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带组件、绑带连接器、头带、头带组件、形成头带的方法、管状连接器、患者接口、以及连结绑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5139发布日期:2019-01-05 08:5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绑带组件、绑带连接器、头带、头带组件、形成头带的方法、管状连接器、患者接口、以及连结绑带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下列申请并且要求其优先权: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09,400、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23,459、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64,767、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01,462、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68,915、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23,489和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27,942,这些申请的完整内容特此通过援引并入本文并且构成本披露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本披露总体上涉及与呼吸设备结合使用的头带。更具体地,本披露涉及三维头带、该头带的多个部分的形成、以及用于模制这种头带的方法。还披露了该模制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本披露还总体上涉及具有闭合环头带的全罩式鼻下患者接口、以及患者接口的各种部件。

相关技术说明

患者接口用于向患有多种呼吸疾病或病症中的任一种疾病或病症的人的气道提供呼吸疗法。此类疗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疗法和无创通气(niv)疗法。

cpap疗法可以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osa),其是患者的气道在睡眠期间间歇性萎陷、从而在一段时间内阻止患者呼吸的病症。呼吸停止、或呼吸暂停导致患者觉醒。重复和频繁的呼吸暂停可能导致患者很少能够睡整觉,因而很少能够从夜间睡眠中恢复精力。

cpap疗法涉及到经由患者接口向患者的气道输送持续正气压供应。持续正压充当患者气道内的夹板,它将气道固定在开放位置,使得患者的呼吸和睡眠不被中断。

患者接口典型地包括面罩组件和头带组件,其中面罩组件被配置成用于经由密封件或垫子向患者的气道输送持续正气压供应,该密封件或垫子在患者的鼻子和/或嘴巴中或周围形成基本上气密的密封。面罩组件有一系列样式可供选择,包括全面罩、鼻罩、直接的口鼻罩,这些面罩组件与鼻子和/或嘴巴一起形成基本上气密的密封。密封件或垫子由头带组件保持在患者面部的适当位置。为了维持基本上气密的密封,头带组件应当为面罩组件提供支撑,使得它在使用期间相对于患者面部保持在稳定的位置。此类患者接口还可以用于输送niv和其他疗法。

患者接口在使用者的鼻子和/或嘴巴上或周围形成至少基本上“密封”,而插管不提供密封、不过却提供用于补充呼吸气体输送的输送路径。形成这种“密封”的结果是:呼吸设备的封闭区域与其内部压力相结合,产生了试图将该呼吸设备推离面部的合力。为了抵消这个力,通常使用包括一系列绑带的头带,这些绑带绕过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和/或顶部。

可调节头带或者需要在使用鼻下型面罩的情况下进行左右侧连接的头带常常遇到的问题是,使用者可能将头带的一侧拉得过紧,于是拉动面罩拉离中心位置。在其他情况下,使用者可能只不过由于首先连接面罩的一侧,就将面罩拉离了中心位置。鼻下式面罩可能比越过鼻梁的面罩更容易被拉离中心位置,这是因为鼻部可能塌陷,而越过鼻梁的面罩自身则与面罩密封件的顶点一起居中。因此,期望开发出闭合环头带设计,该设计具有与面罩组件连接的连接机构,此连接机构确保在戴上和脱下头带时,患者接口密封件在使用者面部上保持居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所描述的系统、方法和装置具有多个创新方面,这些方面中没有哪个单一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也没有哪个单一方面独自就能造成这些方面的期望属性。在不限制权利要求范围的前提下,现将概述有利特征中的一些。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头带。该头带包括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其中底部绑带在该底部绑带的端部部分之间的某个位置处连接到顶部绑带。整体塑料芯材一体地形成在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这两者的纺织物外壳内。

根据另一方面,整体塑料芯材延伸穿过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这两者的纺织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外壳。

根据另一方面,这些纺织物外壳具有无缝的管状形状。

根据另一方面,这些纺织物外壳是针织的、梭织的、编织的或钩编的。

根据另一方面,顶部绑带的纺织物外壳的一个端部部分与底部绑带的纺织物外壳抵接接触。

根据另一方面,顶部绑带的纺织物外壳沿顶部的长度在朝向顶部绑带的所述端部部分的方向上径向向外伸展。

根据另一方面,顶部绑带的纺织物外壳的一个端部部分具有密封部分,其中该密封部分是通过用热切刀切割而形成的。

根据另一方面,该头带进一步包括在底部绑带内结合到整体塑料芯材的细丝芯。

根据另一方面,该头带进一步包括定位在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上的绑带连接器,其中这些绑带连接器是由整体塑料芯材形成的。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模制工具内形成头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放置在模制工具的腔体内;将熔融的塑料材料引入该模制工具中,并引入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中;将熔融的塑料材料穿过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推入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然后允许熔融的塑料材料在第一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纺织物外壳内固化,以形成整体塑料芯。

根据另一方面,将熔融的塑料材料穿过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推入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进一步包括使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线移位,以便在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壁中形成间隙,熔融的塑料材料穿过这些间隙流到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

根据另一方面,将熔融的塑料材料穿过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推入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进一步包括撕开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线,以便在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壁中形成一个洞,熔融的塑料材料穿过这个洞流到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

根据另一方面,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放置在模制工具的腔体内进一步包括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定位成与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接触。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一个开放端部部分在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的端部部分之间的某个位置处与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抵接接触。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在它们的端部部分之间的一些位置处彼此接触。

根据另一方面,腔体的外边缘相对于腔体的中心部分变窄,使得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外边缘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的外边缘被卡固,以防止熔融的塑料材料在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外边缘与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的外边缘之间流动。

根据另一方面,腔体的中心部分包括突出部,这些突出部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压下,使得压痕一体地形成在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模制工具内形成头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放入第一模制工具的腔体中;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一部分定位成与具有连接器部分的形状的相邻腔体接触;将熔融的塑料材料引入第一模制工具中,并引入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中;将熔融的塑料材料穿过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推入相邻腔体中;然后允许熔融的塑料材料在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内固化,以形成第一绑带部分,该第一绑带部分具有由整体塑料材料形成的内芯和连接器部分。

根据另一方面,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一绑带部分放入第二模制工具中;将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的一个端部部分定位在连接器部分上方,使之与第一绑带部分的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接触;将熔融的塑料材料引入第二模制工具中,并引入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然后允许熔融的塑料材料在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内固化,以形成第二绑带部分,该第二绑带部分具有由整体塑料材料形成的内芯,该内芯连接到第一绑带部分的连接器部分。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头带组件。该头带组件包括顶部绑带、连接到顶部绑带的上侧绑带,以及连接到上侧绑带的下侧绑带。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被整体地形成为一体结构。

根据另一方面,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被形成为闭合环结构。

根据另一方面,顶部绑带、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被整体地形成为一体结构。

根据另一方面,顶部绑带、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被形成为闭合环结构。

根据另一方面,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由内部模制的带状织物连结。

根据另一方面,该头带组件进一步包括颈部面板,该颈部面板附接到顶部绑带和下侧绑带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另一方面,顶部绑带和颈部面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透气的吸湿材料。

根据另一方面,顶部绑带包括绗缝的纺织物材料。

根据另一方面,整体塑料芯材一体地形成在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内。

根据另一方面,整体塑料芯材一体地形成在顶部绑带、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内。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管状连接器,用于使第一绑带的一个端部邻接第二绑带的侧壁。该连接器包括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具有与第一绑带的所述端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其中该第一端部接触第一绑带的所述端部或定位在第一绑带的所述端部上方;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定位在第一端部的对面,并且具有与第二绑带的侧壁对应的形状,其中该第二端部接触第二绑带的侧壁或定位在第二绑带的侧壁上方;定位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腔体;以及定位在腔体内的塑料芯材,其中该塑料芯材单元整体地结合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以形成一体结构。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端部与第一绑带的所述端部重叠。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绑带的所述端部邻接第二绑带。

根据另一方面,第二端部与第二绑带的侧壁重叠。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模制工具内将第一绑带的一个端部连结到第二绑带的侧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一个端部定位到管状连接器的腔体中,并且将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的侧壁的一部分定位成与管状连接器的腔体相邻或定位到管状连接器的腔体中;将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以及管状连接器放入模制工具的腔体中;将熔融的塑料材料引入模制工具中,并引入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穿过所述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所述管状连接器将所述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所述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然后允许熔融的塑料材料在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以及管状连接器内固化,以便在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和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以及管状连接器内由该塑料材料形成整体内芯。

根据另一方面,定位包括使第一管状纺织物外壳的所述端部抵靠第二管状纺织物外壳。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披露了用于连接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绑带连接器组件,这些绑带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位于纺织物外壳内的整体塑料芯,该绑带连接器组件包括:定位在第一绑带的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第一连接器部分;定位在第二绑带的端部部分之间的第二连接器部分,该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整体塑料芯的突出穿过第二绑带的纺织物外壳的突起部,该第二连接器部分被配置成用于与第一连接器部分对准,以便于连接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的厚度等于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被配置成用于当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对准时在它们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便于连接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器部分上的对准凹陷部,该对准凹陷部被配置成用于接合设置在模制工具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以维持第一连接器部分相对于模制工具的位置。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包覆模制在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上方的包覆模制接合部。根据另一方面,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厚度等于第一连接器部分的厚度和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包覆模制接合部接触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这两者的纺织物外壳。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这两者的形状被确定成彼此相互配合。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包括整体塑料芯的超出纺织物外壳的延伸部。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延伸超出纺织物外壳的一个端部。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分别为公连接器部分和母连接器部分。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或第二连接器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接片。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的宽度和/或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宽度等于相应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这两者的整体塑料芯的宽度。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披露了用于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的绑带连接器组件,这些绑带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位于纺织物外壳内的整体塑料芯,该绑带连接器组件包括连结接片,该连结接片构成其中一根绑带的整体塑料芯的一部分、并且被配置成用于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从所述连结接片的表面突出的对准柱;以及包覆模制在连结接片上方的包覆模制接合部。根据另一方面,对准柱的厚度大于连结接片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对准柱的厚度等于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包覆模制接合部是由弹性体材料形成的。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形成到包覆模制接合部的表面中的标签。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披露了用于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的绑带连接器,这些绑带部分包括位于纺织物外壳内的整体塑料芯,该绑带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多个外腔,这些外腔设置在该壳体的端部部分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接纳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这两者的端部部分;定位在这些外腔之间的内腔;以及在内腔与外腔之间延伸的注射孔,其中这些绑带部分的整体塑料芯延伸穿过该注射孔。根据另一方面,外腔的高度大于内腔的高度。根据另一方面,内腔的高度等于纺织物外壳内的整体塑料芯的厚度。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披露了用于头带的绑带组件,该绑带组件包括:纺织物外壳,该纺织物外壳包括背离使用者的外表面、面向使用者的内表面以及设置在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腔体;以及塑料芯材,该塑料芯材定位在该纺织物外壳的腔体内,其中该纺织物外壳的外表面具有凸面形状。根据另一方面,纺织物外壳的内表面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形状。根据另一方面,纺织物外壳的内表面具有凹面形状。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披露了用于头带的绑带组件,该绑带组件包括:纺织物外壳,该纺织物外壳包括被配置成用于定位在使用者耳朵上方的耳朵弓形区域;以及塑料芯,该塑料芯定位在该管状纺织物外壳的腔体内,其中该塑料芯与纺织物外壳边缘之间的距离在耳朵弓形区域中比在该绑带组件的剩余部分中大。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披露了头带组件,该头带组件包括:被配置成用于接纳使用者头部的顶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的头带环状绑带,该头带环状绑带包括:与纺织物外壳一体形成的整体塑料芯、以及连接器接片部分,该连接器接片部分由该整体塑料芯形成并且在头带环状绑带的端部部分之间突出穿过纺织物外壳;前部绑带;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定位在头带环状绑带的连接器接片部分和前部绑带的一个端部部分上方。根据另一方面,该连接器包覆模制到头带环状绑带和前部绑带这两者的端部部分上。根据另一方面,该连接器的厚度等于连接器接片部分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该连接器的厚度等于头带环状绑带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该头带环状绑带进一步包括:从该头带环状绑带的端部部分延伸的对准接片,该对准接片构成该头带环状绑带的整体塑料芯的一部分;以及从连结接片的表面突出的对准柱。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披露了用于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的绑带连接器组件,这些绑带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位于纺织物外壳内的整体塑料芯,该绑带连接器组件包括:定位在第一绑带的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第一连接器部分;第二连接器部分,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定位在所述第二绑带的端部部分之间并且突出穿过所述第二绑带的纺织物外壳;以及包覆模制在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上方的包覆模制接合部。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从第一绑带的表面突出的对准柱,其中包覆模制接合部包围该对准柱。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凹陷在第一绑带的表面内的压凹区域,其中该压凹区域接纳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包覆模制材料。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凹陷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中的对准凹陷部,其中该对准凹陷部被配置成用于接合设置在模制工具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以维持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模制工具的位置。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模制工具内连接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绑带连接器组件。这些绑带是由注射到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的整体塑料芯材形成的。该绑带连接器组件包括:公连接器部分,该公连接器部分定位在第一绑带的一个端部部分处;以及母连接器部分,该母连接器部分定位在第二绑带的端部部分之间并且突出穿过第二绑带的管状纺织物外壳。该母连接器部分被配置成用于与公连接器部分接合,使得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被连接起来。公连接器部分和母连接器部分是由熔融的整体塑料芯材形成的。根据另一方面,公连接器部分的厚度等于母连接器部分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公连接器部分与母连接器部分之间的间隙。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公连接器部分上的对准凹陷部,该对准凹陷部被配置成用于接合设置在模制工具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以维持公连接器部分相对于模制工具的位置。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包覆模制在公连接器部分和母连接器部分上方的包覆模制接合部。根据另一方面,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厚度等于公连接器部分的厚度和母连接器部分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包覆模制接合部接触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这两者的管状纺织物外壳。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模制工具内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的绑带连接器组件。这些绑带部分是由注射到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的整体塑料芯材形成的。该绑带连接器组件包括连结接片,该连结接片由整体塑料芯材形成并且被配置成用于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这两者的端部部分;从所述连结接片的表面突出的对准柱;以及包覆模制在连结接片上方的包覆模制接合部。根据另一方面,对准柱的厚度大于连结接片的厚度。

根据另一方面,对准柱的厚度等于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厚度。

根据另一方面,包覆模制接合部是由弹性体材料形成的。

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形成到包覆模制接合部的表面中的标签。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模制工具内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的绑带连接器。这些绑带部分是由注射到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的整体塑料芯材形成的。该绑带连接器包括:外腔,这些外腔设置在壳体的端部部分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接纳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这两者的端部部分;定位在这些外腔之间的内腔;以及注射孔,该注射孔与内腔和外腔流体连通并且被配置成用于接纳整体塑料芯材。

根据另一方面,外腔的高度大于内腔的高度。

根据另一方面,内腔的高度等于管状纺织物外壳内的整体塑料芯材的厚度。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头带的绑带组件。该绑带组件包括:管状纺织物外壳,该管状纺织物外壳包括背离使用者的外表面和面向使用者的内表面;以及定位在该管状纺织物外壳的腔体内的塑料芯材。该管状纺织物外壳的外表面具有凸面形状。

根据另一方面,纺织物管状的内表面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形状。

根据另一方面,纺织物管状的内表面具有凹面形状。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头带组件。该头带组件包括头带环状绑带,该环状绑带被配置成用于接纳使用者头部的顶部部分和后部部分。该头带环状绑带包括:一体地形成在该头带环状绑带的纺织物外壳内的整体塑料芯材;以及连接器接片部分,该连接器接片部分被定位成由整体塑料芯材形成并且在该头带环状绑带的端部部分之间突出穿过该头带环状绑带的管状纺织物外壳。该头带组件进一步包括前部绑带和连接器,该连接器定位在头带环状绑带的连接器接片部分和前部绑带的一个端部部分上方。

根据另一方面,该连接器包覆模制到头带环状绑带和前部绑带这两者的端部部分上。

根据另一方面,该连接器的厚度等于连接器接片部分的厚度。

根据另一方面,该连接器的厚度等于头带环状绑带的厚度。

根据另一方面,该头带环状绑带进一步包括:从该头带环状绑带的端部部分延伸的对准接片,该对准接片是由整体塑料芯材形成的;从连结接片的表面突出的对准柱;以及包覆模制接合部,该包覆模制接合部包覆模制在对准接片上方并且被配置成用于连接该头带环状绑带的端部部分。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模制工具内连接第一绑带部分和第二绑带部分的绑带连接器组件。这些绑带部分是由注射到管状纺织物外壳中的整体塑料芯材形成的。该绑带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部分,该第一连接器部分定位在第一绑带的一个端部部分处;第二连接器部分,该第二连接器部分定位在第二绑带的端部部分之间并且突出穿过第二绑带的管状纺织物外壳;以及包覆模制在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上方的包覆模制接合部。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从第一绑带的表面突出的对准柱,其中包覆模制接合部包围该对准柱。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凹陷在第一绑带的表面内的压凹区域,其中该压凹区域接纳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包覆模制材料。

根据另一方面,该绑带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凹陷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中的对准凹陷部,其中该对准凹陷部被配置成用于接合设置在模制工具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以维持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模制工具的位置。

在一些配置中,用于患者接口的头带组件包括头戴件和至少一个连接器。头戴件包括顶部绑带、前方绑带和后部绑带。连接器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被配置成用于在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从面罩组件延伸。第二绑带被配置成用于在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从面罩组件延伸。第一绑带在后部连接器部分处与第二绑带会合。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头戴件连接表面,该头戴件连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到头戴件。头戴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连接表面,该连接器连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头戴件连接表面。

在一些配置中,头戴件的顶部绑带、后部绑带和前方绑带中的一个或多者包括分开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自由端部。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这两者的自由端部以可调节的方式连接到彼此。

在一些配置中,顶部绑带和前方绑带在连接部处会聚。

在一些配置中,该连接部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

在一些配置中,后部绑带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

在一些配置中,该耳周环被配置成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耳朵,但不与耳朵接触。

在一些配置中,至少一个连接器连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沿c形连接区域连接到至少一个头戴件连接表面,该c形连接区域从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延伸到耳朵的下方。

在一些配置中,至少一个连接器连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沿连接线连接到至少一个头戴件连接表面,该连接线从使用者耳朵的后面延伸到耳朵的上方,其中整条该连接线被配置成用于位于使用者耳朵的最低范围上方。

在一些配置中,患者接口包括如上所述的面罩组件和头带组件。

在一些配置中,用于患者接口的头带组件包括头戴件和至少一个连接器。头戴件包括顶部绑带、前方绑带和后部绑带。连接器包括中部绑带和下部绑带。中部绑带被配置成用于在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从面罩组件延伸。下部绑带被配置成用于在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从面罩组件延伸。中部绑带在后部连接器部分处与下部绑带会合。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头戴件连接表面,该头戴件连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到头戴件。头戴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连接表面,该连接器连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到连接器。

根据本文所披露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患者接口。该患者接口包括头带组件、面罩组件,以及将头带组件连接到面罩组件的连接器部分。当连接器与面罩组件脱离接合时,头带组件、面罩组件和连接器部分形成闭合环。

根据另一方面,连接器部分与面罩组件脱离接合时该闭合环的有效长度相比于连接器部分与面罩组件接合时该闭合环的有效长度增加。

根据另一方面,连接器部分通过铰链部分附接到面罩组件。

根据另一方面,连接器部分通过系绳附接到面罩组件。

根据另一方面,铰链部分是活动铰链。

根据另一方面,铰链部分由硅树脂形成。

根据另一方面,活动铰链由织物形成。

根据另一方面,该患者接口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面罩组件上的钩,以及设置在连接器部分上的柱。钩接纳柱接纳钩,以便与面罩组件接合。

根据另一方面,连接器部分经由卡扣配合或过盈配合与面罩组件接合。

根据另一方面,头带组件具有由纺织物外壳形成的绑带,这些纺织物外壳中一体地形成有整体塑料芯材。

根据另一方面,连接器部分与面罩组件脱离接合时闭合环的有效长度同连接器部分与面罩组件接合时闭合环的有效长度之间的差至少为40毫米。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另外方面应当在其所有新颖方面加以考虑,这些另外的方面根据以下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全部附图中,可以重复使用附图标记来指示参考元件之间的一般对应关系。提供附图是为了展示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披露的范围。

图1a展示了由本披露的突破式内部模制(burst-throughintra-moulding)布置形成的分叉头带布置的侧视图。

图1b展示了本披露的分叉头带布置的顶部透视图。

图2a展示了本披露的分叉头带布置的顶部绑带与底部绑带之间的连接部的近距离侧视图。

图2b展示了本披露的分叉头带布置的顶部绑带与底部绑带之间的连接部的近距离侧视图。

图3展示了本披露的分叉头带布置的顶部绑带与底部绑带之间的连接部的横截面视图。

图4展示了用于形成本披露的分叉头带布置的注射模制工具的透视图。

图5展示了注射模制工具的第二工具半部的自顶向下视图。

图6展示了定位在注射模制工具的第二工具半部内的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的近距离顶部透视图。

图7展示了完全形成的分叉头带部分的横截面底视图。

图8a展示了用于形成x形连接部和t形连接部的替代性内部模制绑带腔体布置的第二工具半部的透视图。

图8b展示了具有x形连接部和t形连接部的绑带布置的自顶向下视图。

图9a展示了替代性内部模制绑带布置的自顶向下视图,该布置具有多根绑带,这些绑带由定位在绑带之间的一体形成的连接构件连结在一起。

图9b展示了替代性内部模制绑带布置的自顶向下视图,该布置具有多根绑带,这些绑带由定位在绑带之间的一体形成的纤维网部分连结在一起。

图10a展示了替代性内部模制绑带布置的自顶向下视图,该布置具有将倒角绑带连接到邻接绑带的倒角连接部。

图10b展示了用于形成倒角连接部的注射模制工具的顶部透视图。

图11a展示了内部模制绑带布置的自顶向下视图,该布置具有被压印到绑带中的模制方形纹理。

图11b展示了被压印到绑带中的模制正方形纹理的近距离自顶向下视图。

图11c展示了被压印到绑带中的模制正方形纹理沿图11b中的线11c-11c的横截面视图。

图11d展示了内部模制绑带布置的自顶向下视图,该布置具有被压印到绑带中的模制六边形纹理。

图11e展示了被压印到绑带中的模制六边形纹理的侧透视图。

图12a展示了用于形成内部模制分叉头带的底部绑带的第一模制工具的自顶向下视图,该底部绑带具有附接构件。

图12b展示了第一模制工具的近距离自顶向下视图,示出了底部绑带和附接构件。

图13a是用于在附接构件上方形成顶部绑带的第二模制工具的自顶向下视图。

图13b展示了第二模制工具的近距离自顶向下视图,示出了附接到底部绑带的顶部绑带。

图13c展示了在将塑料芯材注射到顶部绑带中之前定位在附接构件上方的顶部绑带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13d展示了在将塑料芯材注射到顶部绑带中之后附接到附接构件的顶部绑带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14a展示了顶部绑带的近距离侧视图,该顶部绑带在与底部绑带的连接部处具有密封端部。

图14b展示了具有密封端部的顶部绑带的近距离侧视图。

图14c展示了顶部绑带的近距离侧视图,该顶部绑带具有在连接部处附接到底部绑带的密封端部。

图14d展示了顶部绑带与底部绑带之间的连接部的横截面视图。

图15a展示了附接到底部绑带的顶部绑带的近距离横截面侧视图,该顶部绑带具有结合到底部绑带的细丝芯,该细丝芯与转换锁定布置接合。

图15b展示了分叉头带部分的自顶向下视图,该部分具有结合了细丝芯的底部绑带。

图15c展示了自顶向下视图,其中示出了底部绑带的外壳的拉伸长度。

图15d展示了自顶向下视图,其中示出了底部绑带的外壳在被拉伸时变窄。

图16a展示了具有钮扣和洞大小调节系统的替代性分叉头带布置的侧透视图,该布置是由本披露的突破式内部模制装置形成的。

图16b展示了具有钮扣和洞大小调节系统的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的横截面视图。

图16c是用于形成钮扣和洞大小调节系统的钮扣的注射模制工具的侧透视图。

图16d展示了在对钮扣和洞大小调节系统的钮扣进行突破式内部模制的过程期间,模制工具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横截面视图。

