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5890发布日期:2018-06-15 21:28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抗病毒口服液,尤其是一种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常见的抗病毒口服液成分有板蓝根、石膏、芦荟、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辅料有蜂蜜、蔗糖、纯化水;

现有的抗病毒口服液工艺陈旧,采用常规的浓缩办法,使得抗病毒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损失严重,成品效果效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抗病毒口服液工艺陈旧,采用常规的浓缩办法,使得抗病毒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损失严重,成品效果效差,提供一种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包括以下原料:板蓝根128.6g、郁金25g、连翘46.4g、石膏57.1g、知母25g、芦根60.7g、石菖蒲25g、生地黄32.1g、广藿香28.6g、甜菊素1.6g、苯甲酸钠2.0g,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由所述原料经过如下步骤制成:

1)将板蓝根、郁金、连翘、石膏、知母、芦根、石菖蒲、生地黄、广藿香九味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进行煎煮,控制蒸汽压力在0.10~0.25MPa,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的质量为九味饮片总质量的8倍,煎煮1小时30分钟,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二次加水的质量为九味饮片总质量的6倍,煎煮1小时20分钟后得煎煮液,煎煮液经120目纱绢过滤。

2)过滤后的煎煮液转入外循环蒸发浓缩器中制备浓缩液,控制真空度-0.06~-0.08MPa、蒸汽压力0.05~0.15MPa、温度50℃~65℃,浓缩至浓缩液相对密度在50℃时为1.08~1.12;

3)将浓缩液转入到沉淀罐中,加浓度为85%以上的乙醇使浓缩液沉淀,浓缩液含醇量在70%或70%以上,静置24小时,24小时后经320目纱绢过滤,收集滤液。

4)将收集的滤液转入真空浓缩罐回收乙醇制得浸膏,控制真空度-0.06~-0.08MPa,蒸汽压力0.05~0.15MPa,温度50~65℃,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在50℃时为1.16~1.18;

5)将制得的浸膏转移到配液罐中,加入甜菊素1.6g、苯甲酸钠2.0g,以85r/min的速度搅拌10分钟,接着加热、煮沸半小时,半小时后降温冷却至50℃后加入步骤1)中收集的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再加纯化水至1000ml,接着搅拌10分钟,搅拌结束后经过滤器过滤得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待包装产品;

为达到最优的过滤效果,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过滤器为口服液用多层板框过滤器,过滤器直径为380㎜、滤网网眼为0.45μm

一种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板蓝根、郁金、连翘、石膏、知母、芦根、石菖蒲、生地黄、广藿香九味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进行煎煮,控制蒸汽压力在0.10~0.25MPa,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的质量为九味饮片总质量的8倍,煎煮1小时30分钟,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二次加水的质量为九味饮片总质量的6倍,煎煮1小时20分钟后得煎煮液,煎煮液经120目纱绢过滤。

2)过滤后的煎煮液转入外循环蒸发浓缩器中制备浓缩液,控制真空度-0.06~-0.08MPa、蒸汽压力0.05~0.15MPa、温度50℃~65℃,浓缩至浓缩液相对密度在50℃时为1.08~1.12;

3)将浓缩液转入到沉淀罐中,加浓度为85%以上的乙醇使浓缩液沉淀,浓缩液含醇量在70%或70%以上,静置24小时,24小时后经320目纱绢过滤,收集滤液。

4)将收集的滤液转入真空浓缩罐回收乙醇制得浸膏,控制真空度-0.06~-0.08MPa,蒸汽压力0.05~0.15MPa,温度50~65℃,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在50℃时为1.16~1.18;

5)将制得的浸膏转移到配液罐中,加入甜菊素1.6g、苯甲酸钠2.0g,以85r/min的速度搅拌10分钟,接着加热、煮沸半小时,半小时后降温冷却至50℃后加入步骤1)中收集的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再加纯化水至1000ml,接着搅拌10分钟,搅拌结束后经过滤器过滤得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待包装产品;

为达到最优的过滤效果,步骤5)中采用的过滤器为口服液用多层板框过滤器,过滤器直径为380㎜、滤网网眼为0.4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在辅料上做出改进,并在制备方法上也做出了改进,首先九味饮片煎液在真空低温下浓缩,九味饮片煎液的有效成分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其次九味饮片煎液的浓缩液中加入85%以上乙醇使沉淀,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320目纱绢滤过得滤液,滤液又在真空低温下减压回收乙醇,滤液中的有效成分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直到成品制成,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丢失的非常少,大大提高了成品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理想状态下生产400万ml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为例,理想状态为无不合格品,无正常损耗等;400万ml是1000ml的4000倍,材料也是1000ml时的4000倍;具体的:

板蓝根514.4kg,郁金100.0kg,连翘185.6kg,石膏228.4kg,知母100.0kg,芦根242.8kg,石菖蒲100.0kg,生地黄128.4,广藿香114.4kg,甜菊素6.4kg,苯甲酸钠8.0kg。

提取:

A.取分料完成的板蓝根、郁金、连翘、石膏、知母、芦根、石菖蒲、生地黄、广藿香九味饮片分别投入6只多功能提取罐中,按照《多功能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SOP-P-2025)进行操作,蒸汽压力控制在0.10~0.25MPa,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30分钟,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20分钟,煎煮液120目纱绢滤过,合并煎液,得煎煮液;九味饮片平均分6份每份的重量为285.6666667kg,那么第一次加水就为2285.333333kg,第二次加水1714kg。

B.每罐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65kg~70㎏,每批收集390kg~420kg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备用。

C.煎煮液转入外循环蒸发浓缩器中,按照《外循环蒸发浓缩器标准操作规程》(SOP-P-2026)进行操作,控制真空度-0.06~-0.08MPa,蒸汽压力0.05~0.15MPa,温度50℃~65℃,浓缩至1560±80㎏,相对密度在50℃时为1.08~1.12。

D.将浓缩液计量体积,转入沉淀罐中,加浓度为85%以上乙醇使浓缩液沉淀,浓缩液含醇量达70%或70%以上,静置24小时,用320目纱绢过滤,收集滤液。

E.将滤液转入真空浓缩罐,按照《真空浓缩罐标准操作规程》(SOP-P-2031)减压回收乙醇,制得浸膏,控制真空度-0.06~-0.08MPa,蒸汽压力0.05~0.15MPa,温度50~65℃,浓缩至约800kg±40㎏,相对密度在50℃时为1.16~1.18,浸膏备用。

配液

A.开启配液罐真空及相关阀门,将提取工序制备的浸膏抽入配液罐中;关闭真空及相关阀门,加入甜菊素6.4kg、苯甲酸钠8.0kg,开启配液罐搅拌桨,以85r/min搅拌10分钟,搅拌结束后加热、煮沸半小时,半小时后降温冷却至50℃时加入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接着加纯化水至400万ml,再搅拌10分钟。

B.开启配液罐出液阀门,用口服液用多层板框过滤器过滤,过滤器直径为380㎜、滤网网眼为0.45μm,滤过至待包装产品储罐中,即得无糖型抗病毒口服液待包装产品。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