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003发布日期:2019-02-22 22:0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抢险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抢险救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抢险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在地震、塌方、滑坡等应急救援场合,经常有人员受伤、被困等情况发生,而救援部队因恶劣工况不容易快速救出被困人员,因此需要有以救人为主的抢险救援救人车自带救人平台将被困人员快速救出。而目前救援救人平台无可折叠功能,占用空间大;并且如果伤员不能自主站立,通常需要救援担架辅助救援,若平台不能折叠,救援人员从救人平台门口不方便抬出伤员。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救援平台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抢险救援设备,用以优化抢险救援设备作业平台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抢险救援设备,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和防护部,防护部能相对于固定平台在折叠位置、打开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折叠位置是指防护部的上沿与固定平台的上沿邻近或者防护部的上沿低于固定平台的上沿,打开位置是指防护部的至少其中一侧的上沿与固定平台的上沿邻近或者防护部的上沿低于固定平台的上沿,工作位置是指防护部的上沿高于固定平台的上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护部包括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当防护部处于折叠位置,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都移动至与固定平台上沿邻近的位置;当防护部处于打开位置,第一护栏移动至与固定平台上沿邻近的位置;当防护部处于工作位置,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都移动至上沿高于固定平台上沿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护部还包括第一锁紧部,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都与固定平台可转动连接,当防护部处于工作位置,第一锁紧部能将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锁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卡扣;第一凹槽设于第一护栏,第一卡扣设于第二护栏;或者,第一凹槽设于第二护栏,第一卡扣设于第一护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抢险救援设备还包括第二锁紧部,第二锁紧部用于将处于折叠状态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锁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锁紧部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卡扣;第二凹槽设于第一护栏,第二卡扣设于第二护栏;或者,第二凹槽设于第二护栏,第二卡扣设于第一护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都与固定平台可转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护栏设有限位结构,以限制第二护栏相对于固定平台的转动范围。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当防护部从折叠位置切换至打开位置,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都能朝着固定平台的外部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抢险救援设备还包括担架,担架与固定平台可拆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担架挂于固定平台内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其作业平台具有三种状态,其中折叠状态下,工作平台占用的空间很小;打开状态下能方便地将人、物移入移出折叠平台;工作状态下,能有效保障工作的安全性。可见,该工作平台有多种状态,能方便地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抢险救援设备的工作平台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抢险救援设备的工作平台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抢险救援设备的工作平台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抢险救援设备的工作平台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抢险救援设备的工作平台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抢险救援设备,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包括固定平台11和防护部12。防护部12能相对于固定平台11在折叠位置、打开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折叠位置是指防护部12的上沿与固定平台11的上沿邻近或者防护部12的上沿低于固定平台11的上沿。打开位置是指防护部12的至少其中一侧的上沿与固定平台11的上沿邻近或者防护部12的上沿低于固定平台11的上沿,工作位置是指防护部12的上沿高于固定平台11的上沿。

打开位置是指防护部12的至少其中一侧的上沿与固定平台11的上沿邻近,以采用本实施例的四侧面结构为例,可以采用一个侧面、两个侧面或者三个侧面打开,一般不会四面都打开。较佳地,这些侧面都是不设置连接装置2的侧面,以避免发生干涉等现象。

折叠位置是指防护部12的上沿与固定平台11的上沿邻近或者防护部12的上沿低于固定平台11的上沿。可采用滑移或向内转动的方式实现折叠,则折叠后,防护部12的上沿与固定平台11的上沿邻近,防护部12的上沿可略高于固定平台11的上沿。若采用向外转动的方式实现折叠,则折叠后,防护部12的上沿可低于固定平台11的上沿。本实施例,以向内转动实现折叠,向外转动实现打开为例。

本实施例中,固定平台11可包括位于底部的基座以及固设于基座的固定护栏。

与工作位置相比,防护部12处于折叠位置时,整个工作平台1的高度降低了,但是宽度尺寸几乎没变,故能减小工作平台1占用的空间。防护部12处于打开位置时,防护部12部分区域的高度降低了,以方便人、物进出工作平台1。

