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869发布日期:2019-04-13 00:4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



背景技术:

组织夹,又称血管夹、结扎夹、止血夹,用于外科手术(主要是微创腹腔镜手术)中夹闭血管和管道组织。如用于胆囊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切除术中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起到止血、结扎闭合作用。早期的血管或组织结扎的常用方法是针线吻合,但针线吻合存在血管内膜损伤较大、吻合操作复杂、耗时过长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从血管夹问世以来逐渐有取代针线吻合的趋势。最初的血管夹以金属材质为主,如钛夹、银夹、不锈钢夹等,此类血管夹虽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但往往容易出现松动、游移、过早脱落等现象,且留置体内会干扰影响术后的光学影像诊断;随着1999年泰利福公司推出威克夹,不可吸收夹渐渐打开市场,成为组织结扎的一种新的选择方式,威克夹从结构设计上改善了出现松动、游移或过早脱落等现象,留置体内会亦不会干扰影响术后的光学影像诊断,但长期留置体内仍会产生潜在危害。近年来随着可吸收材料的发展,可吸收生物夹渐渐入市,但目前的可吸收夹仍存在夹闭力不足、抗滑脱力不足、腹腔镜施夹过程容易发生偏移等多种问题。

US7326223公开了带整体切割导轨的结扎夹(LIGATING CLIP WITH INTEGRAL CUTTING GUIDE),具体公开了止血夹为V分叉两臂结构,由安全扣锁、弹性合页、弓型钉腿(夹体)、一体化防滑齿和隆突五部分组成。但是,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牢固性还不够,血夹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锁紧部位滑脱,容易出现偏移。

CN 203776976 U公开了一种防脱落的止血夹,具体公开了包括均为弧形结构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条夹臂的一端采用弹性合页连接,自由端为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通过一组为阴阳扣合结构,相互锁合的安全锁扣,以提高牢固性。CN 203776975 U公开了一种止血夹,具体公开了弓型两臂的内表面为相对应凹凸结构,便于两臂的啮合,使被夹闭血管或管道组织能够牢固的闭合;通过凹凸面上的凸形的锥形齿条,增加摩擦系数,防上滑脱,能够更好地实现止血和防泄漏的效果。然而,上述两种防脱落的止血夹实际应用的效果有限。

综上,现有技术仍缺乏一种能满足可吸收材料的防偏移的组织夹,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的选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抗偏移的组织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由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塑造而成,包括通过弹性合页连接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为弧形结构并且弧度相互吻合,所述第一夹臂的自由端设置为钩部,所述第二夹臂的自由端设置为与所述钩部相配合的钩槽,所述第一夹臂自由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隆突,所述钩槽的两端、以第二夹臂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第二隆突,所述弹性合页设置有合页空隙,所述第一夹臂内壁面沿夹臂中心线两侧设置了由依次错开的链牙组成的第一抗偏移构件,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包括多个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以及多个相邻两个链牙之间的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所述第二夹臂内壁面沿夹臂中心线两侧设置了由依次错开的链牙组成的第二抗偏移构件,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包括多个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以及多个相邻两个链牙之间的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在组织夹夹合时,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插入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插入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中心线处形成拉链状的密封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侧壁设置了防滑纹。

通过第一抗偏移构件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在组织夹夹合时,可相互配合,形成拉链状的密封线,一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血管渗血,二是增大了增大摩擦力,防止横向偏移;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侧壁设置了防滑纹,防滑纹可以增大侧面摩擦力,防止纵向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构型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构型一致。构型一致,是指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和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的尺寸大小均相同,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和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间隙的距离与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和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间隙的距离相等。

链牙相互配合,可以在夹闭线的两侧形成类波浪状的条带,在受到冲击力时可以通过斜面或弧面将受到的力最大限度的扩散,从而减弱受到的与组织夹壁垂直方向的力,从而降低组织夹滑脱的可能性,或降低组织夹对血管组织的静摩擦力,减小对血管或组织的损伤。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均为柱体,在第一夹臂长度方向的截面均为正多变形或圆弧形或二者的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在所述第一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在所述第一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0.5-1:1。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尺寸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尺寸不一致。链牙尺寸不一致时,拉链状的链牙相互配合可在夹闭线的两侧形成两条类波浪状的条带,链牙之间存在空隙,可以更加有助于冲击力的分散,从而减弱受到的与组织夹壁垂直方向的力,从而降低组织夹滑脱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均为半圆柱体,在第一夹臂长度方向的截面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半圆形截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半圆形截面的半径之比为2-4:1,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在所述第一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在所述第一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 0.1-1:1,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在所述第二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在所述第二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0.5-1:1。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均为正多边形柱体,在第一夹臂长度方向的截面均为正多边形,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的边长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的边长之比为1.5-5:1,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在所述第二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在所述第二夹臂长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0.5-1:1。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纹为纵横混合花纹。纵横混合花纹摩擦力较大。

