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超滑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234发布日期:2019-04-03 00:4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保湿超滑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保湿超滑导尿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领域里,导尿是不能自行排尿病人进行辅助导尿中的常见操作,其目的是帮助不能自行导尿的病人导出膀胱中的尿液,在临床上通常护士帮助病人插导尿管进行导尿,也有的病人可以自己插管进行导尿。临床上医生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的时候,由于导管表面太粗糙,插管过程病人比较痛苦;导尿的时候,对于前列腺肿大的病人,插管就更加困难,病人也比较痛苦。现有使用的导尿管润滑装置多为一次性润滑装置,比较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湿超滑导尿管,可以方便地提供对导尿管本体的保湿,润湿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保湿超滑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导尿管本体外壁上设有亲水型涂层,导尿管本体前端设有引流孔,导尿管本体外壁环径向开有环形凹槽Ⅰ,环形凹槽Ⅰ内设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与充气管路的一端连通,充气管路位于导尿管本体内;环导尿管本体外设有润湿装置,润湿装置中部为导尿管本体可以沿润湿装置长度方向移动的中空部;润湿装置内设有盛液空间,盛液空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注液口,盛液空间朝向导尿管本体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处设有环开口设置的防水硬质材料制成的外包筒,外包筒在与开口垂直的方向具有一定长度,为外包筒长度方向,外包筒与开口沿外包筒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外包筒与开口壁面紧贴,外包筒延长度方向两端为敞口设置,外包筒的中空部填充吸水性物质,吸水性物质突出外包筒朝向导尿管本体一端的端部的长度为至少2mm,外包筒的长度大于开口与中空部的导尿管本体的距离。

润湿装置沿过空心部的截面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分体润湿装置,截面不分割开口;两分体润湿装置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封闭分割开来的盛液空间的端面板,分割开来的盛液空间都朝向导尿管本体设有开口;两分体润湿装置相对的端面上,一端面板设有凹槽Ⅳ,另一端面板上设有与凹槽Ⅳ相对应的凸块,最好每一个分体润湿装置的两个端面板上,一个端面板上设有凹槽Ⅳ,另一端面板上设有凸块;两分体润湿装置相对的端面上,一个分体润湿装置的端面板上开设有与盛液空间连通的通孔Ⅱ,另一分体润湿装置的端面板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长条管,长条管一端与盛液空间连通,另一端插入通孔Ⅱ内,通过通孔Ⅱ或直接与另一分体润湿装置的盛液空间连通。

润湿装置外形为圆柱形,润湿装置沿过圆柱形润湿装置的轴心的截面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每一分体润湿装置上的开口朝向轴心设置,且每一分体分体润湿装置的开口为一个。

开口沿外包筒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Ⅰ,外包筒上设有与滑槽Ⅰ宽度和高度大小对应的滑条Ⅰ,滑条Ⅰ的长度等于外包筒的长度。

外包筒连接有带动外包筒沿外包筒延长度方向移动的连接柱,连接柱穿过盛液空间且穿过润湿装置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壁面,此端壁面上开设有供连接柱向导尿管本体方向或和其反方向移动的长条口,在长条口位置的连接柱上连接有密封板,连接柱沿长条口长度方向把密封板分为二份,每一份密封板沿长条口长度为密封板的长度方向,每一份密封板的长度大于长条口的长度。

在与长条口长度方向平行的长条口两侧面开有滑槽Ⅱ,滑槽Ⅱ内的密封板上设有与滑槽Ⅱ的宽度和高度相适应的滑条Ⅱ,在与长条口长度方向垂直的长条口两侧面开设有与密封板的宽度和高度适应的凹槽Ⅰ,凹槽Ⅰ的深度大于等于相应一端的一份密封板的长度。

密封板位于润湿装置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壁面的外表面上,并与外表面紧贴;润湿装置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壁面的内表面处设有与连接柱连接的挡板,挡板与内表面紧贴。

长条口上方的连接柱上设有可以沿连接柱上下移动的按压快,盛液空间的上端壁面的上表面在长条口两侧的设有成对的凸块,按压快下部设有与成对的凸块对应的成对的凹槽Ⅱ,成对的凸块至少有两对。

按压快的上方的连接柱上设有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的把手。

在盛液空间的开口与中空部之间,润湿装置连接有可沿润湿装置长度方向抽拉的密封连接板,沿润湿装置长度方向,润湿装置一端壁面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密封连接板一端连接的连接板Ⅰ,连接板Ⅰ上开设有密封连接板端面相适应的的凹槽Ⅲ,润湿装置的另一端壁面上开设有与密封连接板的截面大小相等的通孔Ⅰ,密封连接板的截面为与润湿装置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且密封连接板与润湿装置长度方向垂直的任意截面大小相等;密封连接板与分体润湿装置通过连接板Ⅱ连接,连接板Ⅱ上开设有滑槽Ⅲ,密封连接板两侧端设有与滑槽Ⅲ相适应的滑条Ⅲ,滑条Ⅲ的长度等于密封连接板的长度;密封连接板穿过通孔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过敏超滑抗菌导尿管,可以方便地提供对导尿管本体的保湿,润湿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而且由于润湿装置与外界封闭性好,可以使导尿管本体在导尿过程中,不完全抽出,对导尿管本体外部进行润滑,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润湿装置延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分体润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分体润湿装置抽出密封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分体润湿装置抽出密封连接板和拿掉外包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润湿装置长度方向与导尿管本体长度方向一致,规定润湿装置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上端,另一端方向为下端,上端相对于下端的方向为上,下端相对于上端的方向为下。