防护部12可以设置多个部分,以实现打开状态下,部分上沿与固定平台11上沿邻近的要求。亦可将防护部12设置成本身能收合又能相对于固定平台11转动或滑移的结构。后文将给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结构。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防护部12包括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当防护部12处于折叠位置,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都移动至与固定平台11上沿邻近的位置。当防护部12处于打开位置,第一护栏13移动至与固定平台11上沿邻近的位置。当防护部12处于工作位置,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都移动至上沿高于固定平台11上沿的位置。

参见图2,防护部12包括第一护栏13、第二护栏14和第一锁紧部15,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都与固定平台11可转动连接,当防护部12处于工作位置,第一锁紧部15能将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锁紧。

第一锁紧部15可以采用卡扣结构或是其他便于拆装的结构,以实现方便、快捷地锁定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

进一步地,第一锁紧部15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卡扣;第一凹槽设于第一护栏13,第一卡扣设于第二护栏14。或者,第一凹槽设于第二护栏14,第一卡扣设于第一护栏13。

为了保证折叠状态下,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之间不发生相对晃动,抢险救援设备还包括第二锁紧部16,第二锁紧部16用于将处于折叠状态的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锁紧。第二锁紧部16可以采用卡扣结构或是其他便于拆装的结构,以实现方便、快捷地锁定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

本实施例中,第二锁紧部16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卡扣;第二凹槽设于第一护栏13,第二卡扣设于第二护栏14;或者,第二凹槽设于第二护栏14,第二卡扣设于第一护栏13。

参见图7,第二锁紧部16包括板件,板件上安装有销轴161,销轴与固定平台11连接,以防止第二护栏14在打开位置状态下自行转动。由于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之间的第一锁紧部15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二护栏14可能出现自行转动,销轴161能有效避免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二护栏14自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都与固定平台11可转动连接。这样能方便、快捷地实现防护部12在各个位置间的切换。

参见图4,工作平台1还设有限位结构17,以限制第二护栏14相对于固定平台11的转动范围。限位结构17包括设于第二护栏14的活动板171以及设于固定平台11的固定板172。活动板171随着第二护栏14同步转动,固定板172是不动的。当第二护栏14转动至图4所示的竖直状态,活动板171抵顶在固定板172上,以限制第二护栏14相对于固定平台11的转动范围。为了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当防护部12从折叠位置切换至打开位置,第一护栏13和第二护栏14都能朝着固定平台11的外部转动。

参见图1,抢险救援设备还包括担架18,担架18与固定平台11可拆卸连接。

可选用铲式担架,它可以分别将两块板插入到病人身体下面,折合后抬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在搬运过程中对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从而大大提高救援效率。

参见图1,担架18通过挂钩20挂于固定平台11内壁,且位于第一护栏13的一侧,这样在第一护栏13转动至使得防护部处于打开位置时,能方便地移出担架18。

上述技术方案,抢险救援设备折叠后具有空间紧凑,可大大节省使用该结构的配套多功能抢险救援救人车空间;工作中,平台折叠后救援部队可利用平台自带的担架将无法站立的伤员抬出,使用方便快捷。

如图6、图7所示为救人平台第一护栏13、第二护栏14向外折叠打开状态,第二护栏14通过销轴161与工作平台的固定平台固定,防止第一护栏13、第二护栏14打开时时,第二护栏14自行折叠状况,当救助伤员不能自主站立,通常需要救援担架辅助救援,救援人员在防护部12打开状态下可方便将其抬出。

如图1、图5所示,第一护栏13、第二护栏14与固定平台11通过连接销9连接,以实现第一护栏13、第二护栏14绕固定平台11旋转;第一护栏13与第二护栏14通过第一锁紧部15连接。如图3所示,与车辆主体连接的连接装置2通过螺栓21固定在固定平台11上。铲式担架通过焊接于固定平台11的挂钩8挂在固定平台11上。

如图4所示为救人平台折叠状态,不工作时,可将第一护栏13、第二护栏14的第一锁紧部15打开,将其折叠在固定平台11中。折叠状态下,第二护栏14先折叠,通过活动板171、固定板172将第二护栏14限制在折叠90度处,然后折叠第一护栏13,并用第二锁紧部16将两者固定在一起,防止晃动。然后将其放置在使用该救人平台的多功能抢险救援车上,可大大节省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于地震、塌方、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事故发生时以救人为主的抢险救援救人车可折叠救人平台,具有可折叠功能,放置担架功能,空间紧凑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