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669发布日期:2019-01-08 21:2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夹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骨科夹板,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医骨科在治疗骨折的时候更多采取非手术方法,比如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西医骨科也使用手法整复,固定会采用石膏或者其他夹板。

现有的骨科夹板在对骨折患者进行固定时,通常是使用一次性夹板进行固定,只能够对一个患者进行使用,使用效果较低,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现有的骨科夹板在进行使用时,通常需要单独拿取悬挂绳进行使用,操作复杂,使用效果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悬挂效果好的骨科夹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夹板,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以夹持患肢的夹持机构,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便于将患肢进行悬挂的悬挂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并可以左右移动的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的下端分别与两移动板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移动板分别滑动安装在支撑板内开设的恰好能容纳移动板的滑槽中,且两移动板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优化:所述左夹持板上靠近上端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卡杆。

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杆的底部与凹槽之间连接有弹力绳。

进一步优化:所述右夹持板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固定卡杆的卡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支撑板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固定安装的挡板,且两挡板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两挡板之间连接有可以转动的转动杆。

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杆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绕线轮。

进一步优化:所述两绕线轮上分别缠绕有悬挂绳,且两个悬挂绳之间安装有卡扣。

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对骨折患者进行观察,然后,医护人员握住移动板并向外滑动,移动板向外滑动带动左夹持板以及右夹持板同时向外移动,同时移动板向外滑动可对弹簧进行拉伸,当移动板向外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停止向外滑动移动板;

然后医护人员将骨折患者骨折处放置在支撑板上,然后医护人员松开移动板,然后弹簧恢复形变带动移动板向内滑动,进而带动左夹持板以及右夹持板向内移动,实现左夹持板以及右夹持板均与骨折患者相接触,进而实现对骨折患者进行夹持;

然后医护人员握住卡杆并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弹力绳向上拉伸,然后医护人员将卡杆放置在卡槽上,实现对左夹持板以及右夹持板进行固定,该设计扩大了夹持范围,同时也可进行循环使用;

当对骨折患者骨折处固定完成后,医护人员握住悬挂绳并向下移动,悬挂绳向下移动带动绕线轮转动,绕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旋转,当悬挂绳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转动手紧螺钉,实现固定转动杆,然后医护人员将悬挂绳悬挂在骨折患者脖颈上,该设计提高了悬挂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卡杆、弹力绳、左夹持板、移动板、弹簧、支撑板以及右夹持板,该设计可进行循环使用,同时也可对不同骨折患者进行固定,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同时也减少了使用成本,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夹板在对骨折患者进行固定时,通常是使用一次性夹板进行固定,只能够对一个患者进行使用,使用效果较低,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挡板、转动杆、悬挂绳以及绕线轮,该设计便于悬挂,操作简单,同时也可对悬挂绳进行收缩,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夹板在进行使用时,通常需要单独拿取悬挂绳进行使用,操作复杂,使用效果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海绵垫,该设计提高了固定的舒适度,通过添加手柄,该设计便于旋转的转动杆,通过添加手紧螺钉,该设计便于对转动杆进行固定,因添加凹槽,该设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因添加卡槽,该设计便于对卡杆进行固定,因添加限位块,该设计可进行限位,因添加可复位合页,该设计便于夹持板的自动复位,因添加卡扣,该设计便于悬挂绳的连接以及拆卸,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提高了使用范围,提高了悬挂效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机构;2-悬挂机构;11-卡杆;12-弹力绳;13-左夹持板;14-移动板;15-弹簧;16-支撑板;17-右夹持板;18-卡槽;19-凹槽;20-滑槽;21-挡板;22-转动杆;23-悬挂绳;24-绕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骨科夹板,包括支撑板16,支撑板16上设置有可以夹持患肢的夹持机构1,支撑板16的底部设置有便于将患肢进行悬挂的悬挂机构2。

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相对设置的并可以左右移动的左夹持板13和右夹持板17。

所述左夹持板13和右夹持板17的下端分别与两移动板14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两移动板14分别滑动安装在支撑板16内开设的恰好能容纳移动板14的滑槽20中,且两移动板14之间连接有弹簧15。

所述左夹持板13上靠近上端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开口处设置有卡杆11。

所述卡杆11的底部与凹槽19之间连接有弹力绳12。

所述右夹持板17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固定卡杆11的卡槽18。

所述悬挂机构2包括支撑板16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固定安装的挡板21,且两挡板21对称设置,两挡板21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6固定连接。

所述两挡板21之间连接有可以转动的转动杆22,挡板21与转动杆22之间设置有手紧螺钉进行位置固定,转动杆22右端穿过挡板21并安装有手柄。

所述转动杆22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绕线轮24。

所述两绕线轮24上分别缠绕有悬挂绳23,且两个悬挂绳23之间安装有卡扣。

所述支撑板16上端粘贴有海绵垫。

所述左夹持板13左端以及右夹持板17右端均安装有限位块。

所述左夹持板13以及右夹持板17与移动板14之间均通过可复位合页相连接。

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对骨折患者进行观察,然后,医护人员握住移动板14并向外滑动,移动板14向外滑动带动左夹持板13以及右夹持板17同时向外移动,同时移动板14向外滑动可对弹簧15进行拉伸,当移动板14向外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停止向外滑动移动板14;

然后医护人员将骨折患者骨折处放置在支撑板16上,然后医护人员松开移动板14,然后弹簧15恢复形变带动移动板14向内滑动,进而带动左夹持板13以及右夹持板17向内移动,实现左夹持板13以及右夹持板17均与骨折患者相接触,进而实现对骨折患者进行夹持;

然后医护人员握住卡杆11并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弹力绳12向上拉伸,然后医护人员将卡杆11放置在卡槽18上,实现对左夹持板13以及右夹持板17进行固定,该设计扩大了夹持范围,同时也可进行循环使用;

当对骨折患者骨折处固定完成后,医护人员握住悬挂绳23并向下移动,悬挂绳23向下移动带动绕线轮24转动,绕线轮24转动带动转动杆22旋转,当悬挂绳23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转动手紧螺钉,实现固定转动杆22,然后医护人员将悬挂绳23悬挂在骨折患者脖颈上,该设计提高了悬挂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卡杆、弹力绳、左夹持板、移动板、弹簧、支撑板以及右夹持板,该设计可进行循环使用,同时也可对不同骨折患者进行固定,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同时也减少了使用成本,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夹板在对骨折患者进行固定时,通常是使用一次性夹板进行固定,只能够对一个患者进行使用,使用效果较低,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挡板、转动杆、悬挂绳以及绕线轮,该设计便于悬挂,操作简单,同时也可对悬挂绳进行收缩,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夹板在进行使用时,通常需要单独拿取悬挂绳进行使用,操作复杂,使用效果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海绵垫,该设计提高了固定的舒适度,通过添加手柄,该设计便于旋转的转动杆,通过添加手紧螺钉,该设计便于对转动杆进行固定,因添加凹槽,该设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因添加卡槽,该设计便于对卡杆进行固定,因添加限位块,该设计可进行限位,因添加可复位合页,该设计便于夹持板的自动复位,因添加卡扣,该设计便于悬挂绳的连接以及拆卸,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提高了使用范围,提高了悬挂效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