图17展示了具有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调节特征和可用性特征的可调节绑带布置。

图18展示了具有多根绑带和多个突破式连接部的内部模制头带。

图19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以及附加的舒适层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0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以及附加的舒适层的另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1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将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这两者的后部部分连结起来的纤维网部分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2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连续的下部绑带的另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3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将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这两者的后部部分连结起来的纤维网部分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4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连续的下部绑带与组合式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5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6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另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7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附接到头带的多个部分且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的绗缝织物或材料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8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附接到头带的多个部分且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的绗缝织物或材料的另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29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泡沫-莱卡层压材料形成的垂直绑带和颈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0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在垂直绑带和颈部绑带上具有可透气的吸湿材料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1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2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底部下部绑带、中部绑带和前部垂直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3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4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5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带连续外壳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6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7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8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另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39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40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中部绑带和垂直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41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中部绑带和垂直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42展示了结合了内部模制过程和突破式过程、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

图43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43b是图43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44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44b是图44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45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45b是图45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46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46b是图46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46c是图46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47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47b是图47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48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48b是图48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49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49b是图49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50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前透视图。

图50b是图50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透视图。

图51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1b是图51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绑带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52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2b是图52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绑带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52c是图52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绑带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53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3b是图53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绑带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54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4b是图54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纤维网部分的近距离视图。

图54c是纤维网部分沿图54b中的线54c-54c的横截面视图。

图55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并且具有连续的下部绑带和组合式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5b是示例性头带的纤维网部分沿图55a中的线55b-55b的横截面视图。

图55c是图55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纤维网部分的近距离视图。

图56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一种示例性头带和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侧视图。

图56b是图56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连接部的近距离视图。

图57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并且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和中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7b是图57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第二垂直构件的近距离视图。

图57c是第二垂直构件沿图57b中的线57c-57c的横截面视图。

图58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8b是图58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连接部的近距离视图。

图59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并且具有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59b是图59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的近距离视图。

图59c是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沿图59a和图59b中的线59c-59c的横截面视图。

图60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60b是图60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后部绑带的近距离视图。

图61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并且具有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61b是图61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中部绑带和下部绑带的后方区段的近距离视图。

图61c是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沿图61b中的线61c-61c的横截面视图。

图62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62b是图62a的示例性头带的变型形式的近距离视图。

图63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并且具有提供的附接到头带的多个部分且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的绗缝织物或材料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63b是图63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绗缝织物的近距离视图。

图63c是图63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替代性纤维网部分材料的近距离视图。

图64a是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并且具有提供的附接到头带的多个部分且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的织物或纺织物材料的一种示例性头带的侧视图。

图64b是图64a中的示例性头带的织物或纺织物材料的近距离视图。

图65是可以与所披露的头带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带商标抓握件的近距离视图。

图66a是第一绑带的一个端部与第二绑带的中央部分(或称中间部分)之间的t形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66b是用于形成图66a中的t形连接部的连接器的近距离视图。

图67是t形连接部的透视图。

图68a是连接器的底视图。

图68b是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68c是连接器的顶视图。

图68d是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9是t形连接部的侧视图,展示了连接器定位在第一绑带上方,使得第一绑带的端部定位在该连接器的内部。

图70是连接器和t形连接部的透视图。

图71是被填充连接器和t形连接部的近距离侧视图。

图72是被填充连接器和t形连接部的横截面视图。

图73是被填充连接器和t形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74a展示了一种示例性头带布置的顶部绑带的顶视图,该顶部绑带具有用于形成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公连接器。

图74b展示了这种示例性头带布置的底部绑带的顶视图,该底部绑带具有用于形成包覆模制接合部的母连接器。

图75a展示了顶部绑带的公连接器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75b展示了顶部绑带的公连接器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76a展示了底部绑带的母连接器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76b展示了底部绑带的母连接器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76c展示了底部绑带的母连接器的近距离透视图。

图77a展示了对准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77b展示了插入母连接器中并且被母连接器接纳的公连接器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77c展示了插入母连接器中并且被母连接器接纳的公连接器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78a展示了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近距离侧视图,其中展示了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之间的较小间隙。

图78b展示了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近距离侧视图,其中展示了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之间的较大间隙。

图79a展示了公连接器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79b展示了包覆模制工具的包覆模制腔体的透视图。

图79c展示了插入包覆模制工具的包覆模制腔体中的公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80a展示了结合了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80b展示了结合了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的透视图。

图80c展示了结合了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的视图的横截面底视图。

图81a展示了在包覆模制以便连结底部绑带的两个半部之前,连结接片和对准柱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81b展示了图81a中的连结接片和对准柱的近距离底视图。

图81c展示了图81a中的连结接片和对准柱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81d展示了图81a中的连结接片和对准柱上方形成的包覆模制件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81e展示了图81d中的包覆模制件的近距离底视图。

图82a展示了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的侧视图。

图82b展示了图82a中的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的透视图。

图83a展示了图82a中的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的顶视图。

图83b展示了图82a中的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的侧视图。

图83c展示了图82a中的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的端视图。

图83d展示了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沿图83a中的线83d-83d的侧面横截面视图。

图83e展示了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沿图83b中的线83e-83e的端部横截面视图。

图84a展示了具有d形横截面的绑带的侧面横截面视图,该绑带具有沿其边缘形成的凸缘部分。

图84b展示了具有d形横截面的绑带的侧面横截面视图,该绑带不具有沿其边缘形成的凸缘部分。

图85展示了绑带的顶视图,该绑带具有底部绑带,该底部绑带具有定位在使用者耳朵上方的柔软边缘。

图86展示了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装置形成的具有后部头带环状绑带的分叉头带布置的侧视图。

图87a展示了图86中的后部头带环状绑带的顶视图。

图87b展示了图86中的后部头带环状绑带的突破式接片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87c展示了图86中的后部头带环状绑带的对准接片的近距离顶视图。

图88a展示了图86中的后部头带环状绑带的对准接片的顶视图。

图88b展示了后部头带环状绑带的对准接片沿图87c中的线88b-88b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89a展示了将后部头带环状绑带结合到前部绑带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的顶视图。

图89b展示了图89a中的包覆模制接合部沿线89b-89b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

图90a展示了具有对准柱和压凹的顶部绑带的透视图。

图90b展示了图90a中的顶部绑带的底视图。

图90c展示了具有对准柱和压凹的底部绑带的顶视图。

图90d展示了图90c中的底部绑带的顶视图,该底部绑带具有对准柱、柱洞和压凹。

图91a展示了图90a中的顶部绑带与图90c中的底部绑带对准的透视图。

图91b展示了图90a中的顶部绑带与图90c中的底部绑带对准的底视图。

图91c展示了图90a中的顶部绑带与图90c中的底部绑带对准的透视图。

图91d展示了图90a中的顶部绑带与图90c中的底部绑带对准的透视横截面视图。

图92a展示了将图90a中的顶部绑带与图90c中的底部绑带结合起来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的底视图。

图92b展示了图92a中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的顶视图。

图92c展示了图92a中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的透视横截面视图。

图92d展示了包覆模制连接器的透视横截面视图。

图93a是根据本披露的具有头带组件和面罩组件的患者接口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组件包括头戴件,以及位于头戴件与面罩组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

图93b是图93a的患者接口的透视图,其中连接器与头戴件断开连接。

图93c是图93a的患者接口的后透视图。

图94a是根据本披露的具有头带组件和面罩组件的患者接口的另一种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组件包括头戴件,以及位于头戴件与面罩组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

图94b是图94a的患者接口的透视图,其中连接器与头戴件断开连接。

图94c是图94a的患者接口的后透视图。

图95示出了本披露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患者接口包括头带、面罩组件和连接器。

图96示出了图95的患者接口的后部等距视图。

图97示出了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连接器与面罩组件脱离接合。

图98示出了图97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连接器背离面罩组件充分延伸。

图99a示出了活动铰链连接器的等距视图。

图99b示出了替代性活动铰链连接器的等距视图。

图100示出了具有厚度减小的多个区段的活动铰链连接器的顶视图。

图101a示出了活动铰链连接器的等距分解视图。

图101b示出了图101a的活动铰链连接器的头带连接器构件和面罩连接器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02a示出了具有单个面罩铰链和单个连接器铰链的活动铰链连接器的等距视图。

图102b示出了图102a的活动铰链连接器的头带连接器构件和面罩连接器构件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103a示出了具有活动铰链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活动铰链连接器具有钩和柱保持系统。

图103b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图103a所示活动铰链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04a示出了具有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04b示出了图104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

图105a示出了具有硅铰链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硅铰链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05b示出了图105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硅铰链连接器。

图106a示出了替代性硅铰链的自顶向下视图,其中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06b示出了图106a的硅铰链的自顶向下视图,其中连接器处于打开位置。

图107a示出了具有替代性硅铰链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硅铰链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07b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图107a所示硅铰链连接器的等距视图。

图108a示出了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本披露的头带连接。

图108b示出了图108a中的头带连接的连接器的侧向端部的近距离透视图。

图108c示出了图108a中的头带连接的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109a示出了头带固定机构的等距视图。

图109b示出了替代性头带固定机构的顶视图。

图110a示出了推入配合式头带固定机构的等距视图。

图110b示出了推入配合式头带固定机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111a示出了具有上方居中夹具设计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1b示出了图111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上方居中夹具设计连接器。

图112a示出了具有可延伸枢轴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可延伸枢轴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2b示出了图112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可延伸枢轴连接器。

图112c示出了图112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和延伸位置的可延伸枢轴连接器。

图113a示出了具有硬停滑动绑带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3b示出了图113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硬停滑动绑带连接器。

图114a示出了具有绑带端部硬停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4b示出了图114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绑带端部硬停连接器。

图115a示出了具有断开配合磁体和系绳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5b示出了图115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断开配合磁体和系绳连接器。

图116a示出了具有断开配合夹具和系绳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6b示出了图116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断开配合夹具和系绳连接器。

图117a示出了具有夹具和连续系绳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7b示出了图117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夹具和连续系绳连接器。

图118a示出了具有双夹具和连续系绳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前视图,这些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8b示出了图118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双夹具和连续系绳连接器。

图119a示出了具有夹具和刚性系绳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19b示出了图119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夹具和刚性系绳连接器。

图120a示出了具有钩和柱环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20b示出了图120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钩和柱环连接器。

图121a示出了具有替代性的钩和柱环连接器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该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

图121b示出了图121a的患者接口的等距视图,其中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替代性的钩和柱环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系统、部件以及组装和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似数字指代相似或类似的元件。尽管以下披露了若干实施例、实例和图示,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延伸到具体披露的实施例、实例和图示之外,并且可以包括本发明的其他用途及其明显的修改和等效物。本文呈现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并不旨在简单地以任何受限制或局限性的方式来解释,原因在于术语是结合本发明的某些特定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来使用的。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若干新颖特征,并且没有哪个单一特征独自就能造成其期望属性,也没有哪个单一特征是实践本文所述的本发明所必不可少的。

某些术语在以下说明中可能仅仅是出于参考的目的来使用的,因此不旨在进行限制。例如,诸如“上方”和“下方”等术语是指附图中参考的方向。诸如“前部”、“背面”、“左”、“右”、“后部”和“侧面”等术语描述的是部件或元件的部分在一致但任意的参照系内的取向和/或位置,该参照系通过参考描述讨论中的这些部件或元件的文本和相关联附图而变清楚。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可以用于描述单独的部件。这种术语可以包括以上确切地提及的这些词语、其派生词,以及类似意义的词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基本上非弹性的”应当是指头带或材料抵抗相对于其可以承受的负载拉伸的能力。因此,头带或材料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是基本上非弹性的,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可以有些许弹性。在一些配置中,头带或材料被配置成用于在按疗法应用负载的方向上是基本上非弹性的,该疗法是旨在使用头带或材料的疗法。基本上非弹性的头带或材料可以例如抵抗会危及密封系统中的呼吸面罩在正常或预期条件下的密封的拉伸。在非密封系统中,基本上非弹性的头带或材料可以例如抵抗会危及呼吸接口响应于正常或预期条件(诸如软管拉力或使用者的移动)发生适当布局的拉伸。当预期的加载力相对小时,头带或材料可以具有较大的弹性,因为负载将不足以引起拉伸。相反地,如果所预期的是头带和/或材料将承受高加载力,那么将需要较大的非弹性来抵抗拉伸。

在本说明书通篇中,参考了“突破式”模制、方法、技术,以及通过此类模制、方法和技术制造的部件。还参考了“突破式内部模制”和“内部模制突破”。应当认识到,所有这些参考内容都是对本披露的实施例的一般性参考,并不旨在进行明确的限制。

头带

图1a示出了与呼吸设备110结合使用的本披露的内部模制分叉头带100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内部模制”包括通过将熔融塑料施加到纺织物外壳中,而形成作为塑料芯的部件、和作为整体结构的纺织物外壳。绑带或任何其他已经“内部模制”的部件都是通过将熔融塑料施加到纺织物外壳中而形成的部件。

图1a和图1b示出了分叉头带100被配置成基本上非弹性的、并且在结构上是三维(3d)的。分叉头带设计优于单绑带设计,这是因为,由于头带被支撑在使用者头部的多个位置,所以分叉头带设计在患者的头部上具有改进的稳定性。如本文所用的,三维结构是并不位于单个平面中、而是成形为在多个平面中延伸的结构。换句话讲,三维结构不是扁平的。所展示的头带100包括右侧120和左侧130。右侧120和左侧130都包括顶部绑带140、底部绑带150和面罩连接器180。

顶部绑带140具有伸长形状,并且包括顶部绑带侧向端部部分142和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144。顶部绑带140被配置成在大体上位于使用者的每只耳朵上方并且在使用者头部的顶骨或额区上的某个位置处从侧向端部部分142向上延伸,然后终止于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144。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144被配置成定位在使用者头部的顶部上的中央点或中央位置处或附近。右侧120和左侧130的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144被配置成通过顶部接合部190在使用者头部顶部上的某个位置处连结在一起。顶部接合部190可以包括缝合、焊接、粘结、包覆模制或任何其他紧固布置,该布置可以是永久性的或可移除/可断开的。在一些布置中,顶部接合部190可以包括调节机构(未示出),诸如钩-环紧固件、卡扣配合连接器等,以允许顶部绑带140的组合长度变化,从而适应使用者头部的不同大小。每个顶部绑带侧向端部部分142都被配置成在外壳或绑带连接部170处与底部绑带150一体地形成,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在使用中,连接部170位于使用者耳朵的上方或位于使用者耳朵的正后方。

底部绑带150具有伸长形状,并且包括底部绑带后部部分152和底部绑带前部部分162。底部绑带后部部分152和底部绑带前部部分162是一个整体,并且彼此成一体。底部绑带后部部分152包括底部绑带150的这样一部分:该部分从连接部170向后并且围绕使用者头部的枕骨区延伸,然后终止于底部绑带后部端部部分154。在使用时,底部绑带150中的耳朵弓形区域160在患者耳朵的顶部上方弯曲,使得绑带150避免与耳朵接触。底部绑带后部端部部分154被配置成定位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上的中央点或中央位置处或附近。右侧120和左侧130的底部绑带后部端部部分154被配置成通过底部接合部192连结在一起。底部接合部192可以包括缝合、焊接、粘结、包覆模制或任何其他紧固布置,该布置可以是永久性的或可移除/可断开的。在一些布置中,底部接合部192可以包括调节机构(未示出),诸如钩-环紧固件、卡扣配合连接器等,以允许底部绑带150的底部绑带后部部分152的组合长度变化,从而适应使用者头部的不同大小。

底部绑带前部部分162包括底部绑带150的这样一部分:该部分从连接部170向前并且跨过使用者的太阳穴朝向使用者的鼻子延伸。在一些配置中,底部绑带前部部分162比顶部绑带140或底部绑带部分152中的一个或两个短,并且终止于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被配置成包括面罩连接器180、或至少附接到该面罩连接器。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包括与面罩连接器180接合的母凹陷部分166。在一些配置中,面罩连接器180可以被压到或包覆模制到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上以及母凹陷部分166中。面罩连接器180可以包括夹具或保持特征,该特征被配置成连结到呼吸设备110。面罩连接器180可以包括推入配合、卡扣配合或其他合适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被配置成用于提供与呼吸设备110的面罩框架112的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罩连接器180可以被配置成连接到调节机构,其中该调节机构提供了用于自动或手动地调节分叉头带100的大小的装置。在一些配置中,面罩连接器180可以永久性地连接到面罩框架或轭上,以便在头带100与呼吸设备110之间形成连续的环。

分叉头带100的右侧120和左侧130形成为基本上二维(2d)件,即它们是以扁平结构形成的。当右侧120和左侧130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连结在一起时,形成了3d分叉结构(如图1b所示)。在一些配置中,分叉头带100的构成使得3d分叉结构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得以维持,至少在右侧120和左侧130连接时得以维持。这个3d结构可以提高使用者与分叉头带100和相关联呼吸设备110相互作用以及配戴或戴上它们的容易程度。因为分叉头带100保持其形状,所以绑带不太可能发生缠绕,而且对于使用者来说应当更容易抓住分叉头带100并对其进行定向。在一些配置中,分叉头带100至少维持侧面120、130的部分或完全分离。在一些配置中,分叉头带100至少在相对两侧120、130的连接部170和/或底部绑带前部部分162处维持部分或完全分离。

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各自包括被外壳220包围并且结合到该外壳的整体塑料芯材210。外壳220可以是针织的、梭织的、编织的、钩编的等等。整体塑料芯材210形成了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也就是说,塑料芯材210在顶部绑带140与底部绑带150之间、以及整个分叉头带100中都是一个整体。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外壳220可以针织、梭织、编织、钩编等,以形成无缝、连续和不间断的管。也就是说,外壳220可以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长度具有无缝且一致的外表面。外壳220可以由包含羊毛、棉、尼龙、莱卡、氨纶或者天然材料和/或合成材料的共混物的线的线轴梭织而成。在一些配置中,外壳220可以松散地梭织,使得外壳220能够在不将线拉伸或撕裂的情况下延伸长度。线内莱卡的量可以变化,以使绑带的弹性改变。

外壳220为内部模制的分叉头带100提供光滑整齐的边缘饰面。也就是说,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具有一致的形状和形形式,没有接缝,从而提供有美感的外观。进一步,由外壳220形成的绑带140、150更容易制造。无缝的圆形梭织管不需要附加的缝合或结合步骤,这缩短了制造时间、降低了制造成本。进一步,生产和形成长度较长的笔直梭织管很容易,然后就可以在如本文所述的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期间把这些笔直梭织管切割成一定的长度并使之成形。更进一步,外壳220易于放置并定位在模制工具内。外壳220的管状形状和圆形横截面是自支承的并且在该模制工具内保持开放,从而为注射的材料提供穿过该外壳的开放流动路径。

外壳220在其中插入塑料芯材210之前是柔性的,使得外壳220可以轻易地与模制工具的腔体定位在一起。外壳220可以由具有柔软质地的材料针织而成,使得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在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让人感觉舒适。类似地,外壳220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层数,使得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在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让人感觉舒适。进一步,在一些配置中,外壳220可以由具有吸湿特性的材料针织而成,以改善分叉头带100的舒适度。更进一步,在一些配置中,外壳220可以由具有触觉特性的材料针织而成,以减轻或抑制分叉头带100抵靠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滑动。在一些配置中,外壳220在顶部绑带140与底部绑带150之间可以不同。例如,底部绑带150可以由具有吸湿特性的材料构成,而顶部绑带140则由具有触觉特性的材料构成。更进一步,在一些配置中,外壳220可以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长度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使得沿绑带140、150的长度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

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外壳220填充有整体塑料芯材210。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210包括由热成型或热固性塑料材料形成的相对矩形的横截面,该热成型或热固性塑料材料被配置成用于为分叉头带100提供前述3d结构。塑料芯材210为分叉头带100的整体结构提供了基础。塑料芯材210的塑料构成提供了回弹性结构的益处,该回弹性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适形于使用者的个体颅骨几何结构的同时维持预先形成的形状。塑料芯材210具有一定的宽度,该宽度大幅度大于其深度。所展示的横截面几何结构与材料选择相结合,允许分叉头带100在与宽度正交的方向(图1a中的竖直方向)上是柔性的,并且在与深度正交的方向(图1a中的水平方向)上是相对缺乏柔性的。这种在一个方向上的柔性允许分叉头带100适形于使用者的头部,同时在另一个方向上提供刚性,从而将呼吸设备110稳定在使用者的面部上、并使该呼吸设备在使用者面部上的移动最小化。

分叉头带100可以因为例如材料的选择而被配置成是基本上非弹性的。复合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以为分叉头带100提供基本上非弹性的品质。在本披露的第一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中,塑料芯材210是由基本上非弹性的材料(诸如但不限于聚丙烯或尼龙)制成的。在预期分叉头带100承受小加载力的实施例中,塑料芯材210可以由其他材料(诸如但不限于热塑性弹性体(tpe)或硅树脂)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塑料芯材210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并且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外壳220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是基本上非弹性的。分叉头带100中包含基本上非弹性的材料是有利的,因为该材料降低或消除了头带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方被拉伸或拉动得过远的可能性。如果分叉头带100在使用者的头部上被拉动得过远,则呼吸设备可能无法有效地定位以提供治疗,并且让人感觉不舒适的力可能被施加到使用者的头部上,这可能致使对治疗的顺应性下降。

连接部

图2a和图2b是顶部绑带140与底部绑带150之间在连接部170处的连接的近距离视图。如上所述,塑料芯材210是一个整体,并且定位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外壳220内。图3是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沿图2b中的线3-3的横截面视图。如图所展示,底部绑带150填充有塑料芯材210,塑料芯材在连接部170处延伸穿过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然后延伸到顶部绑带侧向端部部分142中以填充顶部绑带140。因此,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外壳220通过塑料芯材210结合在一起。

如图2a至图3所示,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可以具有柔软边缘部分222,该柔软边缘部分在纵长方向上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多个部分的边缘延伸。柔软边缘部分222是外壳220的未填充塑料芯材210的一部分。因此,柔软边缘部分222为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提供了柔软或带缓冲的边缘,该边缘不但在贴靠使用者的皮肤时让人感觉舒适,而且也很美观。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柔软边缘部分222是这样形成的:在注射塑料芯材210之前将外壳220的边缘压接起来,使得塑料芯材210受到抑制或限制而无法流到外壳220的多个部分中。外壳220的边缘是由模制工具的与该模制工具的模具腔体相邻的一部分压接的。模制工具将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边缘压接的深度可以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长度变化,使得塑料芯材210的宽度(图1a中的竖直方向)可以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长度变化。因此,塑料芯材210的宽度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不同区域(诸如连接部170和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处可以较宽,以强化那些区域并且为那些区域提供附加的强度。类似地,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210的宽度在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长度的某些区域处可以较窄,以便为那些较窄的区域提供柔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塑料芯材的形状和几何结构可以变化,以便在期望的方向上为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提供强度和刚度。

模制工具

图4示出了打开/关闭注射模制工具300,该工具被配置成用于在单次注射模制过程中形成分叉头带100的右侧120或左侧130。在一些配置中,右侧120和左侧130是相同的,其中,注射模制工具300可以用于形成这两侧120、130。图4示出了在完成注射模制过程之后完全形成的分叉头带100。注射模制工具300包括第一工具半部310和第二工具半部320。第一工具半部310被配置成用于与第二工具半部320对准并且放置在第二工具半部的顶部上,以关闭注射模制工具300。第一工具半部310和第二工具半部320基本上对称(即,为镜像),因此为简洁起见,以下的讨论将涉及第二工具半部320。如图5所展示,第二工具半部320包括顶部绑带腔体322和底部绑带腔体324。顶部绑带腔体322和底部绑带腔体324被配置成用于接纳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外壳220。因此,顶部绑带腔体322和底部绑带腔体324按照与分叉头带100的左侧和/或右侧的期望形状对应的形状布置。在一些配置中,注射模制工具300可以用于形成分叉头带100的右侧120和左侧130这两者。在一些配置中,将外壳220切割成一定长度,以便在关闭模制工具300之前配合在绑带腔体322、324内。

