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6011发布日期:2018-10-23 23:1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能够压迫人体的一部分的穿着用具、即在作为筒状的下肢用护带、衣袖、袜子、紧身衣、肘部用护带、手、手腕用护带等而从外部施加压迫力的绷带等中使用的筒状绷带,尤其是涉及适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淋巴水肿等疾病的预防、治疗的筒状绷带。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在下肢等的静脉瘤、静脉血栓症这样的静脉回流障碍、淋巴水肿等疾病的预防、治疗中,使用穿着于患部区域并对该区域施加压迫力的绷带状的压迫构件、被设计成在长边方向上阶段性地减弱压迫压力的弹性长筒袜等的压迫法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淋巴水肿的疾病中,没有对治疗有效的药剂、外科手术,现状是该疗养主要依靠于压迫法这样的理学的疗法。此外,淋巴水肿是指如下的状态:由于淋巴结、淋巴管因某些原因而被压迫、缩窄、堵塞,所以淋巴阻滞,水分(包含有蛋白质、淋巴球等)会过剩地积存在组织、细胞的间隙。

根据卷绕类型的绷带状的压迫构件,虽然能够通过向穿着者的穿着部位的叠绕而不选择穿着者地进行与穿着者的穿着部位的形状对应的压迫,但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则无法根据患部的状态而在患部区域调节为适当的压迫力。也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在施加了不适当的压力的情况下,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而使得症状恶化。因此,难以在不委托专家、医师、护士的情况下适当地穿着。

相对于此,根据形成为筒状的压迫构件,例如根据在下肢用的情况下预先阶段性地被设计成从脚腕部朝向大腿部侧使穿着压力减弱的弹性长筒袜、衣袖、筒状绷带等,即使不是专家,也能够实现不会滑落的穿着,不需要压迫力的调节。

然而,在以往的医疗用的弹性长筒袜等中,尤其是作为下肢用的长筒袜,存在使筒状编织物的一部分膨胀(使其具有圆度)而与脚后跟形状对应的长筒袜,但在穿着时,在脚腕附近,尤其是从脚的脚踝到脚背部的部分会产生松弛,在脚的脚背部侧产生褶皱,根据情况,如果由于该横向褶皱的线条(日文:切れ目)咬入肌肤而使得回流因穿着压力的集中而被阻碍,或者,另一方面,在淋巴液容易阻滞的(容易积存的)脚踝附近(尤其是,脚踝后部)衣料浮起而使得穿着压力减弱,则无法进行适当的压迫,存在穿着压力不稳定这样的问题。因而,实际情况是:为了使穿着压力变弱的脚踝附近的压迫均等,利用发泡树脂(海绵)等缓冲件来覆盖该患部,并在此基础上穿着弹性长筒袜等,由此提高脚踝附近的穿着压力。

在此,在基于以往的圆型编织机的编织中,通过变更编织纱的张力、线圈高度(度目值、线圈密度、环圈的直径),从而能够使形状具有变动,但由于基本上无法进行针脚数的变更,而是以规定的针脚数成为编织幅度恒定的编织,所以这样的特性形状、尺寸形状的表现存在限界,难以适合于脚腕的周围的尺寸形状。

即,在利用具备圆筒状的针筒的筒型编织机来进行圆型针织编织的情况下,例如在具有脚后跟部的下肢用的情况下,首先,使针筒沿一定方向旋转,并使所有的织针都用于编结,由此将腿部编织为筒状,接着,将针筒变更为一定角度的范围的往复转动运动,并使一部分的织针用于编结,由此对脚后跟部进行编结,再次使针筒沿一定方向旋转,并使所有的织针都用于编结,由此将脚部编结为筒状,并进行编织。

在基于这样的圆型针织的编织中,由于参与编结的织针数、编织幅度被确定为恒定且周径被限定在规定范围内,所以筒的直径恒定,必然,将腿部与脚部连接的腿部下端和脚部上端会以相同的编织幅度被确定在周长恒定的范围内,另外,脚后跟部的大小也会被确定在规定的范围,因此,难以进行与脚腕的尺寸形状对应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而且,如果在脚腕侧提高编织的密度,由于增加线圈密度而设为小径,则也会存在通气性变差而容易闷热,穿着困难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例如在从腿部开始编织的情况下,在编织脚后跟部时,在使针筒的转动角度依次减少之后,再次使针筒的转动角度依次增加,从而进行编结,之后,继续进行脚部的编织。此时,通过在脚后跟部的编织中使用使编织幅度依次减少、接着使编织幅度依次增大的局部的折回编织,从而在脚后跟部,在编织幅度(圈数)的减少区域和增大区域的线圈减增的接合边界形成提针线,因此,在那里容易产生褶皱,也会妨碍编织物的延伸。

因此,在基于圆型针织的编织中,编织物在脚腕正面的脚的脚背侧变得容易松弛,另一方面,在脚腕背面的脚后跟侧,编织物倾向于被绷紧而进行拉拽,难以得到也与脚的脚踝部的弯曲形状对应的均匀的穿着压力。而且,在以往的圆型针织的弹性长筒袜中,如果在脚腕正面产生褶皱,则穿着压力集中,在此基础上,在脚腕区域会提高线圈密度,所以通气性差,且容易闷热,因此,尤其是在尼龙制的弹性长筒袜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湿疹。

然而,关于穿着压力,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下肢覆盖件:在通过穿戴而与肌肤接触的内侧,将基于毛圈编织的毛圈等凸部在下腿部的前侧沿上下方向分开地配置,另外,在下腿部的后侧沿上下方向形成毛圈等凸部,从而设置局部的穿着压力部,由此,利用基于该穿着压力部的按压作用来得到刺激和按摩效果,并消除浮肿、疲劳感。

另外,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公开的那样,可知在前后设置有针床的横机中,也能够对具有脚后跟部的袜子等进行编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98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96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8/07862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按压作用,仅设为了腿部,包含有脚踝的脚的部位未被考虑在内,另外,局部的穿着压力部的配置也在腿部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不同,压力平衡不均匀,因此,其作用效果是局部性的,在穿着时还有可能产生违和感。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袜子是假定为通常在生活中使用的一般的袜子,在生活用的一般的袜子中,考虑到在脚腕部位的正面侧反复进行弯曲、穿脱性,为设置有形变的设计,并不存在也与脚的脚踝部附近的弯曲形状对应地赋予均匀的压迫力这样的想法。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对应地提高适合性且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的下肢用护带等筒状绷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筒状绷带是通过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的圈数变化而与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截面变化对应地使周长变化的筒状绷带,其中,通过编织,在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交替地排列凹部以及凸部,从而将与所述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截面凹凸状。

在此,上述纵行侧是指形成线圈的纱连续地在编织物的横向(x方向)上排列的环圈列,该纵行侧有别于呈环圈状地织入纱并在编织物的纵向(y方向)上排列的横列侧。

另外,作为在上述编织物的编织中使用的纱,例如能够列举短纤纱、长丝纱、单根长丝纱、蓬松纱、中空纱、包线、芯丝纱、复合纱、扁平纱、异形截面纱、裂纱、漆纱等纱。并且,作为纱的原材料,能够使用由化学材料形成的纱、由金属形成的纱、由植物形成的纱、以及将上述纱中的两个以上组合而成的合股线等。

并且,上述的与人体的截面变化对应地通过使形成线圈的纱连续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变化而使周长变化是指:利用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的圈数来调整筒状的周长(纵行侧的长度),从而应对与人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变化。

另外,上述的通过编织而使凹部以及凸部在周向上连续的截面凹凸状是指:在筒状绷带的内表面侧,由呈现为凹状的线圈形成的凹部以及由呈现为凸状的线圈形成的凸部在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筒状)的周向上连续,筒状绷带的横截面形状在内表面侧呈凹凸形状(波形状),例如,能够通过罗纹编织(罗纹针织)、集圈编织等编织方法(织入)来形成。

根据技术方案1的结构,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所述凹部以及所述凸部在长边方向(横列方向)上连续地延伸。

根据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结构,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相比于与所述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在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使周向的环状的张力增大。

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的结构,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呈现于与所述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的凸部和凹部,使周向的环状的张力不同。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筒状绷带是通过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的圈数变化而与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截面变化对应地使周长变化的筒状绷带,其中,在编织物的表里交替地排列凹部以及凸部,截面外形在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呈凹凸的连续的凹凸状,相比于由在与所述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形成的外侧凸部,在由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形成的内侧凸部,使该内侧凸部的截面外形更近似于曲线状。

在此,上述纵行侧是指形成线圈的纱连续地在编织物的横向(x方向)上排列的环圈列,该纵行侧有别于呈环圈状地织入纱并在编织物的纵向(y方向)上排列的横列侧。

另外,作为在上述编织物的编织中使用的纱,例如能够列举短纤纱、长丝纱、单根长丝纱、蓬松纱、中空纱、包线、芯丝纱、复合纱、扁平纱、异形截面纱、裂纱、漆纱等纱。并且,作为纱的原材料,能够使用由化学材料形成的纱、由金属形成的纱、由植物形成的纱、以及将上述纱中的两个以上组合而成的合股线等。

并且,上述的与人体的截面变化对应地通过使形成线圈的纱连续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变化而使周长变化是指:利用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的圈数来调整筒状的周长(纵行侧的长度),从而应对与人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变化。

另外,上述的通过编织而使凹部以及凸部在周向上连续的截面凹凸状是指:在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筒状)的周向上,凹部以及凸部连续,筒状绷带的横截面形状在表里呈凹凸形状(波形状),例如,能够通过罗纹编织(罗纹针织)、集圈编织等编织方法(织入)来形成。

而且,上述的相比于外侧凸部,在内侧凸部,使该内侧凸部的截面外形更近似于曲线是指:在筒状绷带的横截面,在与由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形成的外侧凸部的比较中,相比于该外侧凸部,由在与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形成的内侧凸部带有圆度。

根据技术方案5的结构,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所述外侧凸部以及所述内侧凸部在长边方向(横列侧)上连续地延伸。

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任一项的结构,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编织物的厚度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在2mm~15mm的范围内,优选的是在5mm~15mm的范围内。

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任一项的结构,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外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为3mmHg~70mmHg,优选的是,为15mmHg~50mmHg,更优选的是,在20mmHg~45mmHg的范围内。

在此,上述穿着压力是将筒状绷带穿着于五趾袜用展示男士用((株式会社)店研创意51-196-10-2)的脚模(左脚)并利用气囊式接触压力测定器(AMI TECHNO,Inc制,AMI3037-SB-SET)而进行测定的。

另外,上述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是在脚的外踝(外脚踝)部的脚后跟侧的后方且与凸起的外踝(外脚踝)部的下侧部分相当的大致平坦部分进行测定的。

此外,上述数值范围并不是要求严格的精确的范围,并不否定由测量精度等引起的百分之几的误差。

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8中任一项的结构,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外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优选的是,为30%以下,更优选的是,为10%以下。

在此,上述穿着压力是将筒状绷带穿着于五趾袜用展示男士用((株式会社)店研创意51-196-10-2)的脚模(左脚)并利用气囊式接触压力测定器(AMI TECHNO,Inc制,AMI3037-SB-SET)而进行测定的。

另外,上述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是在脚的外踝(外脚踝)部的脚后跟侧的后方且与凸起的外踝(外脚踝)部的下侧部分相当的大致平坦部分进行测定的。

而且,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是在脚腕侧的正面中央部且与脚心的顶点的正上方相当的部分进行测定的。

此外,上述数值范围并不是要求严格的精确的范围,并不否定由测量精度等引起的百分之几的误差。

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和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的连结中,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使第二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较大而将其设为大径,并利用连接编织物来连结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的连结部分的直径的差异,所述连接编织物是通过增大在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之间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而进行编织的,在以沿着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和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的左右对称线使纵行侧的环状(筒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从第一筒状编织物、第二筒状编织物与连接编织物的边界部起朝向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与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连续的一侧的所述左右对称线的假想垂线的距离幅度a、与从所述边界部起朝向所述连接编织物侧的所述左右对称线的假想垂线的距离幅度b的关系为在6:4≤a:b≤9:1的范围内。

在此,上述纵行侧是指形成线圈的纱连续地在编织物的横向(x方向)上排列的环圈列,上述横列侧是指呈环圈状地织入纱并在编织物的纵向(y方向)上排列的环圈行。

作为在上述编织物的编织中使用的纱,例如能够列举短纤纱、长丝纱、单根长丝纱、蓬松纱、中空纱、包线、芯丝纱、复合纱、扁平纱、异形截面纱、裂纱、漆纱等纱。并且,作为纱的原材料,能够使用由化学材料形成的纱、由金属形成的纱、由植物形成的纱、将上述纱中的两个以上组合而成的合股线等。另外,对于编织方法而言,能够列举罗纹编织、网眼编织、提花编织等平织编织、弹力平织、裸平织编织、双反面编织等。尤其是,通过在第一筒状编织物、第二筒状编织物中将罗纹编织设为基体组织,从而能够增大回流促进效果。

另外,上述左右对称线是指在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中,以使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筒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将编织物按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分割时的假想线,上述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的第一筒状编织物、第二筒状编织物与连接编织物的关系为: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从第一筒状编织物、第二筒状编织物与连接编织物的边界部起朝向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与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连续的一侧的所述左右对称线的假想垂线的距离幅度a、与从所述边界部起朝向所述连接编织物侧的所述左右对称线的假想垂线的距离幅度b之比在6:4≤a:b≤9:1的范围内。

并且,相比于上述第一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以及连接编织物连结时的由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筒状)的直径,将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连接编织物连结时的由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筒状)的直径设为大径,即,是指: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以及连接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编织幅度,第二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连接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编织幅度较大。

此外,上述数值范围并不是要求严格的精确的范围,并不否定由编织纱的种类、编织方法等引起的百分之几的误差。

根据技术方案10的结构,在技术方案11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使所述连接编织物连结在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以及连接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筒状)的周长、编织幅度的10%~40%的范围内,优选的是,连结在20%~40%的范围内,另外,使所述连接编织物连结在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连接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编织幅度的10%~40%的范围内,优选的是,连结在20%~40%的范围内,使所述连接编织物夹设于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之间,使所述连接编织物的与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的连接距离比所述连接编织物的与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的连接距离大。

此外,上述数值范围并不是要求严格的精确的范围,并不否定由编织纱的种类、编织方法等引起的百分之几的误差。

根据技术方案10或技术方案11的结构,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和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的横截面的厚度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在2mm~15mm的范围内。

根据技术方案10至技术方案12中任一项的结构,在技术方案13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外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为3mmHg~70mmHg,优选的是,为15mmHg~50mmHg,更优选的是,为20mmHg~45mmHg的范围内。

在此,上述穿着压力是将筒状绷带穿着于五趾袜用展示男士用((株式会社)店研创意51-196-10-2)的脚模(左脚)并利用气囊式接触压力测定器(AMI TECHNO,Inc制,AMI3037-SB-SET)而进行测定的。

另外,上述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是在脚的外踝(外脚踝)部的脚后跟侧的后方且与凸起的外踝(外脚踝)部的下侧部分相当的大致平坦部分进行测定的。

此外,上述数值范围并不是要求严格的精确的范围,并不否定由测量精度等引起的百分之几的误差。

根据技术方案10至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的结构,在技术方案14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外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优选的是,为30%以下,更优选的是,为10%以下。

在此,上述穿着压力是将筒状绷带穿着于五趾袜用展示男士用((株式会社)店研创意51-196-10-2)的脚模(左脚)并利用气囊式接触压力测定器(AMI TECHNO,Inc制,AMI3037-SB-SET)而进行测定的。

另外,上述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是在脚的外踝(外脚踝)部的脚后跟侧的后方且与凸起的外踝(外脚踝)部的下侧部分相当的大致平坦部分进行测定的。

而且,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是在脚腕侧的正面中央部且与脚心的顶点的正上方相当的部分进行测定的。

此外,上述数值范围并不是要求严格的精确的范围,并不否定由测量精度等引起的百分之几的误差。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筒状绷带,通过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在长边方向上使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可变,从而能够应对相对于人体的长度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不同。通过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使线圈数变化,从而能够提高尺寸形状的表现自由度,能够自如地设定周长,容易进行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对应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因此,例如,即使相对于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较大的脚关节周围,也能够提高适合性,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过多或不足引起的松弛、褶皱的产生、绷紧,即使相对于脚踝周边的凹部,也能够使编织物密接并使穿着压力分布均匀,能够使穿着压力稳定。而且,通过使圈数变化来调整环状的长度(周长),从而能够通过任意环圈的直径的设定来得到充分的伸展性,能够防止咬入、由咬入引起的穿着压力的集中、通气性的降低,也能够使穿脱变得容易。

