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965发布日期:2019-01-15 22:5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矫形医用器具,特别涉及椎弓根螺钉。



背景技术:

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损伤和疾病方面,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手术,已被广泛应用进行骨骼的复位和固定。通常将椎弓根螺钉、钩等紧固件植入并与椎体固定,通过连接棒将其连接,再用紧定螺钉固定,起支撑作用。在锥弓根螺钉植入时,以椎体横铺的水平线和上关节凸外侧缘的交叉点为进钉点,使用开孔器钻透皮质,选取合适的限位钻钻出钉道,并与椎体冠状面和矢状面保持适当角度,利用上钉器将螺钉沿着钉道方向拧入,再进行后续连接棒的放置、锁紧等手术操作。

公告号为CN2015513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椎弓根螺钉,包括钉尾及钉体,钉尾上设有球形的臼杯,在钉体的后端设有球形的臼体,臼体容置于臼杯内且两者滑动配合,在钉尾的前端设有对钉体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这种椎弓根螺钉虽然钉体可以相对于钉尾作作微小的运动,使手术部位的脊椎具有较好的生理功能,但是钉体微小运动时,钉体对脊椎产生作用力,使得脊椎上供螺钉拧入的钉道被撑大,使得连接松动,造成螺钉从钉道中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椎弓根螺钉,具有使椎弓根螺钉不易从脊柱中松脱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椎弓根螺钉,包括螺钉柱、与螺钉柱上端一体式连接的螺钉尾和球头螺钉,所述球头螺钉包括螺柱和球形螺帽,所述球形螺帽的上端向内凹陷有与其同轴线的转动插入槽,所述螺柱远离球形螺帽的一端向两侧延伸有固定部;

所述螺钉柱中部轴向上设有限位孔,所述螺钉尾上设有与限位孔连通,并且内径小于限位孔内径的限位槽,所述球头螺钉与限位槽转动连接,所述螺钉柱的外侧设有与限位孔连通,并供固定部穿出的穿孔,所述穿孔朝向螺钉尾,穿孔与穿孔之间设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椎弓根螺钉使用时,先在脊柱上钻出钉道,先将螺柱安装到限位孔中,继续移动螺柱,使螺柱上延伸的固定块从螺钉柱的穿孔中穿出,直到凸起卡到两个固定块之间,此时固定块抵触在钉道侧壁上,再将球形螺帽拧入到限位槽中,使得螺柱不易在限位孔中转动和移动,提高椎弓根螺钉与脊柱的连接强度,使椎弓根螺钉不易从脊柱中松脱。

进一步的,所述球头螺钉的摆动角度在-10°~10°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椎弓根螺钉的安装需要符合人体脊柱微动的幅度,20°的摆动范围能够满足人体的正常运动的需要,同时椎弓根螺钉也不易与脊柱之间产生松动的现象,从而使得螺钉的整体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螺柱之间圆弧过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与螺柱圆弧过渡连接降低固定部的应力集中,提高固定部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尾的侧壁贯穿开设有U型缺口,所述U型缺口的中心线与螺钉尾的轴心线处于同一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缺口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其U型缺口的底部能够供椎体矫形手术用的连接棒放入,使得连接棒不易在U型缺口内晃动而影响手术的精确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尾上设有两个平行的U型面,所述U型面位于U型缺口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椎弓根螺钉的连接棒卡入U型面,实现连接棒和一串的椎弓根螺钉的相对固定,进而固定脊柱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尾内设置有位于球头螺帽上方的螺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棒放置到U型缺口中后,通过持螺塞器将紧固螺塞拧入螺纹槽中,使紧固螺塞与螺钉尾螺纹连接,对连接棒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尾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内凹陷的圆形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可以与夹紧钳配合使其自身固定,从而使得连接棒放入时不易因误操作而使整个螺钉的位置造成偏差,同时避免人手直接接触螺钉尾,保证了手术时的卫生。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柱上通过穿孔将螺纹分为两段,所述螺纹包括小螺距螺纹和大螺距螺纹,所述小螺距螺纹靠近螺钉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椎弓根螺钉使用时,大螺距螺纹拧入到骨密度大的松质骨中,小螺距螺纹拧入到骨密度小的皮质骨中,降低骨质疏松,提高螺钉与脊柱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插入槽为内六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插入槽能够与其形状适配的转动工具插入,从而能够方便将整个螺钉旋入预先钻好的钉道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固定块、凸起与穿孔,从而使得固定块穿出穿孔,且凸起卡在两个固定块的连接处,使得球头螺钉不易回转,从而使椎弓根螺钉不易从脊柱上松脱;

