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器材以及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807发布日期:2019-02-15 20:4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痰器材以及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痰器材以及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痰是从呼吸道产生的,呼吸道包括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这些地方大部分都覆盖着一层黏膜,在黏膜下层中含有能分泌黏液的腺体和细胞,平时分泌少量的黏液以润泽呼吸道并黏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及细菌。如果把呼吸道分泌的黏液咳出来,那就是痰。只有呼吸道发生病变才可引起咽部或气管发炎而吐痰,如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气管炎、肺化脓症及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等。煤烟或其他气体的刺激,吸烟过多或吃过量的辣椒、葱、蒜等,也会引起咳痰。老年慢性气管炎或肺化脓症患者,有时一天竟能吐痰达500毫升以上。

在内科护理中,对呼吸道患者的一个重要的护理操作就是吸痰操作,痰阻塞会导致呼吸困难,吸痰器是一种用于吸痰、吸唾、吸脓血等液体的医疗器械。

然而现有的吸痰器为负压机、积痰筒以及一次性的吸痰管构成,每次吸痰操作时,都需要将积痰筒取下清洗取样。

现有的吸痰器具有操作不便、感染率高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器材,其用于内科护理中的吸痰操作,通过该吸痰器材吸痰操作时,克服了现有吸痰器操作不便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减少了因处理痰液可能造成的院内感染途径,并且通过该吸痰器材使得医务人员轻易、安全地取得痰液样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器材,其用于内科护理中的吸痰操作,通过该吸痰器材吸痰操作时,克服了现有吸痰器操作不便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减少了因处理痰液可能造成的院内感染途径,并且通过该吸痰器材使得医务人员轻易、安全地取得痰液样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痰器材,包括:

内部具有负压通道的吸痰管,吸痰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开放并与负压通道连通,第二端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

内部具有积痰空腔的积痰部,积痰部可拆卸地于吸痰管的周壁连接,积痰部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积痰空腔与负压通道连通。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吸痰器结构复杂,具有操作不便、感染率高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吸痰器材,用于克服现有吸痰器的缺点:

吸痰器材包括吸痰管和积痰部,其中吸痰管用于引出患者体内的痰液,积痰部用于收集引出的痰液,并且积痰部中的痰液可用于样本研究检测,具体地,吸痰管内部具有运输痰液的负压通道,吸痰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引入患者体内,第二端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通过负压装置使得负压通道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第一端能够顺利的引出痰液。积痰部的内部具有积痰空腔,积痰部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积痰空腔与负压通道连通,由第一端引出的痰液运输至积痰空腔中,由于积痰部可拆卸地与吸痰管的周壁连接,从而使得当吸痰操作结束后,积痰部可以方便地从吸痰管中取下送检,从而避免了清洗积痰结构引发感染的情况发生。通过该吸痰器材吸痰操作时,克服了现有吸痰器操作不便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并且通过该吸痰器材使得医务人员轻易、安全地取得痰液样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吸痰管的周壁开设有与吸痰管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第一配合部;

积痰部具有凸设的插入部,插入部具有与积痰空腔连通的开口,插入部的壁面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配合部为开设于连接孔壁面的第一螺纹;

第二配合部为开设于插入部的壁面的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配合部为开设于连接孔内壁上的凹槽;

第二配合部为凸设于插入部壁面的凸块,凸块与凹槽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吸痰管的周壁凸设有置入部,置入部的周壁设置有第三配合部;

积痰部靠近吸痰管的端面开设有连通积痰空腔的通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三配合部配合的第四配合部;

积痰空腔与负压通道通过置入部内部的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还包括:

导流部,导流部设置于负压通道内,导流部位于积痰部与第二端之前,导流部被构造为阻止痰液靠近第二端并引导痰液进入积痰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导流部为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倾斜设置于负压通道中的导流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导流板垂直于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壁具有向积痰部延伸的导流侧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积痰部的周壁标记有显示积痰空腔内痰液体积的刻度。

一种吸痰装置包括负压机以及上述任意一项的吸痰器材,第二端与负压机的负压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痰器材,其用于内科护理中的吸痰操作,通过该吸痰器材吸痰操作时,克服了现有吸痰器操作不便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并且通过该吸痰器材使得医务人员轻易、安全地取得痰液样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痰器材,其用于内科护理中的吸痰操作,通过该吸痰器材吸痰操作时,克服了现有吸痰器操作不便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并且通过该吸痰器材使得医务人员轻易、安全地取得痰液样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痰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积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痰管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痰管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吸痰器材;11-吸痰管;12-积痰部;21-吸痰管;50- 压力调节器;60-吸痰侧孔;80-积痰空腔;90-负压通道;91-导流部; 92-导流侧翼;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20-插入部;121-第二配合部;210-置入部;211-第三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痰器材10,其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方便地进行吸痰操作并且使得医务人员轻易、安全地取得痰液样品。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吸痰器材10在的具体结构。