并且,由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通过编织而使凹部以及凸部交替地排列,从而在环状(筒状)的周向上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截面凹凸状,因此,在穿着时,能够利用该凹凸在与穿着者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产生穿着压力差,由此促进淋巴液的流动,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另外,能够承受平衡良好的压迫力,不会有违和感。

像这样,能够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对应地提高适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适合于穿着部位的编织物在周向上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截面凹凸状,从而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筒状绷带,通过使所述凹部以及凸部在长边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从而能够使穿着压力的强弱沿着淋巴液流动的方向,因此,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并提高回流促进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筒状绷带,由于相比于与所述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的环状的张力较大,所以能够使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形成的凸部的厚度方向的体积增大并使其具有曲率。因而,除了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高基于凸部的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提高压迫力(按压力)、穿着压力。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筒状绷带,由于在呈现于与所述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的凸部和凹部使环状的张力不同,因此,能够利用张力的不同,使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形成的凸部的厚度方向的体积增大并使其具有曲率。因而,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高基于凸部的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提高压迫力(按压力)、穿着压力。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筒状绷带,通过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在长边方向上使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可变,从而能够应对相对于人体的长度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不同。通过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使线圈数变化,从而能够提高尺寸形状的表现自由度,能够自如地设定周长,容易进行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对应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因此,例如,即使相对于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较大的脚关节周围,也能够提高适合性,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过多或不足引起的松弛、褶皱的产生、绷紧,即使相对于脚踝周边的凹部,也能够使编织物密接并使穿着压力分布均匀,能够使穿着压力稳定。而且,通过使圈数变化来调整环状的长度(周长),从而能够通过任意环圈的直径的设定来得到充分的伸展性,能够防止咬入、由咬入引起的穿着压力的集中、通气性的降低,也能够使穿脱变得容易。

并且,由于在编织物的表里使凹部以及凸部交替地排列而使横截面在周向上呈凹凸的连续的凹凸状,因此,在穿着时,能够利用该凹凸在与穿着者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产生穿着压力差,由此促进淋巴液的流动,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另外,能够承受平衡良好的压迫力,不会有违和感。

而且,相比于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的外侧凸部,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的内侧凸部中,使该内侧凸部横截面外形更近似于曲线,由此,能够提高基于凸部的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提高压迫力(按压力)、穿着压力。

像这样,在能够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对应地提高适合性的基础上,通过将适合于穿着部位的编织物在周向上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截面凹凸状,从而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筒状绷带,通过使所述外侧凸部以及内侧凸部在长边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从而能够使穿着压力的强弱沿着淋巴液流动的方向,因此,除了技术方案5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并提高回流促进效果。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由于该编织物的横截面的截面厚度在2mm~15mm的范围内,所以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任一项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得在编织物不容易产生褶皱,尤其是,即使是在穿着时存在弯曲等动作的部位(例如脚的脚背侧),也不容易产生褶皱,能够防止由褶皱的咬入引起的穿着压力的集中、挤压(日文:ターニケット)作用。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筒状绷带,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在3mmHg~70mmHg的范围内。

在此,如果穿着压力小于3mmHg,则无法得到回流促进效果,如果超过70mmHg,则反而有可能会阻碍回流促进。

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绷带,由于能够在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抑制编织物的褶皱的产生、绷紧(拉拽),并使编织物密接且适合于人体的脚关节周围,因此,即使在以往被视为难以施加穿着压力的脚踝周围、尤其是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也能够设为使穿着压力为15mmHg以上的较高的适合性、压迫力,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根据回流促进效果的观点,在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通过实现穿着压力为15mmHg以上的较高的适合性、压迫力,从而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但根据穿着者的穿着部位(患部)的状态,由于较高的穿着压力,例如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因此,只要在3mmHg~70mmHg的范围内,就可以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任一项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导致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的可能性变低,能够在下肢得到回流促进效果。优选的是,使穿着压力在15mmHg~50mmHg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使之在20mmHg~45mmHg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不仅穿着感良好,而且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对脚关节周围、尤其是对淋巴液容易积存的脚踝部、脚腕背面的水肿的减轻效果也变高。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绷带,由于能够在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抑制编织物的褶皱的产生、绷紧(拉拽),并使编织物密接且适合于人体的脚关节周围,因此,即使在以往被视为难以施加穿着压力的脚踝周围、尤其是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也能够设为使穿着压力为15mmHg以上的较高的适合性、压迫力,能够使与脚的脚背侧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像这样,通过使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即使在被视为淋巴液容易积存的脚踝部周围,也施加较高的穿着压力,在脚关节周围使穿着压力分布稳定并防止穿着压力的集中,设为均匀的穿着压力分布,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8中任一项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在下肢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对脚关节周围、尤其是对淋巴液容易积存的脚踝部、脚腕背面的水肿的减轻效果也变高。优选的是,使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30%以下,更优选的是,为10%以下,在该情况下,穿着压力的稳定性变高,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筒状绷带,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使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的与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连结的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更大,通过利用连接编织物在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之间使横列侧的圈数增大并将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连结,从而使连接编织物具有曲率,在通过穿着而例如覆盖脚关节周围时,能够适合于存在膨胀的脚后跟的形状,并防止在脚后跟侧的绷紧。并且,在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的连结部分,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而将第二筒状编织物设为大径,使连结部分在第一筒状编织物和第二筒状编织物具备直径的变化,由此,在将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连结的连接编织物,能够使连接编织物与脚后跟的膨胀相匹配地具有充分大的曲率,能够在穿着时减少脚后跟侧的绷紧。另外,在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的连结中,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而将第二筒状编织物设为大径,由此,能够具备直径的选择幅度,因此,能够进行与脚关节周围等截面变化较大的尺寸形状相匹配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在穿着时,能够抑制在脚的脚背侧的松弛、褶皱的产生,另外,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施加过大的张力。

并且,在按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和第二筒状编织物的左右对称线进行了折叠的状态下,从第一筒状编织物、第二筒状编织物与连接编织物的边界部起朝向第二筒状编织物与第一筒状编织物连续的一侧的左右对称线的假想垂线的距离幅度a、与从所述边界部起朝向连接编织物侧的左右对称线的假想垂线的距离幅度b之比在6:4≤a:b≤9:1的范围内,因此,不是在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之间具有曲率的连接编织物进行覆盖,而是由不具有圆度(膨胀)的第一筒状编织物和第二筒状编织物来覆盖脚踝周边的凹凸形状。

像这样,在穿着时,能够抑制在脚的脚背侧产生松弛、褶皱,而且,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的绷紧,因此,利用第一筒状编织物和第二筒状编织物,即使相对于脚踝周边的凹部分,也能够没有浮起地与脚踝周围密接,能够在脚关节周围实现均匀的压迫。

即,由于能够提高对截面尺寸形状变化较大的脚关节周围等穿着部位的适合性而使穿着压力稳定,所以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1的发明的筒状绷带,由于使所述连接编织物连结在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的与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以及所述连接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的10%~40%的范围内,另外,使所述连接编织物连结在所述第二筒状编织物的与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所述连接编织物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的10%~40%的范围内,因此,除了技术方案10记载的效果之外,在通过穿着而例如覆盖脚关节周围时,还能够减少第一筒状编织物与第二筒状编织物的向脚后跟侧的绷紧。由此,能够防止由覆盖脚踝附近的凹凸等截面变化较大的尺寸形状的第一筒状编织物和第二筒状编织物的张紧引起的浮起,能够提高对脚踝附近等截面变化较大的尺寸形状的密接性。

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由于所述第一筒状编织物与所述第二筒状编的厚度在2mm~15mm的范围内,所以除了技术方案10或技术方案11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得在编织物不容易产生褶皱,尤其是,即使是在穿着时存在弯曲等动作的部位(例如脚的脚背侧),也不容易产生褶皱,能够防止由褶皱的咬入引起的穿着压力的集中、挤压作用。

根据技术方案13的发明的筒状绷带,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在3mmHg~70mmHg的范围内。

在此,如果穿着压力小于3mmHg,则无法得到回流促进效果,如果超过70mmHg,则反而有可能会阻碍回流促进。

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绷带,由于能够在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抑制编织物的褶皱的产生、绷紧(拉拽),并使编织物密接且适合于人体的脚关节周围,因此,即使在以往被视为难以施加穿着压力的脚踝周围、尤其是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也能够设为使穿着压力为15mmHg以上的较高的适合性、压迫力,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根据回流促进效果的观点,在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通过实现穿着压力为15mmHg以上的较高的适合性、压迫力,从而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但根据穿着者的穿着部位(患部)的状态,由于较高的穿着压力,例如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因此,只要在3mmHg~70mmHg的范围内,就可以除了技术方案10至技术方案12中任一项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导致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的可能性变低,能够得到回流促进效果。优选的是,使穿着压力在15mmHg~50mmHg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使之在20mmHg~45mmHg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不仅穿着感良好,而且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对脚关节周围、尤其是对淋巴液容易积存的脚踝部、脚腕背面的水肿的减轻效果也变高。

在技术方案14的发明的筒状绷带中,在穿着于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时,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绷带,由于能够在所述人体的脚关节周围抑制编织物的褶皱的产生、绷紧(拉拽),并使编织物密接且适合于人体的脚关节周围,因此,即使在以往被视为难以施加穿着压力的脚踝周围、尤其是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也能够设为使穿着压力为15mmHg以上的较高的适合性、压迫力,能够使与脚的脚背侧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像这样,通过使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40%以下,即使在被视为淋巴液容易积存的脚踝部周围,也施加较高的穿着压力,在脚关节周围使穿着压力分布稳定并防止穿着压力的集中,设为均匀的穿着压力分布,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0至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在下肢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对脚关节周围、尤其是对淋巴液容易积存的脚踝部、脚腕背面的水肿的减轻效果也变高。优选的是,使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部周围的基端部与脚的脚背部的穿着压力差为30%以下,更优选的是,为10%以下,在该情况下,穿着压力的稳定性变高,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c)是进行用于确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形状的人体的尺寸采集的尺寸采集列表的说明图。

图2是在将穿着时成为脚的脚背侧以及腿的小腿侧的一方设为正面侧、将其相反侧的脚的小腿肚侧设为背面侧时,在使筒状绷带的左右侧面侧相对并折叠重合后的重叠状态下,从侧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图2的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a)是实施例的照片,(b)是用于说明图2的A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图2的B所示的局部放大图,(a)是表示在未从外部施加力的状态下筒状绷带的外表面侧(表面侧)与内表面侧(里面侧)的编织状态的实施例的照片,(b)是表示在从外部施加了规定的力而沿纵行方向(周向)拉伸后的状态下,筒状绷带的外表面侧(表面侧)与内表面侧(里面侧)的编织状态的实施例的照片。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图2的C所示的局部放大图,(a)是表示在未从外部施加力的状态下筒状绷带的外表面侧(表面侧)与内表面侧(里面侧)的编织状态的实施例的照片,(b)是表示在从外部施加了规定的力而沿纵行方向(周向)拉伸后的状态下,筒状绷带的外表面侧(表面侧)与内表面侧(里面侧)的编织状态的实施例的照片。

图6是在将穿着时成为脚的脚背侧以及腿的小腿侧的一方设为正面侧、将其相反侧的脚的小腿肚侧设为背面侧时,在使正面侧与背面侧相对并折叠重合后的重叠状态下,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俯视图(主视图)。

图7是在将穿着时成为脚的脚背侧以及腿的小腿侧的一方设为正面侧、将其相反侧的脚的小腿肚侧设为背面侧时,在使正面侧与背面侧相对并折叠重合后的重叠状态下,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俯视图(后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图7的D的主要部分放大图,(a)是实施例的照片,(b)是用于说明图7的C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凹凸构造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构造的编织图,(a)是用于说明编织状态的编织物的主要部分放大图,(b)是表示编织横列的编织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实施例的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构造的编织横列的编织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连接编织物的简要的编织基本动作的编织横列图。

图13(a)~(f)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第一筒状编织物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构造的其他编织横列例的编织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穿着于人体的脚模的状态的外观图,(a)是从脚部的脚背侧以及侧面侧观察的实施例的照片,(b)是从脚部的脚后跟侧观察的实施例的照片。

图15是在人体的脚模中表示作为穿着压力的测定部位的测定点e(脚的脚后跟侧的内踝周围的基端部)的说明图。

图16是在人体的脚模中表示作为穿着压力的测定部位的测定点f(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周围的基端部)的说明图。

图17是在人体的脚模中表示作为穿着压力的测定部位的测定点g(脚的脚背部)的说明图。

图18是在人体的脚模中表示作为穿着压力的测定部位的测定点h(脚的脚腕下端侧面部)的说明图。

图19在人体的脚模中表示作为穿着压力的测定部位的测定点i(脚的小腿肚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图示的相同的记号以及相同的符号为相同或相当的功能部分,因此,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

首先,主要参照图1至图9、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将本发明的筒状绷带的穿着对象设为人体的下肢(腿部以及脚部)的事例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是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编织物,作为沿人体下肢的长度方向进行穿着的下肢用护带(长护带),通过穿着而覆盖从除了脚尖之外的脚部到腿部的大腿部的部分。对于作为筒状绷带1的下肢用护带而言,既存在作为一对而用于两腿的情况,也存在仅穿着于右腿或左腿的某一方的情况,能够没有区别地用于右腿、左腿。

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具有:覆盖人体的腿部侧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续并覆盖人体的脚部侧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及与人体的脚部的脚后跟形状对应地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连结而覆盖人体的脚部的脚后跟部侧的连接编织物30。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使用穿着于人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进行编织。

在此,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例如被确定为如下述的表1以及图1所示那样进行尺寸采集的尺寸的位置。因此,根据用途(例如淋巴水肿或下肢静脉瘤等的治疗、预防用等),或根据筒状绷带1的种类(护带、衣袖、长筒袜、分指手套、内衣等)、从外部施加压迫力的腕部、腿部、头部、脚部、手部、手腕部等筒状绷带1的穿着部位,来确定尺寸采集的位置,并对该位置的周围进行测定。

像这样,特定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并对特定后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处的垂直截面的长度尺寸进行测定。在人体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即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变化时,与之对应地,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对应于腿或腕等粗部的周长。

此外,通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而言,在身体的形状有变化的部分或在该部分的前后设定测定点。

在将穿着对象设为从除了脚尖之外的脚部到腿部的大腿部的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下肢用护带)中,如图1所示,进行从靠近腿部的大腿部的根部的位置L1起到脚部的小趾(小脚趾)的根部位置L10的尺寸采集。

图1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穿着对象设为人体的腿部以及脚部的一部分并对该部分进行尺寸采集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9、L10的关系(测定点)的图。

另外,作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编织中使用的实施例,表1示出了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9、m10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9、L10的位置的关系的测定值,所述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9、L10是作为人体的腿长(下档尺寸)以及除了脚尖(趾部)之外的脚长的信息,所述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9、m10是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9、L10的位置垂直的垂直截面的长度信息。其中,表1的数值是人体的截面周长的测定值,与拉伸没有直接关系。

[表1]

慎重起见,如图1所示,表1的实施例的数值示出了作为从人体的臀部(屁股)的膨胀部的终点位置a点起向下5cm的位置L1的截面(周围)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为52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1为52cm。

另外,示出了作为位置a点与膝盖的弯曲部的位置L3的中间位置L2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2为47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2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2为47cm。

并且,示出了作为膝盖的弯曲部的位置L3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3为36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3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3为36cm。

示出了作为腓骨头的位置L4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4为34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4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4为34cm。

示出了作为小腿肚的最粗的位置L5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5为35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5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5为35cm。

示出了作为小腿肚的起始位置L6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6为28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6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6为28cm。

示出了作为脚腕的最细的位置L7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7为22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7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7为22cm。

示出了作为从脚背到脚后跟位置L8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8为30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8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8为30cm。

示出了作为脚心位置L9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9为22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9的垂直截面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9为22cm。

