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对抗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474发布日期:2019-05-31 21:3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对抗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对抗套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的不断出现以及术中计算机辅助导航的应用,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中发展很快。微创手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减轻术中组织损伤和出血,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手术疼痛,是切口美观,缩短住院和康复时间,降低药物使用和住院花费的经济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脊柱微创技术将作为传统外科技术的一部分,成为脊柱内固定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损伤和疾病方面,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手术,已被广泛应用进行骨骼的复位和固定。通常将椎弓根螺钉、钩等紧固件植入并与椎体固定,通过连接棒将其连接,再用紧定螺钉固定,起支撑作用。术中,在最终拧紧紧定螺钉时,一般需要配合对抗扳手来进行锁定;另外对于提拉椎弓根螺钉,需要配合折断放松器,用折断器将椎弓根螺钉提拉部分折断。脊柱手术过程中,在用锁紧扳手锁紧压钉时,用对抗套筒压住并固定连接棒,但是存在连接棒容易脱离对抗套筒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对抗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脊柱手术器械的对抗套筒,包括通过氩弧焊接的中空套筒和手柄,套筒前端形成压棒槽,压棒槽轴向垂直于套筒轴线和手柄轴线所成的平面;压棒槽为外小内大的开口槽,槽底为平面,槽侧壁为圆弧面。

所述手柄与套筒连接端形成向靠近套筒方向逐渐缩径的圆台形。

所述手柄与套筒之间的夹角呈钝角。

所述套筒的中间通孔孔径与锁紧扳手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脊柱手术的对抗套筒,满足其手术操作的特殊性,同使连接棒卡在压棒槽内,在最终拧压钉时防止连接棒滑出对抗套筒卡槽,减少手术过程中因此造成的操作失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脊柱微创手术,亦可用于开放式手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套筒 2 手柄

3 压棒槽 4 椎弓根螺钉

5 连接棒 6 压钉

7 锁紧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对抗套筒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脊柱手术器械的对抗套筒,包括通过氩弧焊接的中空套筒1和手柄2,套筒1前端形成压棒槽3,压棒槽3轴向垂直于套筒1轴线和手柄2轴线所成的平面;压棒槽3为外小内大的开口槽,槽底为平面,槽侧壁为圆弧面。

所述手柄2与套筒1连接端形成向靠近套筒1方向逐渐缩径的圆台形。

所述手柄2与套筒1之间的夹角呈钝角。

所述套筒1的中间通孔孔径与锁紧扳手7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锁紧扳手7对压钉6在椎弓根螺钉4上预紧,并使压钉6压住连接棒5;之后套筒1套入椎弓根螺钉4,使套筒1前端的压棒槽3端口卡住连接棒5,随之使连接棒5顺着压棒槽3小口端滑入到压棒槽3的大端部位;在此之后使用锁紧扳手7拧紧压钉6。在此过程中,由于压棒槽3为外小内大的开口设计,会使连接棒5很快卡进压棒槽3内部大端部位,并被限位住,使之不易滑出对抗套筒1的压棒槽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脊柱手术的对抗套筒,满足其手术操作的特殊性,同使连接棒卡在压棒槽内,在最终拧压钉时防止连接棒滑出对抗套筒卡槽,减少手术过程中因此造成的操作失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脊柱微创手术,亦可用于开放式手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