连接器插入件350插入外壳220的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中。连接器插入件腔体370定位在第二工具半部320内,并且具有与连接器插入件350对应的形状。连接器插入件350和外壳220这两者分别定位在连接器插入件腔体370和绑带腔体322、324内。在使用外壳220来形成分叉头带100的绑带140、150时,外壳220的端部是开放的、或被形成为中空管,从而为即将被注射在外壳220内的塑料芯材210提供通道。因此,定位在底部绑带150的开放端部内的连接器插入件350减轻外壳220的该开放端部变窄或关闭的程度,或者抑制该开放端部变窄或关闭。连接器插入件350包括预制部件,该预制部件配合在外壳220的开放端部内部,并且朝向第一工具半部310和第二工具半部320中的绑带腔体322、324的壁向外推动外壳220的开口。连接器插入件350具有与流道380对准的开口(未示出),通过这些流道提供了用于将塑料芯材注射到外壳220中的直接流动路径。连接器插入件350还被配置成用于在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参见图7)内形成内部(母)连接几何结构,该内部连接几何结构与面罩框架或其他面罩部件上的相对的公连接器几何结构(未示出)连接。连接器插入件350可以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如果是由塑料制成的,则在一些配置中,连接器插入件350可以由与芯的塑料相同的塑料制成,使得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期间可以在连接器插入件350与塑料芯材之间形成化学键合。另外,连接器插入件350可以按这样的形状形成:它可以作为头带部件之间、调节机构之间或者头带与面罩之间的连接器(例如,连接器180)而具有附加的功能。

如图4和图5所示,流道380将浇口注射点390、底部绑带的前端部分和后部端部部分154、164、以及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144流体连接起来。因此,当塑料芯材210被注射到第一工具半部310和第二工具半部320中时,塑料芯材210通过底部绑带的前端部分和后部端部部分154、164、以及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144中的每一个被注射到外壳220中。

顶部绑带腔体322和底部绑带腔体324具有柔软边缘夹钳360,这些夹钳在纵长方向上沿腔体322、324的外边缘中的一个或两个形成。柔软边缘夹钳360是凸起区域,这些凸起区域在与注射模制工具300的关闭方向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突出到顶部绑带腔体322和底部绑带腔体324中,使得顶部绑带腔体322和底部绑带腔体324在注射模制工具300关闭时,在纵长方向上沿腔体322、324的外边缘中的一个或两个变窄(即,使外边缘相对于腔体322、324的中心区域变窄)。因此,柔软边缘夹钳360夹紧或压接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外壳220的外边缘,使得柔软边缘部分222得以形成。更具体地讲,柔软边缘夹钳360将外壳220的边缘挤压在一起,使得这些边缘被完全压接。因此,当塑料芯材210被注射到外壳220中时,塑料芯材210不会在被压接边缘之间流动。这便通过防止内部模制的塑料芯材210填充外壳220,而在内部模制的分叉头带100上产生了柔软或带缓冲的边缘饰面。绑带140、150的每个边缘上的一部分保持空无一物且摸起来柔软,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在一些配置中,外壳220的边缘可以变窄但不被完全压接,使得量减少的塑料芯材210(相对于外壳220的未被压接部分)可以在外壳220的边缘之间流动。

图6是第二工具半部320的近距离视图,展示了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相对于彼此定位的情况。如图所示,顶部绑带侧向端部部分142被定位成抵靠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或与之接触。也就是说,顶部绑带140的外壳220被放置在顶部绑带腔体330内,使得顶部绑带侧向端部部分142抵靠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的边缘。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这些绑带的布置不限于使一根绑带的开放端部与另一根绑带的边缘接触。在一些配置中,这些绑带可以具有彼此抵接接触的中部部分或非端部部分,绑带通过这些部分结合起来。

模制过程

使用注射模制工具300模制分叉头带100的左侧120或右侧130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插入外壳,关闭工具;注射塑料;然后打开工具,释放部件。在一些配置中,这些步骤按该顺序完成;但在其他配置中,可以改变该顺序并且/或者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此类附加的步骤可以插置在以上识别的步骤之内。

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模制分叉头带100的左侧120或右侧130的过程包括如下所述的“突破式”模制过程。

将外壳220的第一长度插入注射模制工具300的第二工具半部320的底部绑带腔体324中,该底部绑带腔体被配置成用于形成底部绑带150。类似地,将外壳220的第二长度插入顶部绑带腔体322中,该顶部绑带腔体被配置成用于形成顶部绑带140。可以将外壳220切割成一定长度,使得它紧密地配合在绑带腔体322、324内。把连接器插入件350定位在外壳220的第二长度的开放端部(即,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内部,将连接器插入件350与连接器插入件腔体370对准、然后插入该连接器插入件腔体中。

一旦外壳220在第二工具半部320内对准,就关闭注射模制工具300,使得绑带腔体322、324变得完全封闭。然后经由浇口390和流道380把热固性或热成型塑料芯材210注射到模具腔体的绑带腔体322、324中。更具体地讲,通过浇口390把塑料芯材210注射到注射模制工具300中。一般来讲,塑料芯材210沿循阻力最小的路径,以便填充绑带腔体322、324。塑料芯材210行进通过流道380,直到抵达外壳220的开放端部为止。塑料芯材210进入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144、底部绑带后部端部部分154和底部绑带前端部分164(经由连接器插入件350)。参考图6,当底部绑带腔体324中的外壳220充满塑料芯材210时(即,由于该外壳是从两个开放端部填充的,这与顶部绑带腔体322中的外壳220形成对照,后者最初是在一个端部处填充的),塑料芯材210将在连接部170处突破、穿透并挤过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的壁。穿透底部绑带150的壁的塑料芯材210进入顶部绑带140的外壳220的开放端部(即,顶部绑带侧向端部部分142),与进入顶部绑带140的外壳220的相对端部的塑料芯材210(即,来自顶部绑带中央端部部分)连结,直到顶部绑带140的外壳220填充有塑料芯材210为止。一旦绑带140、150的外壳220被填充,就留一段时间让塑料芯材210凝固、冷却和硬化。一旦凝固,就打开注射模制工具300并取出部件。因此,整体塑料芯材210可以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内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无缝且一致的外壳220一起形成。也就是说,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的整体塑料芯材210可以通过将塑料芯材210穿过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推到顶部绑带140中而形成。换句话讲,当两根绑带都具有无缝且一致的外壳220、并且一根绑带附接到无缝邻接绑带的中部部分或非端部部分时,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内形成整体塑料芯材210具备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的有益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芯材210在外壳220和绑带腔体填充塑料芯材210之前穿透并突破外壳220。这在例如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外壳220的不受支撑位置更靠近注射点、塑料芯材210具有低密度或低粘度、外壳220具有低线密度,并且/或者不受支撑部分相对于受支撑区域而言较大。

塑料芯材210穿透并突破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的壁,这是因为塑料芯材210沿循阻力最小的路径以便填充绑带腔体。在外壳220由注射模制工具300的表面支撑、抵接接触或压贴该注射模制工具的表面的情况下,注射的塑料芯材210将在受限较小的方向上流动,直到注射模制工具300内的腔体被填充为止。参考图5,一旦底部绑带腔体324充满塑料芯材210,材料就在受限最小的方向上流到顶部绑带腔体322中,原因是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没有被底部绑带腔体324的表面支撑、没有抵接接触也没有压贴该底部绑带腔体的表面。在外壳220未压贴注射模制工具300的表面(即,不受该表面支撑)的情况下,注射的塑料芯材210将通过穿透外壳220而填充腔体。穿透外壳220可以由于塑料芯材210流过外壳220而发生。也就是说,外壳220的线在处于被注射的塑料芯材220的压力下时(即,在不受支撑时)移位或弹性变形(即,取决于外壳220的材料)。因此,塑料芯材220将流过和挤过在外壳220的移位或弹性变形的线之间产生的间隙。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220在外壳220内的压力可以致使外壳220的线在外壳220的不受支撑部分处撕开或断开。外壳220撕开或断开可以致使在外壳220内形成洞,塑料芯材210可以穿透并突破该洞,以流到和推入邻接绑带中。

塑料芯材210从外壳220突破或穿透该外壳可以取决于外壳220的注射模制参数和纺织物特性。就注射模制参数而言,是否发生突破或穿透可以取决于压力、注射速度、注射点的位置和注射路径的长度、不受支撑区域的位置和不受支撑区域相对于受支撑区域的相对大小,以及被注射的塑料芯材210的材料特性。就外壳220的纺织物特性而言,是否发生穿透可以取决于外壳220的线数、线尺寸、弹性、线密度、旦尼尔、线强度等。从外壳220突破或穿透该外壳可以在更高的压力下发生。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单独的弹性可以影响、也可以不影响穿透。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结合高线数的高弹性外壳在不被模制工具300支撑时可以变形/拉伸(即,与允许穿透形成对照)。然而,随着外壳220拉伸,线之间的间隙或空间将开始形成,以提供路径供塑料芯材穿透外壳220。因此,注射模制参数和纺织物特性可以根据分叉头带100的期望特性和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制造分叉头带100的能力而变化。

替代性布置

图8a展示了注射模制工具400的第二工具半部,该第二工具半部具有替代性的内部模制绑带腔体布置,用于按图8b所展示的连接部配置结合多根绑带410、412、414。为了比较,图8b展示了t形连接部420,该t形连接部与图1a-7中的连接部170类似。图8b还展示了为x形连接部422形式的按替代方式成形的连接部。如上所述且在图8b中所展示的,t形连接部420是通过将绑带410的外壳的开放端部定位成与绑带412的外壳的边缘(即,与提供具有对应的布置的绑带腔体的模制工具)接触而形成的。相比之下,x形连接部422是通过将绑带410、414的外壳的非开放端部部分重叠而形成的。换句话讲,绑带410、414以重叠的取向定位,使得绑带410、414在它们的开放端部之间的某个位置处抵接接触并且形成x形连接部422。在一个替代性实施例中,绑带414中的一根由两个绑带部分形成,这些绑带部分通过将这两个绑带部分中的每一个的相应端部连结到另一根绑带410而连结到另一根绑带410,从而形成x形连接部。在这些实施例中,注射模制工具400包括对应成形的绑带腔体,用于支撑绑带410、414。图8a和图8b展示了浇口430、流道432和注射点434的定位情况,塑料芯材424通过这些部件注射到注射模制工具400中以填充绑带410、412、414。注射点434定位在绑带410的一个开放端部上,并且有效地定位在绑带410的相对的开放端部上(即,经由注射点434穿过绑带412)。在所展示的配置中,绑带414的开放端部除了通过x形连接部422与注射点430流体连接之外,在其他位置并不与这些注射点流体连接。当塑料芯材424被注射到注射模制工具400中时,塑料芯材424进入绑带410的开放端部、并朝向x形连接部422行进。在绑带414中的一根由连结到另一根绑带410的两个绑带部分形成的实施例中,当绑带414开始填充时,塑料芯材424将沿循阻力最小的路径并穿透绑带410的外壳的边缘,然后穿透绑带414的外壳的开放端部。也就是说,绑带414的绑带腔体是空的,从而为塑料芯材424提供阻力最小的流动路径。因此,绑带414的外壳便填充了塑料芯材424,该塑料芯材通过x形连接部422进入绑带414。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配置不限于在形成x形连接部422时位于其中一根绑带的开放端部处的注射点。在一些配置中,x形连接部422可以被形成为两根绑带在它们的端部处都至少有一个注射点。

如图所展示,t形连接部420和x形连接部422可以组合使用,以形成具有多根绑带的多种头带形状和结构。可以在单个注射模制步骤中形成多个绑带连接部/接合部。此类绑带配置可以用于通常与鼻罩和全面罩结合使用的四点式头带结构中。

图9a展示了替代性内部模制绑带布置,该布置具有绑带520,这些绑带由定位在绑带520之间的一体形成的连接构件530连结在一起。连接构件530由塑料芯材510形成,该塑料芯材从绑带520的外壳的壁突破并且进入模具腔体的另一个区域中。也就是说,注射模制工具(未示出)可以具有与连接构件530对应的腔体,这些腔体与绑带520的绑带腔体流体连接。因此,在将熔融的塑料芯材510注射到注射模制工具中时,塑料芯材510便在注射点540处进入绑带520的外壳。当绑带520开始填充时,塑料芯材510将沿循阻力最小的路径并且穿透外壳的壁(即,在外壳的与对应于连接构件530的腔体相邻的不受支撑部分处),使得塑料芯材进入对应于连接构件530的腔体并将其填充。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510可以是弹性体材料,使得连接构件530可以拉伸。另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壳可以限制塑料芯材510的拉伸。

图9b展示了替代性内部模制绑带布置,该布置具有绑带520,这些绑带由定位在绑带520之间的一体形成的纤维网部分532连结在一起。与图9a中的连接构件530类似,注射模制工具(未示出)可以具有与纤维网部分532对应的腔体,该腔体与绑带520的绑带腔体流体连接。对应于纤维网部分532的腔体可以具有比绑带520的绑带腔体的深度浅的深度。因此,在将熔融的塑料芯材510注射到注射模制工具中时,塑料芯材510便在注射点540处进入绑带520的外壳。当绑带520开始填充时,塑料芯材将沿循阻力最小的路径并且穿透外壳的壁(即,在外壳的与对应于纤维网部分532的腔体相邻的不受支撑部分处),使得塑料芯材进入对应于纤维网部分532的腔体并将其填充。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510可以是弹性体材料,使得纤维网部分532可以拉伸。另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壳可以限制塑料芯材510的拉伸。

图10a展示了替代性内部模制绑带布置,该布置具有将倒角绑带622连接到邻接绑带624或头带部分的倒角连接部620。倒角绑带622的纺织物外壳具有一定宽度,该宽度朝向具有邻接绑带624或头带部分的倒角连接部620径向向外伸展、张开和弯曲,以便在绑带622、624之间提供平滑过渡。换句话讲,倒角绑带622的纺织物外壳的宽度或直径沿倒角绑带622的长度朝向与邻接绑带624抵接接触的端部增大。因此,倒角连接部620提供更大的连接区域与邻接绑带624的纺织物外壳连接,这可以提供相对于非倒角连接部增大的强度和美学吸引力。图10b示出了用于形成倒角连接部620的注射模制工具610。如图所示,注射模制工具610具有倒角绑带腔体612,该腔体具有与倒角绑带622的纺织物外壳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倒角绑带622的纺织物外壳由两层微纤维预成形,这两层微纤维已经缝合在一起、并且由内向外翻转以形成在一个开放端部处向外弯曲的管。邻接绑带624具有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类似的外壳。另外,邻接绑带624定位在对应成形的绑带腔体614内,该绑带腔体与倒角绑带622的开放端部抵接接触。因此,塑料芯材630被注射到倒角绑带622的开放端部和/或邻接绑带624中。塑料芯材630在倒角连接部620处穿透邻接绑带624的外壳的壁,使得塑料芯材630一体地形成在倒角绑带622和邻接绑带624内。如图所展示,倒角绑带622的纺织物外壳可以邻接另一个内部模制绑带部分(即,绑带624的外壳,如图10b所示)或者邻接未被覆盖的塑料芯材630,如图10a所示。在一些配置中,倒角绑带622的外壳可以制成单件梭织管,该梭织管被梭织成包括倒角端部的形状。

图11a至图11e展示了内部模制绑带布置,这些布置具有被压印到绑带中的模制纹理。图11a-c展示了绑带720,该绑带具有沿绑带710的长度一排排布置的多个方形菱形压痕730。如图11c所展示,它是沿图11b的线11c-11c的横截面,压痕730形成在绑带720的两侧上,并且对准以在绑带720内形成薄区域732。薄区域732可以为塑料芯710提供一定程度的伸展性或拉伸。这种柔性可以有利于允许闭合环头带在患者的头部上方拉动、或者改善患者对半刚性头带的感知。另外,绑带720的带纹理饰面可以改善头带的美学外观、以及绑带720的触觉吸引力。也就是说,绑带720看起来可以不那么刚硬、而且更为舒适。在未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痕730可以形成中断区域,在这些中断区域中,外壳712的层与层之间没有塑料芯材710。这些中断区域可以改善绑带720的透气性,从而改善使用者的舒适度。图11d和图11e展示了多个六边形压痕730,这些压痕沿绑带720的长度以蜂窝状布置间隔开。应当理解,压痕730不限于菱形或六边形的形状,而是可以包括多种形状、大小、绑带上的位置、几何结构、形状组合,等等。在图11d和图11e中,塑料芯和蜂窝图案没有一直延伸到绑带720的外壳的边缘。这提供了柔软的边缘来改善使用者的舒适度。

压痕730是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期间以类似于形成绑带的柔软边缘的方式形成的。也就是说,绑带720的绑带腔体可以包括在第一工具半部和第二工具半部上的一系列突出部。这些突出部突起到绑带腔体中,并且具有与压痕730对应的形状。在将塑料芯材注射到绑带720中时,这些突出部便将压痕的形状模制成塑料芯材。

图12a至图13d展示了分叉头带1100的内部模制绑带布置,该布置具有附接构件,该附接构件增大了结合绑带之间的连接部处的结合强度。与图1a至图7中所展示的分叉头带100类似,图12a至图13d的分叉头带1100包括顶部绑带1140和底部绑带1150。类似地,顶部绑带1140的开放端部部分结合到底部绑带1150的非端部部分。同图1a至图7中的底部绑带150相比,底部绑带1150包括从底部绑带1150的外壳的壁向外突出的附接构件1156。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顶部绑带1140包覆模制到附接构件1156上,以便在顶部绑带1140与底部绑带1150之间形成永久性连接。

分叉头带1100是通过两步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也就是说,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对底部绑带1150和附接构件1156进行内部模制,然后将顶部绑带1140内部模制到附接构件1156和底部绑带1150上。图12a和图12b展示了用于形成分叉头带1100的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的第一步骤。如图所示,底部绑带1150和附接构件1156是通过将底部绑带1150的外壳1220定位到第一模制工具1320的底部绑带腔体1324中而形成的。附接构件1156由塑料芯材1210形成,该塑料芯材已穿透或突破底部绑带1150的外壳1220的壁,这与上述穿透技术和突破技术类似。为简洁起见,将排除多余的讨论。图13a和13d展示了用于形成分叉头带1100的内部模制过程的第二步骤。如图所示,将完全形成的底部绑带1150定位在第二模制工具1322的底部绑带腔体1326内。将顶部绑带1140的外壳1220定位在第二模制工具1322的顶部绑带腔体1328内。将顶部绑带1140的开放端部定位在底部绑带1150的附接构件1156上方。也就是说,将顶部绑带1140的外壳1220放置到第二模制工具1322中,使得顶部绑带1140的外壳1220覆盖并/或围绕附接构件1156。顶部绑带1140的外壳1220的开放端部邻接底部绑带1150的柔软边缘1222。顶部绑带1140的外壳1220填充有塑料芯材1210,该塑料芯材经由第二模制工具1322中的注射点1390进入第二模制工具1322。在注射期间,顶部绑带1140的外壳1220内的塑料芯材1210包覆模制到附接构件1156上和/或周围,以便在顶部绑带1140与底部绑带1150之间形成永久性连接。另外,在顶部绑带1140与底部绑带1150之间的连接部1170处,在附接构件1156与塑料芯材之间形成了化学连接和/或机械连接。附接构件1156可以包括机械性互锁结构,该结构提供部分互锁孔1157(图13a-b)或互锁孔1158(图13c-d),顶部绑带1140的外壳1220内的塑料芯材1210从该孔中穿过。机械性互锁可以增大底部绑带1150在连接部1170处的表面积的量,顶部绑带1140可以化学地或机械地结合到该连接部上。另外,穿过互锁孔1157、1158的塑料芯材1210可以在顶部绑带1140和底部绑带1150这两者的塑料芯材1210之间提供互锁的机械连接。在一些配置中,顶部绑带1140可以使用内部模制过程形成并且附接到底部绑带1150。也就是说,底部绑带1150和附接构件1156可以使用替代性绑带形成技术形成,此后,顶部绑带1140可以使用内部模制过程包覆模制到附接构件1156上。

图14a-d展示了分叉头带1400的替代性绑带布置,该布置具有带密封端部的绑带外壳。分叉头带1400具有顶部绑带1402和底部绑带1404,这些绑带被类似地布置为具有图1a-7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分叉头带100。另外,顶部绑带1402和底部绑带1404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在连接部1470处连结,这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在连接部170处连结类似。

图14a示出了顶部绑带1402的外壳1410,该外壳具有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1430。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1430是通过用热切刀切割外壳1410的端部而形成的。在外壳由合成纺织物形成的情况下,用热切刀切割外壳1410使外壳1410的边缘熔化,这便将各根线/纱线的在外壳1410被切割成一定长度之后原本会暴露和/或磨损的松散端部密封或连结在一起。因此,当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1430与底部绑带1404连结时,连接部1430没有松散或磨损的各根线/纱线,这便改善了连接部1470和分叉头带1400的美观性。另外,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1430可以减少塑料芯材1420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期间穿透外壳的壁之后,在外壳1410外部围绕连接部1470形成的过量飞边。也就是说,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1430提供了与底部绑带1402的外壳1410接触的基本上密封的边缘或表面(即,相对于外壳1410的磨损的开放端部部分),这防止或抑制塑料芯材1420在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1430处从顶部绑带1402的外壳1410渗漏。图14c示出了在顶部绑带1402的密封开放端部部分1430与底部绑带1404的外壳1412的边缘之间形成的连接部1470。图14d示出了顶部绑带1402和底部绑带1404沿图14c中的线14d-14d的横截面。顶部绑带1400和底部绑带1402使用上面讨论过的突破式内部模制技术彼此结合。在替代性配置中,在注射模制之前,可以对顶部绑带1402的开放端部进行包覆模制,以便将顶部绑带1402的端部密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可以这样形成:把外壳放入热封机中,然后外壳的外部部分密封/熔化,但不用热封机切割。接着,在密封区域的中间部分切割外壳(即,在密封区域冷却之后),从而形成开放端部。尽管外壳的内壁没有密封或熔合在一起,但是各根纱线熔合在外壳的外侧(即,外壁)上,从而将各根纱线的松散线固定住,这不但提供了洁净美观的效果,还防止或抑制了塑料芯材在密封的开放端部部分处从外壳渗漏。

图15a-d展示了具有细丝芯1550的分叉头带1500,该细丝芯的芯端部部分1512锚固到底部绑带1502内的塑料芯材1510中。细丝芯1550可以与如美国专利申请14/856,193中所披露的转换锁定布置结合使用,该专利申请通过援引并入本文。细丝芯1550和转换锁定布置提供了长度调节布置,用于调节头带的底部绑带的长度和张力,以使面罩接口松弛、或绷紧抵靠在使用者的面部上。例如,在一些配置中,锁定机构可以接合细丝芯,以调节底部绑带的有效长度。

分叉头带1500具有顶部绑带1502和底部绑带1504,这些绑带被类似地布置为具有图1a-7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分叉头带100。另外,顶部绑带1502和底部绑带1504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在连接部1570处连结,这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在连接部170处连结类似。