示出了作为通过小趾(小脚趾)的根部位置L10的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0为22cm,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0的垂直截面的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10为22cm。

此外,表1的实施例的数值是下肢的淋巴水肿患者的尺寸采集数据。也可以设为以mm为单位的尺寸信息。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了人体位置信息L1、L2、L3、...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关系,所述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确定纱在横向上连续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以下称为“纵行侧”)的一个单元长度。在此,将沿编织物的纵向排列的环圈行称为横列侧、将沿横向排列的环圈列称为纵行侧。即,横列侧为沿纵向(X-Y轴中的Y轴方向)对线圈进行计数的情况下的横列针数,纵行侧为沿与横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横向(X-Y轴中的X轴方向)对线圈进行计数的情况下的纵行(量具(日文:ゲージ))针数,将沿编织物的纵向(y方向)排列的环圈行、即呈环圈状(环状)地织入纱的纵向的线圈设为横列,将沿编织物的横向(x方向)排列的环圈列、即纱在横向上连续的线圈设为纵行,由此对横列和纵行进行区别。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均利用使用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等的位置(人体的部位)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算出纵行侧的线圈列的圈数(环圈数、针数=针脚数),并将纵行侧的线圈列设定为与该圈数近似的圈数。

即,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各人体周长信息彼此之间的周长变化(周长差)表现为纵行侧的线圈列的圈数之差。

如果详细地说明,则在根据穿着部位、用途等来确定人体位置信息L1、L2、L3、...时,在该位置,将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测定为用于设定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长度的信息。

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人体周长信息m1、m2、m3、...有时也由医疗机构等提供,最初,人体周长信息m1、m2、m3、...是人体的各部分的尺寸(cm、mm)信息,使用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相对于该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对筒状绷带1进行尺寸采集。

即,虽然将相对于人体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作为人体的原始尺寸而进行尺寸采集,但在该状态下,是指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围的长度。

人体位置信息L1、L2、L3、...是相对于筒状绷带1的位置的基准,人体周长信息m1、m2、m3、...是作为用于算出将要设定的纵行侧的线圈列的线圈数的基准的周长信息,在此期间,未对信息进行加工。

并且,在得到人体周长信息m1、m2、m3、...之后,利用根据该信息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算出圈数。该计算结果为算出的圈数,但对于该圈数以下的单位而言,既可以四舍五入,也可以舍去,还可以进位。该舍去、进位、四舍五入的选择能够根据编织纱的物性以及筒状绷带1的用途的特性等来确定。

在此,考虑使用的纱的物性、编织方法、环圈的直径(度目值)等,对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进行设定。

然后,根据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来确定杨氏模量,将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环圈)的线圈列设定为与利用基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而算出的圈数近似的针脚数。

此外,例如在将纵行侧的线圈的截面面积(纱的物性)设为S、将施加于一个环状的线圈的截面面积(纱的物性)S的力设为F且原来的长度P拉伸ΔP时,杨氏模量(E)

由E=(F/S)/(ΔP/P)来表示。

在此,纵行侧的线圈的截面面积S根据纱的物性、编织方法等来确定,另外,施加于纵行侧的线圈的截面面积(短纤纱的物性)S的力F根据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来设定。在想要使施加于纵行侧的线圈的截面面积(短纤纱的物性)S的力F在任何场所中都始终为恒定值的情况下,使F/S为固定值且为常数。在该情况下,在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彼此的单元间,使杨氏模量成为恒定,不会仅对人体的长度方向的特定的部位施加外力,在穿着时,在长度方向上承受均匀的压迫力而不会产生违和感。另一方面,既可以使施加于纵行侧的线圈的截面面积(短纤纱的物性)S的力F根据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也可以使外力的大小根据部位而变化,由此,例如通过在穿着时使压迫力、穿着压力从脚腕侧朝向大腿部侧而逐渐降低的设计,也能够增大回流促进效果。

像这样,使杨氏模量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值,能够根据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截面变化(周长变化)来算出纵行侧的线圈数,根据相对于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算出的纵行侧表示圈数。即,对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纵行侧的线圈列的圈数进行设定,在该时刻,将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取代为纵行侧的圈数。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使用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相对于该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来进行编织,将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设定为与根据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圈数,由此进行编织。即,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变化表现为线圈的圈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腿长以及脚长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变化时,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变化,但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伴随着穿着于人体的部位的截面变化,利用圈数的变化来进行应对。即,通过在人体的长度方向上使线圈数可变,从而使环状的长度(纵行侧的长度)变化。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利用与基于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对应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圈数,来特定纵行侧的环状的圈数,并对圈数、编织幅度进行变更,由此确定整个长度的形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由于利用圈数的变化而使周长变化,所以也能够进行压迫力的调节,即使在长度方向上穿着部位的人体的截面发生变化,也能够实现规定的压迫,容易根据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人体的截面变化而进行所期望的压迫力的调节。

此外,压迫力除了能够通过圈数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之外,也能够通过环圈的直径(度目值)、编织方法、纱的物性等的调节(杨氏模量的设定)而进行变化,既可以使压迫力在长度方向上恒定,也可以使压迫力变化。

另外,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线圈数能够根据纱的物性值、编织方法、度目值等,基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彼此间的长度来进行设定。

在此,亦如脚背和脚后跟周围的人体周长信息m8所示的那样,在成为人体的腿部与脚部的边界的脚腕区域,由于脚后跟、脚踝的存在,截面周围的变化较大,尤其是在静脉回流障碍、淋巴水肿等的患者中,脚腕区域的周长会局部地变大,或者,截面周围的变化会局部地变大。即,从与腿部的脚腕位置的人体位置信息L7对应的人体周长信息m7起到与脚部的脚心位置的人体位置信息L9对应的人体周长信息m9,截面周长的变化变大。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使圈数变化,从而使纵行侧的长度(周长)变化,但将与根据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针脚数设定为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对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进行编织,另外,将与根据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9、L10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9、m10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针脚数设定为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对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进行编织。

并且,在之间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端部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端部,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使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增加,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下端的编织幅度l1,使与该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下端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上端的编织幅度l2更大(参照图12)。

即,利用圈数的变化,相比于由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下端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直径(周长),使由从该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下端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上端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直径(周长)更大,将其设为大径(参照图12)。

而且,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与直径比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大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之间,使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增大,从而形成连接编织物30,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一部分和直径比该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大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一部分由连接编织物30连结。

另外,在作为腿部与脚部的边界的脚腕区域的横列侧的连结中,在一次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增大得较多而以急剧的角度对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到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接部分进行连结的情况下,即,在以较短的横列幅度使线圈数增大的情况下,在穿着于人体的腿部以及脚部的穿着对象时,会在脚腕背面侧产生由高低差引起的浮起,并且会在脚后跟的弯曲部产生过大的张力,即使相对于人体的脚部的脚踝部分的凹凸的凹部分,编织物也难以没有浮起地进行接触、密接并对该凹部分施加适当的压迫力。另一方面,即便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逐渐地增大而设为平缓的倾斜,之间的横列幅度也会变长,由于在穿着时在脚关节周围无法成为适当的筒径,所以会产生形变、褶皱,并且会产生由褶皱的咬入引起的穿着压力集中。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相对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一部分,直接连续地形成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一部分,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连结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利用连接编织物30将剩余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连结,利用连接编织物30来吸收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下端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上端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的差异。

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在脚腕背面侧产生浮起并防止在脚后跟的弯曲部产生张紧,另外,能够防止褶皱、松弛,能够提高对脚关节周围的适合性。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脚背和脚后跟周围的人体周长信息m8,将与根据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8、m9、m10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针脚数设定为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对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进行编织。在该情况下,利用连接编织物30来连结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人体周长信息m7对应的单元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和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人体周长信息m8对应的单元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一部分。由此,也能够将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线圈数设定为与根据人体周长信息m8、m9、m10而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圈数,由此,在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人体周长信息m7对应的单元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和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人体周长信息m8对应的单元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使圈数不同,从与作为腿部与脚部的边界的脚腕区域的人体位置信息L7对应的人周长信息m7起到与人体位置信息L8对应的人体周长信息m8,使圈数增大。即,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下端的编织幅度l1,使与该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下端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上端的编织幅度l2更大,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下端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将与该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下端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上端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编织为大径。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9、L10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9、m10的变化表现为线圈数的可变。

并且,使用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和相对于该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而进行编织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主要穿着于腿部侧,在从人体的腿的长度方向的大腿部侧朝向脚腕侧而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的数值依次减少的情况下,伴随于此,线圈数减少。此时,在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的彼此之间,设定成使线圈数的差异阶段性地逐渐缩小,并进行编织。由此,能够得到稳定的穿着压力,穿戴感也良好。

另一方面,使用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和相对于该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人体周长信息(m8、)m9、m10而进行编织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主要穿着于脚部侧,在从人体的脚的长度方向的脚腕侧朝向脚尖侧而人体周长信息(m8、)m9、m10的数值依次变小的情况下,伴随于此,线圈数减少。此时,在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彼此之间,设定成使线圈数的差异阶段性地逐渐缩小,并进行编织。由此,能够得到稳定的穿着压力,穿戴感也良好。

此外,在筒状绷带1的上下方向(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开口侧,相邻的单元的影响较少,容易承受由穿上以及脱掉产生的阻力,因此,也存在考虑由使用导致的疲劳(日文:ヘタリ)等弹性的降低而确定圈数的情况。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通过使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增大,从而对连接编织物30进行编织。并且,连接编织物3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周长的40%以下连结,另外,连接编织物3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周长的40%以下连结。此时,相比于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连结的连接编织物30的连接距离,使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连结的连接编织物30的连接距离较大。

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使用编织幅度的一部分的1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2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内,另外,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使用编织幅度的一部分的1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2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内,使连接编织物30夹设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利用连接编织物30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赋予一定角度。

并且,在穿着筒状绷带1时,将从人体的腹部侧观察的方向设为正面,将从人体的背部侧观察的方向设为背面,将从相对于该正面以及背面的人体的侧面侧观察的方向设为侧面,此时,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为左侧面与右侧面的编织物对称的形状,在主视(图6)或后视(图7)时左右对称,但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以按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在图6的主视中表示为中心线d1)以及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在图7的后视中表示为中心线d2)而使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而进行了折叠时,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起朝向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的假想垂线c1(在图3中,从边界部P朝向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外形端缘的垂线c1)的距离幅度a、与从边界部P起朝向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的假想垂线c2(在图3中,从边界部P朝向连接编织物30的外形端缘的垂线c2)的距离幅度b之比在6:4≤a:b≤9:1的范围内。此外,该距离幅度的关系是在未从外部施加力的状态下对距离幅度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另外,此时的假想垂线c1、c2是在使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长度方向成为垂直时的与该垂直方向垂直的线。

从别的角度来看,在图7以及图8的后视中,以上述左右对称线d2为中心线,在以使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将连结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两侧的边界部P1和边界部P2的假想线的距离幅度设为w1,另外,将使该假想线笔直地延长到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外形端缘时的假想线的距离幅度设为w2,此时,对于距离幅度w2与距离幅度w1的关系而言,相对于距离幅度w2的100%,将距离幅度w1设在10%~90%的范围内,优选的是,设在20~80%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设在30~70%的范围内。此外,该距离幅度关系也是在未从外部施加力的状态下对距离幅度进行测定而得到的。

即,在将使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左右对称线d1、d2作为中心线而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在将使连结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1、边界部P2彼此的假想线笔直地延长时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外缘间的距离幅度w2设为100%时,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1、边界部P2彼此的距离幅度w1设在10%~90%的范围内,优选的是,设在20~80%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设在30%~70%的范围内。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使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增大,利用连接编织物30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的40%以下连结,另外,利用连接编织物30将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的40%以下连结,在以沿着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以及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使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将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起朝向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的假想垂线c1的距离幅度a、与从边界部P起朝向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的假想垂线c2的距离幅度b的关系设在6:4≤a:b≤9:1的范围内(a/b在6/4~9/1的范围内)。

像这样,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使横列侧的圈数增大并形成连接编织物30,在由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的40%以下连结连接编织物30,另外,在由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的40%以下连结连接编织物30,由此,在筒状绷带1中,使连接编织物30具有曲率并成为与脚后跟对应的立体的编织,连接编织物30相比于周围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而具有更大的曲率并被赋予有圆度,在穿着时适合于脚后跟形状。另外,相对于脚关节周围而成为适当的筒径,不容易产生松弛,而且,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由绷紧引起的拉拽,由此能够防止在脚踝周围(尤其是脚踝后部)的编织物的浮起,能够防止穿着压力的降低。

而且,将与人体的脚后跟形状对应的连接编织物30设为边界,相比于与连接编织物30的上侧连接且在穿着时覆盖腿部侧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连接编织物3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使与连接编织物30的下侧连接且在穿着时覆盖脚部侧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连接编织物30以及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结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较大,由此,能够应对脚后跟的膨胀形状,并防止在脚后跟侧施加过大的张力,能够提高编织物向脚踝周围的密接性。

并且,将连接编织物3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接关系设为:在以沿着左右对称线d1、d2使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将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起朝向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的假想垂线c1的距离幅度a、与从边界部P起朝向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的假想垂线c2的距离幅度b之比设在6:4≤a:b≤9:1的范围内,由此,使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位于相比于正面侧靠背面侧的位置,如图14所示,在穿着时,不是利用具有曲率的连接编织物30,而是利用设为了规定的杨氏模量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来覆盖脚踝附近的弯曲形状。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能够抑制在穿着时在脚后跟侧的绷紧、在脚背侧的松弛、褶皱的产生,而且,由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覆盖脚踝附近的凹凸,所以能够防止在脚踝周围的凹部的编织物的浮起,能够使筒状绷带1适合于脚踝附近的弯曲部并与该弯曲部密接,能够使脚关节周围的穿着压力分布均匀化,能够得到稳定的穿着压力。

尤其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下端部)的作为编织幅度l1的一部分的10%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2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内,另外,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结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编织幅度l2的一部分的10%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2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内,由此,在穿着时,不容易产生由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向脚后跟侧的绷紧引起的张紧,即使相对于人体的脚的脚踝附近的弯曲部的凹部分,也能够减少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浮起,能够提高对脚踝部分的弯曲形状的适合性、密接性,能够得到更稳定的穿着压力。

而且,如后述的图12所示,在连接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编织物30的编织中,通过进行编织幅度(折回幅度)的增减,或者赋予基于折回幅度的位置的变化,即,通过使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变化,从而使曲率的变化更大,能够沿着脚后跟的弯曲形状使连接编织物30适合于脚后跟,使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向脚后跟侧的绷紧变少。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至少对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基体组织进行如下的编织:通过罗纹编织(罗纹针织)、集圈编织等,例如通过利用原纱(底纱)A交替地编织正面线圈和双反面线圈的罗纹编织,在周向(纵行侧)上使凹凸交替并连续,另外,在长边方向(上下方向、横列侧)上分别使正面线圈与双反面线圈连续并使之统一。

由此,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外表面侧及内表面侧,即在表里,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以及凸部交替地排列,如图9所示,横截面形状呈在周向上凹凸的连续的凹凸状(波形状)。此时,呈现为凸状的线圈的背面呈现为凹状,呈现为凹状的线圈的背面呈现为凸状。即,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在内侧面呈现为凹状,另外,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

在此,将在与穿着者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设为内侧凸部41,另外,将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设为外侧凸部42,此时,内侧凸部41与外侧凸部42彼此相邻,且在周向(纵行侧)上交替地配置。即,在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内表面侧,内侧凸部41隔着外侧凸部42而在周向(纵行侧)上排列多根,且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排列。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在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内表面侧,能够利用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且在周向上排列有多列的内侧凸部41,对穿着者的皮肤进行较深的压迫(按压),通过使呈环状地作用的周向的压迫力(紧固压力)变化,且在长边方向上使压迫力连续,即,通过在压迫压力的分布中呈环状地取得平衡并赋予强弱,且以沿着沿上下方向流动的淋巴液、静脉的流动的形状,在长边方向上连续,从而能够促进静脉、淋巴液的流动(能够促进淋巴液回流到静脉),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另外,利用按摩效果,能够使人体的皮肤变得柔软并减轻组织肥大,能够放松肌肉。

