,即初始位置时,所述溶药器末端与所述胶塞保持在同一平面,且没有死角,以确保小动力气源可以将所述溶药器末端与所述胶塞吹至无菌,进而保证所述溶药器在使用时,其后腔保证洁净无菌

将所述溶药器安装到所述手柄上后,开始所述配药系统的配药工作,来自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主泵的空气作为所述溶药器中胶塞运动的动力。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柄,并通过所述手柄上的相关按键以及旋钮控制操作,首先通过所述调节旋钮选定档位,然后通过所述前进旋钮或者所述后退旋钮控制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输出和抽取。空气从所述气源输出装置输出后,经由所述手柄及所述手柄内的所述过滤器,注入所述溶药器,推动所述胶塞前行,将所述溶药器中的药液推送出去,此时所述胶塞前端为洁净无菌空气,后端也为无菌空气;当按下控制所述胶塞后退的按键时,空气从所述气源输出装置的外部吸入,经由所述手柄及所述手柄内的所述高效过滤器进入所述气源输出装置。此时,在所述溶药器的尾部形成一个负压区,吸引所述胶塞退回,能够将药瓶中的药液抽进所述溶药器。这样重复几次使用按键控制所述胶塞反复运动的时间,直到药液的定量溶合完成。

所述配药系统通过所述气源输出装置,以及所述过滤器对所述手柄前端空气的置换作用,不仅能够保证在整个配药过程中配药的定量化,而且能够使得所述溶药器的腔体中始终保持无菌环境,极大的保证用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量配药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不仅能够实现配药过程中的定量化控制,而且能够提供均匀、缓慢、不交叉、大面积的洁净空气,实现无菌配药,整个配置过程定量、安全、无菌,降低了劳动强度,适用性广。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