如图15a所示,顶部绑带1502在连接部1570处结合到底部绑带1504。顶部绑带1502和底部绑带1504经由形成的塑料芯材1510结合起来,该塑料芯材是使用上面讨论过的突破式内部模制技术一体地形成在顶部绑带1502和底部绑带1504这两者的外壳1520内的。类似地,顶部绑带1502和底部绑带1504具有柔软边缘1522。如图所示,细丝芯1550的细丝锚固部分1552定位在塑料芯材1510的芯端部部分1512内。细丝芯1550固定在芯端部部分1512内,并且在连接部1570前方(即,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锚固到该芯端部部分中。在一些配置中,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期间,细丝芯1550结合到塑料芯材1510。细丝芯1550被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包围,但不附接到该外壳。也就是说,在芯端部1512与外壳1520的开放端部1524之间,细丝芯1550并未附接到外壳1520。因此,外壳1520可以在细丝芯155上方独立地移动,该外壳实际上是不可延伸的。另外,与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技术形成的先前的实施例类似,塑料芯材1510结合到顶部绑带1502和底部绑带1504这两者的外壳1520。

如图15b所示,底部绑带1504与图1a-7中的底部绑带150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较长,以便覆盖、包围和隐藏细丝芯1550的一部分。隐藏细丝芯1550可以改善头带的美学外观。细丝芯1550从底部绑带1504的芯端部部分1512向前延伸,并且其长度大于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的拉伸或延伸长度,如图15b和图15c所示。图15b示出了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的未拉伸长度。图15c示出了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被拉伸至其最大长度,而细丝芯1550的一部分仍然进一步延伸超出外壳1520的最大长度。因此,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被配置成用于在细丝芯1550与锁定机构(未示出)之间的一系列位置将细丝芯1550隐藏起来。外壳1520的拉伸长度和未拉伸长度可以根据头带的大小和期望的可调性范围而变化。

图15d示出了处于拉伸状态的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的近距离视图。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绑带1504的外壳1520是编织的,并且包括具有结合在其中的线性弹性元件的非弹性纱线。外壳1520能够独立于细丝芯1550延伸和缩回。如图15d所展示,在延伸的情况下,底部绑带1504的外壳1520在从芯端部部分1512拉伸时颈缩或变窄,如颈缩区域1526所示,外壳1520的各根纱线对齐,从而限制了编织物的延伸长度。细丝芯1550比编织物的延伸长度长。在没有力施加于编织物时,外壳1520的线性弹性元件将编织物缩回。

图16a展示了分叉头带2000,该分叉头带具有右侧2120和左侧2130的顶部绑带2140,这些顶部绑带通过钮扣和洞大小调节系统2200连接起来。钮扣和洞大小调节系统2200可以类似于通常用在棒球帽中的“卡扣配合”钮扣和洞调节系统,但是它被一体地模制为分叉头带2000的一部分。大小调节系统2200包括延伸穿过左侧2130的顶部绑带2140的多个洞2210(在图16a中不可见),以及从右侧2120的顶部绑带2140的上表面2222突出的多个钮扣2220。多个洞2210和多个钮扣2220相对于右侧2120和左侧2130的定位可以调换,使得多个钮扣2220从左侧2130的顶部绑带2140延伸,而多个洞2210则延伸穿过右侧2120的顶部绑带2140。

图16b是钮扣和洞大小调节系统2200的近距离横截面视图。也就是说,图16b示出了延伸穿过洞2210的钮扣2220。关于未确切讨论的特征,分叉头带2000可以与本文所披露的其他头带相同或相似。也就是说,分叉头带2000具有顶部绑带2140和底部绑带2150,这些绑带被类似地布置为具有图1a-7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分叉头带100。另外,顶部绑带2140和底部绑带2150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在连接部2170处连结,这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在连接部170处连结类似。也就是说,顶部绑带2140和底部绑带2150是由填充有整体塑料芯材2190的外壳2180形成的。

图16c至图16d展示了打开/关闭注射模制工具2300的过程,该工具被配置成用于形成洞大小调节系统2200的钮扣2220。为简单起见,图16c描绘了用于形成单个钮扣2220的注射模制工具2300的第一工具半部2310和第二工具半部2320这两者的一部分。模制工具2300的配置和用于形成多个钮扣2220的过程基本上类似于用于形成单个钮扣2220的过程。另外,第一工具半部2310和第二工具半部2320类似于图1a-7中的第一工具半部310和第二工具半部320,并且包括用于在顶部绑带和底部绑带内突破式内部模制塑料芯材的绑带腔体。换句话讲,洞大小调节系统2200的多个钮扣2220可以在用于将塑料芯材2190注射到顶部绑带2140和底部绑带2150中的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期间(即,在单个注射模制过程中)形成。

图16c示出了从顶部绑带2140的上表面2222突出的完全形成的钮扣2220。第一工具半部2310和第二工具半部2320分别具有绑带腔体2312、2322,顶部绑带2140的外壳2180被接纳在这些绑带腔体内并且是在这些绑带腔体内使用塑料芯材2190注射而成的。第一工具半部2310还包括与绑带腔体2312、2322流体连接的钮扣腔体2314,该钮扣腔体具有与钮扣2220对应的形状,该形状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是圆柱形的。钮扣2220和对应的钮扣腔体2314不限于圆柱形形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用于形成多个钮扣2220的技术可以用于在绑带的任何表面上形成替代性特征(例如,凸起的抓握件、商标、连接器部分等)。

图16d展示了在形成钮扣2220的过程期间,第一工具半部2310和第二工具半部2320沿图16c中的线16d-16d的横截面。如步骤1所示,外壳2180被定位在绑带腔体2312、2322内。外壳2180的一部分不受第一工具半部2310支撑,其中钮扣腔体2314与绑带腔体2312连接。如步骤2和步骤3所示,在绑带腔体2312、2322填充塑料芯材2190时,外壳2180被塑料芯材2190推到钮扣腔体2314中。如步骤4所示,当外壳2180达到容纳塑料芯材2190的极限时,塑料芯材2190将突破外壳2180,这是由于存在待填充的剩余腔体(即,钮扣腔体2314)。也就是说,当外壳2180在外壳2180未受支撑(例如,未受所展示的实施例中的钮扣腔体2314)的区域内填充塑料芯材2190时,塑料芯材2190将穿透并突破外壳2180,然后填充钮扣腔体2314。与上述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类似,外壳2180的线在注射的塑料芯材2190的压力下可以移位或弹性变形。线出现移位或弹性变形可以在线之间形成间隙,注射的塑料芯材2190可以穿过这些间隙流到钮扣腔体2314中。在一些配置中,外壳2180的线可以撕开,使得穿过外壳2180形成了洞,注射的塑料芯材2190可以穿过该洞流到钮扣腔体2314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芯材2190在外壳2180和绑带腔体2312、2322填充塑料芯材2190之前穿透并突破外壳2180。这在例如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外壳2180的不受支撑位置更靠近注射点、塑料芯材2190具有低密度或低粘度、外壳2180具有低线密度,并且/或者不受支撑部分相对于受支撑区域而言较大。

图17展示了具有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调节特征和可用性特征的可调节绑带布置。该布置包括第一绑带3110和第二绑带3120。第一绑带3110包括突破式端部环3130,该端部环被配置成用于接纳第二绑带3120。第二绑带3120被接纳在端部环3130内并且向后折叠,提供了紧固布置以便可移除地紧固第二绑带3120的自由端部。第二绑带3120包括突破式端部或抓握接片3140。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绑带3120包括内表面3122和外表面3124,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视觉或触觉配置。当第二绑带3120向后折叠并紧固时,该绑带的被馈送通过第二绑带3120的端部环3130的那部分的内表面3122暴露。这提供了对经调节长度的视觉指示和/或触觉指示。

图18示出了根据当前描述的内部模制过程和/或突破式过程形成的头带3200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头带3200包括下部绑带3210、中部绑带3220和垂直或顶部绑带(下文中称为“垂直绑带”)3230。下部绑带3210从患者接口(未示出)延伸出来,经过使用者耳朵的下方、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经过使用者另一只耳朵的下方,最后到达该患者接口。中部绑带3220从该患者接口延伸出来,经过患者耳朵的上方、环绕头带3200的后部、经过使用者另一只耳朵的上方,最后到达该患者接口。垂直绑带3230在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一点处从下部绑带3210延伸出来,经过使用者头部的顶部上方,最后在使用者另一只耳朵前方到达下部绑带3210的某一点。

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下部绑带3210是连续绑带,具有连续的外壳。换句话讲,在内部模制和/或突破式过程之前,下部绑带3210的外壳是不间断的。在内部模制突破式过程之后,由下部绑带3210形成了突破式连接部。应当指出,连续的外壳或绑带可以包括预先形成的开口,这些开口允许注射的材料暴露出来。

如图18所示,垂直绑带3230是连续绑带,因为垂直绑带3230是由连续或不间断的外壳形成的。在内部模制突破式过程之后,利用突破式连接部把垂直绑带3230外壳的端部部分3232连结起来并内部模制到下部绑带3210。

中部绑带3220是分段绑带。换句话讲,中部绑带3220是由多个外壳或分段外壳形成的。分段外壳在内部模制突破式过程期间连结到其他绑带。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中部绑带3220包括前部部分外壳3222,这些前部部分外壳各自在突破式连接部处连结到垂直或顶部绑带3230,该垂直或顶部绑带与下部绑带3210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并且位于使用者耳朵上方。中部绑带3220进一步包括后部部分外壳3224,该外壳的端部在内部模制突破式过程期间连结到也位于使用者耳朵上方的垂直绑带或顶部绑带3230。

说明书现在将集中讨论图19-42中所示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为简单起见,将集中描述相应附图中引入的附加特征。因此,可能不会每一次都包括先前描述过的特征或配置。另外,以下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与前述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任一个组合,只要它们可以组合就可以。

图19展示了使用内部模制和/或突破式过程形成的头带4100。头带4100包括连续的下部绑带4110和连续的中部绑带4120。垂直绑带4130是由使用者耳朵上方的突破式接合部,从中部绑带4120的顶点4124开始形成的。在耳朵的前方,在下部绑带4110与中部绑带4120之间存在由突破式连接部形成的连结绑带4140。下部绑带4110的后部部分4112和中部绑带4120的后部部分4122会聚。突破式纤维网部分4150将下部绑带4110的后部部分4112和中部绑带4120的后部部分4122连结起来。在一些配置中,垂直绑带4130和突破式纤维网部分4150可以是一个整体并且一体地形成。

图20展示了使用内部模制和/或突破式过程形成的另一种头带4200。头带4200包括连续的下部绑带4210和组合式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4220。提供了围绕使用者耳朵的耳周环4230。下部绑带4210沿耳周环4230的下部部分4232附接到耳周环4230。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4220沿耳周环4230的上部部分4234附接。图21示出了头带4300,该头带与图18中所示的头带3200类似,但是其纤维网部分4350将下部绑带4310的后部部分4312和中部绑带4320的后部部分4322连结起来。

图22示出了头带4400,该头带包括连续的下部绑带4410,该下部绑带在使用者耳朵下方延伸,然后竖直向上、在使用者耳朵后面、在使用者耳朵上方向前延伸,以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连续的垂直绑带4430在耳朵前方的一部分处从下部绑带4410延伸出来,该垂直绑带4430形成耳周环的其余部分。中部绑带4420通过突破式连接部连结到垂直绑带4430。下部绑带4410的下后部部分4412由后部面板4440连结。

图23示出了头带4500,该头带与图21中所示的头带4300类似,然而它具有较小的纤维网部分4550,该纤维网部分将下部绑带4510与中部绑带4520连结。

图24示出了头带4600,该头带包括连续的下部绑带4610和组合式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4620。头带4600进一步包括组合式连续的上后部绑带和第二垂直绑带4630。纤维网部分4650在第一垂直绑带4620与第二垂直绑带4630之间、以及连续的下部绑带4610的后部部分4612与上后部绑带4630之间延伸。纤维网部分4650还形成了围绕耳朵的耳周环。也就是说,纤维网部分4650具有洞,耳朵可以定位在该洞内。

图25和图26示出了头带4700的两个实例,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4710和中部绑带4720。下部绑带4710和中部绑带4720形成耳周环4770的一部分。纤维网部分4740在下部绑带4710与中部绑带4720之间延伸,以形成耳周环4770的前部部分4772。垂直绑带4730是由在右侧耳周环4760和左侧耳周环4770的上部部分4766、4776之间延伸的纤维网部分形成的。头带4700的后部部分4780是由在右侧耳周环4760和左侧耳周环4770的下后部部分4764、4774之间延伸的后部纤维网部分4750形成的。

图27和图28示出了头带4900的两个实例,该头带具有提供的绗缝织物或材料4910,该绗缝织物或材料附接到头带4900的与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例如在使用者的面部上或在使用者颈部的背面处)直接接触的部分。绗缝材料4910与鸭绒被类似,不但质地柔软、而且提供缓冲垫料,这便改善了头带4900的舒适度,让使用者会想要戴着头带4900躺到床上。绗缝材料4910可以缝合或焊接到头带4900的内部模制绑带或纤维网部分上。所披露的种种配置不限于绗缝材料,而是可以包括具有多种材料特性(诸如但不限于柔软、装填垫料、可透气、吸湿和紧致/发粘的质地)的织物和纺织物。

图29示出了头带5100,该头带包括由泡沫-莱卡层压材料(诸如breath-o-prene)形成的垂直绑带5110和颈部绑带5120。breath-o-prene允许空气穿过绑带并吸走皮肤排出的汗水,从而增强舒适度和顺应性。另外,breath-o-prene为绑带提供了垫料,以减少对使用者头部的压力点。垂直绑带5110包括第一绑带3110和第二绑带3120。第一绑带3110包括突破式端部环3130,该端部环被配置成用于接纳第二绑带3120。第二绑带3120被接纳在端部环3130内并且向后折叠,提供了紧固布置以便可移除地紧固第二绑带3120的自由端部。第二绑带3120包括突破式端部或抓握接片3140。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绑带3120包括内表面3122和外表面3124,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视觉或触觉配置。当第二绑带3120向后折叠并紧固时,该绑带的被馈送通过第二绑带3120的端部环3130的那部分的内表面3122暴露。这提供了对经调节长度的视觉指示和/或触觉指示。

图30示出了头带5200,该头带在垂直绑带5210和颈部绑带5220上具有可透气的吸湿材料5240。可透气的吸湿材料5240可以是运动和性能针织织物,该织物改善了头带5200在与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接触的部分处的透气性。可透气的吸湿材料5240还可以为头带5200提供富有进取心和运动感的外观。

图31示出了头带5300,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5310和中部绑带5320。连续的下部绑带5310和中部绑带5320形成耳周环5370的相当大部分。连续的下部绑带5310和中部绑带5320由耳朵前方的突破式连接部5330连结,该连接部形成了耳周环5370在耳朵前方的剩余部分。垂直绑带5340在中部绑带5320的顶点5322处形成,它是由暴露的塑料经由突破式注射过程形成的。类似地,颈部绑带5350也可以由暴露的塑料形成。替代性地,垂直绑带5340和颈部绑带5350可以包括具有纺织物外壳的内部模制绑带。垂直绑带5340和颈部绑带5350也可以在它们与下部绑带5310和中部绑带5320的连接部处进行倒角,以改善与下部绑带5310和中部绑带5320的连接强度。

图32示出了头带5400,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底部下部绑带5410、中部绑带5420和前部垂直绑带5430。后部垂直绑带5440和顶部下部绑带5450也是连续绑带,并且可以形成闭合环结构。纤维网部分5460在前部垂直绑带5430与后部垂直绑带5440之间、以及顶部下部绑带5450与底部下部绑带5410之间延伸。纤维网部分5460还在底部下部绑带5410的前部部分5412与中部绑带5420之间延伸。纤维网部分5460还形成了围绕耳朵的耳周环。也就是说,纤维网部分5460具有洞,耳朵可以定位在该洞内。

图33和图34示出了头带5500的两个实例,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5510和中部绑带5520。耳周环5570的上部部分5574由中部绑带5520限定。耳周环5570的下部部分5572由下部绑带5510限定。纤维网部分5540在连续的下部绑带5510的后部部分5512与连续的中部绑带5520的后部部分5522之间延伸,并且限定耳周环5570的后部部分5578。连续的垂直绑带5530在耳朵前方的一部分处从下部绑带5510延伸出来,并且形成耳周环5570的前方部分5576。中部绑带5520覆盖在垂直绑带5530之上。中部绑带5520通过突破式连接部或电弧焊接连结到垂直绑带5530。图34展示了具有外壳的垂直绑带5530,该外壳是由与用于形成中间绑带5520和下部绑带551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的。

图35示出了头带5700,该头带具有带连续外壳的下部绑带5710和中部绑带5720。下部绑带5710在使用者耳朵下方延伸,然后竖直向上、在使用者耳朵后面、在使用者耳朵上方向前延伸,以形成耳周环5770的一部分。连续的垂直绑带5730在耳朵前方的一部分处从下部绑带5710延伸出来,该垂直绑带5730形成耳周环5770的其余部分。中部绑带5720通过突破式连接部连结到垂直绑带5730。下部绑带5710的下后部部分5712由后部面板5740连结。

图36示出了头带5800,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5810和中部绑带5820。连续的下部绑带5810和中部绑带5820在使用者耳朵下方延伸,然后竖直向上并且围绕使用者的耳朵延伸,以形成耳周环5870的底部部分5872、后部部分5874和顶部部分5876,接着从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继续向前延伸,以形成中部绑带5820的一部分。连续的垂直绑带5830在耳朵前方的一部分处从下部绑带5810延伸出来,该垂直绑带5830形成耳周环5870的前方部分5878。中部绑带5820在与垂直绑带5830基本上平行的某个部分处覆盖在垂直绑带5830之上,并且利用突破式连接部连结到垂直绑带5830。下部绑带5810的下后部部分5812由后部面板或纤维网部分5840连结。

图37和图38示出了头带5900的两个实例,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5910和中部绑带5920。垂直绑带5930在耳朵前方的一部分处从下部绑带5910延伸出来,并且形成耳周环5970的前方部分5972和顶部部分5974。垂直绑带5930向后延伸,并且在使用者耳朵后面的某个位置处连接到下部绑带5910。在一些配置中,垂直绑带5930围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延伸。下部绑带5910形成耳周环5970的底部部分5976。中部绑带5920在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连接到垂直绑带5930。颈部绑带5940附接到垂直绑带5930和下部绑带5910这两者,并且沿垂直绑带5930的位于使用者头部后面的一部分的长度延伸。在图37中,颈部绑带5940是由可透气的吸湿材料形成的,该材料可以是运动和性能针织织物。垂直绑带5930可以覆盖有纺织物材料或暴露的塑料芯材。

图39示出了头带6100的一个实施例,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6110和中部绑带6120。下部绑带6110和中部绑带6210在使用者耳朵后方的某个位置处会聚。突破式连接部6140在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将下部绑带6110和中部绑带6120连接起来。垂直绑带6130是由使用者耳朵上方的突破式接合部,从中部绑带6120的顶点6122开始形成的。垂直绑带6130可以覆盖有纺织物材料或暴露的塑料芯材。

图40示出了头带6200的一个实施例,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6210、中部绑带6220和垂直绑带6230。在一些非限制性配置中,连续绑带可以通过完全针织出连续外壳或将多层纺织物材料连结在一起而形成。

图41示出了头带6300的一个实施例,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6310、中部绑带6320和垂直绑带6330。连续绑带在下列两个连接部处连接到后部绑带6340:在使用者耳朵后方与下部绑带6310的一个端部的连接部;以及在使用者耳朵上方的某个位置处与垂直绑带6330的连接部。纤维网部分6350在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将下部绑带6310和中部绑带6320连结起来。替代性地,连续绑带可以在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将下部绑带6310和中部绑带6320连结起来。颈部绑带6360附接到后部绑带6340和下部绑带6310这两者,并且沿后部绑带6340的位于使用者头部后面的一部分的长度延伸。颈部绑带6360是由可透气的吸湿材料形成的,该材料可以是运动和性能针织织物。

图42示出了头带6400的一个实施例,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6410和中部绑带6420。在一些配置中,连续绑带形成闭合环结构。下部绑带6410和中部绑带6420在使用者耳朵后方的某个位置处相交。可透气的吸湿材料可以定位在下部绑带6410与中部绑带6420之间的开口6450内。下部绑带6410和中部绑带6420通过内部模制的纤维网部分或绑带6440在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连接。垂直绑带6430是由使用者耳朵上方的突破式接合部,从中部绑带6420的顶点6422开始形成的。在一些配置中,垂直绑带6430被中部绑带6420覆盖,并且朝向下部绑带6410延伸以连接下部绑带6410和中部绑带6420。

图43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1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510包括中部绑带6512、下部绑带6511和垂直构件6513。下部绑带6511从患者接口6500延伸到使用者耳朵下方,然后竖直向上、在使用者耳朵后面、在使用者耳朵上方向前延伸,以形成耳周环6517的一部分。中部绑带6512从使用者耳朵上方的连接器延伸出来,形成耳周环6517的上部部分,从而在连接部处与下部绑带6511会合。中部绑带6512从使用者头部上方的连接部开始延伸。垂直构件6513从在耳朵前方的某个部分处与下部绑带6511的连接部延伸到在耳朵前方的某个部分处与中部绑带6512的连接部,从而形成耳周环6517的其余部分。中部绑带6512可以包括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头带6510在使用者头部上的贴合程度。下部绑带6511可以包括调节机构。后部部分6515可以包括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可以允许调节这些绑带的长度,使得头带6510适合一系列头部尺寸。

下部绑带6511和中部绑带6512是使用包括外壳的内部模制过程制造的,该外壳可以由具有柔软质地的材料针织而成,使得中部绑带6512和下部绑带6511在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让人感觉舒适。类似地,外壳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层数,使得头带6510在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让人感觉舒适。外壳的内部包括塑料材料,用于为头带6510提供刚性。中部绑带6512和下部绑带6511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技术一体地形成在头带连接部6514处。垂直构件6513通过相同的突破式内部模制技术在其每个连接部处与中间绑带6512和下部绑带6511一体地形成。

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中间绑带6512和下部绑带6511是连续绑带,具有连续的外壳。换句话讲,在内部模制和/或突破式过程之前,这些绑带的外壳是不间断的。应当指出,连续的外壳或绑带可以包括预先形成的开口,这些开口允许注射的材料暴露出来。

头带6510的后部部分6515绕过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它可以由在突破式过程中制成的塑料纤维网形成。另选地,后部部分6515可以由弹性材料形成,使得头带651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贴合各式各样的使用者头部轮廓。适当的材料可以包括breath-o-prene、间隔织物或其他可拉伸的织物和柔顺的织物。该织物可以使用缝合、射频焊接、超声波焊接、粘合剂结合或任何其他适当的连接机构连接到头带6510。

为简单起见,对以下实施例将集中描述相应附图中引入的附加特征。因此,可能不会每一次都包括先前描述过的特征或配置。

图44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2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520包括下部绑带6521、中部绑带6522和上部、垂直或顶部绑带6523。下部绑带6521从患者接口6500延伸出来,经过使用者耳朵的下方、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经过使用者另一只耳朵的下方,最后到达患者接口6500。中部绑带6522从患者接口6500延伸出来,经过使用者耳朵的上方、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经过使用者另一只耳朵的上方,最后到达患者接口6500。垂直绑带6523在使用者耳朵前方的某一点处从下部绑带6521上的连接部延伸到与中部绑带6522的连接部,然后延伸越过使用者头部的顶部,到达与中部绑带6522的另一个连接部,最后到达下部绑带6521在使用者另一只耳朵前方的一点。所展示配置的所有连接部都可以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来形成。

头带6520包括位于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处的后部纤维网部分6525。后部纤维网部分6525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形成。纤维网部分6525可以与头带6520一体地形成。另选地,纤维网部分6525可以由柔性更大的材料(例如,breath-o-prene)制成,并且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缝合、射频焊接、粘合剂等)连接到下部绑带6521和中部绑带6522。

图45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3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530包括后部纤维网部分6535,该后部纤维网部分包括洞或空隙。这些洞用于增大后部部分6535的柔性和透气性。纤维网部分6535可以是通过突破式过程形成的内部模制塑料,或者它可以是弹性织物(例如,breath-o-prene、间隔织物等)。