除此之外,通过利用编织物的内表面侧的凹凸形状而使面有变化,从而能够容易地与人体的截面周围有变化的弯曲部分(例如,脚关节周围的脚后跟附近)的形状对应地使编织物与该弯曲部分密接并适合于该弯曲部分。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如图10所示,相对于通过对原纱A进行罗纹编织等而形成的凹凸的基体组织,在规定间隔的横列(段)中织入并插入弹性(伸缩性)比原纱A高的弹性纱B。具体而言,相对于对原纱A进行罗纹编织而编织出的罗纹编织基体组织中的形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即,将环圈交错,相对于形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在图10、图11中例示了基于浮线的编织)编织,进行了交替地反复进行编结与浮线和/或集圈的编织。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相对于由罗纹编织等构成的凹凸的基体组织中的形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表面编织),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即,将环圈交错,相对于形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反面编织),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编织,由此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内表面侧,弹性纱B的显现(露出)较少,尤其是在内表面侧,弹性纱B不会在内侧凸部41显现,能够避免弹性纱B与穿着者的肌肤的接触,能够抑制由弹性纱B的材料、伸缩、摩擦等引起的对肌肤的刺激,能够使肌肤接触、肌肤触感良好,能够抑制由弹性纱B引起的过敏、湿疹等。

另外,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相对于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凹凸的罗纹组织,对弹性纱B进行交织,由此,能够提高纵行侧以及横列侧的伸展性、伸缩性,而且,张力变大大,压迫力(紧固力)提高。

尤其是,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将基体组织设为基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并形成为筒状(环状),然后,相对于由该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编织,并以规定间隔的横列插入该弹性纱B,由此,使张力呈环状地作用,对于环状(纵行侧)的张力而言,与内表面侧相比,在外表面侧较高,由此,如图9所示,相比于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外侧凸部42,在与穿着者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的最大厚度较大,且体积增大,并具有曲率,且其截面外形更近似于曲线,横截面接近于带有大致半圆形的圆度的形状。

除此之外,相对于基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基体组织,交替地反复进行编结与浮线和/或集圈编织而将弹性纱B插入,由此,能够在周向上(纵行侧)产生张力的变化,尤其是,相对于构成在基体组织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编织,由此,与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外侧凸部42相比,能够使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的厚度、体积进一步增大并具有更大的曲率,能够使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和呈现为凹状的线圈的凹凸的差别(日文:メリハリ)显著。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形成在与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凸状的内侧凸部41以及凹状的外侧凸部42,而且,相对于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凸组织,插入弹性纱B并编织为筒状(环状)。尤其是,相对于由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编织,并进行交织。像这样,使张力(紧固力)呈环状地提高,相比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使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的张力增大,另外,在周向上(纵行侧)使张力的大小变化,由此,能够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和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处使张力不同,能够增大在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内表面侧形成的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内侧凸部41的最大厚度、体积,并使之具有曲率,能够提高内侧凸部41的厚度方向的缓冲性(弹性、缓解性)并提高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得到较高的压迫力(按压力)、穿着压力。

在此,作为构成基于罗纹编织等的凹凸的基体组织的原纱A,例如能够列举棉纱、尼龙纱、聚酯纱、人造纱、丝腈纶纱、丝纱、麻纱、棉腈纶混纺纱、麻腈纶混纺纱、毛纱、毛腈纶混纺纱等毛混纱、利用亲水基团对疏水性的合成纤维进行嵌段共聚或使表面为多孔质的吸湿性纱、产生远红外线的陶瓷纱、聚氨酯、橡胶等弹性纱等。不限定于纱的种类、根数、纱线支数,能够使用各种纱,也可以将多根组合并进行捆扎。

另外,作为弹性纱B,为弹性力比原纱A高的纱,例如使用聚氨酯、橡胶等纱。既可以是将聚氨酯、斯潘德克斯(日文:スパンテックス)等弹性较高的纱设为芯纱并在其周围卷绕其他纱的所谓的包芯花线、包芯纱等,也可以将多根组合。

此外,虽然通过编织方法而能够具有强度、弹力,但优选的是,使用不容易断裂且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较高的纱线。

尤其是,例如,通过利用500~2000旦尼尔的较粗的编织纱进行编织,从而能够使筒状绷带1成为较硬且较厚的绷带,在穿着时不容易产生褶皱,能够防止松弛、横向褶皱并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优选的是,将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横截面的厚度设为2mm~15mm,更优选的是,设在5mm~15mm的范围内,由此,在穿着筒状绷带1时,不容易在编织物产生褶皱,对穿着部位的适合性也高,能够在穿着时防止松弛、横向褶皱的产生,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尤其是,即使是在穿着时存在弯曲等动作的部位(例如,脚的脚背侧),也不容易产生褶皱,能够防止由褶皱的咬入引起的穿着压力的集中、挤压作用。此外,厚度为2mm~15mm,更优选的是为5mm~15mm的范围内是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对编织物的厚度(横截面的厚度)进行测定的。

此外,在罗纹编织组织中,以规定周期交替地对正面线圈(表面编织)和双反面线圈(反面编织)进行编织,沿供纱方向连续的纵行侧(环圈的横向的列)呈交替地排列正面线圈与双反面线圈的构造。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与供纱方向垂直的方向连续的横列侧(环圈的纵向的行),分别连续地对正面线圈或双反面线圈进行编织。

另外,对于连接编织物30而言,既可以是罗纹编织组织,也可以是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不同的编织方法,例如通过平织编织等平针编织、双反面编织、双罗纹编织等来进行编织。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且在穿着时靠近人的心脏的方向侧,通过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起在横列侧增加圈数,从而形成环状的辅助固定部50。

位于最上部的辅助固定部50是用于插入人体的一部分(脚部以及腿部)的筒状绷带1的鞋口,只要维持能够防止筒状绷带1随意地移动而脱落并保持该筒状绷带1的位置的程度的弹性力即可。例如既可以通过罗纹编织来确保规定的弹性力,也可以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同样地,通过插入橡胶等弹性较高的弹性纱B来提高拉力。

此外,在使该辅助固定部50的杨氏模量比相邻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单元(上端部)的杨氏模量高且利用弹性较少的编织物来构成该辅助固定部50的情况下,由于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上端部接触的大腿部的弹性不会变大,而是相反地降低,所以相对于人体的一部分,咬入较少,能够防止变红或变痒,穿着感、使用感变得良好。即,在使第一筒状编织物10突然产生端部时,杨氏模量不会受到相邻的单元的影响,几倍的弹性力有可能会直接施加于大腿部。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使用,根据个人差异,会使得血液的循环变差,或者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端部接触的大腿部被勒紧,由此,有可能会变红或变痒,但通过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上部设置由弹性较少的编织物构成的辅助固定部50,从而能够消除这样的问题。另外,能够防止由穿着压力的集中引起的回流的阻碍。尤其是,通过使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端部相邻的单元以后的辅助固定部50的杨氏模量依次变化,另外,通过使辅助固定部50即使在双层地弯折的状态下也不使弹性较大地变化,从而能够防止血液的循环变差,因此,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端部接触的大腿部的弹性不会变大,而是相反地降低,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变红或变痒的炎症,也能够防止穿着压力的集中。

然而,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包含有辅助固定部50,作为使用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作为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对上述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及辅助固定部50的整体进行的编织,也可以将相对于人体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设定为与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圈数。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筒状绷带1的与辅助固定部50侧相反的一侧的最下端部侧,呈环状地施加多个能够限制编织纱的自由端部的防脱线部(日文:ほつれ止め),且将该防脱线部设为在任意部位都能够切断自如,能够根据使用的人的脚长来调节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长度尺寸。

即,也可以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在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侧,呈环状地配设多个防脱线部,并利用该防脱线部的功能而设为切断自如,利用防脱线部来限制纱的自由端部,防止脱线的出现。

例如,在筒状绷带1的制造中,通过对供给的编织纱注入合成树脂系的粘接剂并将粘接剂涂布于纱,从而施加防脱线部,通过将该防脱线部呈环状地配设多个,从而即使在任意部位进行切断,都能够防止脱线的扩展,能够利用该防脱线部的功能而设为切断自如,能够调节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长度尺寸。防脱线部既可以单层地形成,也可以双层地形成,可以以规定的幅度形成。

尤其是,通过使用着色后的粘接剂作为防脱线部,从而能够明确切断部位的指示。此外,在利用涂布有着色后的粘接剂的纱编织而成的防脱线部,将图6所示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下端切断。

像这样,通过呈环状地配设多个防脱线部并将该防脱线部设为切断自如,由此,例如在基于压迫力来制定标准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来变更长度尺寸,相对于使用者,能够基于作为使用时的重要的因素的压迫力而进行选择,由于只要与穿着部位的长度相匹配地切断即可,所以不需要使使用者准备特别的知识。并且,由于形成有防脱线部,所以也不会由于局部的切断而使得机械强度降低。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在筒状绷带1的与辅助固定部50侧相反的一侧的最端部,也可以通过锁边编织(日文:伏せ目編成)来进行防脱线。

接着,主要参照示出了编织图案的图10至图13,对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编织的详细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例如能够使用至少具备前后一对的对置的针床的横机来进行编织。尤其是,通过使用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制造的作为编结横机的WHOLEGARMENT编织机(WHOLEGARMENT是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的注册商标。例如,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制造的WHOLEGARMENT横机MACH2X、MACH2S、SWG等)来进行旋绕编织,从而能够将筒状绷带1没有缝制地编织成筒状。

以下,对使用具备前后一对的对置的针床的WHOLEGARMENT横机而将筒状绷带1没有缝制地编织成筒状的事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使用构成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的针床且前后针床能够相对位移的横机来进行编织,更详细而言,使用如下构造的横机来进行编织:所述横机具有分别将两根织针能够滑动地穿在量具上的针床,利用在各针床的上表面进行滑动移动的滑架,对各织针进行进退滑动操作,并且,前后的针床能够相对移动(位移)。

并且,通过使用这样的具备前后一对的对置针床的横机进行的编织,在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人体的下肢时将腿的膝盖侧、脚的脚背侧设为正面侧并将腿的小腿肚侧、脚的脚后跟侧设为背面侧时,以使相对于正面侧以及背面侧而成为侧面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的编织图案与与之相对的右侧面或左侧面的编织图案相同的方式,将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展开到前后针床上的针上,将左右相对的侧面的编织物形状编织成大致相同的形状。即,在图2的侧视下,使正面侧端缘的左右对称线d1以及背面侧端缘的左右对称线d2的位置位于供纱方向的反转部位,将筒状绷带1展开到针床上的针上,并进行旋绕编织,以便利用前后针床上的编织区域的左右两端的针对左右对称线d1及左右对称线d2进行编织,由此,在正面侧端缘的左右对称线d1以及背面侧端缘的左右对称线d2的位置,编织为左右侧面的编织物在两端连续的筒状。

具体而言,列举实施例,对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编织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在由基于弹性相对较小的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交织弹性相对较大的弹性纱B并进行编织。

对于由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的编织而言,使穿着时在编织物表面侧(外表面侧)呈现为正面线圈的线圈卡止于前针床的针,使呈现为双反面线圈的线圈移动到相对的后针床,之后,遍及前后的针床的针地呈锯齿形地供给编织纱,对成为左侧面或右侧面(相对于上述正面侧以及背面侧的侧面侧)的编织物中的任一方的编织物进行横列编织,在该横列编织后,使为了形成双反面线圈而移动到后针床的线圈移回到原来的前针床,使成为左侧面或右侧面的单方的侧面编织物的全部都卡止(附属)于前针床。然后,在接着对另一方的右侧面或左侧面的编织物进行横列编织时,使穿着时在编织物表面侧(外表面侧)呈现为正面线圈的线圈直接卡止于后针床的针,使呈现为双反面线圈的线圈移动到相对的前针床,之后,遍及前后的针床的针地呈锯齿形地供给编织纱,对编织物进行横列编织,在该横列编织后,使为了形成双反面线圈而移动到前针床的线圈移回到原来的后针床,使成为右侧面或左侧面的单方的侧面编织物的全部都卡止(附属)于后针床。此时,通过呈旋绕状地供纱,从而利用左侧面的编织物和右侧面的编织物形成筒状,对交替地配设有表面编织和反面编织的罗纹编织组织进行编织。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利用弹性较小的原纱A在纵行侧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基体组织编织为正面线圈和双反面线圈为3×3的罗纹编织。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针对在纵行侧利用弹性较小的原纱A编织而成的3×3的罗纹编织组织,相对于正面线圈(表面编织)、即编织物中的构成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的线圈,在每隔一个横列(单层)的位置(按每个横列),对弹性较大的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一方面,相对于双反面线圈(反面编织)、即编织物中的构成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较大的弹性纱B进行浮线编织,由此,在纵行侧交替地反复进行编结和浮线,交织成3×3的罗纹编织组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相比于弹性较小的原纱A,弹性较大的弹性纱B的纱的粗细较小(纱较细),在未从外部施加力的通常状态下,如图4(a)、图5(a)所示,在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弹性纱B基本上不会显现,即使是从外部施加了力的状态下的图4(b)、图5(b),在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弹性纱B也不会显现在内侧凸部41,弹性纱B在外侧凸部42的显现也较少,弹性纱B不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如图4、图5所示,在从外表面侧(表面侧)观察时,弹性较大的弹性纱B在内侧凸部41被配置成与弹性较小的原纱A重叠。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中,如图11所示,通过使构成外侧凸部42的三个线圈中的正中央的线圈相对于与之相邻的左线圈或右线圈而进行移圈(重叠),详细而言,通过在横列方向上依次交替左线圈或右线圈地进行移圈的网眼状编织,由此,如图4(b)所示,设置孔43。像这样,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编织物中,与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相比,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处,使编织物密度降低,通过形成孔43来提高通气性。

尤其是,即便使用棉纱等作为原纱A,也能够使通气性良好,使肌肤触感、肌肤接触优良,另外,能够提高对穿着部位的缓冲性,能够得到较高的密接性。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集圈等来形成用于使通气良好的孔43。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中,利用原纱A对连结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接编织物30进行平针编织(平织编织)。

而且,对最上部的辅助固定部50进行筒状编织,如图5所示的那样,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同样地,使弹性纱B交织于基于原纱A的基体组织。此外,仅在外表面侧(表侧)进行弹性纱B的插入,在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内表面侧,不使弹性纱B显现。另外,在最上端部侧(筒状编织的编织开始侧),不插入弹性纱B,使弹性变形较少。

在此,对于本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而言,如果对从辅助固定部50、第一筒状编织物10侧进行编织的事例进行说明,则最初,对基于弹性较小的原纱A的平针编织组织进行筒状编织,在规定的横列,使弹性较大的弹性纱B交织于上述平针编织组织,将规定的横列编织为筒状,进行辅助固定部50的编织,接着,以编织3×3的罗纹的方式进行线圈的移圈及分配(日文:移し分け),进行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编织。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中,根据表1示出的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将由原纱A构成的环圈的直径设为恒定,通过算定与基于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对应地设定的杨氏模量而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圈数,从而特定形成纵行侧的环状的成为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针脚数,并按人体位置信息L1、人体位置信息L2、人体位置信息L3、...人体位置信息L6、人体位置信息L7的顺序依次进行编织。

此时,在表1中,从人体周长信息m1朝向人体周长信息m7,周长依次变短,直径依次缩小,伴随于此,利用依次减小针脚数的收针,使编织幅度变短并减少筒径,从而进行编织。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中,像这样,从人体位置信息L1起,依次进行与人体位置信息L2、人体位置信息L3...人体位置信息L7对应的编织,并与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7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7对应地进行收针,直到成为规定的筒径,由此,减少到规定的线圈数,直到下部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中,例如如图11的编织图所示,在作为使用弹性较小的原纱A的3×3的罗纹编织的基体组织中,按每一横列插入弹性纱B并使弹性纱B交织于上述基体组织。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在作为使用原纱A的3×3的罗纹编织的基体组织中,相对于形成在外表面侧(表侧)呈现为凸状的、由三个正面线圈(纵行侧)构成的外侧凸部42的编结部分,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相对于形成在编织物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由三个双反面线圈(纵行侧)构成的内侧凸部41的编结部分,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编织,通过反复进行编结和浮线的规定的交替,从而将弹性纱B交织于基于原纱A的3×3的罗纹编织。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如下的编织:将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正面线圈的三个线圈(纵行侧)中的正中央的线圈向相邻的右线圈或左线圈移圈(在横列方向上,交替地向右线圈或左线圈移圈)。

