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226发布日期:2018-12-28 19:2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机械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细胞回输袋为无菌、无热源、容量为100mL、独立包装、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次性使用塑料转移袋,主要包括一个细胞制品注射口和一个输出插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细胞残留的问题,是因为在液体回输完时有部分细胞悬液仍残留在转移袋中,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为保障细胞悬液不被污染无法对细胞回输袋进行盐水冲洗,所以现有产品造成大量细胞残留在细胞回输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该结构使用方便、便于运输,解决了现有细胞回输袋在使用过程中细胞残留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内部由中间隔断分割成左右两个独立的腔体,左边的独立的腔体为左袋体,右边的独立的腔体为右袋体,左袋体上设有第一注射口,第一注射口上设有第一注射软管,左袋体内填充有生理盐水;所述右袋体上设有第二注射口,第二注射口上设有第二注射软管,右袋体内填充有细胞制品,右袋体上设有细胞输出插口,细胞输出插口上设有密封件;所述左袋体与右袋体之间设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分别与左袋体的内部及右袋体的内部相通,连接软管上设有止流夹。

根据上述的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所述袋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吊耳,吊耳上设有可悬挂的耳孔。

根据上述的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所述左袋体和右袋体的外表面均纵向设有刻度线。

根据上述的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所述第一注射软管的自由端与第二注射软管的自由端均由高频热合机热合密封。

根据上述的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所述左袋体上设有第一导出口,右袋体上设有第二导出口,连接软管的一端与第一导出口相连,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出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注射用生理盐水对细胞制品侧袋壁进行冲洗并稀释的残留细胞制品,使残留细胞降低到几乎为零;在细胞制备过程中未增加实验室操作难度。

2. 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生物治疗用细胞回输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吊耳2,吊耳2上设有可悬挂的耳孔3,袋体1的内部由中间隔断4分割成左右两个独立的腔体,左边的独立的腔体为左袋体11,右边的独立的腔体为右袋体12,左袋体11和右袋体12的外表面均纵向设有刻度线5,左袋体11上设有第一注射口61,第一注射口61上设有第一注射软管71,左袋体11内填充有生理盐水81;所述右袋体12上设有第二注射口62,第二注射口62上设有第二注射软管72,右袋体12内填充有细胞制品82,右袋体12上设有细胞输出插口9,细胞输出插口9上设有密封件10;所述左袋体11上设有第一导出口13,右袋体12上设有第二导出口14,第一导出口13与第二导出口14之间设有连接软管15,连接软管15上设有止流夹16;所述第一注射软管71的自由端与第二注射软管72的自由端均由高频热合机热合密封。

实验室罐装液体时,先把止流夹16夹闭,然后通过第一注射口61及第一注射软管71罐装注射用生理盐水81注入到左袋体11内部,然后把第一注射软管71用高频热合机热合;通过第二注射口62及第二注射软管72罐装细胞制品82到右袋体12内部,然后用高频热合机热合第二注射软管72。在临床使用时,打开细胞输出插口9,把输血器插入细胞输出插口9中,当细胞制品82液体流完时打开止流夹16,使生理盐水侧的注射用生理盐水81流入第一导管口13,通过连接软管15流入第二导出口14,进入到细胞制品侧;当生理盐水侧注射生理盐水完全流入到细胞制品侧,夹闭止流夹16;使细胞回输袋上下颠倒几次后,继续进行细胞回输。

经过细胞制品侧经注射用生理盐水的冲洗后,在细胞制品侧残留的细胞可忽略不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