图46a-c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4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540包括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6541和中部绑带6542。下部绑带6541和中部绑带6542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垂直构件6544从在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与下部绑带6541的连接部延伸到在耳朵前方的某个位置处与顶部绑带6543的连接部,从而形成耳周环的其余部分。顶部绑带6543在右侧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与左侧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之间跨过。后部绑带6545在右侧耳周环的后部部分与左侧耳周环的后部部分之间跨过。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543和后部带654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柔性材料(例如,breath-o-prene)制成,并且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缝合、射频焊接、粘合剂等)连接到下部绑带6541和中部绑带6542。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543或后部绑带6545可以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制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543和后部绑带6545都可以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制成。后部绑带6545可以包括调节机构。

图47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5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550包括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6551和中部绑带6552。下部绑带6551和中部绑带6552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顶部绑带6553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并且从右侧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延伸到左侧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后部绑带第一部分6555是由质地柔软的绗缝织物或材料形成的。头带6550的后部绑带第二部分6557是由在右侧耳周环的下后部部分与左侧耳周环的下后部部分之间延伸的后部纤维网部分形成的。后部绑带第二部分6557可以由质地柔软的绗缝织物或材料制成,或者可以使用内部模制过程由塑料材料制成。

图48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6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560包括第一下部绑带6564,该第一下部绑带是由连续外壳形成的。第一下部绑带6564在使用者的右耳下方侧向延伸、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从而在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侧上的连接部处与中部绑带6562会合。第一下部绑带6564和中部绑带6562会合的连接部通常位于使用者左耳的上方。头带6560包括第二下部绑带6566,该第二下部绑带是包括两个外壳长度的分段绑带。第二下部绑带6566在使用者的左耳下方侧向延伸、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然后在后部连接部处与第一下部绑带6564相交。第二下部绑带6566从后部连接部继续延伸到与中部绑带6562会合的连接部,该连接部通常位于使用者右耳的上方。第一下部绑带6564和第二下部绑带6566这两者的芯是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一体地形成的。

中部绑带6562从患者接口6500延伸到使用者右耳的上方,从而在连接部处与第二下部绑带6566会合。中部绑带6562从使用者头部上方的连接部继续延伸,在这种情况下,该中部绑带在另一个连接部处与第一下部绑带6564会合。中部绑带6562继续延伸到患者接口6500。

图49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7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中部绑带6572从患者接口6500延伸出来,经过使用者耳朵的上方、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经过使用者另一只耳朵的上方,最后到达患者接口6500的相对侧。顶部绑带6573可以由具有中部绑带6572的突破式接合部形成。下部绑带6571从患者接口6500延伸出来,经过使用者耳朵的下方、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经过使用者另一只耳朵的下方,最后到达患者接口6500的相对侧。

头带6570包括耳周环6577。耳周环6577从使用者的后部延伸出来,经过使用者右耳前部的上方,并环绕右耳前部延伸。它延伸到使用者右耳的下方,并继续环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延伸。它延伸到使用者左耳前部的下方并环绕左耳前部延伸,继续经过使用者左耳的上方和后面,然后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处与自身会合。

耳周环6577包括位于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处的后部纤维网部分6575,该部分在耳周环6577的相对的两端长度之间跨过。后部纤维网部分6575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形成。纤维网部分6575可以与头带6570一体地形成。另选地,纤维网部分6575可以由柔性更大的材料(例如,breath-o-prene)制成,并且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缝合、射频焊接、粘合剂等)连接到下部绑带6571和中部绑带6572。耳周环6577通过使用缝合、射频焊接,超声波焊接或粘合剂结合连结到头带6570的中部绑带6572和下部绑带6571。

图50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8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580包括下部绑带6581,该下部绑带从患者接口6500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下方。中部绑带6582从患者接口65006500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上方。中部绑带6582和下部绑带6581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处会聚并形成后部绑带6585。中间绑带6582和下部绑带6581形成耳周环第一部分6587。顶部绑带6583是由使用者耳朵上方的突破式接合部形成的。耳周环第二部分6589是由突破式纤维网部分形成的。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耳周环第二部分6589和顶部绑带6583可以使用突破式过程一体地形成,并且使用适当的方法(缝合等)连接到耳周环第一部分6587。

图51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500一起使用的头带6590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头带6590包括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6591和中部绑带6592。下部绑带6591和中部绑带6592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顶部绑带6593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顶部绑带6593包括第一部分6594和第二部分6595,该第一部分从右侧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上的倒角连接部朝使用者头部的顶部延伸,该第二部分从左侧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上的倒角连接部也朝使用者头部的顶部延伸。

顶部绑带6593的第一部分6594和第二部分6595配合,使得顶部绑带6593的长度可以由患者接口6500的使用者调节。顶部绑带6593的第一部分6594和第二部分6595可以通过包含推入配合式调节机构而相互配合。如图51b所示,该推入配合式调节机构可以包括顶部绑带6593的第二部分6595上的若干个或多个突起部6599,以及顶部绑带6593的第一部分6594上的若干个或多个配合凹陷部6598。第二部分6595的突起部6599可以被推入或压入第一部分6594上的凹陷部6598中,以便根据需要固定顶部绑带6593的长度。突起部6599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任何其他合适的调节机构都可用于连接第一部分6594和第二部分6595,以设定顶部绑带6593的长度。

后部绑带6597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并且从右侧耳周环的后部部分上的倒角连接部延伸到左侧耳周环的后部部分上的倒角连接部。在所展示的配置中,后部绑带6597包括围绕塑料芯的外壳,该塑料芯跨该绑带的长度。在至少一种配置中,后部绑带6597可以包括跨头带6590的后部的塑料结构。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后部绑带6597可以包括长度调节机构。

图52a-c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600一起使用的头带661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610包括中部绑带6611和后部绑带6613,这两根绑带是由连续外壳6601形成的。顶部绑带6612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顶部绑带6612从中部绑带6611和/或后部绑带6613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6617延伸,并且经过使用者头部的上方延伸到使用者头部相对侧上的中部绑带6611和/或后部绑带6613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6617。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612可以由倒角连接部形成。

连接部6617以及中部绑带6611和后部绑带6613的相邻部分包括支撑结构6615。图52b示出了连接部6617和相邻部分沿线52b-52b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展示了支撑结构6615。相比之下,图52c示出了后部绑带6613沿线52c-52c,沿着没有支撑结构6615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支撑结构6615可以是弧形的,沿循中部绑带6611、后部绑带6613和连接部6617的轮廓。支撑结构6615可以从使用者耳朵前方的第一位置跨到使用者耳朵后方的第二位置。在所展示的配置中,支撑结构6615是由塑料或聚合物材料6602形成的。支撑结构6615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支撑结构6615可以包覆模制到头带6610上。支撑结构6615可以提供结构以帮助头带6610维持其形状并且/或者有助于头带6610的结构完整性。

图53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600一起使用的头带662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620包括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6621和中部绑带6622。下部绑带6621和中部绑带6622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头带6620包括第一后部部分6624和第二后部部分6625。第二后部部分6625、下部绑带6621和中部绑带6622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一体地形成的。下部绑带6621和中部绑带6622包括具有内部模制塑料芯6602的纺织物外壳6601。第二后部部分6625包括具有内部模制塑料芯6602的纺织物外壳6601。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纤维网部分6628在下部绑带6621和中部绑带6622与第二后部部分6625之间延伸。

纤维网部分6628形成了第一后部部分6624的塑料芯。如图53b所示,第一后部部分6624包括在纤维网的至少一个面上的包覆模制材料6603。在所展示的配置中,第一后部部分6624包括在第一后部部分6624的外部表面和内表面这两者上的摸起来柔软的包覆模制材料6603。该包覆模制材料6603可以提升头带6620的使用者体验到的舒适度。第一后部部分6624和第二后部部分6625被配置成用于形成跨使用者头部顶部的顶部绑带6623,以及跨使用者头部后部的后部绑带6627。

图54a-c示出了头带6630,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下部绑带6631和中部绑带6632。部分耳周环的上部部分由中部绑带6632限定。部分耳周环的下部部分由下部绑带6631限定。纤维网部分6637在连续的中部绑带6632的后部部分与连续的下部绑带6631的后部部分之间延伸,并且限定部分耳周环的后部部分。图54b是纤维网部分6637的近距离视图。纤维网部分6637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图54c示出了纤维网部分6637沿图54b中的线54c-54c的横截面视图。纤维网部分6637包括包覆模制材料6603。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包覆模制材料6603可以是摸起来柔软的材料。

顶部绑带6633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顶部绑带6633从中部绑带6632和/或后部绑带6635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延伸,并且经过使用者头部的上方延伸到使用者头部相对侧上的中部绑带6632和/或后部绑带6635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633可以包括倒角连接部。顶部绑带6633可以包括至少在其上表面上、下表面上或在其上下表面上的摸起来柔软的包覆模制材料。

图55a-c示出了头带6640,该头带包括连续的下部绑带6641和组合式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6642。头带6640进一步包括组合式上部后部绑带6643。纤维网部分6645在第一垂直绑带与第二垂直绑带之间延伸。纤维网部分6645在第一后部绑带与第二后部绑带之间延伸。图55b示出了纤维网部分6645沿图55a中的线55b-55b的横截面。图55c示出了纤维网部分6645的近距离视图。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纤维网部分6645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绑带可以包括针织管外壳6601。

图56a-b示出了头带6650,该头带具有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6651和中部绑带6652。连续的中部绑带6652和下部绑带6651形成耳周环的相当大部分。顶部绑带6653从部分耳周环的右侧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6655延伸到部分耳周环的左侧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类似地,后部绑带6657从部分耳周环的右侧的后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延伸到部分耳周环的左侧的后部部分上的连接部。

如图56b所示,顶部绑带6653和后部绑带6657在它们与中部绑带6652和下部绑带6651的连接部处可以是倒角或锥形的,以改善与中部绑带6652和下部绑带6651的连接强度。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653可以由暴露的塑料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653可以由具有纺织物外壳的内部模制绑带组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后部绑带6657可以由暴露的塑料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后部绑带6657可以由具有纺织物外壳的内部模制绑带组成。

图57a-c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600一起使用的头带666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660具有中部绑带6662,该中部绑带是由连续外壳形成的。头带6660具有下部绑带6661,该下部绑带是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中部绑带6662从面罩组件延伸到使用者耳朵上方,并且继续延伸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耳周环的上部部分由中部绑带6662限定。下部绑带6661从面罩组件延伸到使用者耳朵下方,并且继续延伸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耳周环的下部部分由下部绑带6661限定。

头带6660包括第一垂直构件6665和第二垂直构件6666。第一垂直构件6665跨下部绑带6661和中部绑带6662在使用者耳朵前方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耳周环的前方部分。第一垂直构件6665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技术形成。第一垂直构件6665可以是暴露的塑料。如图57b所示,第二垂直构件6666跨下部绑带6661和中部绑带6662在使用者耳朵后方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耳周环的后方部分。第二垂直构件6666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技术形成。第二垂直构件6666可以是暴露的塑料6602。图57c是第二垂直构件6666沿图57b中的线57c-57c的横截面视图。

顶部绑带6663从中部绑带6662和/或后部绑带6669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6668延伸,并且经过使用者头部的上方延伸到使用者头部相对侧上的中部绑带6662和/或后部绑带6669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6668。顶部绑带6663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顶部绑带6663可以包括暴露的塑料。

图58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600一起使用的头带667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670具有中部绑带6672,该中部绑带是由连续外壳形成的。头带6670具有下部绑带6671,该下部绑带是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中部绑带6672从面罩组件延伸到使用者耳朵上方,并且继续延伸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部分耳周环的上部部分由中部绑带6672限定。下部绑带6671从面罩组件延伸到使用者耳朵下方,并且继续延伸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部分耳周环的下部部分由下部绑带6671限定。

纤维网部分6677在连续的中部绑带6672的后部部分与连续的下部绑带6671的后部部分之间延伸,并且限定部分耳周环的后部部分。纤维网部分6677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

顶部绑带6673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顶部绑带6673从中部绑带6672和/或后部绑带6678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延伸,并且经过使用者头部的上方延伸到使用者头部相对侧上的中部绑带6672和/或后部绑带6678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673可以包括倒角连接部6675。顶部绑带6673可以是暴露的塑料、可以包括织物壳体,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种包覆模制材料。

图59a-c示出了头带6680,该头带包括连续的下部绑带6681和组合式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6682。头带6680进一步包括组合式上部后部绑带6683。纤维网部分6685围绕使用者耳朵的后部部分延伸。纤维网部分6685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

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6682的长度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6683的长度经由不可见的接合部连结起来,如图59b所示。沿着该接合部,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6682的塑料芯与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6683的塑料芯6602一体地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6682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6683可以包括共同的纺织物外壳6601。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连续的中部垂直绑带6682和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6683是由包括至少一个相邻表面的两个独立的纺织物外壳形成的。此外,连续的上部后部绑带6683的长度和下部绑带6681的长度经由不可见的接合部连结起来。

图60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6600一起使用的头带669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6690包括由连续外壳形成的闭合环结构形式的下部绑带6691和中部绑带6692。连续的中部绑带6692和下部绑带6691形成耳周环的相当大部分。顶部绑带6693从右侧部分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6695延伸到左侧部分耳周环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6696。顶部绑带6693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6693可以由具有纺织物外壳的内部模制绑带组成。

头带6690包括后部绑带6697。后部绑带6697从右侧部分耳周环的后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延伸到左侧部分耳周环的后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后部绑带6697可以由内部模制过程利用塑料芯和织物或纺织物外壳形成。后部绑带6697可以具有被压印到绑带6697上的模制纹理,或者可以包括在模制过程期间确定的轮廓。图60a展示了绑带6697,该绑带具有沿绑带6697的长度一排排布置的多个六边形洞。图60b是沿后部绑带6697的长度一排排布置的六边形洞的近距离视图。这些洞突起穿过绑带6697的厚度。该轮廓可以为塑料芯提供一定程度的伸展性或拉伸。这种柔性可以有利于允许头带6690在患者的头部上方拉动、或者改善患者对头带6690的感知。另外,绑带6697的带纹理饰面可以改善头带6690的美学外观、以及绑带6697的触觉吸引力。也就是说,绑带6697看起来可以不那么刚硬、而且更为舒适。洞可以改善绑带6697的透气性,从而可以改善使用者的舒适度。

替代性地,后部绑带6697可以包括沿绑带6697的长度一排排布置的多个六边形压痕。应当理解,洞不限于六边形的形状,而是可以包括多种形状、大小、绑带上的位置、几何结构、形状组合,等等。在至少一种配置中,蜂窝图案的塑料芯没有一直延伸到绑带6697的外壳的边缘。这提供了柔软的边缘来改善使用者的舒适度。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后部绑带6697可以是暴露的塑料。

图61a-c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一起使用的头带711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7110包括下部绑带7111、中部绑带7112和垂直或顶部绑带7113。下部绑带7111是连续绑带,具有连续的外壳。中部绑带7112是连续绑带,具有连续的外壳。垂直绑带7113是分段绑带。换句话讲,垂直绑带7113是由多个外壳或分段外壳形成的。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垂直绑带7113可以是连续绑带,具有连续的外壳。垂直绑带7113在使用者头部的上方延伸时,可以从中部绑带7112的下面经过。垂直绑带7113在使用者头部的上方延伸时,可以从中部绑带7112的上方经过。垂直绑带7113能够以粘合方式结合到中部绑带7112,可以经由适当的连接机构(诸如钩环连接系统)连接,或者可以独立于中部绑带7112。

中部绑带7112和下部绑带7111包括跨每根绑带的后方区段的不可见接合部,如图61b所示。沿着该不可见接合部,中部绑带7112和下部绑带7111可以包括共同的塑料芯7002。图61c示出了图61b沿线61c-61c的横截面视图。中部绑带7112和下部绑带7111可以具有独立的纺织物外壳或织物外壳7001,该纺织物外壳或织物外壳被配置成使得这些绑带的共同的塑料芯7002不可见。

图62a-b示出了可以与患者接口7100一起使用的头带712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头带7120具有中部绑带7122,该中部绑带是由连续外壳形成的。头带7120具有下部绑带7121,该下部绑带是由连续外壳形成的。中部绑带7122从面罩组件延伸到使用者耳朵上方,并且继续延伸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耳周环的上部部分由中部绑带7122限定。下部绑带7121从面罩组件延伸到使用者耳朵下方,并且继续延伸跨使用者头部的后部。耳周环的下部部分由下部绑带7121限定。

顶部绑带7123从中部绑带7122和/或后部绑带7128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延伸,并且经过使用者头部的上方延伸到使用者头部相对侧上的中部绑带7122和/或后部绑带7128的上部部分上的连接部。顶部绑带7123是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顶部绑带7123可以包括倒角连接部。顶部绑带7123可以是暴露的塑料、可以包括织物壳体,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种包覆模制材料。

头带7120包括垂直构件7125。垂直构件7125跨下部绑带7121和中部绑带7122在使用者耳朵前方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耳周环的一部分。垂直构件7125是由摸起来柔软的材料(例如织物或泡沫)形成的。在所展示的配置中,垂直构件7125包括多个洞。多个洞可以改善垂直构件7125的弹性和/或柔性,从而提升使用者感知到的舒适度。

纤维网部分7127在连续的中部绑带7122的后部部分与连续的下部绑带7121的后部部分之间延伸,并且限定耳周环的后部部分。纤维网部分7127可以由摸起来柔软的材料(例如织物或泡沫)制成。在所展示的配置中,纤维网部分7127包括多个洞。多个洞可以改善纤维网部分7127的弹性和/或柔性,从而提升使用者感知到的舒适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垂直构件7125可以由绗缝织物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垂直构件7125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以包括多个洞。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垂直构件7125可以包括多个压凹,而不是多个洞。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纤维网部分7127可以由绗缝织物7129形成,如图62b所示。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纤维网部分7127可以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以包括多个洞。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纤维网部分7127可以包括多个压凹,而不是多个洞。

图63a-b示出了头带7130的一个实施例,该头带具有提供的绗缝织物或材料7132,该绗缝织物或材料附接到头带7130的与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例如在使用者颈部的背面上)直接接触的部分。绗缝材料7132不但质地柔软、而且提供缓冲垫料,这便改善了头带7130的舒适度,让使用者会想要戴着头带7130躺到床上。绗缝材料7132可以缝合或焊接到头带7130的内部模制绑带或纤维网部分上。所披露的种种配置不限于绗缝材料(图63b中所示),而是可以包括具有多种材料特性(诸如但不限于柔软、装填垫料、可透气、吸湿和紧致/发粘的质地)的织物和纺织物(图63c中所示)。

图64a-b示出了头带7140的一个实施例,该头带具有提供的附接到头带7140的多个部分且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或头发的织物或纺织物材料。头带7140包括垂直构件7142和后部绑带7144,它们是由用于提供缓冲垫料并改善头带7140的舒适度的材料形成的。该材料可以缝合或焊接到头带7140的内部模制绑带上。所披露的种种配置不限于织物材料或纺织物材料,而是可以包括绗缝材料(图64b中所示)。这些材料可以具有多种材料特性,诸如但不限于柔软、装填垫料、可透气、吸湿和紧致/发粘的质地。

图65示出了可以与所披露的头带的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带商标抓握件3300的一个实施例。带商标抓握件3300可以利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由塑料形成。

内部模制的绑带连接器

图66a至图73展示了定位在内部模制头带实施例中的两根绑带之间的接合部上方的连接器3400的各种视图。连接器3400用在内部模制头带中的两根或更多根邻接绑带之间的接合部或连接部3500处。更具体地讲,连接器3400用于使用突破式内部模制将两根或更多根绑带连结起来。连接器3400可以与两根或更多根绑带之间的任何类型的连接部3500一起使用,并且本文所展示的连接部3500仅仅是一个实例。连接器3400在绑带与绑带之间提供了更整洁和更牢固的连接,而且还提高了可以在模制工具内对准绑带的容易程度。

如图66a和图67所展示,第一绑带3710与第二绑带3720在第一绑带3710的端部与第二绑带3720的中央或中间部分(即,第二绑带3720的端部与端部之间的一部分)之间的t形连接部处连结。连接器3400在连接部3500处定位在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上方。也就是说,连接部3500定位在连接器3400内,使得连接器3400包围连接部3500。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经由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连结,在该过程期间,塑料芯材3800在注射点3600(在图66a中的第二绑带3720的端部处示出)处注射到第二绑带3720中。塑料芯材3800填充并行进穿过第二绑带3720。塑料芯材3800在到达连接部3500时,突破第二绑带3720的纺织物外壳的侧壁,以填充第一绑带3710的纺织物外壳的腔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图66a中的连接部处的红色箭头所示。在一些配置中,连接器3400具有腔体3420,该腔体也填充有塑料芯材3800,该塑料芯材突破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的纺织物外壳的侧壁。塑料芯材3800还可以与连接器3400结合,使得塑料芯材3800和连接器3400一体地形成。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3800和连接器3400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形成。

连接器3400在连接器3400内的绑带的端部处容纳任何松散的线,使得连接部3500具有整洁的美学外观。也就是说,第一绑带3710和/或第二绑带3720的松散端部被容纳在连接器3400内,这防止了绑带3710、3720进一步磨损。另外,连接器3400可以具有不透明的颜色,从而把松散端部的外观隐藏起来,使得连接部3500具有更整洁的美学外观。更进一步,连接器3400限定了连接部3500的最终形状,并且容纳从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的端部逸出的任何突破的塑料飞边,使得连接部3500具有整洁的美学外观。

连接器3400还提供了用于连结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的邻接边缘3417,该邻接边缘比第一纺织物绑带3710的端部(即,没有连接器3400的连接部3500)的宽度宽,这在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之间提供了更大的连接区域。也就是说,连接器3400在第一绑带3710的端部与第二绑带3720的外壳之间提供了更宽的倒角连接部3500,这提供了更大的连接区域,从而增大了连接部3500的强度。如图67所示,第一绑带3710的端部既由塑料材料填充、又被塑料材料包围,而不是在绑带外壳的管内部具有塑料材料。因此,连接部3500的强度增大。

图68a-d展示了连接器3400的各种视图。如图所示,连接器3400包括管状护套,该管状护套在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与邻接端部3416之间具有腔体3420。连接器3400具有主体3410,该主体由沿相对的边缘连结的第一半部3412和第二半部3414组成。在所展示的配置中,第一半部3412和第二半部3414是相同的。在其他配置中,第一半部3412和第二半部3414是不同的和/或不对称的。第一半部3412和第二半部3414这两者的开放端部形成了连接器3400的邻接端部3416和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接纳或包围第一绑带3710,邻接端部3416则接纳或抵靠第二绑带3720。如图68b所示,连接器3400具有有点像梯形的轮廓,使得一个端部比另一个端部宽。连接器3400的较宽端部形成了邻接端部3416,而较窄端部则形成了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在一些配置中,邻接端部3416的宽度可以是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的宽度的两倍。

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限定了椭圆形孔,该椭圆形孔被配置成用于紧密地配合到第一绑带3710的纺织物绑带外壳的外表面上并与之紧密抵靠。当从下方观察时,邻接端部3416形成具有倒圆端部的基本上为矩形的孔(如图68a所示)。邻接端部3416弯曲,以匹配第二绑带3720的形状和曲率。邻接端部3416的边缘被配置成用于悬伸到第二绑带3720的外边缘上方并且包围该外边缘(邻接边缘3417与图68b中的虚线之间的区域悬伸在第二绑带3720之上)。邻接端部3416的边缘也被配置成用于定位在第二绑带3720的纺织物绑带外壳的外表面上方。在一些配置中,悬伸边缘3419可以与第二绑带3720的纺织物绑带外壳形成松散配合,使得连接器3400不限制塑料芯材3800流动穿过第二绑带3720。

在内部模制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时,连接器3400允许第一绑带3710的端部与第二绑带3720的边缘对准并且抵靠,在第一绑带3710与第二绑带3720之间并没有间隙。也就是说,由连接器3400提供的与第一绑带3710的紧密配合在注射塑料芯材3800之前,在模制工具中保持第一绑带3710对准。不同于绑带3710、3720,连接器3400是半刚性的并且保持其形状,这允许连接器3400可靠地位于模制工具内。