详细的顺序如图11的编织图所示,在通过原纱A的供纱而罗纹编织为3×3的罗纹编织横列之后,从原纱A切换为弹性纱B,通过弹性纱B的供纱,利用进行了上述罗纹编织的、编结了纵行侧的正面线圈的三个线圈的织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一方面,利用编结了纵行侧的双反面线圈的三个线圈的织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编织,由此形成弹性纱编织横列。然后,再次切换为原纱A,通过原纱A的供纱,在弹性纱编织横列,利用编结了弹性纱B的织针,对原纱A进行编结,也利用进行了上述浮线编织的部分的织针,对原纱A进行编结,在进行了3×3的罗纹编织之后,再次编织弹性纱编织横列。

另外,在交替地适当反复进行这样的罗纹编织横列与弹性纱编织横列的期间,进行如下的编织:在对罗纹编织横列与弹性纱编织横列交替地进行了规定次数的旋绕编织时,使构成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外侧凸部42的三个线圈(纵行侧)中的正中央的线圈向相邻的左侧或右侧某一方的线圈移圈,而且,在再次对罗纹编织横列与弹性纱编织横列交替地进行了规定次数的旋绕编织时,使构成外侧凸部42的三个线圈(纵行侧)中的正中央的线圈向与上一次的移圈相反的一侧的右侧或左侧某一方的线圈移圈。

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动作,从而对本实施例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进行编织。

并且,像这样,在一边使弹性较大的弹性纱B交织于基于弹性较小的原纱A的罗纹编织组织,一边在横列侧连续的期间,为了与表1所示的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的垂直截面的长度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对应地使筒径减少,进行使纵行侧的圈数减少的收针编织。收针编织既可以是内收针,也可以是外收针。当然,与由弹性较小的原纱A构成的罗纹编织组织的收针对应地对弹性纱B进行交织。

此外,如图2以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中,通过在穿着时成为正面侧(左右对称线d1侧)的一方的收针,使编织物的纵行侧的环圈数减少,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杨氏模量对应地使筒径减少。收针编织例如是指使基体组织的罗纹的正面线圈或双反面线圈的一个线圈与相邻的正面线圈或双反面线圈重叠(移圈),根据情况,可以通过移靠编织物来进行收针编织,通过适当反复进行收针编织,并沿横列方向在规定的任意部位进行收针,由此能够设为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杨氏模量对应的筒径。通过使基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的纵行侧的针脚数减少1~2个线圈单位(在筒状整体中为2~4个线圈单位),即,以1~2根线圈(针脚)单位(在筒状整体中为2~4根单位)而逐渐地进行减少,从而使轮廓形状为没有高低差的连续的平滑的线状,不会使由高低差引起的褶皱等显眼,能够得到沿着腿的轮廓形状的适合性以及稳定的穿着压力。另外,穿戴感也良好。然而,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纵行侧的针脚数减少数个单位而设为急剧的角度的连接。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在穿着时成为正面侧的一侧进行收针(内收针或外收针)。即,在图2的侧视下,在纸面左方的正面侧端部(左右对称线d1侧)进行收针。因此,在图6的主视下,在穿着时成为正面侧的部分,形成沿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侧凸部42的线圈以及形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朝向该部分的中心线侧(左右对称线d1侧)收敛。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背面侧,由于各外侧凸部42以及各内侧凸部41平行地沿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所以能够沿着淋巴、静脉的流动而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另外,由于在编织时使供纱方向反转的部位(前后的针床的左右端部)的直线状的胚面(日文:目面)位于左右对称线d1、d2上,且在穿着时呈现在正面侧以及背面侧的中心线上,所以外观性也良好,由于供纱方向的反转部位不在脚踝侧,所以能够提高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向脚踝周围的密接性。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背面侧、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中央侧进行收针。尤其是,在针床的左右某一端部侧进行圈数的增减的编织方法中,不容易产生编织物的形变。

接着,相对于像这样从人体位置信息L1侧起依次朝向人体位置信息L2、人体位置信息L3、...人体位置信息L7侧而收针到规定的筒径并使线圈数减少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一边使编织纱向前针床和后针床交替地呈C字状地反转,一边向第一筒状编织物10所属的规定的前后针床的左右方向的一方侧(在穿着时成为背面侧的一方)的织针供给编织纱,从而进行折回编织,由此对连接编织物30的线圈横列进行编织。在此期间,卡止有剩余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一部分的织针保持停止状态,不进行折回的横列编织。此时,停止的织针为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横列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所属的(卡止的)针床的60%以上。即,仅向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横列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所属的针床的40%以下的织针供给编织纱,并进行折回的横列编织。此外,在此,连接编织物30的编织为平织编织(参照图3以及图8)。

在此,在本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中,例如,如概念性地表示编织过程的编织横列图的图12所示,使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横列的纵行侧的线圈列所属的(卡止的)前后针床的织针中的左右方向的一方侧的一端部(在穿着时成为背面侧的一方)的织针,并从该织针起,依次使用未卡止有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的线圈列的织针,并且,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横列的线圈列所属的(卡止的)上述一方侧的一端部起,在前后针床依次使用内侧的织针,逐渐地增加折回幅度,并增加编织幅度(纵行侧的圈数),利用沿着针床的往复方向上的供纱,一边交替地向前针床和后针床呈C字状地反转,一边进行折回编织。即,在一边在前针床和后针床呈C字状地交替地反转,一边使横列编织增大时,在纵行侧的两端增加在各针床使用的织针,并进行放针。

然后,在到达规定的编织幅度之后,在前后针床,将使用的织针依次从内侧向外侧(在图12的纸面中,为从左侧到右侧)移动,另外,依次使用未卡止有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的线圈列的织针,将折回幅度转移到外侧(背面侧),并且,逐渐地使编织幅度(纵行侧的圈数)减少,一边交替地向前针床和后针床呈C字状地反转,一边进行折回编织。即,在一边在前针床和后针床呈C字状地交替地反转一边使横列编织增大时,进行折回幅度的减少,进行纵行侧的线圈减少。此外,此时,以比之前的按每一横列的纵行侧的线圈列的圈数的增大大的比例,进行按每一横列的纵行侧的线圈列的圈数的减少。

例如,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的线圈列所属(卡止)的织针且与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织针数为10根,相对于此,最终,将连接编织物30所属的织针数增大到25根。此时,对于连接编织物30的编织而言,例如如图12所示,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的线圈列所属的(卡止的)规定的前后针床的纵行侧的一端部(背面侧)的针数的两根针开始,依次使用未卡止有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的线圈列的织针而进行放针,并且,在折回的两端部,依次使用卡止有一个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的线圈列的针床的内侧的织针,进行放针,使连接编织物3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的最终横列的线圈列连接,一边放针,一边依次进行C字状的折回编织,直到前后的针床的针数各成为20根针。接着,在将纵行侧的前后针床的各针数设为20根针时,此次,使使用的针床的织针依次向外侧移动,另外,依次使用未卡止有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的线圈列的织针,一边收针,一边依次进行C字状的折回编织,直到前后的针床的针数各成为两根针。在此,相比于最初的按每一横列的放针单位的时刻,使减针单位更多。

此外,优选的是,使针脚数的增加或减少为1~2个单位(在筒状整体中为2~4个单位),即,以1~2根线圈(针脚)单位(在筒状整体中为2~4根单位)而逐渐地进行增加或减少。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不会在连接编织物30形成提针线(拼接线),另外,能够使利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列的线圈所属的前后针床的最端部(背面侧的一端部)的织针进行的编结次数增多,使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列所属的纵行侧的最端部(背面侧的一端部)的线圈连接的横列侧的圈数成为最大,如图3所示,在侧视时,连接编织物30呈以边界部P为中心的扇形的大致圆弧形状。此外,在实施例中,在前后两方的针床的织针,将针脚数的增减、折回幅度的移动统一为相同,左右的侧面的编织物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在图12的编织图中,在穿着时将人体的腿的小腿侧以及脚的脚背侧设为正面时,相对于该正面,仅图示了右侧面侧的编织物的编织基本动作(编织幅度的变化)。

像这样,在基于使用前后两方的针床的织针的折回编织的连接编织物30的编织中,与仅使用前针床或后针床中的某一方的针床的织针的情况相比,不会产生由于能够使用的针数被限定而环圈数不足的情况,能够提高连接编织物30的尺寸形状的表现自由度,能够根据脚的脚后跟的立体形状而较宽地形成编织物的面积、内部的空间,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不足引起的穿着时的在脚后跟侧的拉拽。

并且,通过使折回的端部间的位置、幅度变化,并以使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列所属的最端部(背面侧的一端部)的线圈连接的横列侧的圈数成为最大的方式进行编织,即,通过使呈环圈状地织入(编结)纱的横列侧的圈数变化,从而能够使曲率变化,能够适合于脚的脚后跟的立体形状。即,由于以使折返的编织幅度、位置变化的方式对往复的线圈列进行编织,所以能够调整覆盖脚后跟的膨胀、圆度形状。另外,能够较宽地形成脚后跟的膨胀最大的部分处的空间,具有余裕,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施加过大的张力。尤其是,由于在连接编织物30未形成提针线,所以外观性也良好,且也不会产生由提针线引起的编织物的拉伸的妨碍、褶皱。因而,对脚后跟形状的适合性提高,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的张紧,能够提高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向脚踝周围的密接性。而且,在由横机进行的编织时,由于也不会对编织物施加过大的力,所以能够减少编织物的形变。

然而,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从连接编织物30的编织的开始到结束,既可以使编织幅度恒定,也可以设为增大纵行侧的圈数的编织。

尤其是,使连接编织物3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编织结束的最终横列的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的40%以下连接,优选的是,使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横列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所属的针床的织针,使连接编织物30与其针数的10%~40%连接,更优选的是,将连接编织物30连接在20%~40%的范围内,另外,使连接编织物30附属于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编织开始横列的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的40%以下、优选的是为10%~40%、更优选的是为20%~40%的范围内的纵行侧的圈数对应的针床的织针,由此,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编织幅度的40%以下、优选的是为10%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的是为2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内,另外,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结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编织幅度的一部分的40%以下、更优选的是为10%~40%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的是为20%~40%的范围内。由此,在穿着筒状绷带1时,在脚后跟侧不容易施加过大的张力,能够防止在脚踝周围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浮起,能够提高向脚后跟周围的密接性。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横列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所属的针床,而使用该最终横列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非所属的(未卡止的)织针,并从该织针起,使纵行侧的圈数逐渐得增大,由此对连接编织物30进行编织。另外,在连接编织物30中,也能够使针脚数的增减、折回位置的移动在前后两方的针床的织针中不同,将左右的侧面的编织物设为非对称形状。

像这样,在编织了连接编织物30之后,使用在编织连接编织物30的期间处于停止状态的前后针床上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线圈所属的(卡止的)织针、和连接编织物30的线圈列的线圈所属的(卡止的)织针,再次呈旋绕状地供给编织纱,进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编织。

通过使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终列的线圈所属的(卡止的)织针进行编织,从而能够使第二筒状绷带20连续地连结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并且,通过使用连接编织物30的最终列的线圈所属的织针进行编织,从而能够使第二筒状绷带20也连续地连结于连接编织物30。

此时,相对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连接编织物3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使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连接编织物3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在10~40%的范围内增大,优选的是,在20~30%的范围内增大。即,相对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连接编织物3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的由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直径,将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连接编织物3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的由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直径扩径到1.1~1.4倍的范围内,优选的是,扩径到1.2~1.3倍的范围内。

并且,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根据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8、)m9、m10,在作为基体组织的罗纹编织组织中,将由原纱A构成的环圈的直径设为恒定,通过算定与基于与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对应地设定的杨氏模量而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圈数,从而特定形成纵行侧的环状的成为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针脚数,并与截面的尺寸形状变化相匹配地进行圈数的调整,按(人体位置信息L8、)人体位置信息L9、人体位置信息L10的顺序依次进行编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连接编织物30侧朝向人体周长信息m9、人体周长信息m10侧而减小针脚数的收针(内收针或外收针),使编织幅度变短并减少筒径而进行编织。

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也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同样地,使弹性纱B按每一横列与使用弹性较小的原纱A的设为3×3的罗纹编织的基体组织进行交织并进行编织。

此外,如图2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利用在穿着时成为脚后侧(左右对称线d2侧)的一方的收针,使编织物的横列的环圈数逐渐地减少,由此减少筒径。在此,收针编织也是指例如使基体组织的罗纹的正面线圈或双反面线圈的一个线圈与相邻的正面线圈或双反面线圈重叠,根据情况,通过移靠编织物来进行收针编织,通过适当反复进行收针编织,并沿横列方向在规定的任意部位进行收针,由此能够设为与人体周长信息(m8、)m9、m10对应的筒径。并且,通过使纵行侧的针脚数减少1~2个单位(在筒状整体中为2~4个单位),即,以1~2根线圈(针脚)单位(在筒状整体中为2~4根单位)而逐渐地进行减少,从而使轮廓形状为没有高低差的连续的平滑的线状,不会使由高低差引起的褶皱显眼,能够得到沿着脚的轮廓形状的适合性。然而,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数个单位阶段性地进行针脚数的减少而设为急剧的角度的连接。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在穿着时成为脚后侧的一侧进行收针(内收针或外收针),即,在图2的侧视下,在纸面右方的背面侧端部(左右对称线d2侧)进行收针。因此,在图7的后视下,在穿着时成为脚后侧的部分,形成沿长边方向(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侧凸部42的线圈以及形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朝向该部分的中心线(左右对称线d2侧)收敛。另一方面,在穿着时成为脚的脚背侧的正面侧,如图6所示,由于各外侧凸部42以及各内侧凸部41平行地沿长边方向(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所以能够得到来自脚的脚尖的淋巴、静脉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穿着时成为脚的脚背侧的正面侧、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中央侧进行收针。尤其是,在针床的左右某一端部侧进行圈数的增减的编织方法中,不容易产生编织物的形变。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的编织中,在进行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到连接编织物30、从连接编织物30到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编织时,进行变更供纱位置的切换,并在连接编织物30的端部将纱切断。虽然不会由于纱的切断而立即使得机械强度降低,但通过防止被切断的纱脱线的处理、通过连结或利用合成粘接剂粘接的方法,能够维持规定的耐久性。

在此,将像这样编织而成的上述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穿着于人体的脚模,测定了脚关节周围的穿着压力。

对于此时的筒状绷带1的材料而言,在构成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原纱A中使用棉纱20/2×5根,在弹性纱B中使用在聚氨酯的芯纱(260旦尼尔)的周围卷绕聚酯的纱(75旦尼尔)而成的双包芯纱×2根,另外,在构成连接编织物30的纱A中使用了棉纱20/2×2根。

作为穿着压力测定器,使用气囊式接触压力测定器(AMI TECHNO,Inc制,AMI3037-SB-SET)。具体的测定方法为:使用φ=20mm的气囊,在室温25±1℃、湿度49±2%的环境下,将穿着压力测定器的气囊贴附于脚模的各测定部位(图15至图19),将筒状绷带1穿着在其上,在使穿着了筒状绷带1的脚模接地的状态(使脚后跟部不接地,而仅使脚尖的脚后部接地的立位)下进行了计测,即,利用接触压力计对按压气囊时的压力进行了测定。在此,记录1分钟后的计测值,在计测中,进行五次穿着操作,算出该五次的测常数据平均值,并在表2中示出。

在图15至图19所示的五个部位进行了穿着压力的测定。即,将脚的脚后跟侧的内踝(内脚踝)周围的基端(平坦)部(距脚模的脚腕端部的距离为9.8cm)作为测定点e(气囊的中心的配置位置),将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外脚踝)周围的基端部(距脚模的脚腕端部的距离为9.5cm)作为测定点f,将脚的脚背侧上方(正面中央)部(距脚模的脚腕端部的长度距离为8.5cm)作为测定点g,将脚腕的侧面内侧部(距脚模的腿的小腿肚侧端部的距离为32.5cm)作为测定点h,将下腿部的小腿肚(背面中央)部(距脚模的腿的小腿肚侧端部的距离为1.5cm)作为测定点i,在各测定部位测定了穿着压力。

此外,脚的脚后跟侧的外踝部周围的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是在脚的外踝(外脚踝)部的脚后跟侧的后方且与凸起的外踝(外脚踝)部的下侧部分相当的大致平坦部分进行测定的。

