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置入式击钉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413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侧置入式击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侧置入式击钉器,其包含有:一击钉器本体、一击钉杆及至少一钉子,其中击钉器本体具有一握持部,握持部上设有一侧向开口,中心往下设有一贯穿孔,贯穿孔中固结有一套管,且该套管是利用一置入口与握持部上的侧向开口形成导通,置入口左、右两侧壁缘中、下段并各凸出有一肩部,又握持部上套设有一具闪避缺口的护套,该护套并可在握持部上转动,以在转动过程以闪避缺口选择对正或错开于侧向开口,击钉杆穿置在击钉器本体的贯穿孔中,上方形成有一较大的敲击端,钉子上套设有一塑料材质的衬套,衬套外周设有一颈缩段,底端设有导斜角。
【专利说明】侧置入式击钉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侧置入式击钉器」,尤指一种具侧向开口,以供钉子放入的击钉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击钉多以一手握持榔头、另一手抓住钉子的方式直接敲击,若不小心常会敲伤手指,故使用上是有安全性不佳的顾虑,而为了改善该直接敲击容易敲伤手指的现象,遂有业者研发出一种击钉器结构。
[0003]而目前现有的击钉器,多如图14及图15所示,其包含有一可供握持的本体50,本体50中心设有一贯穿孔501,贯穿孔501中乃固结有一心轴51,以心轴51提供击钉杆52穿入滑设,且该击钉杆52上方设有一较大的敲击端521,又本体50下端内设有一夹头53,夹头53两相对处并各设有一受弹簧54撑抵而保持向内的夹爪55,且该两夹爪55利用心轴51末段的闪避孔511而得以伸入其内部,在使用时,钉子是从心轴51底面装入,以被夹爪55所夹持住,当手持击钉器本体50并对正目标物时,再以柳头击打击钉杆52的敲击立而521,以令钉子可受到该击打的冲力,而顺势钉入目标物,且能利用本体50的隔绝,来避免手指被敲伤。
[0004]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结构,使用时虽较安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一)其使用时,需将本体50拿起,使击钉器不受遮蔽,才能顺利将钉子从心轴51底面装入,而该拿起再放下的动作,实相当耗时、耗力,且麻烦;(二)其需要具备有一夹头53,才能在钉子装入时,以夹爪55暂时夹住钉子,而该额外设置的夹头53除会增加整体结构的复杂度外,亦有所需成本 高,且组装不易等问题。
[0005]所以,如何针对上述现有击钉器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0007]现有击钉器使用时,需将本体拿起,使击钉器不受遮蔽,才能顺利将钉子从心轴底面装入,而该拿起再放下的动作,实相当耗时、耗力,且麻烦,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0008]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置入式击钉器,其包含有:一击钉器本体、一击钉杆及至少一钉子,其中,击钉器本体具有一握持部,握持部上设有一侧向开口,中心往下设有一贯穿孔,贯穿孔中固结有一套管,且该套管是利用一置入口与握持部上的侧向开口形成导通,置入口左、右两侧壁缘中、下段并各凸出有一肩部,击钉杆穿置在击钉器本体的贯穿孔中,上方形成有一较大的敲击端,钉子上套设有一衬套;通过上述结构,钉子是从闪避缺口经侧向开口与置入口放入套管内部,以利用肩部提供衬套承载,让钉子能在套管内产生定位,并对正中心。
[0010]其中,握持部上方扩大有一防护缘。
[0011]其中,透过肩部的凸伸将能构成一上大、下小形态的置入口。
[0012]其中,握持部上套设有一具闪避缺口的护套,该护套并可在握持部上转动,以在转动过程以闪避缺口选择对正或错开于侧向开口。
[0013]其中,衬套是塑料制品,外周设有一颈缩段,底端设有导斜角。
[0014]其中,肩部下方设有一连通于套管内部与侧向开口间的槽道,以该槽道提供闪避,将令钉子能配合垫片进行使用。
[0015]其中,击钉器本体的侧向开口能配合一容置有多个钉子的控制器一起进行使用。
[0016]其中,击钉杆末端偏一侧处形成有一缺口,让击钉杆末端能构成具长度的落差,以供设呈开叉钉形态的钉子进行使用。
[0017]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0018](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侧置入式击钉器,其钉子是侧向放入套管,让击钉器本体不需经常拿起,以进行钉子的安装作业后,再随之放下,该在使用上更省时、省力,且相对便利。
[0019](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侧置入式击钉器,其利用套管肩部的形成,可在钉子放入时,主动提供钉子定位,并对正中心,该不需额外设置夹头,以对钉子进行夹固的侧置入式击钉器结构,将具有整体构件精简、成本低与组装迅速等优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敲击状态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钉入状态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钉入状态图。
[00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30]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1]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2]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33]图14:是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34]图15:是现有结构的组合剖面图。
