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687发布日期:2019-01-13 16:5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在进行长骨粉碎性骨折及斜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经常用钢丝捆扎骨折处或者在骨移植时捆扎植入的骨块。在进行钢丝环绕骨折处时由于大量软组织的包绕和术中渗血等原因的影响,使得钢丝穿引操作困难,并且容易损伤骨折周围的血管,神经及其他软组织,破坏骨折片块的血液供应,影响骨折的愈合甚至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目前临床上对骨折处进行钢丝捆绑的方法主要是:术者用手、弯钳或现有的钢丝导引器进行穿引捆扎,如,使用普通的导引器时,钢丝沿导引器的内管穿出后,另一端要用血管钳夹住拽出,操作时,术者凭感觉、经验、眼睛直视等方式用夹钳将钢丝夹住引出,血管钳容易误夹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而且,往往还需要加大肌肉剥离的切口,增加患者的痛苦,其无法在小切口的骨科手术中取出钢丝。现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不少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且高效的能够适应小切口微创手术的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其包括用于将金属丝放置于既定位置的放丝器,放丝器包括中空管、设于中空管远端用于搭载从中空管穿出的金属丝的搭载头,导引器还包括用于卡接搭载头上的金属丝并将金属丝取出的取丝器,取丝器包括连接杆、设于连接杆远端的与搭载头配合设置的卡接头,卡接头设有卡接金属丝的卡接机构;

将金属丝从放丝器的中空管穿过并搭载在搭载头上,并将取丝器的卡接头与搭载头配合对接时,卡接机构能够将金属丝卡至卡接头上。

优选地,搭载头形成有搭载面,卡接头形成有容纳空间,当金属丝穿过中空管并横搭在搭载面上,搭载头与卡接头配合对接时,卡接机构能够将搭载面上横搭的金属丝卡接至卡接头的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卡接机构设于卡接头的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卡接机构包括与容纳空间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与容纳空间的内壁固定连接的且与转动杆配合卡接金属丝的固定杆、趋向于推动转动杆相对固定杆闭合的弹性件。

优选地,搭载面两侧的开设有与中空管连通的第一穿丝孔、第二穿丝孔以及位于第一穿丝孔和第二穿丝孔之间的让位槽。

优选地,中空管由一根管或者并列且相互固定连接的两根管构成。

优选地,中空管由并列且相互固定连接的两根管构成,两根管的管腔分别与第一穿丝孔和第二穿丝孔对应连通。

优选地,导引器还包括设于搭载头和\或卡接头上的用于将搭载头与卡接头导正后配合对接的导正结构。

优选地,导正结构包括设于搭载头周身的锥形面。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通过放丝器与取丝器的配合设置,使得,取丝操作更加的便捷,尤其适用小切口手术,使用时,只要能将放丝器放到骨骼的相应位置上即可,无需靠经验,靠眼睛直视去操作,其操作安全性提高,可靠性好;而且,金属丝一次就能穿出两根,避免多次重复穿钢丝动作,减少手术时间。此外,经临床试验,一般切口只需要达到3厘米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器进行操作,即可以在极小的空间内进行手术操作;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其,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患者痛苦小、术者劳动强度低,其手术效率较之现有技术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放丝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取丝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卡接机构闭合);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卡接机构打开);

其中:1、放丝器;10、搭载头;101、第一穿丝孔;102、第二穿丝孔;103、让位槽;104、锥形面;11、中空管;12、放丝器手柄;2、取丝器;20、卡接头;201、转动杆;202、固定杆;203、弹性件;21、连接杆;22、取丝器手柄;3、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其包括用于将金属丝3放置于既定位置的放丝器1,放丝器1包括中空管11、连接在中空管11近端的放丝器手柄12、设于中空管11远端用于搭载从中空管11穿出的金属丝3的搭载头10,导引器还包括用于卡接搭载头10上的金属丝3并将金属丝3取出的取丝器2,取丝器2包括连接杆21、连接在连接杆21远端的取丝器手柄22、设于连接杆21远端的与搭载头10配合设置的卡接头20,卡接头20设有卡接金属丝3的卡接机构;

具体地,如图3、图4、如5所示,搭载头10形成有搭载面100,卡接头20形成有容纳空间200,当金属丝3穿过中空管11并横搭在搭载面100上,搭载头10与卡接头20配合对接时,卡接机构能够将搭载面100上横搭的金属丝3卡接至卡接头20的容纳空间200内。卡接机构设于卡接头20的容纳空间200内。本例中,卡接机构包括与容纳空间200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杆201、与容纳空间200的内壁固定连接的且与转动杆201配合卡接金属丝3的固定杆202、趋向于推动转动杆201相对固定杆202闭合的弹性件203。

进一步地,搭载面100两侧的开设有与中空管11连通的第一穿丝孔101、第二穿丝孔102以及位于第一穿丝孔101和第二穿丝孔102之间的让位槽103(让位槽103用于让位转动杆201和固定杆202)。中空管11由并列且相互固定连接的两根管构成,两根管的管腔分别与第一穿丝孔101和第二穿丝孔102对应连通。

此外,导引器还包括设于搭载头10和\或卡接头20上的用于将搭载头10与卡接头20导正后配合对接的导正结构。该导正结构包括设于搭载头10周身的锥形面104。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使用时的情况如下:

将金属丝3从放丝器的尾部穿入到中空管11内部的管路中,沿管路一直延伸并从第一穿丝孔穿出至搭载面的外侧,在将穿出的金属丝由第二穿丝孔穿入,并沿中空管的内部管路向放丝器的手柄所在端延伸,以完成金属丝在搭载头上的搭载(见图3所示),将搭载好金属丝的放丝器的远端(即,有搭载头的一端),放置到患者的骨骼对应位置处,然后,术者手持取丝器,并将取丝器上的卡接头与搭载头配合对接,对接时,卡接头上的转动杆在金属丝的阻力下转动打开,金属丝会从转动杆与固定杆的开口处卡至转动杆的内侧,之后转动杆会在弹性件(本例中优选扭簧)的作用力下复位闭合,此时,术者手持取丝器的手柄可以将金属丝拉出,以完成取丝步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通过放丝器与取丝器的配合设置,使得,取丝操作更加的便捷,尤其适用小切口手术,使用时,只要能将放丝器放到骨骼的相应位置上即可,无需靠经验,靠眼睛直视去操作,其操作安全性提高,可靠性好;而且,金属丝一次就能穿出两根,避免多次重复穿钢丝动作,减少手术时间。此外,经临床试验,一般切口只需要达到3厘米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器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手术金属丝导引器其,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患者痛苦小、术者劳动强度低,其手术效率较之现有技术大大提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