如图1-图6所示,保湿超滑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2,导尿管本体外壁上设有亲水型涂层,导尿管本体2前端设有引流孔3,导尿管本体外壁环径向开有环形凹槽Ⅰ,环形凹槽Ⅰ内设有环形气囊4,环形气囊4与充气管路5的一端连通,充气管路5位于导尿管本体2内。

亲水型涂层为亲水型超滑涂层,亲水型超滑涂层是由亲水型高分子聚合物、粘附性聚合物、成膜剂和溶剂形成的溶液烘干而成,其中的亲水型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粘附性聚合物为丙烯酸树脂,成膜剂为硝化纤维素,溶剂为甲醇。

将导尿管本体的基础管体插入到亲水型超滑涂层溶液中浸渍,再烘干即可得到与基础管体附着力强、润湿性好、保水性好、低摩擦系数的亲水型超滑涂层,该亲水型超滑涂层是通过物理作用附着于聚氨酯聚合物外层上,而不是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在导管基体上,亲水型溶液不会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物性指标的改变,溶液稳定,整体加工工艺简单,不存在质量均一性的问题,且制造成本低。

环导尿管本体外设有润湿装置,润湿装置2中部为中空部6,导尿管本体放置在中空部内,且润湿装置环导尿管本体外部设置,此时导尿管本体在中空部沿润湿装置长度方向移动,润湿装置可以对导尿管本体外部进行润湿,润湿装置内设有盛液空间7,盛液空间7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注液口70,注液口上设有密封盖71,平时密封盖71密封注液口70,润滑时,打开密封盖进行注液,通过插入与注液口70相适应的进液管进行注液。盛液空间7朝向导尿管本体设有至少一个开口8,开口8处设有环开口内部设置的中空的外包筒80,外包筒80与开口滑动连接,且与开口紧贴,外包筒在与开口垂直的方向具有一定长度,且为外包筒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的方式为,如开口沿外包筒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Ⅰ81,外包筒上设有与滑槽Ⅰ宽度和高度大小对应的滑条Ⅰ82,滑条Ⅰ的长度等于外包筒的长度,尽量减少外包筒与开口连接处造成的由盛液空间中的润湿液的流失。

外包筒80延外包筒长度方向两端为敞口设置,外包筒的中空部填充有海绵等吸水性物质83,吸水性物质83沿外包筒长度方向一端与盛液空间7接触,另一端朝向中空部的导尿管本体1,吸水性物质83突出外包筒朝向导尿管本体一端的端部的长度为至少2mm。外包筒连接有连接柱84,连接柱84穿过盛液空间且穿过润湿装置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壁面,此端壁面为润湿装置的上端,润湿装置的上端壁面上开设有供连接柱向导尿管本体方向移动的长条口9,通过连接柱在长条孔内沿长条孔长度方向移动,带动外包筒移动,从而可以使吸水性物质对导尿管本体进行润湿。长条孔的长度大于盛液空间的开口距离导尿管本体的距离,外包筒的长度大于长条孔的长度。

为了使润湿装置可以一下润湿导尿管本体的整个一周,润湿装置的长度方向为外包筒的高度方向,与外包筒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外包筒的宽度方向,所有外包筒的宽度之和大于以导尿管本体的外径所画的圆的周长。

为了防止盛液空间中的润湿液从长条口流出,在长条口位置的连接柱上连接有密封板90,连接柱84沿长条口长度方向把密封板分为二份,为分体密封板,每一份分体密封板沿长条口长度为密封板的长度方向,每一份分体密封板的长度最好大于长条口的长度,方便连接柱移动到长条口长度方向的两端,密封板都可以拥有堵住长条口的长度。

密封板的具体设置方式为,在与长条口长度方向平行的长条口两侧面开有滑槽Ⅱ,滑槽Ⅱ内的密封板上设有与滑槽的宽度和高度相适应的滑条Ⅱ,滑条Ⅱ的长度与密封板的长度相同,在与长条口长度方向垂直的长条口两侧面开设有与密封板的宽度和高度适应的凹槽Ⅰ,方便密封板在凹槽Ⅰ91可以沿长条口长度方向移动且密封相对紧密,凹槽Ⅰ的深度大于等于相应一端的一份密封板的长度,凹槽Ⅰ的深度与长条口长度方向相同或平行。

或者密封板位于润湿装置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壁面的外表面上,并与外表面紧贴;润湿装置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壁面的内表面处设有与连接柱连接的挡板,挡板与内表面紧贴。

