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1484发布日期:2019-03-15 19:5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的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呼出气冷凝液(EBC)可作为呼吸道炎症状态检测方法。气道内衬液体中水分、抗氧化物、可溶性标记物等物质,可在人体平静呼吸时随气体呼出,遇冷则凝结形成呼出气冷凝液(EBC)中。EBC中某些成分的显著异常,可反映哮喘、囊性纤维症(C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道窘迫症(ARDS)、肺间质疾病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等肺内及气道内氧化应激、炎症状态的变化及程度。

目前市售的EBC收集装置有两种,一种是Ecoscreen,采集者向采样管中呼气,采样管通过电学制冷装置冷却到20℃,制冷装置必须通电才能使用,重20kg,不便携。另一种是R-tube,将一段聚丙烯管放在制冷铝筒中,向聚丙烯管中呼气时,在管壁上得到EBC,然后用活塞将管壁上的冷凝液推出,有文献报道R-tube在收集十分钟时间内,温度由-20℃上升至十几摄氏度,使收集效率降低(O.U.Soyer,E.A.Dizdar,O.Keskin,C.Lilly,O.Kalayci,Allergy 16(2006)1016–1018)。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通用,收集效率高的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装置是由冷凝液收集瓶、呼气通路、制冷体和隔热套四个部分组成;

冷凝液收集瓶是上端开口下端密闭的容器,冷凝液收集瓶的开口端覆盖有防尘柔性膜;呼气通道是由硅胶管和连接在硅胶管一端的一个膜片单向阀组成,膜片单向阀的连接方向可以使气体由单向阀一端进入硅胶管,而不能从硅胶管一端进入单向阀,硅胶管的另一端穿过防尘柔性膜插入至冷凝液收集瓶中下部,距离收集瓶底部为1~10mm。通过膜片单向阀(2)向冷凝液收集瓶(1)中吹气时,呼出气进入收集瓶后,再经过硅胶管外壁和收集瓶内壁之间的区域时,其中的水分和一些物质在瓶壁上冷凝,最后从防尘柔性膜和瓶口之间排出。

制冷体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密闭的内筒和上端开口下端密闭的外筒,内筒的密闭端从外筒开口端放入外筒内,内筒和外筒的开口端密闭连接,于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一密闭腔室,于密闭腔室顶部设有带内螺纹的注液孔,其上螺合有带外螺纹的螺钉。于螺钉和密闭腔室外壁面间设有用于密封注液孔的O圈,可通过注液孔向密闭腔室内注入含盐水溶液,含盐水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2.4%的氯化钠溶液或者21.9%~33.9%氯化钙溶液。然后放入冰箱中冷冻。

制冷体下底面和侧壁面外部设有隔热套,隔热套为隔热材料制成的有底的圆柱桶,桶的内径略大于制冷体的外径。

收集呼出气冷凝液时,将制冷体从冰箱中取出,将隔热套置于制冷体的外壁面和底面外用于维持制冷体的温度,将冷凝液收集瓶置于制冷体内筒中。通过膜片单向阀向冷凝液收集瓶中吹气,呼出气进入收集瓶后,再经过硅胶管外壁和收集瓶内壁之间的区域,其中的水分和一些物质在瓶壁上冷凝,最后从防尘柔性膜和瓶口之间排出。收集完毕后,将收集瓶从制冷体中取出,取出硅胶管,即可检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该装置以冷冻后的盐溶液作为制冷体,由于盐溶液的比热容较大,再配合隔热套,可以在10分钟内收集1~2mL呼出气冷凝液,而制冷体内的温度变化很小。该装置结构简单,便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冷凝液收集瓶,(2)为单向阀,(3)为硅胶管,(4)为防尘柔性膜,(5)为制冷体,(6)为螺钉,(7)为O圈,(8)为盐水溶液,(9)隔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是由冷凝液收集瓶、呼气通路、制冷体和隔热套四个部分组成;

冷凝液收集瓶1是上端开口下端密闭的容器,冷凝液收集瓶的开口端覆盖有防尘柔性膜4;呼气通道是由硅胶管3和连接在硅胶管一端的一个膜片单向阀2组成,膜片单向阀的连接方向可以使气体由单向阀一端进入硅胶管,而不能从硅胶管一端进入单向阀,硅胶管的另一端穿过防尘柔性膜插入至冷凝液收集瓶1中下部,距离收集瓶底部为1~10mm。通过膜片单向阀2向冷凝液收集瓶1中吹气时,呼出气进入收集瓶后,再经过硅胶管外壁和收集瓶内壁之间的区域时,其中的水分和一些物质在瓶壁上冷凝,最后从防尘柔性膜4和瓶口之间排出。

制冷体5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密闭的内筒和上端开口下端密闭的外筒,内筒的密闭端从外筒开口端放入外筒内,内筒和外筒的开口端密闭连接,于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一密闭腔室,于密闭腔室顶部设有带内螺纹的注液孔,其上螺合有带外螺纹的螺钉6。于螺钉和密闭腔室外壁面间设有用于密封注液孔的O圈7,可通过注液孔向密闭腔室内注入含盐水溶液8,含盐水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2.4%的氯化钠溶液或者21.9%~33.9%氯化钙溶液。上述溶液的凝固点为低于普通冰箱冷冻室温度-20℃,因此将制冷体放入冰箱冷冻室,不会因凝固使制冷体胀破;此外氯化钙水溶液还具有比较高的比热容,冷冻后取出置于室温中,温度升高较慢。

制冷体下底面和侧壁面外部设有隔热套9,隔热套为隔热材料制成的有底的圆柱桶,桶的内径略大于制冷体的外径。

收集呼出气冷凝液时,将制冷体5从冰箱中取出,将隔热套置于制冷体的外壁面和底面外用于维持制冷体的温度,将冷凝液收集瓶1置于制冷体内筒中。通过膜片单向阀2向冷凝液收集瓶1中吹气,呼出气进入收集瓶后,再经过硅胶管外壁和收集瓶内壁之间的区域,其中的水分和一些物质在瓶壁上冷凝,最后从防尘柔性膜4和瓶口之间排出。收集完毕后,将收集瓶1从制冷体中取出,取出硅胶管3,即可检测。

实施例1

向制冷体中注入29.9%的氯化钙溶液,将制冷体放在-20℃的冰箱冷冻室中,5个小时后取出,套上保温套。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制冷体凹槽中的温度为-18℃,收集10分钟得到大约1.5mL的呼出气冷凝液,再次用传感器测量制冷体凹槽中的温度为-15℃。说明制冷体在十分钟内的温度变化很小,冷凝液的收集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