在组装绑带3710、3720与连接器3400期间,连接器3400定位在第一绑带3710的管状纺织物外壳上方。也就是说,如图69所示,连接器3400在第一绑带3710上方滑动,使得第一绑带3710的端部定位在连接器3400的内部。然后,连接器3400的邻接边缘3417与第二绑带3720的纺织物外壳的边缘邻接。如图70所示,第一绑带3710的端部邻近第二绑带3720的边缘定位在连接器3400的腔体3420内。腔体3420是由第一半部3412、第二半部3414、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和邻接端部3416限定的中空区域。连接器3400紧密地配合到第一绑带3710上,使得连接器3400保持固定到第一绑带3710。

组装好的绑带3710、3720和连接器3400定位在注射模制工具内并且在该注射模制工具内对准。塑料芯材3800被注射到第二纺织物绑带3720的一个端部处的注射点3600中,然后突破第二绑带3720的侧壁,以填充第一绑带3710(参见图66a中的箭头)。因此,如图71和图72所示,连接器3400的腔体3420也填充有塑料芯材3800,该塑料芯材突破第二绑带3720的侧壁。绑带3710、3720内的塑料芯材3800与连接器3400的腔体3420形成整体结构。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3800与连接器3400结合,使得连接器3400、绑带3710、3720和塑料芯材3800被形成为整体结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连接器3400和绑带布置不限于t形连接部,而是可以按多种角度连接具有连接部3500的绑带3710、3720。类似地,连接器3400可以被成形和配置成用于将多于两根绑带连接在一起。例如,连接器3400可以具有多个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或邻接端部3416。

在替代性配置中,连接器3400(与前述实施例基本上相同)通过包覆模制管状纺织物绑带外壳的一个端部而与第一绑带3710一体地形成,如图73所示。连接器3400的邻接端部3416从纺织物绑带的端部延伸,使得它可以与第二绑带3720对准并邻接。连接器3400的腔体3420保持中空,使得塑料芯材3800可以流过第二绑带3720并且突破到第一绑带3710中。利用这种配置,通过在连接器3400的包围绑带的端部3418与第一绑带3710之间提供永久性结合,而增大了第一绑带3710与第二绑带3720之间的接合部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绑带3710和第二绑带372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编织的纺织物外壳。该编织的纺织物外壳包括多根纱线,这些纱线以至少两种不同的颜色或色调提供。编织不同颜色的纱线在纺织物外壳内形成了具有随机或半随机图案的色块,这造成纺织物外壳具有斑驳的外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斑驳的外观可以掩饰或隐藏由塑料芯形成的一些物理特征,诸如柔软边缘(图2b中的222)与芯材之间的过渡,这让特征(以及头带)看起来更柔软。

在另一种替代性配置中,连接器3400可以被配置成使得连接器3400不会悬伸到第二绑带3720的边缘上方。相反,连接器3400被配置成用于直接与第二绑带3720的边缘邻接和抵靠,如图73所示。因此,连接器3400基本上或完全地与突破式塑料芯材3800结合。也就是说,与先前描述的连接器布置相比,先前的连接器布置的悬伸部分不与塑料芯材3800结合。

内部模制连接器

图74a-78b展示了用于形成图1a中所展示的分叉头带100的内部模制绑带、连接部和接合部的各种视图。分叉头带100包括顶部绑带140、底部绑带150和面罩连接器180。在一些配置中,分叉头带100是通过将顶部绑带140与底部绑带150连结而组装的。也就是说,在将顶部绑带140与底部绑带150连结之前,经由内部模制单独形成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中的每一个。也就是说,在一些配置中,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定位在模制工具内,并且经由包覆模制连结。一旦形成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就将它们连结起来,以形成分叉头带100。然而,在一些配置中,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可以在被布置于模制工具内时并且/或者在包覆模制过程期间移动为彼此不对准。图74a-78b展示了各种绑带连接器,这些绑带连接器在制造和模制过程期间保持顶部绑带140与底部绑带150连接和对准。

图74a展示了组装之前的顶部绑带140,图74b则展示了组装之前的底部绑带150。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是通过经由内部模制将塑料芯材210注射到针织或编织的管状外壳220中而单独形成的。如图74a所示,顶部绑带140包括基本上笔直且连续的绑带,它具有形成在每个端部处的公连接器部分4002。公连接器部分4002与塑料芯材210一体地形成,并且是一个整体。外壳220在其整个长度上是连续的。顶部绑带140的注射点可以位于其端部中的一个或两个处。也就是说,一个或两个公连接器可以是用于将塑料芯材210注射到外壳220中的注射点的位置。

底部绑带150包括被注射到第一编织外壳部分220a和第二编织外壳部分220b中的塑料芯材210。外壳部分220a、220b可以形成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外壳部分220a、220b具有第一自由端部4020与第二自由端部4022。中央注射点4010定位在第一自由端部4020之间,使得外壳部分220a、220b从第一自由端部4020由塑料芯材210填充。填充外壳部分220a、220b的塑料芯材210是一体形成的,并且在塑料芯材210的整个长度上都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塑料芯材210连结外壳部分220a、220b,以将外壳部分220a、220b连接起来并且形成底部绑带150。

在一些配置中,外壳部分220a、220b部分地填充有塑料芯材210。也就是说,外壳部分220a、220b的第二端部4022可以是中空的,使得底部绑带150具有中空的自由端部4030。底部绑带150的中空自由端部4030可以适应并且容纳面罩连接器180的多个部分(参见图1)。也就是说,面罩连接器180的多个部分,诸如细丝芯1550(参见图15a-d),可以被容纳在中空自由端部4030的外壳部分220a、220b内。在一些配置中,外壳部分220a、220b可以通过底部绑带150的长度用塑料芯材210填充。也就是说,塑料芯材210可以在外壳部分220a、220b的第一自由端部4020与第二自由端部4022之间延伸。在一些配置中,面罩连接器180的多个部分可以形成在底部绑带150的第二自由端部4022上。

底部绑带150包括定位在外壳部分220a、220b的第一自由端部4020与第二自由端部4022之间的母连接器4004。母连接器4004被配置成用于与公连接器4002互锁,使得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连接起来。母连接器4004由已突破外壳部分220a、220b的壁的塑料芯材210形成。也就是说,母连接器4004是通过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形成的。母连接器4004在外壳部分220a、220b内与塑料芯材210一体地形成并且是一个整体。母连接器4004定位在底部绑带150的曲率的顶点处,其在使用时基本上定位在使用者的耳朵上方。在一些配置中,母连接器4004可以形成在底部绑带150的基本上笔直的部分上。

图75a和图75b是顶部绑带140的公连接器4002的视图。如图所示,公连接器4002延伸出去并且向外突出超过外壳220的端部。公连接器4002由塑料芯材210形成,该塑料芯材定位超出外壳220的端部4024。公连接器4002包括突出部4040,该突出部被配置成用于与母连接器4004的狭槽4042互锁。突出部4040具有与狭槽404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使得公连接器4002像拼图块一样与母连接器4004配合与接合。

突出部4040包括头4050和柄4052。柄4052是塑料芯材210的延伸部,定位在头4050与外壳220的端部4024之间。头4050被展示为具有反向箭头形状,该形状与母连接器4004的狭槽4042互锁。狭槽4042的形状与头4050的反向箭头形状对应并且互锁。头4050不限于反向箭头形状,可以使用任何互锁形状。

图75b是顶部绑带140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头4050具有厚度t1,柄4052具有厚度t2。头4050的厚度t1大于柄4052的厚度t2。在将顶部绑带140连结到底部绑带150时,厚度t1与t2之间的差异允许包覆模制塑料围绕公连接器4002的头4050流动。在一些配置中,较窄的厚度t2允许头4050被包覆模制的塑料材料包围。

图76a至图76c是顶部绑带150的母连接器4004的各种视图。母连接器4004具有三角形形状,该形状径向向外延伸并突出超过外壳部分220a、220b的表面。母连接器4004由塑料芯材210形成,该塑料芯材在突破式内部模制过程期间突破外壳部分220a、220b。母连接器4004包括突出部4046,该突出部呈接片的形状,该接片是与狭槽4042一起形成的。如图76c所示,突出部4046具有中央区域4044和从中央区域4044向外延伸的外围区域4048。中央区域4044的厚度t3大于外围区域4048的厚度t4。该中央区域的较大厚度t3增加了突出部4046的强度,同时允许包覆模制塑料在连结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时围绕突出部4046流动。中央区域4044的厚度t3可以等于公连接器4002的头4050的厚度t1。

狭槽4042形成在中央区域4044和外围区域4048这两者内,并且延伸穿过这两者。狭槽4042的形状与头4050的反向箭头形状匹配并且互锁。狭槽4042在背离外壳部分220a、220b的方向上开放,使得头4050插入狭槽4042中并且被该狭槽接纳。狭槽4042居中地定位在外围区域4048的径向最外侧部分上。在经由突破式注射模制过程形成母连接器4004时,可以将狭槽4042形成到母连接器4004中并且将其形状确定成该母连接器的形状。在其他配置中,塑料芯材210可以从母连接器4004移除以形成狭槽4042,例如经由切割过程。

狭槽4042被配置成用于至少接纳公连接器4002的头4050,使得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可以连结并且包覆模制,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永久性接合部。也就是说,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被装载到包覆模制工具中,头4050则插入狭槽4052中,使得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连接起来,并且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被正确地对准。一旦对准,就将包覆模制工具闭合,然后把包覆模制塑料材料注射到包覆模制工具中,以便在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上方形成永久性的包覆模制接合部。先连接并对准绑带140、150,再包覆模制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这样做提升了绑带对准精度,而且降低了绑带140、150在包覆模制期间移动的可能性,由此提高了制造过程的效率。

图77a展示了在将头4050插入狭槽4042中之前,把公连接器4002与母连接器4004对准。图77b展示了头4050被插入狭槽4042中并被该狭槽接纳,使得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连接起来。图77c展示了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这两者的厚度相比较的情况。公连接器4002的头4050和母连接器4004的中央区域4044这两者的增大的厚度t1、t3分别对准并且形成上表面4060和下表面4062。上表面4060和下表面4062被配置成用于与包覆模制工具中的模具腔体的相对内表面邻接。这有助于在包覆模制工具内将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对准。上表面4060和下表面4062被展示为扁平的平坦表面,但并不限于此。因此,该模具的相对表面将具有对应的形状,以接合上表面4060和下表面4062。

在一些配置中,头4050和狭槽4052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确定成使得当头4050和狭槽4052接合时,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量的间隙。在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之间没有间隙的紧密连接配合可能导致没有空间供包覆模制塑料材料在连接器之间流动。这造成包覆模制的连接具有由包覆模制接合部内的间隙或空隙形成的弱区,这可能降低头带的耐用性。图78a和图78b展示了当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处于连接状态时,头4050与狭槽4052之间的间隙4064。图78b中的间隙4064大于图78a中的间隙4064。在图78a中,间隙4064很小,使得公连接器4002与母连接器4004之间的连接具有类似于拼图块的紧密配合。在图78b中,间隙4064较大,这允许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在包覆模制工具内较松散地配合并大体对准。较大的间隙4064允许包覆模制塑料在连接器140、150之间流动以提供坚固的接合部。在图78b中,间隙4064优选地为约1.0mm。在一些配置中,间隙4064介于0.1mm与1.0mm之间。

图79a展示了形成在公连接器4002的头4050上的对准凹陷部4070,该对准凹陷部被配置成用于接纳定位在包覆模制工具部分4074中的模具腔体4076的相对内表面上的对准定位销4072。图79b展示了包覆模制工具部分4074,该部分具有模具腔体4076,该模具腔体具有从模具腔体4076的表面突出的定位销4072。定位销4072被配置成用于插入凹陷部4070中并且被该凹陷部接纳,使得公连接器4002的头4050在定位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期间、以及在包覆模制过程期间,在模具腔体4076内对准并且被维持在该模具腔体内的适当位置。定位销4072可以限制头4050在模具腔体4076内的移动。定位销4072还可以在包覆模制过程之前或期间抑制或防止公连接器4002从母连接器4004解锁。在一些配置中,定位销4072可以将头4050保持在一定位置,这样,公连接器4002与母连接器4004之间的间隙4064便得以维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4070和定位销4072可以具有对应的形状、大小和几何结构。凹陷部4070被展示为形成在头4050的内部拐角处的三角形凹陷部,但并不限于此。定位销4072被展示为圆柱形柱的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三角形凹陷部4070被配置成用于将定位销4072接纳在三角形凹陷部的顶点之一中,如图79a中的虚线圆圈所指示。定位销4072具有圆柱形侧面,这些圆柱形侧面被配置成用于与头4050的侧表面邻接,以使公连接器4002的头4050在模具腔体4076内对准。

图80a至图80c展示了包覆模制过程之后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如图所示,在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的上方模制了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使得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在一些配置中,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可以由塑料芯材210形成,该塑料芯材与用于形成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内芯、以及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的塑料芯材相同。在其他配置中,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可以由不同的材料(诸如弹性体)形成。

如图80a和图80b所示,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具有顶部边缘4056,该顶部边缘在顶部绑带140的边缘上方延伸并且延伸到顶部绑带14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与顶部绑带140的外壳220重叠,并且结合到该外壳。类似地,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具有底部边缘4058,该底部边缘在底部绑带150的边缘上方延伸并且延伸到底部绑带15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与底部绑带150的外壳220重叠,并且结合到该外壳。将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结合到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增大了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之间的连接区域,从而增大了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的强度。另外,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延伸超出外壳220的端部使得外壳220的端部被封闭在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内,从而改善了成品头带的耐用性和外观。也就是说,外壳的松散线端部被封闭并结合在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内。

如图80c所示,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的厚度t基本上等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厚度,而且还等于公连接器4002和母连接器4004的厚度。也就是说,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的厚度t等于头4050的厚度t1和中央区域4044的厚度t3。因此,由于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以及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具有相等的厚度,所以在绑带140、150的整个长度上以及绑带140、150之间的连接与过渡区域提供了连续的厚度,这改善了头带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使用对准柱的连结接片

图81a至图81c展示了底部绑带150,该底部绑带是通过将底部绑带半部150a、150b的两个空的纺织物外壳220内部模制在一起而形成的。连结绑带半部150a、150b在底部绑带150的背景下展示,但并不限于形成底部绑带,而是可以用于形成任何头带绑带。底部绑带150是这样形成的:使用单次注射模制注料与多个纺织物外壳220内部模制在一起,以形成整体绑带150。纺织物外壳220由整体塑料芯材210连接,该整体塑料芯材形成在这两个外壳220内。连结接片4008定位在外壳220的自由端部4026之间,并且由塑料芯材210形成。连结接片4008在两个绑带半部150a、150b之间延伸,并且提供中央注射点4010,以供使用塑料芯材210来注射绑带半部。连结接片4008被配置成用于包覆模制,以便在绑带半部150a、150b之间提供整洁且耐用的接合部。在包覆模制之前,把在注射点处形成的任何多余材料或浇口修剪掉。

连结接片4008的端部部分包括一对对准柱4078,这对对准柱从连结接片4008的上表面4018和下表面4028沿相反的方向(例如,厚度方向)突出并延伸。对准柱4078被展示为、但不限于矩形形状的突出部,这些突出部延伸跨过连结接片4008的上表面4018和下表面4028这两者的宽度。对准柱4078被配置成用于抵靠包覆模制工具的模具腔体的内表面,使得绑带半部150a、150b的端部4026在该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例如,在绑带的厚度方向上)。

图81c示出了从连结接片4008的上表面4018和下表面4028延伸的对准柱4078。连结接片4008被展示为具有厚度t6。连结接片4008的包括对准柱4078的区域具有厚度t5。包括对准柱4078的区域的厚度t5大于没有对准柱4078的区域的厚度t6。对准柱4078还可以在连结接片4008的上表面4018和下表面4028与模具腔体的内表面之间维持间隙,这允许包覆模制塑料在连结接片4008上方流动以提供坚固的接合部。

图81d和图81e展示了在包覆模制连结接片4008之后的绑带半部150a、150b。如图所示,包覆模制件4080在连结接片4008的上方形成。包覆模制件4080可以由与底部绑带150(例如,塑料芯材210)相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覆模制件4080可以包括弹性体材料,以便在包覆模制件4080与患者的头部之间提供柔性且让人感觉舒适的接触。该包覆模制件包括外表面4082和内表面4084,该外表面被配置成用于在使用中背离患者的头部,该内表面则被配置成用于在使用中接触患者的头部。

图81d是包覆模制件4080的顶视图,展示了包覆模制件4080的背离患者头部的顶部表面4082。图81e是包覆模制件4080的底视图,展示了包覆模制件4080的面向患者头部的底部表面4084。指示对准柱4078的位置的示位标记4088可以形成在包覆模制件4080的表面4082、4084中或这两个表面上。透过表面4082、4084可以看见示位标记4088,这是因为包覆模制件4080的厚度等于对准柱4078的厚度t5。在其他配置中,包覆模制件4080的厚度可以大于对准柱4078的厚度t5,使得不能透过包覆模制件4080的表面4082、4084看见对准柱4078。也就是说,包覆模制件4080的外表面4082可以是光滑且连续的,使得指示对准柱4078的位置的示位标记4088不可见。

产品标签或商标4086也可以形成在包覆模制件4080的外表面4082中或该外表面上。在包覆模制过程期间,把商标4086模制到表面4082中。在一些配置中,对准柱4078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形成商标4086的一部分。例如,在所展示的配置中,一个对准柱4078可以具有包括字母“f”的形状,而另一个对准柱则具有包括字母“p”的形状。可以改变对准柱4078和/或包覆模制件4080的厚度,使得对准柱4078在表面4082上可见。在其他配置中,商标4086可以利用修整过程(例如,雕刻、模制、冲压等)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包覆模制之前在对准柱4078之间修剪出连结接片4008。这允许通过增大或减小对准柱4078之间的间距,因而增大或减小包覆模制件的长度来调节底部绑带150的总长度。也就是说,在一些配置中,对准柱4078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底部绑带150的纵长方向上)可以缩短或延长,以缩短或延长底部绑带150的总长度。该方法可以用于使用相同的底部绑带部件来提供不同的头带大小。

注射壳体

图82a至图83e展示了绑带端部接合部壳体4090,空的底部绑带半部150a、150b的端部4026插入该壳体内并且经内部模制以形成整体底部绑带150。连结绑带半部150a、150b在底部绑带150的背景下展示,但并不限于形成底部绑带,而是可以用于形成任何头带绑带。底部绑带150是这样形成的:使用单次注射模制注料与多个纺织物外壳220内部模制在一起,以形成整体绑带。因此,纺织物外壳220由整体塑料芯材210连接,该整体塑料芯材形成在这两个外壳220内并延伸穿过这两个外壳。

壳体4090具有内部腔室4092,该内部腔室被配置成用于接纳两个纺织物外壳220的开放端部4026。壳体4090可以具有与内部模制工具的内部腔体内的区域的形状、大小和几何结构相对应的形状、大小和几何结构,使得壳体4090牢固地配合在该内部模制工具内。因此,壳体4090可以相对于内部模制工具的腔体对准,这允许纺织物外壳220的端部4026在处于内部模制工具中时由壳体4090对准。壳体4090不限于矩形的形状或几何结构。

壳体4090在壳体4090的至少一侧上具有注射孔4094,该注射孔提供了门道,内部模制塑料材料210可以通过该门道注入并且在其中流动。在一些配置中,注射孔4094可以定位在壳体4090的多个侧面上。图83e展示了位于壳体4090的相反两侧上的注射孔4094。塑料芯材210可以同时注射到这两个孔4094中,或者替代性地,可以封堵住一个孔4094,而把塑料材料210注射到另一个孔4094中。

如图83d所示,注射孔4094流体连接到内部腔室4092,该内部腔室接纳纺织物外壳220的开放端部4026。纺织物外壳220的端部4026朝向注射孔4094开放,使得纺织物外壳220的内部腔体与注射孔4094流体连通。在内部模制过程期间,塑料利用被注射到壳体4090的孔4094中的内部模制塑料芯材210而被注射到纺织物外壳220中。内部模制塑料芯材210从孔4094流到内部腔室4092中,再从内部腔室4092流到纺织物外壳220中。壳体4090提供了用于内部模制纺织物外壳220的中央注射点。在一些配置中,壳体4090可以提供在纺织物外壳220的端部上方包覆模制出包覆模制接合部的替代方案。因此,纺织物外壳220的松散线端部被封闭并容纳在壳体4090内,这改善了头带的美观性和耐用性。

内部腔室4092具有位于壳体4090的中心区域处的内腔区域4092a。内腔区域4092a具有朝向注射孔4094开放并且通向该注射孔的一个端部,还具有朝向外腔区域4092b开放并且通向该外腔区域的第二端部。也就是说,内腔区域4092a定位在注射孔4094与外腔区域4092b之间。注射孔4094把注射的塑料材料210引导到内部腔室4092的内腔区域4092a中。外壳220的端部部分邻接外腔区域4092b的内壁,该内壁提供了从注射孔4094进入外壳220的腔体的流体路径,使得注射的塑料材料210从注射孔4094流到纺织物外壳220中。

内腔区域4092a的高度d1小于外腔区域4092b的高度d2。内腔区域4092a的高度d1与外腔区域4092b的高度d2的差异在内部腔室4092内形成了阶梯式轮廓,这允许纺织物外壳220的端部4026在定位于壳体4090内时隔开。内腔区域4092a的高度d1可以基本上等于穿过纺织物外壳220的芯材210的厚度。

在一些配置中,内腔区域4092a的长度l(如图83d所示)可以变化,使得底部绑带150的不同长度可以由相同的纺织物外壳220形成。也就是说,不同长度的底部绑带可以通过改变壳体4090的长度,而由具有固定长度的纺织物外壳220形成。内腔区域4092a的长度l使纺织物外壳220的端部4026隔得较近或更远,这增大或减小了绑带150的最终长度。例如,在一些配置中,用于中号大小头带和中至大号大小头带的底部绑带150可以使用相同长度的纺织物外壳220以及具有不同长度l的内腔区域4092a的壳体4090形成。也就是说,中号大小和中至大号大小的底部绑带150的长度的差异由内腔区域4092a的长度l的差异提供。

绑带横截面

图84a和图84b展示了在内部模制过程之后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横截面视图,在该内部模制过程中纺织物外壳220由塑料芯材210填充。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都具有内表面4066和外表面4068,其中内表面4066被配置成用于接触患者的头部,外表面4068则被配置成用于背离患者的头部。在该实施例中,绑带140、150的塑料芯材210具有基本上为d形的横截面,使得外表面4068具有凸曲率,内表面4066则具有基本上扁平的、平坦的或笔直的轮廓。在一些配置中,内表面4066可以具有凹曲率。

内表面4066的扁平轮廓被配置成用于与患者的头部具有增大的接触面积,以便跨患者头部更均匀地(相比凸面轮廓)分散头带中的任何负载。这改善了头带的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外表面4068的凸曲率为绑带提供一定程度的刚性,还为头带提供柔软或在美学上有吸引力的外观。

绑带柔软边缘

图84a展示了具有塑料芯材210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些绑带包括填充纺织物外壳220的外边缘部分的凸缘部分4036。凸缘部分4036为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提供了坚硬且刚性的边缘处理。图84b展示了具有柔软边缘部分4038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些柔软边缘部分是由于在柔软边缘部分4038内不存在塑料芯材210而形成的。柔软边缘部分4038是外壳220的这样一部分:这部分未填充塑料芯材210,使得纺织物外壳220保持柔顺和柔韧。因此,柔软边缘部分222为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提供了柔软或带缓冲的边缘,该边缘不但在贴靠使用者的皮肤时让人感觉舒适,而且也很美观。

