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及电磁冲击波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6005发布日期:2019-03-27 10:2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及电磁冲击波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保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及电磁冲击波源。



背景技术:

电磁冲击波源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及冲击波相关产品的核心部件,因此电磁冲击波源的质量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磁冲击波源按照线圈的形状通常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结构:1)直射式聚焦的凹形线圈的电磁冲击波源;2)透镜折射聚焦的平面线圈的电磁冲击波源。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直射式聚焦的凹形线圈的电磁冲击波源的基本结构包括:线圈层41、振膜层42、液体43、水囊44、外壳45以及线圈基座46。线圈层41包括线圈411和绝缘膜412,线圈411与绝缘膜412紧密贴合,振膜层42 包括金属膜421和橡胶膜422,金属膜421和橡胶膜422同样紧密贴合且金属膜 421与绝缘膜412相贴合,上述线圈层41和振膜层42构成电磁盘4。直射式聚焦的凹形线圈的电磁冲击波源和透镜折射聚焦的平面线圈的电磁冲击波源的区别仅在于:透镜折射聚焦的平面线圈的电磁冲击波源,是直射的平面线圈通过设置在线圈411处的透镜47进行折射聚焦,而直射式聚焦的凹形线圈的电磁冲击波源是凹形线圈411直接进行直射聚焦。

影响上述两种电磁冲击波源的质量因素,除了瞬间高压脉冲能量的强度外,更重要的是振膜层42的弹性和复位。如果振膜层42和线圈层41出现空隙,会导致电磁冲击波源的能量损失。目前通常采用真空贴膜保持法或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来保证上述振膜层42的弹性和复位效果,其中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如图1-2所示,是通过启动抽气泵,并通过抽气出口48不断地抽出空气,使振膜层 42与线圈层41之间构成始终保持负压的腔室49。但是该方法需要抽气泵一直不间断地连续工作,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且能耗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以解决抽气泵连续工作、噪声大以及能耗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冲击波源组件,包括上述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所述电磁冲击波源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连通于电磁冲击波源的振膜层和线圈层之间形成的腔室,其特征在于,智能负压保持装置包括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以及抽气泵,抽气泵与所述抽气口连接,所述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设置在抽气泵与所述抽气口之间,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抽气泵的开闭。

采用抽气泵对腔室进行抽气,解决电磁冲击波源采用真空贴膜保持法制作电磁盘时存在的制造工艺困难、电磁盘成品率低以及电磁盘储存和工作容易漏气的问题。通过设置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腔室的真空度,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控制抽气泵对腔室抽气的开启和关闭,减少抽气泵开启的次数和时间,同时还解决了抽气泵连续工作、噪声大以及耗电量高的问题。

作为优选,还包括真空罐,真空罐连接于所述抽气口和所述抽气泵之间,所述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真空罐上并检测所述真空罐内的真空度,并根据所述真空罐内的真空度控制所述抽气泵开始或停止对所述腔室抽气。真空罐的体积远大于腔室的体积,易于延长腔室的负压保持时间,进而可以减少抽气泵开动的时间和次数。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罐上设有第一抽气口和第二抽气口,所述第一抽气口与抽气泵之间通过第一抽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抽气口与所述抽气口之间通过第二抽气管连通。通过第一抽气管、第一抽气口、真空罐、第二抽气口以及第二抽气管依次相连通,并且第二抽气管连通插入电磁冲击波源底部的抽气口,抽气泵可以对真空罐进行抽气,并且腔室与真空罐连通,进而易于腔室的负压保持。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真空罐的真空度,当所述真空罐的真空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抽气泵对所述真空罐进行抽气,当所述真空罐的真空度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抽气泵停止对所述真空罐抽气。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显示真空罐的真空度,进而保证腔室一直处于负压保持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常闭型继电器以及常开型继电器,所述抽气泵、所述常闭型继电器的衔铁以及所述常开型继电器的衔铁串联连接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常开型继电器的线圈串联连接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常闭型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第三支路彼此并联连接。根据真空罐的真空度,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开启和关闭抽气泵对真空罐抽气,解决了采用现有电磁盘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抽气泵必须连续工作、噪声大以及耗电量高的问题,同时减少抽气泵开启的次数和时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抽气口,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抽气管。保证了第一抽气管与真空罐的密封性,进而易于腔室的负压保持。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抽气口,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抽气管。保证了第二抽气管与真空罐的密封性,进而易于腔室的负压保持。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连接装置,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一端插所述抽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抽气管的另一端。保证了第二抽气管与腔室的密封性,进而易于腔室的负压保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冲击波源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抽气泵对腔室进行抽气,解决电磁冲击波源采用真空贴膜保持法制作电磁盘时存在的制造工艺困难、电磁盘成品率低以及电磁盘储存和工作容易漏气的问题。

2)通过设置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显示腔室的真空度,保证腔室一直处于负压保持状态。除此之外,根据腔室的真空度,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控制抽气泵对腔室抽气的开启和关闭,减少抽气泵开启的次数和时间,同时还解决了采用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存在的抽气泵必须连续工作、噪声大以及耗电量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直射式电磁冲击波发生装置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直射式电磁冲击波发生装置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在Ⅳ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及电磁冲击波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的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中:

4、电磁盘;

41、线圈层;42、振膜层;43、液体;44、水囊;45、外壳;46、线圈基座;47、透镜;48、抽气出口;49、腔室;