而且,脚的脚背部(测定点g)的穿着压力是在脚腕侧的正面中央部且与脚心的顶点的正上方相当的部分进行测定的。

在测定点e、f、g的测定中使用了五趾袜用展示男士用((株式会社)店研创意51-196-10-2)的脚模(左脚)。此外,对于该脚模的尺寸而言,与图1所示的人体位置信息L7的位置相当的脚腕周长为24cm,与人体位置信息L8的位置相当的脚背和脚后跟的周长为22cm,与人体位置信息L9的位置相当的脚心部分的周长为24.5cm,与人体位置信息L10的位置相当的脚脚趾根部的周长为30.5cm。

另外,在测定点h、i的测定中使用了五趾袜用展示女式高筒袜用((株式会社)店研创意51-196-10-2)的脚模(左脚)。此外,对于该脚模的尺寸而言,与图1所示的人体位置信息L7的位置相当的脚腕周长为22.5cm,与人体位置信息L5的位置相当的小腿肚的最粗的位置的周长为34cm。

另外,为了进行比较,对市售的淋巴水肿用的弹性长筒袜(以往产品)也同样地测定了穿着压力,并与筒状绷带1进行了比较。

这些测定结果在表2中示出。

[表2]

[实施例]

穿着压力单位:mmHg

[比较例]

穿着压力单位:mmHg

如表2所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在各测定部位,得到了适合于下肢的淋巴水肿等的治疗(回流促进效果)的穿着压力(10~46mmHg左右)。

尤其是,在以往产品的比较例中,脚后跟侧的脚踝周围(测定点e、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为脚的脚背部(测定点g)的穿着压力的一半左右,脚后跟侧的脚踝基端部(测定点e、测定点f)与脚的脚背部(测定点g)的穿着压力差为50%(8~11mmHg)左右。另外,相对于脚腕部(测定点h)的穿着压力,脚的脚背部(测定点g)的穿着压力为75%左右,脚后跟侧的脚踝基端部(测定点e、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仅为40%~50%左右。

相对于此,在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中,脚后跟侧的脚踝基端部(测定点e、测定点f)与脚的脚背部(测定点g)的穿着压力为同等程度,其穿着压力差仅为5%(1mmHg)。另外,脚后跟侧的脚踝基端部(测定点e、测定点f)以及脚的脚背部(测定点g)的穿着压力与脚腕部(测定点h)的穿着压力为同等程度,或为脚腕部(测定点h)的穿着压力以上。

像这样,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能够防止在脚的脚背侧的褶皱的产生,能够防止穿着压力的集中,另外,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的绷紧,编织物也会与脚踝周围密接,通过使编织物适合于脚关节周围,由此能够提高脚踝周围的穿着压力,且几乎没有脚的脚背侧与脚踝周围(脚后跟侧的脚踝基端部)的穿着压力差,穿着压力分布稳定且均匀。另外,也能够使从脚的脚背侧到脚踝周围的穿着压力与脚腕部的穿着压力差变少,从脚的脚背侧到脚踝周围,能够将穿着压力提高到与脚腕部同等的程度或提高到脚腕部以上。因此,能够在下肢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尤其是,针对脚踝部、脚腕背面的水肿、组织肥大的减轻效果也会变高。而且,在容易积存淋巴液的脚后跟部的脚踝周围(脚后跟侧的脚踝基端部)、脚腕背面侧,也能够发现较高的穿着压力,因此,在脚关节周围,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形成于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的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凸(外侧凸部42以及内侧凸部41)的穿着压力的强弱的回流促进效果、以及沿着淋巴的流动的回流促进效果。

接着,进行了筒状绷带1的穿着压力与回流促进等改善效果、穿着感的关系的评价。

即,准备多种周长不同的筒状绷带1(在构成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原纱A中使用棉纱20/2×5根,在弹性纱B中使用在聚氨酯的芯纱(260旦尼尔)的周围卷绕聚酯的纱(75旦尼尔)而成的双包芯纱×2根,另外,在构成连接编织物30的纱A中使用棉纱20/2×2根),进行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脚模的脚关节周围时的穿着压力测定,另外,将筒状绷带1实际地穿着于淋巴水肿患者(30名),实施了监测调查问卷,按与穿着压力的关系进行评价。

在此,穿着压力是将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穿着于人体的脚模、即上述的五趾袜用展示男士用((株式会社)店研创意51-196-10-2)的脚模(左脚)而进行测定的。由于穿着压力容易受到人体的穿着部位的凹凸、弹力等的影响,所以在此,按穿着于人体的脚模模型时的穿着压力进行评价。

以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hhmg)为基准,进行了穿着压力的评价。

此外,穿着压力测定器以及测定方法与上述内容相同。

并且,将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实际地穿着于下肢的淋巴水肿的患者(30名),具体而言,将轻度~重度的任意的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监测对象,以1天6小时~12小时左右,使筒状绷带1穿着于下腿部,并持续一周~两周左右,询问穿着后的下肢的水肿改善(减轻)效果和穿着时的紧固感、压迫感,按与穿着压力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关于水肿改善(减轻)效果,与穿着前相比,将水肿的改善(减轻)效果较高的筒状绷带1设为◎,将对水肿的改善(减轻)效果有效的筒状绷带1设为○,将对水肿的改善(减轻)效果轻微的筒状绷带1设为△。关于紧固感、压迫感,将几乎感觉不到紧固感、压迫感的筒状绷带1设为◎,将虽然感觉到了轻微的紧固感、压迫感,但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产生违和感的筒状绷带1设为○,将紧固感、压迫感较强且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违和感或产生皮肤问题(闷热等)的筒状绷带1设为△。

评价结果在表3中示出。

[表3]

如表3所示,可知只要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脚关节周围时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为15mmHg以上,就能够有效地减轻水肿。可知,更优选的是,只要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为20mmHg以上,就能够得到较高的水肿的改善效果。另一方面,在穿着压力为55mmHg以上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程度,效果有时也会变小。

另外,可知只要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脚关节周围时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为50mmHg以下,就能够使紧固感、压迫感较小,也能够使穿着的违和感较小。可知,更优选的是,只要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为45mmHg以下,就能够几乎不会感受到紧固感、压迫感,能够使穿着感良好。

由此,只要使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脚关节周围时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在15mmHg~50mmHg的范围内,就能够有效地减轻水肿,另外,能够使紧固感、压迫感较小,也几乎不会有穿着的违和感。更优选的是,只要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测定点f)的穿着压力在20mmHg~45mmHg的范围内,就能够得到对水肿的较高的改善效果,另外,几乎不会有紧固感、压迫感,穿着感良好。

此外,用于评价的周长不同的数种筒状绷带1的脚的脚背部与脚踝周围的脚后跟侧的外踝基端部的穿着压力差均为20%以下(5mmHg以下)。

然而,在上述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中,在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彼此间,将由原纱A编织的环圈的直径(针迹(日文:ステッチ)的高度)设为恒定,另外,将由弹性纱B编织的环圈的直径设为恒定,即,将利用由原纱A或弹性纱B构成的单一的纱而形成的环圈的直径统一为恒定。此外,在此,使由单一的纱形成的环圈的直径恒定是指:只要形成特定的一个环圈的一根纱相同,则该环圈的直径就全部相同,构成编织物的纱可以不为一种,能够使用数种纱,并根据纱的种类、粗细等而使环圈的直径变化,但只要是相同的纱,就使其环圈的直径全部相同。另外,单一的纱并不一定限定于一种纱,也可以是将多种纱线组合而成的纱。

另外,相对于由原纱A构成的3(正面线圈)×3(双反面线圈)的罗纹编织组织,按每一横列,在其正面线圈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在双反面线圈的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的编织。

并且,在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彼此间,将由横列侧以及纵行侧的针数构成的线圈密度以及杨氏模量设为恒定。

由此,在穿着时,使用者始终都能够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整体承受均匀的压迫力,因此,不会仅对人体的长度方向的特定的部位施加外力,不会产生违和感。即使在长度方向上穿着部位的人体的截面变化,也能够得到均匀的压迫,能够使穿着压力分布均匀化。

然而,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圈数、环圈的直径变化,使原纱A的编织方法变化,或者使弹性纱B的插入位置、编织方法变化等,从而根据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而使杨氏模量、线圈密度变化,并在长度方向上使外力变化,使压迫力、穿着压力分布具有变化。例如,在将筒状绷带1的穿着对象设为下肢的情况下,通过朝向穿着时靠近人体的心脏的一侧而阶段性地使穿着压力依次减少的设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回流促进效果。

在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罗纹组织的结构设为3×3(正面线圈在纵行侧具有三个线圈,双反面线圈在纵行侧具有三个线圈,且正面线圈和双反面线圈交替地反复),并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正面线圈和双反面线圈的线圈周期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如图13(a)所示,设为1(正面线圈)×1(双反面线圈)的罗纹编织组织,并在其正面线圈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将双反面线圈的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设为浮线和/或集圈的编织,也可以如图13(b)所示那样设为2(正面线圈)×2(双反面线圈)的罗纹编织组织、如图13(d)所示那样设为8(正面线圈)×8(双反面线圈)的罗纹编织组织等,同样地,在这些正面线圈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将双反面线圈的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设为浮线和/或集圈的编织。

另外,既可以如图13(c)所示的2(正面线圈)×3(双反面线圈)的罗纹编织组织那样,使正面线圈与双反面线圈的圈数不同,即,使构成外侧凸部42的圈数与构成内侧凸部41的圈数不同,而且,也可以如图3(e)、图3(f)所示那样,使正面线圈和与双反面线圈的圈数分别在纵行侧周期性地或不规则地变化。在该情况下,同样地,也能够将弹性纱B编结于正面线圈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将双反面线圈的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设为浮线和/或集圈的编织。

即,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构成在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并沿长边方向(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侧凸部42的圈数、构成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并沿长边方向(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内侧凸部41的圈数也可以分别在纵行侧的环状中为不同的数量,能够进行变化。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相对于基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等的基体组织,将弹性纱B每隔一个横列(按每个)地插入(交织),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弹性纱B的插入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按每两个横列、每三个横列等来进行插入,也可以在横列方向上不规则地插入弹性纱B。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弹性纱B与穿着者的肌肤的接触变少,进行了如下的编织:在基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等的基体组织的正面线圈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在双反面线圈的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浮线编织,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弹性纱B的插入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将浮线部分设为集圈,也可以共用浮线和集圈这两方。也可以是设为了编结与浮线和/或集圈的编织以外的编织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外侧凸部42和内侧凸部41设为了沿长边方向(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将外侧凸部42和内侧凸部41配置成格子状的编织,也可以使外侧凸部42和内侧凸部41在长边方向(横列方向)上不连续。由此,也能够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使凹部(外侧凸部42)和凸部(内侧凸部41)交替地排列,在环状的周围(纵行侧)成为凹凸连续的截面凹凸状(波形状),由于在与穿着者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穿着压力会产生强弱,所以能够促进淋巴液、静脉的流动,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而且,不限定于罗纹编织,例如,也可以通过鹿皮编织、蜂窝纹编织等编织来形成凹凸。

除此之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弹性纱B插入到由原纱A构成的罗纹编织的基体组织中,由此,除了基于罗纹针织编织的弹性变形之外,还能够通过弹性纱B的插入而使张力增大,能够实现较高的压迫力、伸缩性,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弹性纱B的交织,通过在形成罗纹编织的基体组织的原纱A中使用弹性较高的纱来提高压迫力、伸缩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侧起进行编织的事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侧起进行编织,按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接编织物30、第一筒状编织物10、辅助固定部50的顺序依次进行编织。在该情况下,朝向连接编织物30侧,对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进行通过放针(增幅)来增大纵行侧的圈数的编织,之后,在连接编织物30的编织中,使折回幅度变化,并进行放针、收针。然后,在接下来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编织中,从人体位置信息L7侧朝向人体位置信息L1侧,进行通过放针(增幅)来增大纵行侧的圈数的编织。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对应地设定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基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算出圈数,并特定成为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针脚数,通过使圈数(线圈数)增减,从而应对下肢等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通过使用横机等的平针编织,基于下肢等人体的截面的外周尺寸,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线圈数变化。

像这样,通过由使线圈的环圈数(针数=针脚数)变化而得到的其编织幅度、周径的粗细的变化,从而具有沿着下肢等人体的轮廓的形状的可变截面,并具有方向性(指向性),能够通过使线圈数增减来应对相对于人体的长度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不同,另外,能够附加任意的压迫力。因此,尺寸形状的表现自由度较高,能够自如地设定周长,容易进行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对应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压迫力的设定。尤其是,能够进行与在由以往的圆型编织机制作的弹性长筒袜中被视为难以施加穿着压力的脚关节周围的尺寸形状相匹配的筒状的直径的设定。

由此,例如在穿着于脚关节周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多余的编织物引起的穿着时的在脚的脚背侧的松弛、褶皱的产生,也能够防止由横向褶皱引起的穿着压力的集中。另外,在穿着时,也能够防止由脚的脚背侧的松弛、褶皱产生的位置偏移,而不会产生由多余的编织物产生的脚的脚背侧的松弛、褶皱所引起的违和感。而且,也能够防止由在脚后跟侧的编织物的不足引起的绷紧、由多余的编织物引起的松弛、褶皱的产生。并且,通过像这样在脚关节周围防止松弛、褶皱的产生,从而能够防止为了拉伸松弛、褶皱而沿长边方向进行了拉伸的穿着形态所引起的脚踝到背面的脚后跟侧的编织物的浮起,在脚踝到背面的脚后跟侧,也能够使编织物密接,能够施加较高的压迫力、穿着压力。而且,由于即使在脚踝附近也能够提高穿着压力,所以还能够减轻脚踝后部的组织肥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最端部(下端部)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针脚数、编织幅度l1,使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最端部(上端部)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针脚数、编织幅度l2较大,即,相比于由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续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最终列)形成的环状的直径(周长),使由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接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最初的列)形成的环状的直径(周长)较大,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增大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由此形成连接编织物30,而且,通过在连接编织物30使编织幅度、针床上的供纱的折回位置变化而设置横列侧的圈数的变化,从而能够与膨胀最大的脚的脚后跟的轮廓形状对应地使筒状的空间膨胀,能够设为接近脚的脚后跟的轮廓形状的立体的形状,在穿着时在脚后跟侧不会产生高低差、褶皱,另外,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施加过大的力而引起的绷紧。像这样,利用具有曲率的连接编织物30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连结。

尤其是,在连接编织物3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结中,在以沿着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以及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而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将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起朝向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的假想垂线c1的距离幅度a、与从边界部P起朝向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的假想垂线c2的距离幅度b之比设在6:4≤a:b≤9:1的范围内,由此,在穿着筒状绷带1时,不是具有曲率的连接编织物30,而是截面的轮廓形状为大致圆形状且沿长边方向不具有曲率而能够实现均匀的压迫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将脚的脚背部侧到脚踝周围覆盖,因此,在穿着时,能够适合于脚踝周围的弯曲。并且,通过防止由于形成具有曲率的连接编织物30而在穿着时在脚后跟侧产生拉伸,从而能够防止覆盖脚踝周围的弯曲的凹部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浮起,能够追随着脚踝周围的轮廓形状而使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密接,能够实现均匀的压迫(参照图14)。

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最端部的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的10%~40%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20~40%范围内,另外,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最端部的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周长的10%~40%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20%~40%的范围内,由此,在通过筒状绷带1的穿着而覆盖脚关节周围时,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在脚后跟侧被绷紧而进行拉拽,穿戴感良好,且不会窄小。并且,能够防止由覆盖脚踝周围的凹凸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张紧而引起的浮起,能够提高向脚踝周围弯曲的形状的密接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利用罗纹编织等来编织基体组织,从而在与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凹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以及凸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在环状的周向上(纵行侧)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横截面凹凸状(波形状),因此,在穿着时,利用该凹凸在与人体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使密接性变化,使穿着压力产生强弱,而且,通过使该凹凸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从而使穿着压力的强弱沿着淋巴液的流动的方向,因此,能够促进淋巴液的流动,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另外,由于承受强弱平衡良好的压迫力,所以也不会有违和感。

