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605发布日期:2018-10-12 22:1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支气管扩张、免疫缺陷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呼吸内科通常使用呼吸器由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从而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现有的呼吸器不具有人工呼吸结构,当病人无法自主呼吸时,医护人员需要摘下病人的呼吸面罩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操作繁琐且浪费时间,其次现有的呼吸器上容易附着灰尘等杂质,导致病人容易吸入灰尘,不利于病人的康复,甚至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其次现有的呼吸面罩通过弹性带安置在病人的口鼻处,当弹性带发生松弛时,容易使呼吸面罩发生松动,从而增大呼吸面罩与病人面部之间的空隙,不利于病人对氧气的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包括人工呼吸组件、呼吸面罩以及固定组件,所述人工呼吸组件前端安装有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前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人工呼吸组件包括防尘罩、吹气面罩、吹气管、过滤板以及阀门一,所述吹气面罩安装在防尘罩前端,且延伸至防尘罩内部,所述吹气面罩前端固定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内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前侧设置有阀门一,所述阀门一安装在吹气管内部,且延伸至吹气管右端,所述吹气管下端固定有呼吸面罩,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头带一、调节板、固定块、电动缸以及头带二,所述头带一安装在呼吸面罩左端,所述头带一右端固定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呼吸面罩前侧,所述调节板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安装有电动缸,所述固定块以及电动缸均设置在头带二内部,所述调节板安装在头带二内部,且延伸至头带二左端,所述头带二固定在呼吸面罩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面罩后端安装有输氧管,且输氧管左端安装有氧气瓶,且输氧管上安装有流量表,且输氧管上安装有阀门二,且阀门二设置在流量表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面罩后端安装有软垫,且软垫安装在防尘罩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前端均匀开设有三个固定槽一,且三个固定槽一均设置在头带二左侧,所述调节板前端开设有固定槽二,且固定槽二设置在固定槽一右侧,且固定槽二设置在头带二内部,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固定槽二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与吹气面罩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阀门一与吹气管通过螺纹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头带一与调节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电动缸通过螺钉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防尘罩、吹气面罩、吹气管、过滤板以及阀门一,该设计可以在病人无法自主呼吸时,医护人员不用摘下病人的呼吸面罩就可以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提高了抢救效率,同时可以在人工呼吸的过程中,阻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病人的口中,保证病人吸收气体的纯净度,从而缩短了病人康复所需要的时间,解决了医护人员需要摘下现有的呼吸器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而且病人容易吸入杂质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头带一、调节板、固定块、电动缸以及头带二,该设计可以当头带一发生松弛时,呼吸面罩仍然能够稳定的安置在病人的口鼻处,减少了氧气的逸出量,从而保证了病人氧气的吸入量,进而有利于病人的身体恢复,解决了当现有的弹性带发生松弛时,容易使呼吸面罩发生松动,不利于病人对氧气吸收的问题。

因增加流量表以及阀门二,该设计方便对输氧量进行调节,因增加软垫,该设计可以减小医护人员的面部与吹气面罩之间产生的磨损,因增加固定槽一以及固定槽二,该设计可以对头带一与头带二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因增加螺纹,该设计便于防尘罩与吹气面罩进行分离,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中人工呼吸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中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人工呼吸组件、2-呼吸面罩、3-固定组件、11-防尘罩、12-吹气面罩、13-吹气管、14-过滤板、15-阀门一、31-头带一、32-调节板、33-固定块、34-电动缸、35-头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包括人工呼吸组件1、呼吸面罩2以及固定组件3,人工呼吸组件1前端安装有呼吸面罩2,呼吸面罩2前端设置有固定组件3。

人工呼吸组件1包括防尘罩11、吹气面罩12、吹气管13、过滤板14以及阀门一15,吹气面罩12安装在防尘罩11前端,且延伸至防尘罩11内部,吹气面罩12前端固定有吹气管13,吹气管13内部安装有过滤板14,过滤板14前侧设置有阀门一15,阀门一15安装在吹气管13内部,且延伸至吹气管13右端,吹气管13下端固定有呼吸面罩2,该设计可以实现防尘作用。

固定组件3包括头带一31、调节板32、固定块33、电动缸34以及头带二35,头带一31安装在呼吸面罩2左端,头带一31右端固定有调节板32,调节板32设置在呼吸面罩2前侧,调节板32内部设置有固定块33,固定块33前端安装有电动缸34,固定块33以及电动缸34均设置在头带二35内部,调节板32安装在头带二35内部,且延伸至头带二35左端,头带二35固定在呼吸面罩2右端,该设计可以使呼吸面罩稳定的安置在病人面部。

呼吸面罩2后端安装有输氧管,且输氧管左端安装有氧气瓶,且输氧管上安装有流量表,且输氧管上安装有阀门二,且阀门二设置在流量表左侧,吹气面罩12后端安装有软垫,且软垫安装在防尘罩11内部,调节板32前端均匀开设有三个固定槽一,且三个固定槽一均设置在头带二35左侧,调节板32前端开设有固定槽二,且固定槽二设置在固定槽一右侧,且固定槽二设置在头带二35内部,固定块33安装在固定槽二内部,防尘罩11与吹气面罩12通过螺纹相连接,阀门一15与吹气管13通过螺纹相连接,头带一31与调节板32通过螺栓相连接,固定块33与电动缸34通过螺钉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前,医护人员将呼吸面罩2放置在病人口鼻处,然后利用固定组件3将本实用新型安置在病人头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打开阀门二向病人输送氧气,当病人无法自主时,医护人员关闭阀门二,实现将输氧管进行密封,然后医护人员转动防尘罩11,由于防尘罩11与吹气面罩12通过螺纹相连接,故防尘罩11转动同时向后运动,进而使防尘罩11与吹气面罩12进行分离,然后医护人员转动阀门一15,由于阀门一15与吹气管13通过螺纹相连接,故阀门一15转动同时向右运动,当阀门一15向右运动至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停止转动阀门一15,实现将吹气管13打开,然后医护人员向吹气面罩12内吹气,气体沿着吹气管13穿过滤板14进入到呼吸面罩2内,然后气体穿过呼吸面罩2进入到病人口中,实现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其中防尘罩11的设计可以实现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吹气面罩12内,过滤板14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医护人员吹出的气体进行过滤,该设计解决了医护人员需要摘下现有的呼吸器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而且病人容易吸入杂质的弊端。

当头带一31发生松弛时,医护人员启动电动缸34,电动缸34工作带动固定块33向前运动,从而使固定块33与固定槽二进行分离,然后医护人员向右移动头带一31,头带一31向右运动带动调节板32向右运动,调节板32向右运动带动固定槽一向右运动,当固定槽一向右运动至头带二35内部的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停止移动头带一31,然后医护人员再次启动电动缸34,电动缸34工作带动固定块33向后运动,进而使固定块33放置到固定槽一内部,实现对头带一31与头带二3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该设计解决了当现有的弹性带发生松弛时,呼吸面罩容易产生松动,不利于病人对氧气吸收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