在一些配置中,柔软边缘部分4038是这样形成的:在注射塑料芯材210之前将管状外壳220的边缘压接起来,使得塑料芯材210受到抑制或限制而无法流到外壳220的被压接的多个部分中。这些边缘是由模制工具的与模具腔体相邻的部分压接的。模制工具将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边缘压接的深度可以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长度变化,使得塑料芯材210的宽度(图84a和图84b中的水平方向)可以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长度变化。因此,塑料芯材210的宽度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不同区域处可以较宽,以强化那些区域并且为那些区域提供附加的强度。类似地,在一些配置中,塑料芯材210的宽度在沿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两者的长度的某些区域处可以较窄,以便为那些较窄的区域提供柔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塑料芯材的形状和几何结构可以变化,以便在期望的方向上为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提供强度和刚度。

图85展示了连结到底部绑带150的顶部绑带140,该底部绑带具有沿其长度设置的柔软边缘部分4038。底部绑带150具有波状外形的弯曲形状,以形成在使用时定位在使用者耳朵上方的耳朵弓形区域4016。如图所示,耳朵弓形区域4016处的柔软边缘部分4038的宽度w1大于底部绑带150的其余部分处的柔软边缘部分4038的宽度w2。耳朵弓形区域4016中的柔软边缘部分4038相对于底部绑带150的其他部分具有增大的宽度,以便在耳朵弓形区域在使用期间应当与患者的耳朵发生接触的情况下提供增大的柔软性/缓冲性和舒适度。使用者的耳朵弓形区域是个敏感区域,与其接触可能会引起不适。

在一些配置中,头带可以包括四点连接配置,该配置具有上侧绑带和/或下侧绑带(或者其他配置)。在此类配置中,在使用中位于患者耳朵近侧的任何绑带都可以包括增大的柔软边缘宽度。

具有包覆模制连接的组合式顶部后部绑带

图86展示了由后部绑带部分140和顶部绑带部分150组成的头带布置5000,该后部绑带部分和顶部绑带部分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晕圈或后部头带环状绑带5002。头带环状绑带5002经由包覆模制接合部5006连接到前部绑带5004。前部绑带5004与头带环状绑带5002分开形成,然后通过包覆模制连接而连接到后部头带环5010。前部绑带5004可以包括内部模制的绑带部分、用于锁定机构的编织细丝壳体,或这两者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头带布置5000的前部绑带5004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包括大小调节机构,该大小调节机构包括锁定机构和细丝。这是有利的,因为它允许编织的绑带容纳待制造的细丝、并且作为单独的部件加以测试。这降低了制造这些部件的复杂度,而且在锁定机构的容差或操作受到损害并且/或者有缺陷时,可以防止头带或者头带的较大部分被浪费掉。也就是说,由于前部绑带5004是与头带环状绑带5002分开形成的,所以锁定机构有错误或有缺陷无需将整个头带报废。

头带环状绑带5002的端部通过包覆模制接合部5008连结在一起,以形成接纳或像杯子那样覆盖患者头部后部的后部头带环5010(由虚线指示)。包覆模制接合部5008在使用期间位于患者头部的顶部处。将包覆模制接合部5008定位在患者头部的顶部处是有利的位置,因为使用者头部的顶部不与床或枕头接触,而床或枕头可能向接合部5008施加力并致使其嵌入患者的头部。也就是说,把包覆模制接合部5008定位在患者头部的顶部处可能让患者更为舒适。

如图87a所示,头带环状绑带5002由将顶部绑带140和后部绑带150组合起来的单个内部模制构件形成。头带环状绑带5002由填充有塑料芯材210的单一长度纺织物外壳材料220形成。头带环状绑带5002包括对准接片5020,这些对准接片形成在顶部绑带部分140的自由端部处并从这些自由端部延伸出来。头带环状绑带5002还包括定位在顶部绑带部分140与底部绑带部分150之间的突破式接片5030。

对准接片5020基本上类似于图81a至图81e中的连结接片4008。对准接片5020由塑料芯材210形成,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使头带环状绑带5002的端部在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该包覆模制工具用于在顶部绑带部分140之间形成包覆模制接合部。连结顶部绑带形式140的端部便形成了后部头带环5010的闭合环。

对准接片5020包括对准柱5022,这些对准柱被配置成用于使顶部绑带部分140的端部在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如图88a和图88b所示,对准柱5022还具有凸起的邻接表面5024,该邻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抵靠、接合和/或接触包覆模制工具腔体的内壁,以及在该工具内将对准接片5020对准(例如,在头带环状绑带5002的厚度、宽度和/或纵长方向上)。与连结接片4008类似,当对准接片5020在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时,对准接片5020被包覆模制以连结头带环状绑带5002的端部。

头带环状绑带5002包括两个突破式接片5030,这些接片被配置成用于与前部绑带5004的端部包覆模制在一起。突破式接片5030基本上类似于前面的实施例中的公连接器4002。如图89a和图89b所示,突破式接片5030包括头部分5032,该头部分与包覆模制连接5006的特征接合并互锁,使得头带环状绑带5002和前部绑带5004连接起来。头部分5032由形成凸起的邻接表面5034的突出部组成。邻接表面5034被配置成用于抵靠、接合和/或接触包覆模制工具腔体的内壁,以及在该工具内与突破式接片5030对准(例如,在头带环状绑带5002的厚度、宽度和/或纵长方向上)。邻接表面5034与包覆模制接合部5006的外表面5008齐平,以便在头带环状绑带5002与前部绑带5004之间提供平滑过渡。

头带环状绑带5002和前部绑带5004通过在突破式接片5030和前部绑带5004的端部部分上方包覆模制出包覆模制接合部5006而连结起来。在一些配置中,包覆模制接合部4006可以由与用于形成头带环状绑带5002的内芯的塑料芯材210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其他配置中,包覆模制接合部5006可以由不同的材料(诸如弹性体)形成。

如图89a和图89b所示,突破式接片5030的头部分5032被包覆模制接合部5006包围并保持在该接合部内。卡固孔5036形成在包覆模制接合部5006内,被配置成用于将前部绑带5004卡固在适当位置。卡固孔5036通过从包覆模制工具腔体的内壁突出的突出部而形成到包覆模制接合部5006中。

在一些配置中,头带环状绑带5002和前部绑带5004可以由连接器连结,该连接器卡固在突破式接片5030、以及前部绑带5004的端部部分上。因此,连接器在卡固前部绑带5004的端部部分的同时,可以接合突破式接片5030的头部分5032,使得头带环状绑带5002和前部绑带5004连结起来。

对准柱、销孔和压凹

图90a至图92d展示了内部模制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这些绑带包括突出穿过纺织物外壳220的对准柱5102、以及凹陷到纺织物外壳220中的对准凹陷部或销孔5104。对准柱5102被配置成用于与包覆模制工具腔体的内表面邻接,这与公连接器头4002和对准接片5020类似。对准柱5102将绑带的端部在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并且将这些端部定位在该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柱5102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顶部表面5112和底部表面5114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对准柱5102突出穿过纺织物外壳220。在内部模制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期间,对准柱5102被形成到纺织物外壳220中。图90b和图90d展示了形成在突破式接片5120上的对准柱5102。突破式接片5120的对准柱5102是由塑料芯材210形成的,并且基本上类似于对准接片5020的对准柱5022。

面向使用者的表面(或称底部表面)5114包括销孔5104,这些销孔部分地凹陷到绑带140、150的厚度中。销孔5104被配置成用于接纳销,该销例如从包覆模制工具的内部腔体的表面突出。销和销孔5140基本上类似于图79a至图79c中的凹陷部4070和定位销4072。销与销孔5104接合,以将绑带140、150保持在预定位置并使其在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从而在注射包覆模制塑料时,抑制内部模制绑带140、150在包覆模制工具内部移动。销孔5104形成在底部表面5114上,以便在使用者戴上时不可见。在一些配置中,销孔5104可以形成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顶部表面5112和底部表面5114中的一个或两个中。在一些配置中,销孔5104的深度可以小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厚度。在一些配置中,销孔5104的深度可以等于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厚度。

突破式接片5120以及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端部都包括位于内表面5112和外表面5114上的压凹。这些压凹5106凹陷到突破式接片5120的塑料芯材210中,并且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端部处凹陷到纺织物外壳220中。如图92a至图92d所示,压凹5106被配置成用于在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的与压凹接合的区域中提供增大的厚度、和增大的表面积,以便在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与绑带140、150之间形成机械连接。由压凹5106提供的增大的表面积改善了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的强度。

图92a至图92d展示了在突破式接片5120以及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的端部上方包覆模制出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之后的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在顶部绑带140和底部绑带150上方提供永久性的包覆模制连接。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以与先前描述的包覆模制接合部类似的方式形成。由于对准柱5102具有与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相同的厚度,所以可以使得在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中形成示位标记。在一些配置中,商标5150可以形成到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中。图92c和图92d展示了由压凹5106提供的包覆模制接合部材料的增大的厚度。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还与底部绑带150的边缘重叠,以提高顶部绑带140与底部绑带150之间的接合部的强度。

在一些配置中,可以在绑带140、150中的任一个的自由端部上提供包覆模制连接器5140。包覆模制连接器5140与包覆模制接合部5130类似地形成,并且可以接合绑带140、150的对准柱5102和压凹5106。连接器5140可以包括环或夹具,该环或夹具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到另一个头带或面罩部件。

以下披露内容涉及用于患者接口8002的头带组件8000,该头带组件被配置成用于向患者或使用者输送呼吸疗法。图93a-93c示出了患者接口8002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该患者接口包括头带组件8000和面罩组件8004的非限制性实施例。面罩组件8004可以是用于将呼吸气体流输送到患者或使用者的气道的任何合适的布置。面罩组件8004可以包括主体和一个或多个密封垫子。在一些配置中,主体的刚性比一个或多个密封垫子大。在一些配置中,主体和一个或多个垫子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密封垫子被配置成用于与患者或使用者的鼻子和嘴巴中的一个或两个形成密封。面罩组件8004可以例如但不限于是鼻子上方全罩式面罩、鼻子下方全罩式面罩、鼻罩、鼻枕或鼻插管。因此,面罩组件8004在附图中由虚线框表示。

头带组件8000包括头戴件8006和至少一个连接器8008。在所展示的布置中,至少一个连接器8008包括第一连接器8008和第二连接器8008(未示出)。头带组件8000关于使用者的矢状平面基本上对称。因此,第二连接器8008可以是所展示的第一连接器8008的镜像,所以对第一连接器8008的描述可以同等地应用于第二连接器8008。类似地,头戴件8006的左侧(从患者或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可以是右侧的镜像。第一连接器8008和第二连接器8008各自在前部部分8008a处连接到面罩组件8004,并且在后部部分8008b处连接到头戴件8006。在一些配置中,第一连接器8008和第二连接器8008可以彼此联接,或者可以是一体或整体的构造。

头戴件8006可以包括顶部或垂直绑带8010、前方或前额绑带8012、后部或背面绑带8014和耳周环8016中的一个或多者。前方绑带8012基本上越过使用者头部的前部。也就是说,前方绑带8012可以位于头部顶部的前方,诸如前额上。顶部绑带8010基本上越过使用者头部的顶部。顶部绑带8010和前方绑带8012在连接部8020处会聚。连接部8020可以联接到耳周环8016的一部分、或形成该耳周环的一部分。后部绑带8014基本上围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通过。也就是说,后部绑带8014可以位于头部顶部的后方。在一些配置中,后部绑带8014的端部形成耳周环8016的一部分。耳周环8016部分或完全地环绕使用者的耳朵。在所展示的布置中,耳周环8016完全环绕使用者的耳朵,并且形成闭合环。耳周环8016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使得头戴件8006可以连接到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

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包括在面罩组件8004与头戴件8006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绑带或其他结构。在所展示的布置中,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第一绑带8024和第二绑带8026。绑带8026在本文中称为下部绑带8026。绑带8024在本文中称为中部绑带8024,因为它在竖直方向上定位在下部绑带8026与前方绑带8012和/或顶部绑带8010之间。在使用时,中部绑带8024从前部部分8008a和面罩组件8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在使用时,下部绑带8026从前部部分8008b和面罩组件8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中部绑带8024在后部部分8008b处与下部绑带8026会合。在所展示的配置中,中部绑带8024和下部绑带8026一体地形成。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除了包括绑带8024、8026之外还可以包括中间绑带,或者可以包括中间绑带来代替这两根绑带。中间绑带可以从前部部分8008a和面罩组件8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绑带可以从前部部分8008a和面罩组件8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绑带可以从前部部分8008a和面罩组件8004延伸出来,然后分散开,使得它既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又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

图93b示出了头带组件8000的透视图,其中第一连接器8008与头戴件8006断开连接。在使用中,第一连接器8008可以与头戴件8006断开连接,并且围绕耳朵向外延伸,以便从使用者的面部释放面罩组件8004。可以按类似的方式断开第二连接器8008(未示出),以完全断开面罩组件800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的前部部分8008a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可以在面罩组件8004移除之后保持连接到该面罩组件。

当面罩组件8004和连接器8008与头戴件8006断开连接时,使用者在需要连接面罩组件8004之前可以独立地佩戴头戴件8006。也就是说,头戴件8006优选地被配置成用于以稳定的方式支撑在使用者的头部上,而不依赖于面罩组件8004和/或连接器8008来保持在适当的位置,至少在使用者的头部相对直立时是这样。为了重新连接面罩组件8004,在相关的耳周环8016处将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中的一个连接到头戴件8006。把面罩组件8004定位在期望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个耳周环8016处将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中的另一个连接到头戴件8006。

图93c示出了头带组件8000的透视图,其中第一连接器8008连接到头戴件8006。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上的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用于促进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与头戴件8006连接。如上所述,头戴件8006上的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用于促进头戴件8006与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连接。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和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允许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可移除地连接到头戴件8006。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和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包括配合或互补的形状。在一些配置中,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和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中的每一个的多个部分具有相同的形状、或者被配置成用于在头戴件8006和连接器8008这两者都被适当地定位时彼此重叠的形状。参见图93c作为实例,头戴件8006的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沿耳周环8016的一部分弯曲。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是第一连接器8008上的配合曲线。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和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配合,以将第一连接器8008和头戴件8006连接起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和第二连接器8008通过使用连接系统而连接到头戴件8006。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这是包括钩环紧固件的钩环连接系统。连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上,而另一个组成部分则位于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上。钩环连接系统被配置成用于在患者接口8002正在使用时,把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保持在使用者耳朵周围的适当位置。该连接系统在使用者需要时能够轻易地断开面罩组件8004、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此外,该连接系统在需要时能够将面罩组件8004、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轻易地重新连接到头戴件8006。

头带组件8000的其他配置包括头戴件8006与连接器8008之间的磁性连接系统。一些配置包括在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附近或之上的一个或多个磁体。在这些配置中,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含铁金属结构。因此,如图所展示,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和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可以表示磁性连接系统的部件。所以,连接器8008和头戴件8006通过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的磁体与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的含铁结构之间的磁吸引力连接起来。另选地,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磁体,而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含铁金属结构。

在另选的配置中,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可以包括在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附近或之上的一个或多个磁体,并且头戴件8006可以包括在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附近或之上的一个或多个磁体。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上的一个或多个磁体可以定向成使得它们的极性与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上的磁体的极性大致相反。该配置确保磁推斥指示附接不正确。

磁性连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对准的。这有助于使用者在每次尝试时都将头戴件8006和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连接在相同的位置。因此,磁性连接系统使面罩组件8004和连接器8008能够轻易地戴上和脱下。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和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在连接时重叠。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连接表面8022和头戴件连接表面8030邻接,使得这些表面互补。例如,头戴件连接表面9030和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可以沿连接区域重叠,该连接区域可以是c形的并且从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延伸到下方。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的中部绑带8024和下部绑带8026以可调节的方式连接到面罩组件8004。中部绑带8024和下部绑带8026可以穿过面罩组件8004上的对应洞,然后向后折叠到它们自身或彼此上,以便以可调节的方式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部绑带8024和下部绑带8026固定地连接到面罩组件800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部绑带8024固定地连接到面罩组件8004,下部绑带8026则以可调节的方式连接到面罩组件800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下部绑带8026固定地连接到面罩组件8004,中部绑带8024则以可调节的方式连接到面罩组件8004。

使用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让面罩组件8004与头戴件8006断开连接,使得能够在不调节头带组件8000的定径的情况下将面罩组件8004移除。可以经由第一连接器8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将面罩组件8004固定回原位,而无需调节定径。这简化了戴上和脱下的过程。

在头带组件8000的一些配置中,顶部绑带8010、前方绑带8012、后部绑带8014或这些绑带的任意组合包括调节机构8040。该调节机构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布置,诸如带扣。绑带8010、8012、8014的相对侧部分可以穿过带扣并对折到其自身上。绑带8010、8012、8014的自由端部可以通过合适的紧固件(诸如钩环紧固件)固定到绑带8010、8012和8014的其余部分。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绑带8010和前方绑带8012形成耳周环8016的独立部分。由顶部绑带8010和前方绑带8012限定的耳周环8016的多个部分可以在使用者的耳朵下方和/或上方彼此联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头戴件8006包括跨过使用者头部顶部的顶部绑带8010,以及跨过使用者头部后部的后部绑带8014。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可以固定地连接到头戴件8006。在该配置中,第二连接器8008可以与头戴件8006断开连接,以便移除面罩组件800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8008可以固定地连接到头戴件8006。在该配置中,第一连接器8008可以与头戴件8006断开连接,以便移除面罩组件8004。

图94a-94c示出了患者接口9002的透视图,该患者接口包括头带组件9000和面罩组件9004。头带组件9000包括头戴件9006、第一连接器9008和第二连接器9008(未示出)。如在图93a-93c的实施例中,头带组件9000可以关于使用者的矢状平面对称。头带组件9000的未明确披露的细节可以与头带组件8000的对应元件相同或相似,或者可以是另一种合适的布置。在该实施例中,头带组件9000包括部分耳周环9016(图94c)。第一连接器9008和第二连接器9008各自在前部部分9008a处连接到面罩组件9004,并且在后部部分9008b处连接到头戴件9006。

头戴件9006包括顶部或垂直绑带9010、前方或前额绑带9012和后部或背面绑带9014。前方绑带9012基本上越过使用者头部的前部。顶部绑带9010基本上越过使用者头部的顶部。后部绑带9014基本上绕过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头戴件9006包括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使得头戴件9006可以连接到第一连接器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9008。

第一连接器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9008包括中部绑带9024和下部绑带9026。中部绑带9024从前部部分9008a和面罩组件9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下部绑带9026从前部部分9008a和面罩组件9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中部绑带9024在后部部分9008b处与下部绑带9026会合。在所展示的配置中,中部绑带9024和下部绑带9026一体地形成。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9008可以包括中间绑带。中间绑带可以从前部部分9008a和面罩组件9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绑带可以从前部部分9008a和面罩组件900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绑带可以从前部部分9008a和面罩组件9004延伸出来,然后分散开,使得它既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和后面,又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和后面。

图94b示出了头带组件9000的透视图,其中第一连接器9008与头戴件9006断开连接。在使用中,连接器9008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与头戴件9006断开连接,并且围绕耳朵向外延伸,以便从使用者的面部释放面罩组件9004。

第一连接器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9008上的头戴件连接表面9030用于促进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器9008与头戴件9006连接。头戴件9006上的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用于促进头戴件9006与第一连接器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9008连接。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和头戴件连接表面9030允许第一连接器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9008可移除地连接到头戴件9006。头戴件连接表面9030和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包括配合或互补的形状。在图94a-94c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头戴件连接表面9030和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这两者的大小都大幅减小。头戴件连接表面9030和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从使用者的耳朵(例如,上方)向后且在竖直方向上移位,然后沿连接线连接,该连接线可以是例如笔直的或略微弯曲的。在一些配置中,头戴件连接表面9030与连接器连接表面9022之间的完整连接位于使用者耳朵的最低范围上方。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9008可以固定地连接到头戴件9006。在该配置中,第二连接器9008可以与头戴件9006断开连接,以便移除面罩组件900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9008可以固定地连接到头戴件9006。在该配置中,第一连接器9008可以与头戴件9006断开连接,以便移除面罩组件9004。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9008由具有塑料芯的连续柔软织物覆盖物制成。在一些配置中,该塑料芯可以是内部模制的塑料芯,其中熔融塑料被引入多个织物部分或织物层之间或之内的空间中并得以冷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9008可以使用硬质聚合物材料制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9008可以使用诸如硅树脂等软质聚合物材料制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9008可以使用至少一种硬质聚合物材料和至少一种软质聚合物材料制成。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织物材料。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9008可以包括硬质聚合物材料、软质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织物材料、泡沫材料和/或金属材料的组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8008、9008和/或第二连接器8008、9008可以由泡沫和织物复合材料制成。

闭合环头带

图95和图96示出了患者接口9100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该患者接口包括头带9102、面罩组件9104和连接器9106。头带9102是闭合环头带设计,在头带9102和面罩组件9104组成的环中没有断裂。如附图所示,上侧绑带9108和下侧绑带9110是由单根连续绑带形成的。因此,上侧绑带9108和下侧绑带9110形成了在头带9102与面罩组件9104之间产生的闭合环连接或连续连接,该连接在戴上和脱下患者接口9100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完整的。

闭合环头带9102设计可以通过内部模制(即,突破式)过程形成,在该过程中,头带9102的绑带由填充有塑料芯材的纺织物外壳形成。纺织物外壳为绑带提供了柔软舒适的接触表面,而塑料芯材则为绑带提供了刚性和结构,使得头带9102保持其形状。

连接器概述

如图95所示,上侧绑带9108和下侧绑带9110经由面罩组件9104的每个侧向侧上的连接器9106连接到面罩组件9104。在一些配置中,绑带9108、9110可以形成连接器9106的一部分。连接器9106被配置成用于充当这样的机构:用于将面罩组件9104固定到使用者的面部,同时维持面罩组件9104与头带9102之间的闭合环。

如图97和图98所示,连接器9106被配置成用于在不破坏面罩组件9104与头带9102之间的闭合环的情况下从面罩组件9104脱离接合(即,打开或解锁),使得闭合环的有效长度增大。图97示出了最初与面罩组件9104脱离接合的连接器9106的第一透视图。图98示出了图97的连接器9106的第二透视图,该连接器进一步与面罩组件9104脱离接合并且伸展,从而展示由于连接器9106脱离接合而实现的头带环长度的有效增加。优选地,连接器9106的脱离接合与伸展使头带环的长度最小增加40mm。头带环的这种增加使患者能够轻易地戴上和脱下头带9102。在一些配置中,如果头带9102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则长度的最小增加值可以小于40mm。

因此,头带9102、面罩组件9104和连接器布置9106提供了闭合环头带设计,该设计包括到面罩组件9104的对称连接机构。换句话讲,在戴上和脱下患者接口9100的整个过程中,面罩组件9104与头带9102之间的闭合环保持完整,这提高了面罩9104在使用者的面部上居中时的容易程度,并且利用使用者与头带9102和连接器9106的相互作用可以在不使面罩9104移位的情况下把该闭合环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该闭合环头带设计需要“在头部上方”的方法来戴上患者接口9100,这降低了患者在戴上接口9100时可能变得困惑、或者不正确地戴上该接口的机率。也就是说,闭合环头带设计和连接器布置让使用者可以舒适、有效和直观地戴上和取下患者接口头带9102。另外,闭合环头带设计和连接器布置确保在戴上和脱下头带9102时,该患者接口密封保持在面部的中央。

塑料活动铰链

图99a示出了塑料活动铰链连接器9106,该连接器包括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第一面罩铰链9116、第二面罩铰链9118、第一连接器铰链9120和第二连接器铰链9122。连接器9106可以处于闭合位置,在该位置,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与面罩组件9104相邻(即,覆盖、折叠在其上,等等)或闩锁到该面罩组件上;也可以处于打开位置,在该位置,这些构件处于延伸位置。在一些配置中,连接器9106在闭合位置紧固并固定抵靠面罩组件9104,使得连接器9106不移动、也不旋转。塑料活动铰链连接器9106的益处是紧固系统是自定位的,所以该系统很难滥用。