除此之外,通过利用编织物的内表面侧的凹凸形状而使面有变化,从而能够容易地与人体的截面周围有变化的弯曲部分的形状对应地使编织物密接并适合于该弯曲部分。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由基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编织,并以规定间隔的横列插入弹性纱B,由此,相比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在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环状的张力变大。因此,在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凸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与凹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的差别显著,形成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的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内侧凸部41具有曲率,在厚度方向上体积增大,能够提高缓冲性(弹性、缓解性),并能够提高编织物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

另外,通过利用编结与浮线和/或集圈编织而使弹性纱B交织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组织,从而在呈现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的凸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和凹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产生张力的不同,尤其是,相对于由基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编结,因此,由此在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也会使得凸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与凹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的差别显著,形成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的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内侧凸部41具有曲率,在厚度方向上体积增大,能够提高缓冲性(弹性、缓解性),并能够提高编织物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能够提高基于内侧凸部41的密接性,并提高压迫力(按压力),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例如在穿着于脚关节周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松弛的产生、由横向褶皱引起的穿着压力的集中,另外,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的张紧,并提高编织物向脚的脚踝周围的密接性,能够使编织物适合于脚关节周围,由此,几乎不会有脚的脚背侧上方与脚踝周围的穿着压力差,能够使脚关节周围的穿着压力分布稳定且均匀化,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能够提高淋巴水肿等水肿的减轻、改善、预防效果。另外,对疲劳、浮肿的减轻、改善效果也是有效的。而且,由于能够通过圈数的可变而容易地进行与人体的穿着部位对应的筒径、压迫力的设定,且能够使筒状绷带1适合于穿着部位,所以还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过多或不足产生的摩擦等所引起的疼痛、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等。另外,能够防止由穿着压力集中引起的挤压作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通过像这样相对于由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和/或集圈编织并插入弹性纱B,由此,在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弹性纱B的显现较少,弹性纱B不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因此,穿着感以及使用感良好。即使在构成基体组织的原纱A中使用棉纱等,也能够使吸水性、肌肤接触、肌肤触感等良好,能够提高穿着感以及使用感,且能够防止闷热。而且,由于能够通过圈数的设定等而任意地形成环圈的直径(度目值、线圈的大小)、线圈密度等,所以在通气方面也是万全之策。

尤其是,在上述实施例的筒状绷带1中,通过在外侧凸部42使任意的环圈向相邻的针移圈(重叠),从而能够将孔43设置成网眼状(网眼式(日文:メッシュ調)),由此,也能够确保较高的通气性(参照图4)。

除此之外,通过圈数的设定等,而且,利用原纱A、弹性纱B的弹性、弹性纱B的插入的编织方法、环圈(线圈)的直径等,能够设定为任意的压迫力。

另外,通过利用罗纹编织等而使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凹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以及凸部(=在内表面侧线圈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在环状的周围(纵行侧)交替地排列,尤其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纵行侧交替地排列正面线圈和双反面线圈,并在表里使纵行侧的线圈的编织具有变化,从而使得编织物不容易变得褶皱(不容易产生褶皱),能够提高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使穿着压力稳定。

并且,由于能够提高编织物向容易积存淋巴液的脚踝(内踝、外踝)周围的密接性,所以能够促进脚踝周围的淋巴液的流动,脚踝附近的水肿的改善效果提高。除此之外,通过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内表面侧在环状的周向上(纵行侧)形成为凹凸连续的形状,从而能够利用穿着压力的强弱来进一步地促进淋巴液的流动,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尤其是,通过将凹凸设为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从而能够沿着淋巴、静脉的流动,因此,能够提高促进淋巴液、静脉的流动的效果。此外,如上述实施例那样,在将筒状绷带1设定为覆盖到人体的脚趾的根部部分的长度的情况下,能够从人体的脚趾的根部部分朝向心脏方向地促进淋巴的流动,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流促进效果,脚趾根部附近的水肿的改善效果也变高。而且,例如通过以使穿着压力从脚腕侧朝向大腿部侧而阶段性地变低的方式,将脚腕的穿着压力设定在10~70mmHg的范围内,在下腿区域将穿着压力设定在5~35mmHg的范围内,在大腿区域将穿着压力设定在3~20mmHg的范围内,从而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回流促进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基于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对应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使针脚数变化,此时,设定为与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针脚数,通过利用圈数、杨氏模量来特定纵行侧的线圈列的人体周长的长度,从而能够根据人体的位置来承受规定的压迫力,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即,能够根据圈数、杨氏模量来赋予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对应的压迫力。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使环状的线圈数可变,因此,能够赋予与个人的病症相匹配的定制型的压迫力。当然,对于制定作为标准件的标准而言,也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数据以及国民的平均体形而容易地算出。尤其是,由于利用圈数而使周长变化,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与部位相应的压迫力的变化,即使相对于由于静脉瘤、淋巴水肿等而使得人体的截面变形程度严重的患者,也能够对特定部位施加所期望的压迫力,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

另外,即使相对于由静脉瘤、淋巴水肿等引起的严重的变形,也能够通过圈数的变化而进行对应,能够使筒状绷带1适合于该变形并进行压迫,由此,也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过多或不足、编织物的浮起产生的摩擦等所导致的疼痛、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等。尤其是,在静脉瘤、淋巴水肿等的治疗中使用的以往的弹性长筒袜等市售品为外国人的规格,存在不适合于日本人的体形这样的问题,通过采用国内的标准,从而也能够消除上述问题,能够设为与日本人的尺寸相匹配的规格。当然,也能够设为与各人的体形相匹配的原装商品。

而且,只要测定衣料的物性并确定环圈的直径等而求解出杨氏模量,就能够将承受压迫力的穿着者的穿着压力分布稳定在所期望的值。

尤其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作为下肢用护带,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除了脚尖之外的脚部侧到脚腕的位置、小腿肚的下部位置、小腿肚的上部位置、小腿、膝盖的下部位置、膝盖的上部位置,在由原纱A构成的基体组织中,通过基于交替地编织正面线圈和双反面线圈而形成凹凸的罗纹编织(罗纹针织)等的编织方法,从而能够提高弹性变形,通过在该基体组织中织入弹性纱B,从而能够使压迫力增大,由此,能够通过圈数的设定而得到3~70mmHg的范围内的穿着压力。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穿着而言,只要能够在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上、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筒径方向上抵抗弹性地穿着筒状绷带1即可,因此,即使不是专家,只要在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上施加任意的压力,只要根据需要而在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施加压力,就能够合理地进行穿脱,筒状绷带1的穿脱自由,且操作以及挪动的便利性优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如果比较环状的线圈列的纵行侧的杨氏模量(E)与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杨氏模量(E0),则设定为E≤E0。如果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杨氏模量(E)与横列侧的杨氏模量(E0)相同,则两方的拉伸变得相同,另外,如果E>E0,则在穿着于人体的方向侧容易进行拉伸,但在穿入人体的腿等的筒状的直径的扩展方向上不容易进行拉伸。相反地,如果E<E0,则在穿入人体的腿等的筒状的直径的扩展方向上容易进行拉伸,拉伸延长并变化,插入的情况下的阻力较少,容易进行操作。因此,优选的是,使横列侧的杨氏模量(E0)比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杨氏模量(E)大。由此,在对筒状绷带1施加外力而进行穿着或使之脱离时,穿着于人体的方向上的弹性变形较少,因此,在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人体并使之沿长度方向移动的一侧容易进行拉伸,能够利用穿着于人体的方向上的按压力,自如地任意移动。即,在对筒状绷带1施加外力而进行穿着或使之脱离时,即使穿着于人体的方向上的弹性变形较少而在欲使其移动的方向上拉伸较少,也能够利用穿着于人体的方向上的按压力,自如地任意移动,由于根据相对于人体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纵行侧的杨氏模量(E)来确定插入的情况下的阻力,所以即使是不熟练的人,也容易进行穿着。然而,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设定为E>E0。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形成为筒状,另外,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基体组织由罗纹编织等构成,而且,通过在基体组织中插入弹性纱B,从而能够使弹性变形变大,由此,穿着不容易因使用者的运动而解开,穿着的位置不容易移动。

并且,在通过使用无缝制编结横机而编织为没有缝制的筒状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接缝,所以能够减轻对肌肤的压力,不容易产生由洗涤引起的走样。另外,由于没有由缝制产生的接缝,所以张力被分散,纵行侧的伸缩性、压迫力也变得更均匀。除此之外,由于没有缝制,所以编织纱的端部的整体的管理也变得容易。

另外,在利用以往的圆型编织机编织而成的弹性长筒袜的情况下,通过在脚腕侧减小环圈的直径而提高线圈密度(增加线圈密度)并提高弹性纱的张力,从而施加比其他部分高的穿着压力,由此,在穿着时,为了使具有周径比脚腕大的脚后跟的脚部在该部分通过,需要较强的力,尤其是,对于手指的力量较弱的老人、女性而言,穿着非常困难。而且,在脚的脚背侧也容易产生褶皱,因此,在线圈密度较高的部位通气性变差,尤其是在编织物为尼龙制的情况下,存在容易使肌肤产生过敏反应这样的问题。

相对于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人体的截面变化对应,另外,利用与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结果近似的针脚数来特定纵行侧的圈数,并利用圈数使周长变化,由此,能够设定为任意的环圈直径,因此,使用者能够承受来自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规定的压迫力,另一方面,即使是手指的力量较弱的老人、女性,只要将任意的压力施加于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根据需要而将任意的压力施加于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则即使是较弱的力,也能够合理地简单地进行穿脱。除此之外,由于在穿脱时不会施加过大的力,所以耐久性也良好。

尤其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线圈的编织幅度方向与筒状的直径的方向一致,但通过在由原纱A构成的罗纹编织的基体组织中交织弹性纱B,从而能够在人体的长度方向上及在相对于该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使拉伸良好,尤其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相对于罗纹编织的基体组织的一部分,对弹性纱B的交织进行浮线编织,由此,能够使相对于人体的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拉伸变高,能够使编织物的拉伸量(日文:伸びしろ)增大,能够使穿脱极为容易。另外,即使减弱张力,也具有充分的保持力,能够使穿戴感良好,并且,即使是较弱的张力,也能够发挥较高的伸缩性。而且,通过将弹性纱B编结于外侧凸部42,从而也能够使纵行侧的伸缩性充足,另外,即便假若弹性纱B被切断,对张力降低的影响也小。当然,通过对弹性纱A进行集圈,也能够产生较高的伸缩性。

并且,即使在人体的长度方向上截面变化,也能够利用圈数的变化来进行应对,在穿着时,在脚的脚背侧不容易产生褶皱,穿着压力也不会集中,在此基础上,能够利用棉材料来进行制造,因此,还能够使通气性良好,能够防止闷热。而且,由于通气性良好,所以其结果是,还能够期待汗的气化热产生回流的促进效果。尤其是,通过使用不容易变得褶皱的较厚的棉材料,例如能够得到穿着压力为3~70mmHg以上的压迫力,即便如此,也容易穿上、脱掉。而且,即使进行反复的洗涤,也不会产生走样等。

像这样,能够兼顾回流促进效果和通气性。

此外,通过像这样利用圈数来表现筒径的变化,从而即使在通过编织来赋予图案花纹设计的情况下,给图案花纹设计带来的影响也较小。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横列侧)连续地延伸的凹部(=外侧凸部42)以及凸部(=内侧凸部41),由此,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在环状的周围(纵行侧)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横截面凹凸状(波形状),利用该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在穿着时覆盖从脚的脚背侧到脚踝周围的部分,由此,即使在被视为淋巴液容易阻滞(积存)的脚踝周围,也能够使在内表面侧设置有内侧凸部4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脚踝周围密接,因此,能够得到极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尤其是,在将筒状绷带1穿着于脚关节周围时,在基于上述测定条件的测定中,即使在以往的弹性长筒袜中被视为难以施加穿着压力的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周围的基端部,也能够发现15mmHg以上的穿着压力,脚的脚背部与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差为5mmHg以下,优选的是,为3mmHg以下,更优选的是,为1mmHg以下,脚的脚背部与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周围的基端部的穿着压力分布之差为40%以下,优选的是,为30%以下,更优选的是,为10%以下,即使在截面变化较大的脚关节周围,压力差也能够使编织物适合并密接于脚关节周围,能够实现均匀的压迫,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在此,在穿着压力较高时,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但根据穿着者的穿着部位(患部)的状态,由于较高的穿着压力,例如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并且,根据本发明者们的实验研究,确认了在穿着压力小于3mmHg时,无法得到回流促进效果,在超过70mmHg时,反而有可能会阻碍回流促进。

因而,在脚的脚后跟侧的脚踝周围的基端部中,将穿着压力设在3mmHg~70mmHg的范围内,优选的是,设在5mmHg~60mmHg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导致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的可能性变低,能够得到回流促进效果。更优选的是,将穿着压力设在15mmHg~50mmHg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设在20~45mmHg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流促进效果,穿着感也良好。

而且,利用在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凸(外侧凸部42以及内侧凸部41)的穿着压力的强弱所产生的回流促进效果、以及沿着淋巴的流动的回流促进效果,即使是较低的穿着压力,也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对静脉性(静脉瘤、深部静脉血栓症、静脉血栓后遗症、肺血栓塞栓症等)、淋巴性(发育形成不全、淋巴结郭清、淋巴管炎等)、炎症性(各种炎症等)、过敏性(由药剂、植物、昆虫叮咬等引起的病症)、血管神经性(昆克氏水肿等)、废置性(长期卧床不起的状态、麻痹等)、外伤、一般的手术的后遗症等遍及较宽的范围的疾病的局部性的水肿等的治疗、预防都是有效的,筒状绷带1能够作为弹性衣物而进行使用,所述弹性衣物是在四肢的淋巴水肿等的治疗、要求中使用的弹性长筒袜、弹性衣袖、弹性绷带等的总称。另外,当前,在日本的业界自主基准中,将能够施加30mmHg以上的压迫力的衣物作为弹性衣物而进行对待。

此外,对于对静脉瘤的治疗、深部静脉血栓症、肺血栓塞栓症的治疗、预防以及淋巴水肿的治疗、预防有效的弹性长筒袜、弹性衣袖、弹性绷带等弹性衣物而言,根据医师的穿着指示书,能够适用于疗养费用(日文:療養費適用)。然而,对于在本发明中定义的筒状绷带1而言,设为了在对人体的一部分进行压迫的压迫法中使用的整体由具有伸缩性的织物构成的压迫用的穿着用具,所述压迫用的穿着用具为绷带、护带、衣袖、长筒袜、内衣等,另外,也能够作为无缝成形绷带而进行使用。例如,有时也将筒状绷带1用作还能够在淋巴水肿治疗用护带或下肢静脉瘤护带中使用的医疗用具,或者,有时也将筒状绷带1用作腕部、腿部、头部、脚部、手腕部、手部等的从外部施加压迫力的筒状绷带,筒状绷带1包括能够用于如下情况的绷带:通过对四肢体干的必要部位施加压迫力,从而对四肢体干的水肿、静脉瘤等进行改善、预防等。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筒状绷带1而言,有时与患者的水肿的部位相匹配地需要数种。

而且,不限定于作为淋巴水肿治疗用护带或静脉瘤护带等医疗用具而进行使用,也能够作为绷带、护带、衣袖、长筒袜、内衣、袜子、分指手套等压迫用的穿着用具而进行使用,对于日常生活、运动中的疲劳、浮肿的预防或减轻而言,也能够得到较高的效果。尤其是,通过利用形成于筒状绷带1的内表面侧的凹凸而使穿着压力产生强弱,从而能够提高对血液流通的促进效果,能够提高疲劳、浮肿的预防、减轻效果。