411、线圈;412、绝缘膜;

421、金属膜;422、橡胶膜;

100、电磁冲击波源;101、真空罐;102、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3、抽气泵;

104、第一抽气管;105、第二抽气管;106、第一抽气口;107、第二抽气口;108、抽气口;109、第一连接装置;110、第二连接装置;111、第三连接装置;

200、第一开关;201、第二开关;202、常闭型继电器的线圈;203、常闭型继电器的衔铁;204、常开型继电器的线圈;205、常开型继电器的衔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电磁冲击波源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及电磁冲击波源,包括第一抽气管104、第二抽气管105、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抽气泵103以及真空罐101,其中,第一抽气管104和第二抽气管105组成整个抽气管。

第一抽气管104两端分别连通于真空罐101和抽气泵103,第二抽气管105 一端与真空罐101连通,另一端插入电磁冲击波源100底部的抽气口108,抽气口108连通于电磁冲击波源100的振膜层42和于电磁冲击波源100的线圈层41 之间形成的腔室49。通过抽气泵103能够将腔室49内的气体抽至真空罐101内,以保持腔室49内的真空度。并且真空罐101的体积远大于腔室49的体积,易于延长腔室49的负压保持时间,进而可以减少抽气泵103开动的时间和次数。

本实施例的上述智能负压保持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装置109、第二连接装置 110以及第三连接装置111,真空罐101上还设有第一抽气口106和第二抽气口 107。第一连接装置109一端插入第一抽气口106并用密封胶密封,另一端密封连接第一抽气管104;第二连接装置110一端插入第二抽气口107并用密封胶密封,另一端密封连接第二抽气管105;同时,第三连接装置111一端插入电磁冲击波源100底部的抽气口108并密封胶密封,另一端连接第二抽气管105的另一端。第一连接装置109、第二连接装置110、第三连接装置111以及密封胶,保证了第一抽气管104、第二抽气管105与真空罐101的密封性以及第二抽气管 105与腔室49的密封性,进而易于腔室49的真空度的保持。同时,抽气泵103 可以对真空罐101进行抽气,并且腔室49与真空罐101连通,进而保持腔室49 的负压状态。

除此之外,在真空罐101上安装了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可以用于显示真空罐101的真空度,保证与真空罐101相连通的腔室49一直处于负压保持状态。根据真空罐101的真空度,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 102能够控制抽气泵103开始或停止对真空罐101抽气。采用抽气泵103对真空罐101进行抽气,并且腔室49与真空罐101连通,进而易于腔室49的负压保持,解决了现有电磁冲击波源采用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存在的抽气泵103必须连续工作、噪声大以及耗电量高的问题,并且减少了抽气泵103开启的次数和时间。

如图4所示,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包括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显示)、第一开关200、第二开关201、常闭型继电器以及常开型继电器。抽气泵103、常闭型继电器的衔铁203以及常开型继电器的衔铁205串联形成第一支路,第一开关200和常开型继电器的线圈204串联形成第二支路,第二开关201与常闭型继电器的线圈202串联形成第三支路,并且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第三支路彼此并联连接。

其中,压力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真空罐101的压力,然后转换为真空罐101 的真空度数值,进而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根据真空度数值,控制抽气泵103 的开启和关闭,以保证与真空罐101连通的腔室49一直处于负压保持状态。同时,常开型继电器是指,常开型继电器的线圈204不通电时,常开型继电器的衔铁205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常开型继电器的衔铁205触点就闭合;常闭型继电器是指,常闭型继电器的线圈202不通电时,常闭型继电器的衔铁203 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常闭型继电器的衔铁203触点就断开。

当真空罐101的真空度降至小于设定值时,第一开关200接通,第二开关 201断开,常开型继电器工作,常开型继电器的衔铁205触点闭合,抽气泵103 对真空罐101进行抽气;当真空罐101的真空度达到设定值时,第一开关200 断开,第二开关201接通,常闭型继电器工作,常闭型继电器的衔铁203触点断开,抽气泵103停止对真空罐101抽气。当真空罐101的真空度再次降至小于设定值时,第一开关200再次接通,第二开关201再次断开,常开型继电器工作,常开型继电器的衔铁205触点闭合,抽气泵103又开始对真空罐101进行抽气,继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根据真空罐101的真空度,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能够控制抽气泵103开启和关闭对真空罐101抽气,并且腔室49与真空罐101连通,进而易于保持腔室49的负压状态,解决了采用传统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抽气泵103必须连续工作、噪声大以及耗电量高的问题,同时减少抽气泵103开启的次数和时间。

本实施例的上述电磁冲击波源智能负压保持装置,通过第一抽气管104、第一抽气口106、真空罐101、第二抽气口107以及第二抽气管105,并且第二抽气管105连通的插入电磁冲击波源100底部的第三抽气口108。同时,在真空罐 101上安装了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可以用于显示真空罐101的真空度。根据真空罐101的真空度,真空度检测控制装置102能够控制抽气泵103开始或停止对真空罐101抽气,保证与真空罐101相连通的腔室49一直处于负压保持状态,解决了现有电磁冲击波源采用抽气泵抽真空保持法存在的抽气泵103必须连续工作、噪声大以及耗电量高的问题,并且减少了抽气泵103开启的次数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冲击波源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智能负压保持装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