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661发布日期:2019-08-16 22:0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椎体撑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椎体撑开装置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成形术中撑开骨折椎体,通过机械的联动结构控制,挤压切割过的导管,导管受挤压后由切割线逐渐向纵向合拢,并向四周展开成球形,以此将原本塌陷的部分撑起后,医生可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工作。

现有的椎体撑开装置是通过球囊扩张达到撑开椎体的,在球囊扩张过程中,存在球囊破裂及球囊膨胀过大对椎体造成过度扩张、有二次损伤椎体的风险,同时不同球囊对压力的耐受程度与敏感度不同从而造成治疗不成功及医疗纠纷较多。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椎体撑开装置,以便克服现有椎体撑开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可减少损伤椎体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所述椎体撑开装置包括:扳手、外壳、螺杆、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内芯、内套管、外套管、撑开导管、头端固定器;

所述扳手和螺杆后端固定,螺杆的螺纹两端均通过外壳固定设置;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均能同步在螺杆上自由滑动,第一定位块与螺杆螺纹啮合,并与内套管的后端连接固定;第二定位块和外套管的后端固定,定位块无内螺纹,外套管用于保护撑开导管;

所述内套管插入外套管之中,与撑开导管连接并固定;撑开导管与头端固定器连接并固定,撑开导管根据设计撑开直径规格旋转切口;内芯通过内套管及撑开导管,到达撑开导管最前端与头端固定器固定,后端与外壳固定后端有一段螺纹加一个固定作用的螺母,螺母嵌入外壳设定位置中,通过先转内芯后端对内套管及撑开导管直线方向微调;两外壳通过螺母合并固定。

一种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所述椎体撑开装置包括:扳手、外壳、螺杆、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内芯、内套管、外套管、撑开导管;

所述扳手和螺杆后端固定,螺杆的螺纹两端均通过外壳固定设置;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均能同步在螺杆上自由滑动,第一定位块与螺杆螺纹啮合,并与内套管的后端连接固定;第二定位块和外套管的后端固定,定位块无内螺纹;

所述外套管用于保护撑开导管;所述内套管插入外套管之中,与撑开导管连接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椎体撑开装置还包括头端固定器,撑开导管与头端固定器连接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撑开导管根据设计撑开直径规格旋转切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芯通过内套管及撑开导管,到达撑开导管最前端与头端固定器固定,后端与外壳固定后端有一段螺纹加一个固定作用的螺母,螺母嵌入外壳设定位置中,通过先转内芯后端对内套管及撑开导管直线方向微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两外壳通过螺母合并固定。

一种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所述椎体撑开装置包括:扳手、外壳、导管、螺杆、定位块、内外套管、内芯;

所述扳手的后端是一个把手,把手前端有一通孔;该通孔与螺杆后端通孔通对齐,并通过插入一插销连接;定位块能在螺杆上自由滑动;定位块与螺杆螺纹啮合;

所述内套管插入外套管中,内芯后端有一固定点及一段螺纹,螺纹与定位块连接后插入内套管。

所述外壳两侧前端设有一架起螺杆的凹槽以及一穿过外套管的通孔;后端设有一穿过螺杆的通孔、一穿过内芯固定点前端的螺纹的通孔、一插入固定块的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可减少损伤椎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成形术中撑开骨折椎体,通过机械的联动结构控制,挤压切割过的导管,导管受挤压后由切割线逐渐向纵向合拢,并向四周展开成球形,以此将原本塌陷的部分撑起后,医生可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椎体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椎体撑开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包括扳手1、外壳2、螺杆3、第一定位块4、第二定位块5、内芯6、内套管7、外套管8、撑开导管9、头端固定器10。

扳手1和螺杆3后端固定,螺杆的螺纹两端均通过外壳2固定位置;第一定位块4、第二定位块5均能同步在螺杆上自由滑动,第一定位块4与螺杆螺纹啮合,并与内套管7的后端连接固定;第二定位块5和外套管8的后端固定,第二定位块5无内螺纹,外套管8用于保护撑开导管9。

内套管7插入外套管8之中,与撑开导管9连接并固定;撑开导管9与头端固定器10连接并固定,撑开导管根据设计撑开直径规格旋转切口;内芯6通过内套管7及撑开导管9,到达撑开导管9最前端与头端固定器固定,后端与外壳 2固定后端有一段螺纹加一个固定作用的螺母,螺母嵌入外壳设定位置中,可以通过先转内芯后端对内套管及撑开导管直线方向微调;两外壳通过螺母合并固定。

在正常使用时,可将扳手1顺时针旋转;扳手1带动螺杆3共同旋转,螺杆 3与外壳2的头端顶死,只能进行原地旋转,导管9受内套管7与外套管8的挤压,由切割线处隆起,逐渐压缩成球状,将塌陷的椎体撑起。

收缩时,将扳手1逆时针旋转,外套管8受到导管9张力向后回弹,导管回复原状;实现导管的收缩,方便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椎体撑开装置,因扩张直径固定、可以避免因过度扩张对椎体造成二次损伤风险,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射线对医生和病人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成形术中撑开骨折椎体,通过机械的联动结构控制,挤压切割过的导管,导管受挤压后由切割线逐渐向纵向合拢,并向四周展开成球形,以此将原本塌陷的部分撑起后,医生可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工作。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