吸痰器材10不同于现有的吸痰装置,其包括吸痰管11和积痰部12。

吸痰管11的内部具有负压通道90,吸痰管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开放并与负压通道90 连通,第二端112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第一端111用于置入人体引出痰液。

积痰部12内部具有积痰空腔80,积痰部12可拆卸地与吸痰管 11的周壁连接,积痰部12位于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之间,积痰空腔80与负压通道90连通,积痰部12用于将由吸痰管11引出的痰液收集于积痰空腔80中,并且由于积痰部12可拆卸地与吸痰管11 连接,使得积痰部12能够方便的卸下送检,减少了清洁积痰结构的步骤,降低了由于接触痰液导致感染情况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吸痰管11的周壁开设有与负压通道90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第一配合部。

具体地,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积痰部12的具体结构。

积痰部12具有凸设的插入部120,插入部120具有与积痰空腔80连通的开口,插入部120的壁面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21。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为设置于连接孔壁面的第一螺纹。第二配合部121为设置于插入部120的壁面的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通过螺纹配合,使得医务人员通过扭转地方式卸载积痰部12,从而避免因外力拉扯,导致痰液飞溅的情况发生。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为开设于连接孔内壁上的凹槽。第二配合部121为凸设于插入部120壁面的凸块,凸块与凹槽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吸痰管21的具体结构。

不同于吸痰管11,吸痰管21的周壁凸设有置入部210,置入部 210的周壁设置有第三配合部211。积痰部12靠近吸痰管21的端面开设有连通积痰空腔80的通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三配合部211 配合的第四配合部。积痰空腔80与负压通道90通过置入部210内部的通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以及图5,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吸痰管11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吸痰管11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吸痰管11的负压通道90内还设置有导流部91,导流部91位于积痰部12与第二端112之间,导流部91被构造为阻止痰液靠近第二端112并引导痰液进入积痰空腔80。具体地,导流部91为沿第二端112至第一端111的方向上倾斜设置于负压通道90 中的导流板,并且,导流板垂直于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壁具有向积痰部12延伸的导流侧翼92。

为方便医务人员观看痰液的颜色以及痰液的容积,积痰部12为透明材料制得,并且积痰部12的周壁标记有显示积痰空腔80内痰液体积的刻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吸痰操作中,吸痰器材10为一次性使用。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吸痰器结构复杂,吸痰管与积痰器材独立,并且现有的积痰器材为多次使用,具有操作不便、感染率高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吸痰器材10,用于克服现有吸痰器的缺点:

吸痰器材10包括吸痰管11和积痰部12,其中吸痰管11用于引出患者体内的痰液,积痰部12用于收集引出的痰液,并且积痰部12 中的痰液可用于样本研究检测,具体地,吸痰管11内部具有运输痰液的负压通道90,吸痰管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引入患者体内,第二端112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通过负压装置使得负压通道90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第一端111能够顺利的引出痰液。积痰部12的内部具有积痰空腔80,积痰部12位于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之间,积痰空腔80与负压通道90连通,由第一端111引出的痰液运输至积痰空腔80中,由于积痰部12可拆卸地与吸痰管11的周壁连接,从而使得当吸痰操作结束后,积痰部12可以方便地从吸痰管11中取下送检,从而避免了清洗积痰结构引发感染的情况发生。通过该吸痰器材10吸痰操作时,克服了现有吸痰器操作不便以及取样不便的缺点,减少了因处理痰液可能造成的院内感染途径,并且通过该吸痰器材10使得医务人员轻易、安全地取得痰液样品。

需要说明的是,请重新参考图1,为提高第一端111的吸痰工作范围,在吸痰管11靠近第一端111的壁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吸痰侧孔60,吸痰侧孔60连通负压通道90,痰液可以通过第一端111和吸痰侧孔60引入负压通道90中。为灵活控制负压通道90中压力的大小,在吸痰管11靠近第二端112的管壁上设置压力调节器50,压力调节器50连通负压通道90,当需减小吸力时,通过打开堵塞压力调节器50的盖子,当增加吸力时,关闭盖子或者用盖子堵塞压力调节器50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痰装置,其包括负压机以及吸痰器材10,第二端112与负压机的负压端口连接,通过负压机使得吸痰器材10具有能够引出痰液的负压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