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0576发布日期:2019-03-08 18:02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



背景技术:

输尿管支架管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所有需经输尿管操作、术后需保证输尿管引流通畅的泌尿系统手术,以及泌尿系统邻近器官术中有损伤输尿管可能的手术,术后均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输尿管支架管可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粘连、狭窄,有利于输尿管损伤后修复等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输尿管支架管多为硅胶材料制成,其为一中空、管壁开有侧孔的塑料软管,因其两侧末端卷曲呈“J”形,所以又称为“双J管”。术后留置双J管后,其“J”形末端,一端盘于肾盂内、一端盘于膀胱内,起到固定双J管使其不易移位,但因硅胶材质较硬,留置双J管后盘曲于膀胱内的一端与膀胱粘膜发生摩擦,导致膀胱粘膜水肿、损伤、出血,一旦当血尿严重时,往往需进行医疗干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双J管留置术后导致的血尿及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整体呈S形的管体本体,其中,所述的管体本体的一端为置于肾盂内的J型端,另一端为置于膀胱内且与所述的管体本体垂直的盘曲尾部。

优选为,所述的盘曲尾部由纤细的硅胶中空软管呈“蚊香”状盘曲而成。

优选为,所述的硅胶中空软管与所述的管体本体的管壁呈切线连接。

优选为,在所述的管体本体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侧孔。

优选为,所述的侧孔沿所述的管体本体的轴向且间隔1~2cm交替对称地设置在管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其一端为置于肾盂内的J型端,另一端为置于膀胱内且与所述的管体本体垂直的盘曲尾部,当放置该输尿管支架管时,其垂直盘曲的尾部留置于膀胱内,除了能防止输尿管支架管上移外,还能大大的降低对膀胱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减少血尿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其整体呈S形,使得输尿管支架管在纵轴上具有伸缩性,放置后在纵向上产生一定的张力,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需要,还能使盘曲的尾部结构刚好处于输尿管开口下方,在防止输尿管支架管上移的同时,大大减少输尿管支架管突入膀胱腔的长度,进而减少血尿及不适症状的发生。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盘曲尾部且沿管体本体的轴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且带垂直盘曲尾部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整体呈S形的管体本体2,其中,所述的管体本体2的一端为置于肾盂内的J型端1,该J型端1与常规双J管的头端相类似,当放置于肾盂内时,J型头端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的管体本体2的另一端为置于膀胱内且与所述的管体本体2垂直的盘曲尾部3,即盘曲部分所在的平面与管体本体2呈垂直关系。

因此,本整体呈S形的输尿管支架管,使得输尿管支架管在纵轴上具有伸缩性,放置后在纵向上产生一定的张力,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需要,还能使盘曲的尾部结构刚好处于输尿管开口下方,在防止输尿管支架管上移的同时,大大减少输尿管支架管突入膀胱腔的长度,进而减少血尿及不适症状的发生,且将置于膀胱内的一端设置为与所述的管体本体垂直的盘曲尾部,当放置于膀胱内时,盘曲部分处于输尿管开口下方,可有效防止输尿管支架管上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盘曲尾部3由纤细的硅胶中空软管呈“蚊香”状盘曲而成,该盘曲尾部3因其为纤细的中空软管,故对膀胱粘膜的摩擦、损伤很小,可大大减少血尿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所述的硅胶中空软管与所述的管体本体2的管壁4呈切线连接。

继续前面任一所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所述的管体本体2的管壁4上开有若干侧孔5。

进一步,所述的侧孔5沿所述的管体本体2的轴向且间隔1~2cm交替对称地设置在管壁4上,具体间隔多长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