当然,也可以不将筒状绷带1用于压迫,而是将筒状绷带1应用于在日常生活等中使用的绷带、护带、衣袖、长筒袜、内衣、袜子、分指手套、合指手套等穿着用具。

除此之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由于能够得到较高的密接性,尤其是,通过将编织纱设为棉材料,从而使得通气性、肌肤触感、肌肤接触、缓解性也良好,因此,在穿着公知的弹性长筒袜等压迫构件时,将筒状绷带1作为穿着于该压迫构件的内侧(更靠近肌肤的一方)的缓冲件也是有效的。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穿着于人体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穿着公知的弹性长筒袜等压迫构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公知的弹性长筒袜等压迫构件的回流促进效果。尤其是,通过将编织纱设为棉材料,从而对疼痛、皮肤的损伤、皮肤裂伤、皮肤撕伤(Skin Tear)等的预防、保护效果也较高。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作为下肢用护带,覆盖从除了脚尖之外的脚部侧到脚部的大腿部的部分,但本发明的筒状绷带1既可以是覆盖从脚的脚背部、脚后部到脚腕的形态,也可以是覆盖从脚的脚背部、脚后部到膝盖下部的形态,还可以是覆盖从脚的脚背部、脚后部到腰部的形态。而且,也可以设为覆盖脚的脚尖的形态。例如,通过进行线圈的增减,并利用锁边处理(日文:伏せ目処理)将端部封闭,从而将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下端侧编织为与袜子等相同的圆弧状、五趾袜等,由此能够覆盖脚的脚尖。另外,并不限定于下肢,也能够将腕部、手部、手腕等作为穿着部位,将筒状绷带1应用于覆盖这些穿着部位。即使在穿着于腕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连接编织物30而使筒状绷带1适合于肘头的弯曲部,能够使筒状绷带1与肘关节周围密接,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由于将穿着对象设为了腿部以及脚部,所以为了与脚后跟的形状对应,根据作为腿的长度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和相对于该人体位置信息L1、L2、L3、...L6、L7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m6、m7,对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进行了编织,根据作为脚的长度的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和相对于该人体位置信息(L8、)L9、L10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8、)m9、m10,对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进行了编织,并且,在该人体位置信息L7到人体位置信息L9之间,为了在穿着时与脚后跟对应,使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数增大,利用连接编织物30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在连接编织物30,与脚后跟的膨胀相匹配地具有曲率。

然而,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筒状绷带1的用途、穿着部位(例如腕部、腿部、头部、脚部、手部)等,设为如下的筒状绷带1:使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没有区别,并且,不设置具有曲率的连接编织物30,即,不进行上述反复的向折回编织的切换,在长度方向上使旋绕编织连续,以想要赋予所期望的压迫力的整体,利用与根据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以成为与人体周长信息L1、L2、L3、...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针脚数,设定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即,也可以设为整体形状沿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地连续的形状的筒状绷带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使用被特定为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进行编织,在基体组织中,将相对于人体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即人体周长信息m1、m2、m3、...作为纵行侧的线圈列的圈数而织入该基体组织,尤其是,将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设定为与以成为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计算出的计算结果近似的圈数,并进行平针编织。

并且,像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使用被特定为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进行编织,以成为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将由形成线圈的纱连续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圈数设定为与该计算结果近似的针脚数,通过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进行增减变化,从而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人体的截面长度变化对应地沿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进行穿着,在该筒状绷带1中,通过编织,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横列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以及凸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从而将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在环状的周围方向上(纵行侧)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横截面凹凸状。

即,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通过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变化,从而与基于相对于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人体的截面变化对应地使周长变化,通过编织,交替地排列凹部以及凸部,从而将与人体的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在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截面凹凸状。

在此,上述人体周长信息m1、m2、m3、...是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围的长度,并作为人体的截面长度(周长)的变化信息,确定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长度。

并且,通过使形成线圈的纱连续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变化来应对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人体的截面变化是指: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利用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来调整周长,从而应对人体的截面的长度(周长)的变化。即,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利用与其结果近似的圈数来调整长度。

由于以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进行计算,并根据与其结果近似的针脚数来设定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圈数,因此,通过使形成线圈的纱连续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进行增减变化,从而能够应对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人体的截面长度变化。

即,利用圈数来调整长度,以使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变化成为规定的杨氏模量。

在此,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圈数的设定是指:为了成为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等的位置(人体的部位)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设定为近似的圈数。此时,计算结果为算出的圈数,但对于该圈数以下的单位而言,既可以四舍五入,也可以舍去,还可以进位。舍去、进位、四舍五入的选择能够根据纱的物性、编织方法以及身体的使用部位的特性来确定。因此,能够利用近似的圈数来表示(近似地表现)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即,近似的圈数具有一个圈数以内的误差。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为使用横机等的平针编织,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人体的截面变化对应地在长边方向上使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可变,由此,能够应对相对于人体的长度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不同。通过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使线圈数变化,从而能够使尺寸形状的表现自由度变高,能够自如地设定周长,容易进行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对应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而且,容易利用圈数来进行所期望的压迫力的设定。

因而,例如,即使相对于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较大的脚关节周围,也能够提高适合性,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过多或不足引起的松弛、褶皱的产生、绷紧,即使相对于背面脚后跟侧,尤其是相对于脚踝附近的凹部,也能够使编织物密接并使穿着压力分布均匀,能够使穿着压力稳定。另外,能够与由局部的水肿等引起的弯曲(凹凸)对应地进行密接。并且,由于能够利用圈数而使周长变化并能够进行所期望的压迫力的设定,所以能够设为任意的环圈直径,能够确保通气性,穿着也容易。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并不限定于由无缝制的WHOLEGARMENT式的横机进行的筒状编织,既可以是通过缝制而形成为筒状,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式、手动式、机械编织、手工编织等而形成为筒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中,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以及凸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从而将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在环状的周围方向上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横截面凹凸状,因此,在穿着时,能够利用该凹凸在与穿着者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使穿着压力产生强弱,能够利用局部的压迫力(按压作用)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尤其是,由于该凹凸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所以穿着压力的强弱会沿着淋巴液的流动的方向,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并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另外,能够承受平衡良好的压迫力,不会有违和感。除此之外,通过利用编织物的内表面侧的凹凸形状而使面有变化,从而能够容易地与人体的截面周围有变化的弯曲部分的形状对应地使编织物密接并适合于该弯曲部分。

像这样,能够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对应地提高适合性,在此基础上,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以及凸部,将适合于穿着部位的编织物在环状的周围方向上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横截面凹凸状,由此,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相对于由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或集圈编织,并以规定间隔的横列插入弹性纱B,由此,相比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使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的环状的张力变大。即,也能够作为如下的发明进行理解:相比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使成为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的环状的张力变大。

由此,凸部(=线圈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内侧凸部41)与凹部(=线圈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外侧凸部42)的差别显著,形成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的内侧凸部41具有曲率,在厚度方向上体积增大。由此,能够提高基于内侧凸部41的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提高压迫力(按压力)。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通过利用编结和浮线或集圈编织而使弹性纱B交织于原纱A的罗纹编织组织,由此,能够在环状的周围方向上产生张力的变化,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的凸部(=线圈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内侧凸部41)和凹部(=线圈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外侧凸部42)使张力不同。即,也能够作为如下的发明进行理解:在呈现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侧的凸部和凹部,使张力不同。

由此,凸部(=线圈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内侧凸部41)与凹部(=线圈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外侧凸部42)的差别显著,形成于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侧的内侧凸部41具有曲率,在厚度方向上体积增大。因此,能够提高基于内侧凸部41的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压迫力(按压力)。

另外,也能够作为如下的发明进行理解: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利用罗纹编织对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基体组织进行编织,在编织物的表里,交替地排列由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侧凸部42和内侧凸部41构成的凹部以及凸部,使横截面外形在环状的周向上呈凹凸的连续的凹凸状,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的背面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的背面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将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设为内侧凸部41,将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设为外侧凸部42,此时,相比于外侧凸部42,使内侧凸部41的截面外形更近似于曲线。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使用被特定为作为穿着对象的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人体位置信息L1、L2、L3、...和相对于人体位置信息L1、L2、L3、...的垂直截面的周长的人体周长信息m1、m2、m3、...而进行编织,以成为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对应的规定的杨氏模量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利用与其结果近似的针脚数来设定由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形成的环状的圈数,通过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进行增减变化,从而与人体周长信息m1、m2、m3、...的人体的截面长度变化对应地沿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方向进行穿着,在该筒状绷带1中,在编织物的表里,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以及凸部,使横截面外形在环状的周围方向上呈凹凸的连续的凹凸状,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的背面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的背面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将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线圈设为内侧凸部41,将在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该内表面侧的背面的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线圈设为外侧凸部42,此时,相比于外侧凸部42,在内侧凸部41,使其横截面形状更近似于曲线。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与之连续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在长边方向上使纵行侧的环状的线圈列的圈数可变,从而能够应对相对于人体的长度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不同。通过与人体的截面的变化对应地使线圈数变化,从而能够提高尺寸形状的表现自由度,能够自如地设定周长,容易进行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对应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而且,容易根据圈数、杨氏模量而进行所期望的压迫力的设定。例如,在穿着于脚部的情况下,即使相对于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较大的脚关节周围,也能够提高适合性,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过多或不足引起的松弛、褶皱的产生、绷紧,即使相对于脚踝周围的凹部,也能够使编织物密接并使穿着压力分布均匀,能够使穿着压力稳定。另外,能够与由局部的水肿等引起的凹凸对应地进行密接。并且,由于能够使圈数周长变化而进行所期望的压迫力的设定,所以能够设为任意的环圈直径,能够确保通气性,穿着也容易。

并且,通过编织,在编织物的表里交替地排列由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侧凸部42和内侧凸部41构成的凹部以及凸部,将横截面外形在周向上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凹凸状,因此,在穿着时,能够利用该凹凸在与穿着者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周向上产生局部较高的压迫力(按压作用),从而使穿着压力产生强弱,由此,能够促进淋巴液的流动,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尤其是,由于该凹凸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所以穿着压力的强弱会沿着淋巴液的流动的方向,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并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另外,能够承受平衡良好的压迫力,不会有违和感。

除此之外,相对于由原纱A的罗纹编织构成的基体组织中的构成外侧凸部42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编结,另外,相对于构成内侧凸部41的线圈,对弹性纱B进行浮线或集圈编织,并以规定间隔的横列插入弹性纱B,由此,相比于外侧凸部42,使内侧凸部41弯折,且使内侧凸部41的弯折度较大,使内侧凸部41近似于弧状的曲线。因此,能够提高内侧凸部41的缓冲性(弹性、缓解性),能够提高基于内侧凸部41的向穿着部位的密接性,能够提高压迫力(按压力)。

而且,通过利用编织物的内表面侧的凹凸形状而使面有变化,从而能够容易地与人体的截面周围有变化的弯曲部分的形状对应地使编织物密接并适合于该弯曲部分。

像这样,能够与人体的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对应地提高适合性,在此基础上,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以及凸部,将适合于穿着部位的编织物在环状的周围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横截面凹凸状,由此,能够提高回流促进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具备: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续地形成的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及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增大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而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连接编织物30,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将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设为大径,在连接编织物3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结中,在以按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以及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而使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线圈列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起朝向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续的一侧、即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的假想垂线c1的距离幅度a、与从边界部P起朝向连接编织物30侧、即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的假想垂线c2的距离幅度b之比在6:4≤a:b≤9:1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下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直径(周长),使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结的最端部(上端部)的纵行侧的一个环状的直径(周长)较大,将其设为大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通过使圈数变化而使周长变化,因此,利用圈数的变化,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及连接编30连结时的直径,将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时的直径设为大径。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环圈直径、编织方法、张力等来进行调节。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中,在该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结中,在直径(周长)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向第二筒状编织物20扩大的期间,增大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数,并利用连接编织物30来连结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

尤其是,连接编织物30以如下方式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在以沿着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以及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而使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时,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起朝向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续的一侧、即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的假想垂线c1的距离幅度a、与从边界部P起朝向连接编织物30侧、即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的假想垂线c2的距离幅度b之比在6:4≤a:b≤9:1的范围内。

像这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筒状绷带1,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使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直径(周长)成为大径,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使横列数增大,利用连接编织物30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连结,由此,在连接编织物30具有曲率,在通过穿着而覆盖脚关节周围时,不会在脚腕背面侧产生褶皱,另外,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的绷紧,能够适合于脚后跟的轮廓形状。并且,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结部分,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而将第二筒状编织物20设为大径,通过使直径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具有变化,从而能够在连结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接编织物30,与脚后跟的膨胀相匹配地具有充分大的曲率,在穿着时,能够减少在脚后跟侧的绷紧。另外,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结中,通过相比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而将第二筒状编织物20设为大径,从而能够具有直径的选择幅度,因此,能够进行与脚关节周围的尺寸形状相匹配的最佳的直径的设计、选择,能够抑制由编织物的多余引起的在脚的脚背侧的松弛、褶皱的产生。因此,能够防止由横向褶皱的咬入引起的回流的阻碍。另外,也能够防止由编织物的不足引起的在脚后跟侧的张紧。

并且,在以沿着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以及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而使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成为一半的方式进行了使环状的内表面与相对侧的内表面接触的折叠重合的折叠状态下,从第一筒状编织物10、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连接编织物30的边界部P起朝向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连续的一侧、即正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1的假想垂线c1的距离幅度a、与从边界部P起朝向连接编织物30侧、即背面侧的左右对称线d2的假想垂线c2的距离幅度b之比在6:4≤a:b≤9:1的范围内,因此,不是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之间使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横列侧的圈数增大而具有曲率的连接编织物30覆盖脚踝(内踝、外踝)周围,而是被设定为规定的杨氏模量并施加均匀的压迫力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覆盖脚踝(内踝、外踝)周围。

像这样,在穿着时,能够抑制在脚的脚背侧的松弛、褶皱的产生,而且,能够防止在脚后跟侧的绷紧,并且,由于不具有圆度(膨胀)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覆盖脚踝周围的凹凸,所以能够防止在脚踝周围的凹部处的编织物的浮起,能够使筒状绷带1适合并密接于脚踝周围的弯曲部。尤其是,即使相对于脚踝附近的背面侧的凹部分,也能够进行密接,能够使穿着压力稳定。另外,能够与由局部的水肿等引起的凹凸对应地进行密接。

因此,即使在具有脚后跟部、脚踝部、脚腕下端与脚背部的边界部等弯曲部且截面的尺寸形状的变化较大的脚关节周围,也能够提高适合性,能够使穿着压力分布均匀,并提高穿着压力的稳定性。

尤其是,在连接编织物3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结中,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的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的20%~40%的范围内,另外,使连接编织物30连结在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第一筒状编织物10以及连接编织物30连结的最端部的纵行侧的环状的周长的20%~40%的范围内,由此,在通过穿着而覆盖脚关节周围时,能够防止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在脚后跟侧被绷紧而进行拉拽,能够防止由此导致的过大的张力产生的张紧,另外,不会产生松弛,能够提高向脚踝周围的凹凸的密接性。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筒状绷带1,例如,在穿着于脚关节周围时,通过编织,交替地排列呈环圈状地织入纱的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以及凸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从而将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与穿着部位接触的内表面侧在环状的周围形成为凹凸的连续的横截面凹凸状,利用这样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来覆盖脚的脚背侧到脚踝周围的部分,即使在脚踝附近的弯曲部、尤其是背面侧,也能够进行密接,由此,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流促进效果。即,在穿着时,由于能够使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与脚踝附近的弯曲部密接,所以能够提高穿着压力并提高回流促进效果,在此基础上,交替地排列沿长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凹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凸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凹状的外侧凸部42)以及凸部(=线圈在外表面侧呈现为凹状、在内表面侧呈现为凸状的内侧凸部41),从而将与脚踝附近的弯曲部密接的第一筒状编织物10和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内表面侧在环状的周围连续地形成,由此,能够促进淋巴液容易阻滞(积存)的脚踝周围的淋巴的流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回流促进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的筒状绷带1应用于穿着在人体的下肢的下肢用护带的事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筒状绷带1的应用并不限定于脚部、腿部,也能够应用于穿着在腕部、手腕部、手部等四肢体干以及头部等的绷带、护带、衣袖(弹性衣袖)、分指手套(弹性分指手套)等。例如,也可以作为向手腕、手部的穿着构件,通过在第一筒状编织物10与第二筒状编织物20的连结部分的环状的直径不同部分进行切入、分割,从而形成孔,在该孔处插入手部的大拇指,穿着成主要利用第一筒状编织物10来覆盖手部侧,利用第二筒状编织物20来覆盖手腕侧,使筒状绷带1与手的截面变化对应并适合于手的截面变化。

附图标记说明

1 筒状绷带

10 第一筒状编织物

20 第二筒状编织物

30 连接编织物

41 内侧凸部

42 外侧凸部

L1、L2、L3、...人体位置信息

P 第一筒状编织物和第二筒状编织物与连接编织物的边界部

c1、c2 假想垂线

d1、d2 左右对称线

A 原纱

B 弹性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