作为优选,所述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所述聚乳酸分子量分布为38-60万,黏度为2.6-3.8。选用合适的分子量和粘度,可增强材料的性能。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聚乳酸收缩率0.01-2%。选用具有一定收缩率的高分子材料,增大组织夹摩擦系数,增大抗滑脱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拉链状的抗偏移构件,可在夹壁中心线处形成密封线,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血管渗血及增大横向摩擦力,防止横向偏移;

(2)链牙构型一致时,拉链状的链牙相互配合,可以在夹闭线的两侧形成一段类波浪状的条带,在受到冲击力时可以通过斜面或弧面将受到的力最大限度的扩散,从而减弱受到的与组织夹壁垂直方向的力,从而降低组织夹滑脱的可能性;

(3)链牙构型不一致时,拉链状的链牙相互配合可在夹闭线的两侧形成两条类波浪状的条带,链牙之间存在空隙,可以更加有助于冲击力的分散,从而减弱受到的与组织夹壁垂直方向的力,从而降低组织夹滑脱的可能性;

(4)防滑纹可以增大侧面摩擦力,防止纵向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本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的链牙局部放大图;

图3实施例2的链牙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弹性合页3、第一隆突4、合页空隙5、钩部6、钩槽7、第二隆突8、防滑纹9、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1、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12、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如图1所述,

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由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塑造而成,包括通过弹性合页3连接的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所述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均为弧形结构并且弧度相互吻合,所述第一夹臂1的自由端设置为钩部6,所述第二夹臂2的自由端设置为与所述钩部相配合的钩槽7,所述第一夹臂1自由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隆突4,所述钩槽7的两端、以第二夹臂2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第二隆突8,所述弹性合页3设置有合页空隙5,所述第一夹臂1内壁面沿夹臂中心线两侧设置了由依次错开的链牙组成的第一抗偏移构件,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包括多个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以及多个相邻两个链牙之间的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1,所述第二夹臂2内壁面沿夹臂中心线两侧设置了由依次错开的链牙组成的第二抗偏移构件,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包括多个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12以及多个相邻两个链牙之间的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3,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在组织夹夹合时,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插入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3,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12插入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1,在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中心线处形成拉链状的密封线;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侧壁设置了防滑纹9。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 插入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3,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12插入第一抗偏移构件的链牙空隙 11,在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中心线处形成拉链状的密封线,一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血管渗血,二是增大了增大摩擦力,防止横向偏移;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侧壁设置了纵横混合花纹的防滑纹9,防滑纹9可以增大侧面摩擦力,防止纵向偏移。

所述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所述聚乳酸分子量分布为38-60万,黏度为 2.6-3.8。选用合适的分子量和粘度,可增强材料的性能。所述所述聚乳酸收缩率0.01-2%。选用具有一定收缩率的高分子材料,增大组织夹摩擦系数,增大抗滑脱力。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构型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12构型一致,在第一夹臂1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正多形和圆弧形的结合,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的底部是正多方向,顶部为圆弧形。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1在所述第一夹臂1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在所述第一夹臂1长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0.9:1。

当链牙尺寸一致,链牙相互配合,可以在夹闭线的两侧形成类波浪状的条带,在受到冲击力时可以通过斜面或弧面将受到的力最大限度的扩散,从而减弱受到的与组织夹壁垂直方向的力,从而降低组织夹滑脱的可能性,或降低组织夹对血管组织的静摩擦力,减小对血管或组织的损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构型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构型不一致。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与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12均为半圆柱体,在第一夹臂1 长度方向的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半圆形截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2半圆形截面的半径之比为1.5:1。

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1在所述第一夹臂1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在所述第一夹臂1长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0.3:1;所述第二抗偏移构件链牙空隙11在所述第二夹臂1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抗偏移构件链牙10在所述第一夹臂1 长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1:1。

链牙尺寸不一致时,拉链状的链牙相互配合可在夹闭线的两侧形成两条类波浪状的条带,链牙之间存在空隙,可以更加有助于冲击力的分散,从而减弱受到的与组织夹壁垂直方向的力,从而降低组织夹滑脱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