长条口上方的连接柱上设有可以沿连接柱上下移动的按压快10,盛液空间的上端壁面的上表面在长条口两侧的开设有成对的凸块11,按压快10下部设有与成对的凸块对应的成对的凹槽Ⅱ,成对的凸块至少有两对,一对成对的凸块满足按压部下压与凸块嵌合在一起后,此时连接柱无法带动吸水性物质移动,此时吸水性物质朝向导尿管本体的一端与导尿管本体外部接触,可以对导尿管本体外部进行润湿,另一对成对的凸块满足按压部下压与凸块嵌合在一起后,吸水性物质朝向导尿管本体的一端距离导尿管本体外部具有一定距离。此时两对凸块最好设置分别在长条孔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侧。

为了方便移动连接柱,也为了防止按压快脱离连接柱,按压快的上方的连接柱上设有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的把手12。

成对的凸块优选的为至少三对,方便更好的调节吸水性物质朝向导尿管本体的一端与导尿管本体外部的距离,此时成对的凸块在长条口两侧沿长条口长度方向上最好均匀设置。

在盛液空间7的开口8与中空部6之间,润湿装置2连接有可沿润湿装置长度方向抽拉的密封连接板13,沿润湿装置长度方向,润湿装置一端壁面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密封连接板一端连接的连接板Ⅰ14,连接板Ⅰ14上开设有密封连接板端面相适应的的凹槽Ⅲ15,方便连接板与密封连接板的连接相对紧密;密封连接板的另一端一侧为中空部,另一侧面与润湿装置的另一端壁面紧贴隔离开中空部与吸水性物质,或者润湿装置的另一端壁面上开设有与密封连接板的截面大小相等的通孔Ⅰ。密封连接板的设置,进一步减少吸水性物质的挥发。

密封连接板13的截面为与润湿装置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且密封连接板13与润湿装置长度方向垂直的任意截面大小相等,方便润湿装置壁面与密封连接板的连接相对紧密;密封连接板13的两侧端与分体润湿装置通过连接板Ⅱ16连接,连接板Ⅱ16上开设有滑槽Ⅲ17,密封连接板两侧端设有与滑槽Ⅲ相适应的滑条Ⅲ18,滑条Ⅲ18的长度等于密封连接板的长度;密封连接板穿过通孔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把手19。通过抽移动把手,密封连接板抽出润湿装置,使润湿装置开口处的吸水性物质润湿导尿管本体外部,沿导尿管本体长度方向移动润湿装置,对导尿管本体外壁进行充分润湿。

且最好位于密封连接板的一侧,此侧为密封连接板插在凹槽Ⅲ内后的远离导尿管本体的一侧,且不与密封连接板接触,方便减少润湿液的的挥发损失,且最好此时吸水性物质朝向导尿管本体的一端位于润湿装置朝向导尿管本体的开口处。

连接板Ⅰ与长条口开在润湿装置长度方向的两端不同的端面上。

润湿装置沿过空心部的截面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分体润湿装置,截面不分割开口;两分体润湿装置20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封闭分割开来的盛液空间的端面板21,分割开来的盛液空间都朝向导尿管本体设有开口;两分体润湿装置相对的端面上,一端面板设有凹槽Ⅳ22,另一端面板上设有与凹槽Ⅳ22相对应的凸块Ⅳ23,最好每一个分体润湿装置的两个端面板上,一个端面板上设有凹槽Ⅳ,另一端面板上设有凸块Ⅳ;两分体润湿装置相对的端面上,一个分体润湿装置的端面板上开设有与盛液空间连通的通孔Ⅱ24,另一分体润湿装置的端面板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长条管25,长条管一端与盛液空间连通,另一端插入通孔Ⅱ内,通过通孔Ⅱ或直接与另一分体润湿装置的盛液空间连通。

如润湿装置外形为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润湿装置沿过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润湿装置的轴心的截面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每一分体润湿装置上的开口朝向轴心设置,且每一分体分体润湿装置的开口为一个。

具体工作方式:对导尿管本体进行润湿时,可以通过润湿装置中空部先把润湿装置套在导尿管本体外部,然后向盛液空间内注入无菌液,通过移动把手抽出密封连接板,然后沿长条孔向中间的导尿管本体方向移动连接柱,从而带动吸水性物质接近导尿管本体外部,对导尿管本体外部进行润湿。然后沿导尿管本体长度方向移动导尿管本体,对整个导尿管本体外部进行润湿,如果几个开口处的吸水性物质与导尿管本体接触后,无法对导尿管本体外部润湿整个环周,可以先转动导尿管本体对导尿管本体外部润湿整个环周,然后在进行移动,润湿导尿管本体外部。

也可以在导尿管导尿过程中,对导尿管外部进行润湿,可以先通过润湿装置中空部先把润湿装置套在导尿管本体外部,然后把导尿管插入尿道,进行排尿,也可以先把导尿管本体插入尿道,进行排尿,然后在需要时把分体润湿装置环套在导尿管本体外部,然后连接分体润湿装置为整体,润湿时,步骤相同,即通过向盛液空间内注入无菌液,通过移动把手抽出密封连接板,然后沿长条孔向中间的导尿管本体方向移动连接柱,从而带动吸水性物质接近导尿管本体外部,对导尿管本体外部进行润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