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9998发布日期:2018-06-15 18:0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hypertension,EH)合并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占高血压人群比例高达20%~40%。EH和T2DM的共同发病,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严重地侵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药物较多,临床上使用的西药,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多数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停药后反弹,患者肝肾损害、横纹肌融解症等副作用,治标不治本,而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防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药众多,疗效较持久,且多数无明显毒副作用,但目前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中药多偏于单方、验方,缺乏系统完善的临床药效研究,且中药组方依据各有不同,治则不统一。故立足中医中药,根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积极寻找和努力探索治疗本病高效无毒,携带方便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比科学合理,能明显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糖、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中药复方;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15-45份,生地15-45份,丹参10-30份,槐米10-30份,淡竹叶10-30份,芦根10-30份,葛根10-30份,紫苏子10-30份。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15-30份,生地15-30份,丹参10-20份,槐米10-20份,淡竹叶10-20份,芦根10-20份,葛根10-20份,紫苏子10-20份。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15份,生地15份,丹参10份,槐米10份,淡竹叶10份,芦根10份,葛根10份,紫苏子10份。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气短、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胸闷,烦躁易怒、口渴喜饮,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沉涩。项目组根据症状归纳为气阴两虚,瘀热夹杂证。采用益气养阴,化瘀解热法治疗。通过大量实验筛选,本发明优选得到的中药复方为党参,生地,丹参,槐米,淡竹叶,芦根,葛根,紫苏子。党参,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效。生地,甘,寒,具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功效。党参与生地二者共为君药,益气养阴。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槐米,性寒凉,味甘平,清肝降火,凉血止血。淡竹叶,性味甘淡,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芦根,甘,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葛根,味甘、辛,性凉,退热,生津止渴。丹参、槐米、淡竹叶、芦根、葛根合为臣药,化瘀解热生津。紫苏子,温、微辛,下气,清痰,润肺,宽肠,降压降糖,改善患者腹满等症状、促进药物吸收,为佐使药。一种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将中药复方组合物的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粉针剂、滴丸、软胶囊或注射液剂型的药物。或者中药复方组合物的提取物和食品上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泡腾片、袋泡茶剂或功能饮料。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口服液时,将各原料的提取物加蒸馏水溶解,过滤,调节pH值,制成口服液。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片剂时,把各原料和乳糖或玉米淀粉,需要时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整粒,然后压片制成片剂。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的提取物制成胶囊剂时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和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颗粒剂时,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和稀释剂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制成颗粒剂。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粉针剂时,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冷冻干燥,杀菌,制成粉针剂。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注射液时,取各原料的提取物加入生理盐水溶解然后加入活性碳,搅拌均匀,80℃加热30分钟,过滤,调节pH值,用垂熔玻璃漏斗或其它滤器过滤至澄明,灌装,在100至142℃灭菌30分钟制成注射液。其中泡腾片、袋泡茶剂、功能饮料可按药学上或食品行业常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作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重量份数取党参,党参,生地,丹参,槐米,芦根,葛根,加入药材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或回流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备用;(2)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重量份数取淡竹叶,紫苏子,用药材重量8~1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备用;(3)取步骤(1)得到的浸膏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泡腾片、袋泡茶剂、功能饮料、粉针剂、滴丸、软胶囊或注射液剂型的药物。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理论,根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中药组方筛选,提供的中药复方配比科学合理,用药严谨,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压、血糖的功效。并且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1、一种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15g,生地15g,丹参10g,槐米10g,淡竹叶10份,芦根10g,葛根10g,紫苏子10g。2、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取党参15g,生地15g,丹参10g,槐米10g,芦根10g,葛根10g,加入药材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备用;(2)按重量份数取淡竹叶10g,紫苏子10g,用药材重量8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备用;(3)取步骤(1)得到的浸膏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制成颗粒剂,10克/袋包装。(批号:001)实施例21、一种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45g,生地45g,丹参30g,槐米30g,淡竹叶30g,芦根30g,葛根30g,紫苏子30g。2、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取党参45g,生地45g,丹参30g,槐米30g,芦根30g,葛根30g,加入药材重量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备用;(2)按重量份数取淡竹叶30g,紫苏子30g,用药材重量1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备用;(3)取步骤(1)得到的浸膏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加蒸馏水溶解,过滤,调节pH值,制成口服液。(批号:002)实施例31、一种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30g,生地30g,丹参20g,槐米20g,淡竹叶20g,芦根20g,葛根20g,紫苏子20g。2、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取党参30g,生地30g,丹参20g,槐米20g,芦根20g,葛根20g,加入药材重量12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备用;(2)按重量份数取淡竹叶20g,紫苏子20g,用药材重量8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备用;(3)取步骤(1)得到的浸膏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加入稀释剂环糊精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批号:003)实施例4取实施例1步骤(1)得到的浸膏和步骤(2)得到的干浸膏冷冻干燥,杀菌,制成粉针剂。(批号:004)实施例5临床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hypertension,EH)合并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占高血压人群比例高达20%~40%。