2.采用了U型缺口,从而使得连接棒不易在U型缺口内晃动而影响手术的精确定位;

3.采用了内六角槽,从而能够方便将整个螺钉旋入预先钻好的钉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球头螺钉、螺钉柱与螺钉尾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中,1、螺钉柱;11、限位孔;12、穿孔;121、凸起;13、大螺距螺纹;14、小螺距螺纹;2、螺钉尾;21、限位槽;22、U型缺口;23、U型面;24、螺纹槽;25、安装槽;3、球头螺钉;31、螺柱;311、固定部;32、球形螺帽;321、内六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椎弓根螺钉,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螺钉柱1、与螺钉柱1上端一体式连接的螺钉尾2和球头螺钉3(参见图2)。球头螺钉3包括螺柱31和球形螺帽32,球形螺帽32的上表面向内凹陷设有与其同轴线的内六角槽321。

如图2所示,螺柱31远离球形螺帽32的一端向两侧圆弧过渡连接有固定部311。螺钉柱1中部轴向上设有限位孔11(参见图3),螺钉尾2上设有与限位孔11连通,并且内径大于限位孔11内径的限位槽21(参见图3)。螺钉柱1的外侧上设有与限位孔11连通,并供固定部311穿出的穿孔12,并且穿孔12朝向螺钉尾2,且穿孔12与穿孔12之间连接有凸起121。螺钉柱1上通过穿孔12将螺纹分为两段,螺纹包括小螺距螺纹14和大螺距螺纹13,小螺距螺纹14靠近螺钉尾2。椎弓根螺钉使用时,大螺距螺纹13拧入到骨密度大的松质骨中,小螺距螺纹14拧入到骨密度小的皮质骨中,降低骨质疏松,提高螺钉与脊柱的连接强度。

如图2所示,球头螺钉3的摆动角度在-10°~10°之间。根据椎弓根螺钉的安装需要符合人体脊柱微动的幅度,20°的摆动范围能够满足人体的正常运动的需要,同时椎弓根螺钉也不易与脊柱之间产生松动的现象,从而使得螺钉的整体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如图1所示,螺钉尾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U型缺口22,且U型缺口22的中心线与螺钉尾2的轴心线处于同一直线。U型缺口22的两端设有两个平行的U型面23。U型缺口22可以使放入U型缺口22内的连接棒不易晃动,提高手术的精确定位。

如图1所示,螺钉尾2内设有位于球头螺帽上方的螺纹槽24。连接棒放入到U型缺口22中,通过持螺塞器将紧固螺塞拧入到螺钉尾2上的螺纹槽24中,对连接棒进行固定,使连接棒不易晃动。

如图1所示,螺钉尾2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内凹陷的圆形安装槽25。安装槽25可以与夹紧钳配合使其自身固定,从而使得连接棒放入时不易因误操作而使整个螺钉的位置造成偏差,同时避免人手直接接触螺钉尾2,保证了手术时的卫生。

具体实施方式:椎弓根螺钉使用前,先在脊柱上钻出钉道。使用时,用夹紧钳夹持住安装槽25,使螺钉柱1对准钉道,通过安装工具将螺柱31穿入到限位孔11中,继续向下推动螺柱31,使螺柱31上的固定部311从穿孔12中穿出。当凸起121与固定部311之间的连接处抵触时,停止推动螺柱31,此时固定部311卡在钉道内,再将球形螺帽32拧入到限位槽21中,使球形螺帽32与螺柱31抵触,使螺柱31不易在限位孔中转动和移动,从而使得椎弓根螺钉不易从脊柱中松脱。

用夹紧钳将连接棒放置在U型缺口22中,并通过持螺塞器将紧固螺塞拧入到螺钉尾2中的螺纹槽24中,对连接棒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连接棒和一串的椎弓根螺钉的相对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