[0035]符号说明
[0036]本实用新型部份:
[0037]击钉器本体一10握持部——101
[0038]侧向开口一102防护缘——103[0039]贯穿孔——104套管-----11
[0040]置入口——111肩部-----112
[0041]槽道-----113护套-----12
[0042]闪避缺口一121
[0043]击钉杆----20敲击端----21
[0044] 缺口-----22
[0045]钉子-----30衬套-----31
[0046]颈缩段——311导斜角——312
[0047]垫片-----32开叉钉----300
[0048]控制器——40
[0049]现有部份:
[0050]本体-----50贯穿孔----501
[0051]心轴-----51闪避孔----511
[0052]击钉杆----52敲击端----521
[0053]夹头-----53弹簧-----54
[0054]夹爪-----55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
[0056]首先,请由图1至图3所示观之,其包含有:一击钉器本体10、一击钉杆20及至少一钉子30,其中,击钉器本体10具有一握持部101,握持部101上设有一侧向开口 102,上方扩大有一防护缘103,中心往下设有一贯穿孔104,贯穿孔104中固结有一套管11,且该套管11是利用一置入口 111与握持部101上的侧向开口 102形成导通,置入口 111左、右两侧壁缘中、下段并各凸出有一肩部112,以该二肩部112的凸伸将能构成置入口 111上方孔缘大于下方孔缘的状态,又握持部101上套设有一具闪避缺口 121的护套12,该护套12并可在握持部101上转动,以在转动过程以闪避缺口 121选择对正或错开于侧向开口 102,击钉杆20穿置在击钉器本体10的贯穿孔104中,上方形成有一较大的敲击端21,钉子30上套设有一塑料材质的衬套31,衬套31外周设有一颈缩段311,底端设有导斜角312。
[0057]续请由图4及图5所示观之,其实际使用时,钉子30是从闪避缺口 121经侧向开口 102与置入口 111放入套管11内部,以利用肩部112提供衬套31承载,让钉子30能在套管11内产生定位,并对正中心,当手持击钉器本体10以对正目标物时,再利用榔头击打击钉杆20的敲击端21,让钉子30能受到撞击而产生有往下的冲力,同时衬套31会受到套管11上、下孔径的改变,配合导斜角312的形成与其材料特性,而受迫溃缩,让衬套31能顺利越过肩部112,以随着钉子30 —起击出,当钉子30钉入目标物,该衬套31还能受到钉子30与目标物从上、下方的同时挤压,而破裂并从钉子30上跳脱,让钉子30能确实钉入目标物中,以达对象间的结合,利用护套12的转动,让闪避缺口 121与侧向开口 102形成错位,则能挡止钉子30受力而侧向弹出。
[0058]另当钉子30要配合垫片32进行使用时,可在肩部112下方设有一连通于套管11内部与侧向开口 102间的槽道113,以该槽道113提供垫片32闪避,将令垫片32能随着钉子30 —起放入套管11,再被击钉杆20击出(请同时由图6至图9所示观之),透过容置有多个钉子30的控制器40选择安装在击钉器本体10的侧向开口 102,则令该击钉器能具有连续使用的便利性(请同时由图10及图11所示观之)。
[0059]续请由图12及图13所示观之,其击钉杆20末端偏一侧处可形成有一缺口 22,让击钉杆20末端能构成具长度的落差,以供开叉钉300进行使用。
[0060]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其钉子30是侧向放入套管11,让击钉器本体10不需经常拿起,以进行钉子30的安装作业后,再随之放下,该在使用上更省时、省力,且相对便利;(二)其利用套管11肩部112的形成,可在钉子30放入时,主动提供钉子30定位,并对正中心,该不需额外设置夹头,以对钉子30进行夹固的侧置入式击钉器结构,将具有整体构件精简、成本低与组装迅速等优势。
[006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创作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00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击钉器本体、一击钉杆及至少一钉子,其中: 击钉器本体具有一握持部,握持部上设有一侧向开口,中心往下设有一贯穿孔,贯穿孔中固结有一套管,且该套管是利用一置入口与握持部上的侧向开口形成导通,置入口左、右两侧壁缘中、下段并各凸出有一肩部,击钉杆穿置在击钉器本体的贯穿孔中,上方形成有一较大的敲击端,钉子上套设有一衬套; 通过上述结构,钉子是从闪避缺口经侧向开口与置入口放入套管内部,以利用肩部提供衬套承载,让钉子能在套管内产生定位,并对正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握持部上方扩大有一防护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透过肩部的凸伸将能构成一上大、下小形态的置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握持部上套设有一具闪避缺口的护套,该护套并可在握持部上转动,以在转动过程以闪避缺口选择对正或错开于侧向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衬套是塑料制品,外周设有一颈缩段,底端设有导斜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肩部下方设有一连通于套管内部与侧向开口间的槽道,以该槽道提供闪避,将令钉子能配合垫片进行使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击钉器本体的侧向开口能配合一容置有多个钉子的控制器一起进行使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置入式击钉器,其特征在于,击钉杆末端偏一侧处形成有一缺口,让击钉杆末端能构成具长度的落差,以供设呈开叉钉形态的钉子进行使用。
【文档编号】B25C3/00GK203390885SQ20132045740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洪英丰 申请人:允畅五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