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465发布日期:2019-02-15 20:5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橡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的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硅橡胶双腔导尿管多为单球囊和前端带引流侧孔式的。工艺大多采用模压硫化和挤出硫化、封头、粘接等比较传统的工艺来完成。现有导尿管在对病人引流的过程中,引流孔很容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从而造成医疗事故。防堵导尿管设计在导尿管前端开口,可有效防止引流不畅的弊病。生产加工在导尿管前端开口的产品和相关生产模具、生产工艺是该发明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导尿管在对病人引流的过程中,引流孔很容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从而造成医疗事故。防堵导尿管设计在导尿管前端开口,可有效防止引流不畅的弊病,生产加工在导尿管前端开口的产品和相关生产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的制作模具,包括双腔导尿管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腔导尿管模具本体包括内囊注压模具、外囊模具、鱼嘴堵头模具,所述的鱼嘴堵头模具,设有上模、下模组合而成,上模和下模的结合处设有腔体模芯,模芯上端和上模接触处设有凹槽。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内囊注压模具下端设有底模,底模上方设有中模,中模上方设有注料仓,注料仓上方设有注料仓压盖,注料仓上设有凹槽,注料仓压盖上设有凸起,注料仓上的凹槽和注料仓压盖的凸起形状和大小相互匹配。

所述的外囊模具由外囊上模和外囊下模组合而成,外囊上模和外囊下模结合处设有腔体,腔体为成型侧孔芯子,成型侧孔芯子上设有侧孔。

所述的双腔导尿管模具本体设有主管体模具。

所述的一种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包括主管体,主管体一侧设有主接口和辅接口,主接口为硅胶双腔喇叭口接口,辅接口为安装单向阀接口,主管体的另一侧连接鱼嘴式堵头管,所述的鱼嘴式堵头管在顶端鱼嘴位置上设有开口,鱼嘴式堵头管和主管体的连接处设有双气囊。

所述的双气囊包括内囊和外囊,内囊粘接在鱼嘴式堵头管和主管体的连接处,外囊在一侧位置设有对孔,外囊包裹内囊,便于内囊张开时拉动外囊,同时把鱼嘴式堵头张开,达到开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硅橡胶产品的制作工艺,该工艺是通过双囊的作用来实现开口的功能,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既可以闭合也可以张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囊注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型的外囊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鱼嘴堵头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囊注压模具;2-底模;3-中模;4-注料仓;5-注料仓压盖;6-外囊模具;7-外囊上模;8-外囊下模;9-成型侧孔芯子;10-侧孔;11-鱼嘴堵头模具;12-上模;13-下模;14-模芯;15-凹槽;16-主管体;17-安装单向阀接口;18-硅胶双腔喇叭口接口;19-双气囊;20-开口;21-鱼嘴式堵头管;22-内囊;23-外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的制作模具,包括双腔导尿管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腔导尿管模具本体包括内囊注压模具1、外囊模具6、鱼嘴堵头模具11,所述的鱼嘴堵头模具11,设有上模12、下模13组合而成,上模12和下模13的结合处设有腔体模芯14,模芯14上端和上模12接触处设有凹槽15,内囊注压模具1下端设有底模2,底模2上方设有中模3,中模3上方设有注料仓4,注料仓4上方设有注料仓压盖5,注料仓4上设有凹槽,注料仓压盖5上设有凸起,注料仓4上的凹槽和注料仓压盖5的凸起形状和大小相互匹配,外囊模具6由外囊上模7和外囊下模8组合而成,外囊上模7和外囊下模8结合处设有腔体,腔体为成型侧孔芯子9,成型侧孔芯子9上设有侧孔10,双腔导尿管模具本体设有主管体模具。

具体实施例2:

参加图4、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所述的硅橡胶双腔防堵导尿管包括主管体16,主管体16一侧设有主接口和辅接口,主接口为硅胶双腔喇叭口接口18,辅接口为安装单向阀接口17,主管体16的另一侧连接鱼嘴式堵头管21,所述的鱼嘴式堵头管21在顶端鱼嘴位置上设有开口20,鱼嘴式堵头管21和主管体16的连接处设有双气囊19,双气囊19包括内囊22和外囊23,内囊22粘接在鱼嘴式堵头管21和主管体16的连接处,外囊23在一侧位置设有对孔,外囊23包裹内囊22,便于内囊22张开时拉动外囊23,同时把鱼嘴式堵头张开,达到开口的目的。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