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基本上为“u”形,其头带连接点9124位于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每个侧向端部处。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被模制为单个部件。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可以由具有内部模制塑料芯9114b的柔软织物覆盖物9114a制成(参见例如图101b)。替代性地,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可以由在一侧上具有织物层的模制塑料部件制成。在一些配置中,该织物层可以位于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外侧表面上。在其他配置中,该织物层可以位于构件9114的内侧表面上。

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也是由塑料形成的。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有两个独立的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其中第一个构件在竖直方向上从第二个构件移位。也就是说,第一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可以相对于竖直平面定位在第二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上方。

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在一端连接到面罩组件9104的面罩框架9126。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在另一端连接到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可以与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连接,诸如粘合剂结合、射频焊接、超声波焊接、包覆模制、卡扣配合机构、机械缝合等。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也可以与面罩组件9104的框架9126一体地形成。替代性地,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连接,诸如先前提及的那些方法。

在闭合位置,所展示的连接器9106定位成与面罩组件9104的框架9126接触,如箭头所指示。凹陷通道9128设置在框架9126上,并且具有与面罩连接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构件9114对应的形状和轮廓。在闭合位置,面罩连接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构件9114配合到凹陷通道9128中。这减小了框架9126上的连接器9106的轮廓,以及面罩组件9104的整体轮廓。

当连接器9106处于闭合位置时,面罩组件9104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上。连接器9106处于闭合位置时,它与凹陷通道9128之间的摩擦配合可以用于将连接器9106保持抵靠在框架9126上并且保持在凹陷通道9128内。替代性地,可以使用卡扣配合、钩和柱夹、磁体、velcro连接系统、闩锁机构或任何其他连接系统。

在打开位置,所展示的连接器9106在与所指示箭头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在打开时,连接器9106围绕面罩铰链9118和连接器铰链9122这两者旋转。也就是说,连接器9106旋转背离框架9126和凹陷通道9128。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面罩铰链9118和连接器铰链9122是活动铰链(即,由与面罩连接器构件相同的材料制成的柔性细铰链)。在一些配置中,如图99b所示,活动铰链可以制成单件结构。

图100示出了一种类型的活动铰链9130的顶视图,该活动铰链可以结合到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中。活动铰链9130包括厚度减小的区段,活动铰链9130围绕该区段提供旋转。减小所指示区域的厚度增大了局部柔性。这允许厚度减小的区域充当铰链点、或“活动铰链”9130。在一些配置中,活动铰链9130沿其长度可以具有恒定的厚度,同时仍具有用于提供旋转的柔性。

图101a示出了塑料活动铰链面罩连接器构件布置9106的分解视图。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能够进行铰链动作的那些区域可以具有如图100所示的轮廓,或者能够实现活动铰链配置的另一种轮廓。在该配置中,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包括突起部9132,该突起部配合到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中的对应洞9134中,以使这两个部件配对。如图101b所示,突起部9132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一体地形成。在一些配置中,突起部9132可以不与连接器构件9112一体地形成。在其他配置中,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可以包括突起部9132,并且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可以包括洞9134。可以在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与面罩组件9104之间使用类似的连接机构,或者可以使用不同的连接机构。

图102a示出了活动铰链连接器9106,它具有单根面罩铰链9116、单根连接器铰链9122、凹陷通道9128和凹陷表面9136。凹陷表面9136被配置成用于在连接器9106处于闭合位置时接纳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凹陷通道9128则被配置成用于接纳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

图102b中还示出了一个横截面,该横截面描绘了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芯9114b、以及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在这种配置中,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和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由一个连续的模制塑料部件9114b形成。面罩铰链跨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垂直长度,从而提供面罩铰链与面罩组件9104在其上相邻的更大表面区域。此外,长度较大的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包括连接器铰链。增大铰链的长度就增大了连接器9106的耐用性。

钩和柱保持系统

图103a和图103b示出了具有钩和柱保持系统9140的塑料活动铰链连接器装置9106。图103a和图103b的连接器9106利用钩和柱保持系统9140保持在闭合位置。升高的柱9140a一体地形成在面罩组件9104上,对应的钩9140b则位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上。钩9140b把柱9140a封闭在闭合位置,并且经由卡扣配合或过盈配合连接等将连接器9106保持在闭合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高的柱9140a一体地形成在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上,对应的钩9140b则位于面罩组件9104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图103a-b的连接器可以通过使用磁性保持系统而保持在闭合位置。一个或多个磁体可以位于连接器9106上,且一个或多个含铁金属结构位于面罩组件9104上。磁体与含铁结构之间的磁引力起到将连接器9106保持在闭合位置的作用。

连接器9106的其他配置可以使用压配合,例如,包括连接器9106上的一个或多个蘑菇形突出部和面罩组件9104上的对应凹陷部。图103b的面罩铰链9116和连接器铰链9122被虚线框围住,因为它们可以被前述活动铰链设计中的任一种替换。在其他实施例中,钩和柱保持器9140可以替代性地用将连接器保持在闭合位置的任何其他适当方法替换。

织物活动铰链

图104a和图104b示出了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布置9142,其中连接器9106主要是厚织物,其中包含塑料支撑件以增大刚度。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9142包括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两根面罩铰链9116和一根连接器铰链9122。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基本上为“u”形,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也是如此。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由同一片连续织物制成(即,这片织物是由两个“u”形组成的,这两个“u”形在“u”的底部连结)。

“u”形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各自包括塑料支撑件以增大它们的刚度,但在连接器铰链9122附近缺少这种塑料支撑件,这意味着织物的自然柔性就足以促进该铰链运动。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9142可以由多个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制造,下面描述其中两个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9142包括单片织物,这片织物结合了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这两者的“u”形。该连接器9106进一步包括用于加强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u”形塑料加强件,以及用于加强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另一个“u”形塑料加强件。在连接器铰链9122处的两个塑料加强件之间存在空间,以便于两个连接器构件9112、9114之间的活动铰链发挥作用。此外,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塑料加强件并未到达面罩铰链9116,以便于面罩组件9104和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之间的织物活动铰链发挥作用。

在第二实施例中,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9142包括两片织物,其中每片织物都将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这两者的“u”形结合为单个片。将这两片织物对准,使得两个“u”形塑料支撑件夹在两个织物层之间。然后把塑料支撑件密封在这两片织物内。这两片织物可以通过使用缝合、射频焊接、粘合剂结合或任何其他相关的连接机构来连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塑料支撑件为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和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u”形提供刚性,同时允许织物在面罩铰链9116和连接器铰链9122处充当活动铰链。

应当指出,织物活动铰链连接器9142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两个头带连接点9124。在另选实施例中,保持构件可以将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上臂和下臂连结起来,使得可能存在不同数量的头带连接点。

硅铰链

图105a至图107b展示了具有硅部分的连接器布置9106。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由硅(或其他软质聚合物,诸如tpe、tpu、tpv等)形成,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则由刚性聚合物形成。

图105a-b展示了硅铰链,其中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第一端部经由面罩铰链9116可枢转地连接到面罩组件9104。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第二端部经由连接器铰链9122可枢转地连接到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围绕连接到面罩组件9104的中央销旋转,从而形成面罩铰链9116。此外,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围绕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与之结合的连接器铰链9122上的中央销旋转。这允许连接器9106在很宽的范围内运动。

所展示的配置还包括在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上的凹陷中心9144。这是构件9112的厚度在其中减小的区域9144。该区域9144降低了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刚度,使其能够以比没有凹陷中心9144时可能会弯曲的程度更大的程度弯曲。

所展示的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经由面罩上的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上的对应洞相配合的突起部,而在处于闭合位置时保持到面罩组件9104。在其他实施例中,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可以包括突起部,面罩组件9104则可以包括对应的洞。进一步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保持机构(磁性保持机构、velcro保持机构等)。

图106a-b展示了替代性硅铰链布置。代替使用枢轴铰链作为面罩铰链的做法,将面罩铰链点9116固定,使得硅在打开过程期间弯曲,从而折叠在其自身上。因此,连接器9106在闭合连接器9106所需的方向上具有偏置力。这简化了把面罩组件9104固定到使用者面部的过程。

图107a-b展示了具有替代性硅铰链布置的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这种配置的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包括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9112a和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9112b。第一部分9112a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9112b的厚度。第一部分9112a包括用于面罩铰链9118和连接器铰链9122的设置。第二部分9112b包括用于连接器铰链9122的设置。面罩铰链9118包括面罩组件9104中的柱,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围绕该柱旋转。连接器铰链9122围绕面罩铰链9118(类似地围绕如所指示的轴线)旋转。

第一部分9112a具有比第二部分9112b更大的厚度,以便在连接器9106处于打开位置时使第一部分9112a内的弯曲最小化。面罩组件9104的框架9126包括洞9148,以适应该部分9112a的增大的厚度。

第二部分9112b具有减小的厚度,以增加第二部分9112b内的可容许弯曲。允许第二部分9112b内出现弯曲,增大了当在打开过程期间在连接器上施加比所需的力更大的力时连接器9106的弹性。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第二部分9112b包括保持腔体9150,该保持腔体被配置成用于当连接器9106处于闭合位置时与面罩组件9104上的保持突起部9152配合。

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是由刚性聚合物制成的。头带连接器9114的中央部分包括腔体9154,该腔体的大小被确定成当连接器9106处于闭合位置时容纳面罩连接器构件9114。该腔体9154确保连接器9106的轮廓最小化。

连接器铰链9122相对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位置不同于先前描述的连接器布置。连接器铰链9122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这两者的端部偏离,如图107b中的虚线所指示。偏置该铰链9122的优点在于,在连接器9106的最大延伸部处产生机械性硬停。该硬停是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前方边缘撞击或接触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内表面的结果。该硬停是有益的,因为它阻止使用者使其不能在连接器铰链9122处相对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过度旋转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因而不能使连接器9106反转。此外,该硬停在连接器9106打开时起到保持该连接器的较大宽度的作用。这提高了头带9102和面罩组件9104在戴上和脱下期间的可用性,因为这样更容易使头带9102越过使用者的耳朵。

在一些配置中,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的大小可以被确定成使得当连接器9106处于闭合位置时,在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与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中央腔体9154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这是通过将面罩连接器构件9114的大小确定成略大于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的腔体9154来实现的。由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是硅(或另一种软质聚合物),所以当连接器9106闭合时,在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被按压在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上的情况下将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压缩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当连接器9106处于闭合位置时,该过盈配合有助于在竖直方向上稳定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在一个另选实施例中,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可以由刚性聚合物制成。

头带连接

图108a-c展示了用于将连接器9106连接到头带9102的头带连接布置。连接器9106的侧向端部各自包括头带连接9124。该头带连接9124为环形刚性结构的形式,该结构具有被配置成用于接纳头带9102的绑带的洞。头带9102的一根或多根绑带被设计成通过头带连接9124向后折叠在自身上、并且通过下面披露的若干方法之一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头带连接9124可以与连接器9106的内部模制芯9114b一体地形成。

头带固定机构

图109a-b展示了用于固定绑带9108、9110的长度的头带保持机构9160。如图所示,在头带9102环回自身之后,可以通过使用钩环紧固件布置9160a、推入配合布置9160b或磁性保持系统9160c将该头带以固定的长度保持就位。在一些配置中,可以使用替代性紧固布置。

图110a-b展示了用于固定绑带9108、9110的长度的推入配合式头带保持机构9162。推入配合式部件(例如,突出部9162a和孔9162b)具有比垂直轮廓更长的侧向轮廓。

上方居中夹具连接器

图111a-b展示了具有上方居中夹具设计的替代性连接器布置9170。所展示的配置使用枢轴、铰链和塑料部件的组合来实现上方居中锁定。连接器9106包括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面罩铰链9118和连接器铰链9122。该上方居中连接器按照与硅铰链类似的方式操作;但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是刚性的。刚性构件允许在面罩铰链9118处形成硬停,如图17b所展示。该硬停用于使连接器9106在操作期间可以经历的旋转最大化。这样做的一个优点是可以调整该硬停的位置,使得连接器9106在处于打开位置时保持头带9102的较大宽度,从而允许头带9102在戴上和脱下时更轻易地通过耳朵。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包括两个头带连接点9124。

可延伸枢轴连接器

图112a、图112b和图112c示出了包括可延伸枢轴夹具的连接器配置9180。所展示的配置包括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它们同轴对准,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可以相对于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沿它们的公共轴线移动。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垂直于面罩铰链9118突起。在闭合位置,夹具将连接器9106保持在面罩组件9104上。为了将连接器打开,使用者向面罩组件的夹具施加侧向力,以使其脱离接合。然后,将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和头带连接器构件9114围绕面罩铰链9118向外旋转(图112b)。一旦枢转打开,就可以做伸缩运动将面罩连接器构件9112背离面罩组件9104向外拉,从而延伸连接器9106的长度(图112c)。除了增大头带环的长度之外,该配置还有助于使头带9102背离使用者的耳朵,从而简化了脱下的过程。

滑动绑带硬停连接器

图113a和图113b示出了具有硬停滑动绑带连接器配置9190的连接器配置。在该配置中,头带9102的侧向部分与使用者的面颊接触并结合到连接器9106中。面罩组件9104上的连接器绑带接口9192充当头带绑带9108、9110的固定点。在所展示的配置中,两根头带绑带9108、9110结合到连接器9106中。每根头带绑带9108、9110在连接器绑带接口9192处的连接机构不受限制。也就是说,该连接器配置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连接机构。在所展示的配置中,绑带9108、9110通过面罩组件9104上的开口而环回到它们自身上。绑带9108、9110一旦成环穿过面罩组件9104就可以固定地附接到它们自身(例如通过缝合),或者这些绑带可以经由钩环紧固件连接系统附接到它们自身。

每根绑带9108、9110都穿过位于头带9102上的第一反向点9193a。绑带9108、9110穿过第一反向点9193a之后延伸到第二反向点9193b,在那里它再次环回到自身上并且固定就位。在所展示的配置中,绑带9108、9110在第二反向点9193b之后经由钩环紧固件连接系统固定到其自身。固定系统不限于钩环紧固件连接系统,而是可以包括其他连接系统。经由第二反向点9193b调节绑带长度是使用者可以在这种配置中调节头带9102的紧密度的一种方式。

第二反向点9193b位于夹具9194上。该夹具9194充当连接器9106的保持机构的一部分。保持点9196位于面罩组件9104上,与夹具9194相互作用以保持连接器9106。在所展示的配置中,保持点9196从面罩组件9104突起,夹具9194则放置在保持点9196的正面上方。然后,头带9102和连接器组件9106中的张力用于把夹具9194拉来抵靠在保持点上,如图113a所示。包括夹具9194和保持点9196的保持机构9190不受具体限制,而是可以包括其他保持机构。保持机构可以是钩和柱连接机构、或任何其他机构。

绑带端部硬停连接器

图114a和图114b示出了具有滑动绑带硬停件9200的连接器配置。在这种配置中,每根头带绑带9108、9110都通过连接器绑带接口9192自身成环,然后通过头带绑带端部上的保持机构(例如,钩环紧固件)保持就位。然而,头带绑带端部9202具有比每根绑带在连接器绑带接口9192中所穿过的洞更大的轮廓。因此,头带绑带端部9108、9110在被释放时,能够通过连接器绑带接口9192向后缩回而延伸头带环,却不能够轻易地穿过面罩组件9104。这让使用者能够在不破坏头带/面罩组件环的情况下将头带9102移除。上部绑带9108和下部绑带9110可以相互连接,以允许同时对这两者进行调节。

断开配合磁体和系绳连接器

图115a和图115b示出了连接器组件9210,该组件包括两个夹具9212a、9212b,磁性连接9214和系绳9216。在如图115a所示的闭合位置,磁性连接9214的两个部件彼此接触,第一夹具9212a和第二夹具9212b固定在面罩组件9104上。第一夹具9212a和第二夹具9212b可以通过使用钩和柱夹、磁性组件或任何其他相关机构而附接到面罩组件9104。

如图115b所示,磁性连接9214在头带9102的耳周环上的位置允许使用者在希望移除面罩组件9104时解开第二夹具9212b,因而断开该磁性连接。包括的系绳9216在其一个端部固定在磁性连接9214的每个点处,使得当磁性连接9214断开时,系绳9216充当防止头带9102的下部长度完全掉下的桥接件。在磁性连接9214断开的情况下,头带环9102在使用者耳朵下方的长度更长,从而让使用者能够在将头带9102移除后,在他们下次希望使用面罩组件9104时无需重新调节头带9102。在一些配置中,磁性连接9214之间可以不包括系绳9216。

断开配合夹具和系绳连接器

图116a和图116b示出了连接器组件9220,该组件结合了如图所展示的钩或夹具9222、柱9224和系绳9226。在闭合位置,钩9222连接到面罩组件9104上的柱9224。在打开位置,使用者将钩或夹具9222释放,这便延长了头带环。系绳9226充当钩或夹具9222与面罩组件9104上的保持构件或柱9224之间的桥接件。这维持了头带9102的闭合环,同时将头带环延长足够的长度,以确保使用者移除头带9102时能够感觉舒适。

夹具和连续系绳连接器

图117a和图117b示出了夹具和连续系绳连接器9230,该连接器结合了钩或夹具9232、柱9234和连续系绳9236,其中该连续系绳将两个连接器9230都连接在面罩组件9104上。在该配置中,两个连接器9230中的每一个都通过共同的系绳9236连接。系绳9236穿过位于面罩组件9104上的系绳通道9238。系绳9236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制成。在闭合位置,夹具9232固定到面罩组件9104的柱9234。使用者希望打开连接器9230时,便解开夹具9232并拉开。系绳9236维持头带9102的闭合环,同时允许头带环长度由于其弹性而增加。这让使用者能够有效地移除面罩组件9104。

图118a和图118b示出了结合第一系绳9236a和第二系绳9236b的替代性的夹具和连续系绳连接器9230。第一系绳9236a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系绳9236b移位。第一系绳9236a穿过第一系绳通道9238a。第二系绳9236b穿过第二系绳通道9238b。系绳9236a、9236b可以彼此大致平行地移动。夹具9232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操作。包括第一系绳9236a和第二系绳9236b的结果是,夹具9232在戴上和脱下期间自动对准的趋势增大。这可能是由于两根系绳9236a、9236b造成了弹性增大。

夹具和刚性系绳连接器

图119a和图119b示出了连接器组件9230,该组件具有夹具9232和一对刚性系绳9236,以便保持每根侧向头带绑带。在该配置中,连接器9230包括夹具和刚性系绳系统。如同先前的连接器9230一样,夹具9232用于将头带9102保持到面罩组件9104,并且可以是钩和柱。此外,然而集成到面罩组件中的是两根刚性系绳9236。在初始设置头带期间,侧向头带绑带9108、9110各自穿过刚性系绳9236中的滑动件洞馈送,使得在固定时,侧向头带绑带9108、9110可以滑动穿过刚性系绳9236的滑动件9240。当连接器9230被放置到打开位置时,头带9102可以滑动穿过刚性系绳滑动件,以增加头带环的大小。然而,滑动件9240通过在到达夹具9232时充当硬停件来限制头带环的最大延伸。

钩和柱环连接器

图120a和图120b示出了具有钩和柱环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9250。所展示的连接器9250包括固定连接器点9252、夹具9254和材料长度9256。固定连接器点9252位于面罩组件9104的上部部分上。此时,材料长度9256穿过一个环;折叠回到自身上,然后以可调节的方式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例如使用钩环紧固件或磁性连接)。材料长度9256穿过第一眼环9258,此时它被重新导向到第二眼环9260。材料长度或织物长度9256的端部包括夹具9254,该夹具允许织物长度9256的端部可移除地连接到面罩组件9104。

为了打开连接器9250,将夹具9254与面罩组件9104断开连接。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夹具9254是钩和柱夹。夹具9254可以替代性地是磁性配置、压配合配置或另一种夹具配置。释放夹具9254增加了头带环的长度,从而允许患者戴上和脱下头带9102,如图所示。夹具9254充当第二眼环9260上的硬停件,这允许头带环的最大长度可以由于受制约而增加。可以在固定连接器点9252和夹具9254这两处调节材料长度9256的有效长度。

材料长度9256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诸如breath-o-prene、皮革或合成皮革、织物、这些材料或任何其他适当材料的任意组合。

图121a和图121b示出了替代性的钩和柱环连接器9250,该连接器与图120a和图120b的连接器9250类似。在图121a和图121b中,夹具9254相对于图120a和图120b的夹具9254进行了修改。在其他方面,图121a和图121b的连接器9250可以与图120a和图120b的连接器9250相同或基本上相似。

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要求,否则贯穿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这些词语“包括”、“包含”等应被理解为具有包容性的意义(与排他性或穷举性的意义相反),也就是说,其意义为“包括但不限于”。本文所用的条件性语言,诸如尤其是“可”、“可以”、“可能”、“可能会”、“例如”等,除非另外明确声明或在使用的上下文中以其他方式理解,否则通常旨在传达:某些实施例包括、而其他实施例不包括某些特征、元件和/或状态。因此,这类条件性语言通常并不旨在暗示特征、元件和/或状态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必需的,也不旨在暗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无论有或没有作者的输入或提示,都必须包括用于决定在任何特定实施例中是否包括或即将执行这些特征、元件和/或状态的逻辑。

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更多个项目。对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以及其他特性的列举应当被理解为似乎术语“约”或“大致”位于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或其他特性之前。术语“约”或“大致”意味着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以及其他特性无需是精确的,而是根据需要可以是近似的和/或更大或更小,从而反映可接受容差、换算因数、四舍五入、测量误差等,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对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以及其他特性的列举还应当被理解为似乎术语“基本上”位于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或其他特性之前。术语“基本上”意味着无需精确地达到所列举的特性、参数或值,但在不妨碍该特性旨在提供的效果的量内,可以出现偏差或变动,包括例如容差、测量误差、测量准确度限制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

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按范围格式表达或呈现。应当理解,这种范围格式仅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洁而使用,因此应当灵活地被解释为不仅包括如该范围的限值所明确列举的这些数值、而且还被解释为包括该范围内所涵盖的所有单独的数值或子范围,就好像每个数值和子范围都被明确列举一样。作为说明,“1至5”的数值范围应当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举的约1至约5的值,而且还应当被解释为还包括所指示范围内的单独的值和子范围。因此,包括在该数值范围内的是诸如2、3和4等单独值,以及诸如“1至3”、“2至4”和“3至5”等子范围。该同样的原理适用于只列举了一个数值的范围(例如,“大于1”),而且不管范围的广度或所描述的特征是怎样的都应当适用。

为了方便可以在一个共同列表中出现多个项目。然而,这些列表应当被解释为似乎列表的每个成员都独立地被识别为单独且唯一的成员一样。因此,在无相反指示的情况下,不应当仅仅因为它们存在于共同的组中,就将这种列表中的单独成员解释为与该同一列表中的任何其他成员实际上等效。此外,在术语“和”和“或”与项目列表结合使用的情况下,它们应当被广义地解释为: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项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所列出项目结合使用。术语“替代性地”是指选择两个或更多个替代方案中的一个,并不旨在将该选择仅局限于那些所列出的替代方案,也并不旨在将该选择每次仅限于所列出的替代方案中的一个,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

对本说明书中任何现有技术的引用不是、也不应当认为是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所述现有技术形成了世界上任何国家中所涉及领域中公共常识的一部分。

其中在上述描述中,已经参考了整体或具有其已知等效物的部件,这些整体如同单独提出那样并入本文。

本发明还可以在广义上被说成是存在于该申请的说明书中个别或共同地提及或指示的部件、元件和特征,以及所述部件、元件或特征中的两者或更多者的任何或所有组合中。

应当指出,针对本文所描述的当前优选的实施例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会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而且不会使其伴随优势削弱的前提下,可以作出此类的改变和修改。例如,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定位各种部件。所以,预期这样的改变和修改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此外,并非所有这些特征、方面和优点都是实践本发明必不可少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旨在仅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