EH和T2DM的共同发病,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中医药在治疗EH和T2DM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疗效较持久,且多数无明显毒副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江苏省中医院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院内协定处方,我们对其临床应用开展了规范化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3次不同日收缩压(SBD)≥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T2DM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关于T2DM的诊断标准,静脉血浆测值空腹血糖(FBG)≥7.0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2hBG)≥11.1mmol/L;并伴有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气阴两虚、瘀热夹杂证:主症:气短乏力,口燥咽干,形体肥胖。次症: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便秘,头晕耳鸣,心悸失眠,口渴多饮,腰膝酸软。舌脉:舌质淡黯有瘀斑或舌红少津液,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以上主症必备3项,加次症2项,参照舌脉即可确诊。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主症评分标准为: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次症评分标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1.2纳入标准:自愿参加,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5-70岁,性别不限;符合西医病名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原发性肾脏疾患、肝脏疾患、血液系统疾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中医疗效判定标准: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尼莫地平法。以积分减少率判定疗效。积分减少率=(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显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明显好转,症状总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或体征均有改善,症状总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者,症状总积分减少<30%。1.3一般资料:按照上述标准收集2015年7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2例,对照组140例。治疗组男70例,女72例,年龄范围42~70岁,平均年龄56.06±7.88,病程范围9月~12年,平均病程5.06±3.12;对照组男66例,女74例,年龄范围40~67岁,平均年龄55.45±6.93,病程范围10月~14年,平均病程4.78±3.06。本研究经我院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并且取得了每个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血压、血脂等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2.1治疗方法:健康教育:要求两组患者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两组患者均维持入组前的基础西药治疗,口服缬沙坦胶囊(80mg/片,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80mg;盐酸吡格列酮胶囊(15mg/粒,广东罗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5mg;每日1次口服。另外,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颗粒剂,每日2次,1袋/次;对照组服用安慰剂颗粒剂,每日2次,1袋/次。观察治疗周期为8周。2.2观察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细胞因子包括血浆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与白介素-6(IL-6)。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指标评价安全性。2.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都以X±S表示。观察指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结果3.1对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14268(47.89%)60(42.25%)14(9.86%)128(90.14%*)对照组14040(28.57%)45(32.14%)55(39.29%)85(60.7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患者中医证候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3.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患者血压与腰围的影响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血压与腰围的影响组别例数SBP(mmHg)DBP(mmHg)腰围(cm)治疗组治疗前142150.50±7.0489.83±5.4993.03±5.57治疗后142125.52±4.18#*78.10±3.58#*90.75±5.68#*对照组治疗前140149.91±8.3888.98±4.6893.44±5.63治疗后140131.20±6.39#82.97±4.32#93.23±5.8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SBP、DBP、腰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出现明显下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的SBP、DBP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值;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腰围有一定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血压与腰围具有良好的作用。3.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患者血糖的影响表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糖的影响#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从上表3可知,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都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数值。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与抑制胰岛素抵抗的作用。3.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患者细胞因子TNFa与IL-6的影响表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组别例数TNFa(ng/L)IL-6(ng/L)治疗组治疗前14225.69±3.1667.24±6.26治疗后14213.30±1.24#*28.75±3.11#*对照组治疗前14025.98±2.4267.86±6.00治疗后14017.27±1.52#42.40±1.65##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TNFa、IL-6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a、IL-6都出现明显下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的TNFa、IL-6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值。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炎症因子作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炎性反应具有很好的防治功效。3.5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了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未见服用试验药物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有不良影响。对照组出现皮疹4例、消化道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18%;治疗组出现皮疹2例、消化道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2%,两组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气短、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胸闷,烦躁易怒、口渴喜饮,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沉涩。项目组根据症状归纳为气阴两虚,瘀热夹杂证(阴虚夹瘀证)。采用益气养阴,化瘀解热法治疗。通过大量实验筛选,本发明优选得到的中药复方为党参,生地,丹参,槐米,淡竹叶,芦根,葛根,紫苏子。党参,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效。生地,甘,寒,具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功效。党参与生地二者共为君药,益气养阴。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槐米,性寒凉,味甘平,清肝降火,凉血止血。淡竹叶,性味甘淡,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芦根,甘,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葛根,味甘、辛,性凉,退热,生津止渴。丹参、槐米、淡竹叶、芦根、葛根合为臣药,化瘀清热生津。紫苏子,温、微辛,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改善患者腹满症状、促进药物吸收,为佐使药。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配比组方,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能够纠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综合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且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用药更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