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水针激活听神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8576发布日期:2018-11-07 09:28阅读:3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学诊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水针激活听神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听力损失是听觉器官不能感受到正常水平的声音强度的一种状态,全世界人口的约5%正承受因高强度的噪声暴露而产生的听力损失带来的痛苦,随着寿命的增加,因老化而产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也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不同,轻者称重听、听力减退或听力下降,重者称耳聋或全聋。

对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目前用于治疗听力损失的方法不多,且疗效欠佳,另外至今尚无有效且针对性强的诊疗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有效且针对性强的用于治疗听力损失的方法,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阴阳平衡。

为了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生物水针激活听神经的方法,在经络、腧穴、压痛点、或皮下反应上、注射适量的药液;操作步骤如下:

1)术前问诊

患者发病的主要症状,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心理状况;

2)主穴与穴位配伍配合

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为穴位;气血虚弱证:穴位配伍足三里、三阴交、公孙;肝肾阴虚证:穴位配伍太冲、太溪、肾俞、曲泵、后溪;肾阴亏虚证:穴位配伍太溪、照海、肾俞、命门;血淤证:穴位配伍翳明、足三里、血海,腕骨;每次取主穴2穴(患侧),配伍穴位5-10个,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精准取穴定位

①耳门标准穴位:在耳屏上方,下颌骨髁穴位缘,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直刺0.5-1.0寸或向对侧眼球方向刺人0.5-1.0寸;

②听宫标准穴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有凹陷处;张口直刺0.5-1.0寸;

③听会标准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有凹陷处;刺法张口直刺0.5-1.0寸;

④翳风标准穴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直刺0.8-1.2寸或针刺1.5-20寸;

4)穴位给药

常规局部皮肤消毒,用无菌棉签测试按压注力穴位点位置;手持注射器,排空空气,针尖对准穴位点,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达深度,回抽有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5)术后养护

耳周穴位注射部位4小时内避免着水,以免感染;每天可自行按摩揉搓患侧面部2-3次,每次15-20min,以促进气血通畅;尽量控制耳毒性药物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此类药物应尽可能减少用量并缩短疗程。

进一步地,常用药物有五类:

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复方丹参、天麻、当归、金纳多、前列地尔等;

②促进神经营养代谢药:胞磷胆碱、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③类固醇激素药: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曲安奈德;

④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病毒唑、干扰素等;

⑤其它药:2%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等。

进一步地,根据使用药物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择不同规格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针头,一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ml、2.5ml、5ml注射器,针头可选择5.0、41/2号注射针头。

进一步地,穴位注射时,切物过程,药物剂量控制准确,注射推药时宜缓慢,避开神经及血管。

进一步地,老年体弱者,选择穴位注射较少,剂量酌减。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科技生物技术,结合专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通过水针穴位给药,使药物渗透快、吸收快、最有效、直接介入到病灶,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激活变性、萎缩、坏死的听神经细胞,同时辅以滋肝补肾、益气升阴、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药辩论施治,即而起到针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再辅中药的全面调理三结合的作用,促进耳蜗功能听神经的改善与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耳鸣,耳聋的目的;通过临床实践与中西医结合的交叉点中实现对耳聋、耳鸣治疗有了新的突破。经临床实践结果证实,本发明在耳科疾病的治愈率上要高于传统疗法,尤其对久治不愈,较易复发的患者来说效果更为明显,是目前对耳聋、耳鸣效果最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生物水针激活听神经的方法,在经络、腧穴、压痛点、或皮下反应上、注射适量的药液;操作步骤如下:

1)术前问诊

患者发病的主要症状,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心理状况;

2)主穴与穴位配伍配合

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为穴位;气血虚弱证:穴位配伍足三里、三阴交、公孙;肝肾阴虚证:穴位配伍太冲、太溪、肾俞、曲泵、后溪;肾阴亏虚证:穴位配伍太溪、照海、肾俞、命门;血淤证:穴位配伍翳明、足三里、血海,腕骨;每次取主穴2穴(患侧),配伍穴位5-10个,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精准取穴定位

①耳门标准穴位:在耳屏上方,下颌骨髁穴位缘,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直刺0.5-1.0寸或向对侧眼球方向刺人0.5-1.0寸;

②听宫标准穴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有凹陷处;张口直刺0.5-1.0寸;

③听会标准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有凹陷处;刺法张口直刺0.5-1.0寸;

④翳风标准穴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直刺0.8-1.2寸或针刺1.5-2.0寸;

4)穴位给药

常规局部皮肤消毒,用无菌棉签测试按压注力穴位点位置;手持注射器,排空空气,针尖对准穴位点,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达深度,回抽有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5)术后养护

耳周穴位注射部位4小时内避免着水,以免感染;每天可自行按摩揉搓患侧面部2-3次,每次15-20min,以促进气血通畅;尽量控制耳毒性药物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此类药物应尽可能减少用量并缩短疗程。

进一步地,常用药物有五类:

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复方丹参、天麻、当归、金纳多、前列地尔等;

②促进神经营养代谢药:胞磷胆碱、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③类固醇激素药: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曲安奈德;

④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病毒唑、干扰素等;

⑤其它药:2%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等。

注意事项:1)根据使用药物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择不同规格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针头,一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ml、2.5ml、5ml注射器,针头可选择5.0、41/2号注射针头。

2)穴位注射时,切物过程,药物剂量控制准确,注射推药时宜缓慢,避开神经及血管。

3)老年体弱者,选择穴位注射较少,剂量酌减。

实施例1

患者病情:李某,女,50岁,2年前突发左耳耳聋伴持续性噪音样耳鸣,曾试过高压氧、药物等治疗均无效。自觉感到3钟耳鸣生(马达声、磨齿声、日光灯整流响声),以后一种为主;响度感觉较响,有耳堵耳闭感,耳鸣音调有变化,左耳听力障碍。

操作过程:常规局部皮肤消毒,用无菌棉签测试按压注力穴位点位置;手持注射器,排空空气,针尖对准穴位点,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达深度,回抽有无回血,即可将药液(胞磷胆碱、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缓慢注入;药液注射(血淤证:穴位配伍翳明、足三里、血海,腕骨)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治疗结果:经过十天的掩蔽治疗、水针穴位注射,心理疏导等对症治疗,目前耳鸣声减轻,听力有恢复,舒服感提高,嘱咐定期复查,后期未复发。

实施例2

患者病情:王某某,男,18岁,高中生,半年前不明原因右耳持续蝉鸣声,耳鸣响度稳定,自觉耳鸣响度(按很强、强、中、等、弱、很弱等级划分),比较影响学习,但主诉无学习负担及精神上的压力原因。

操作过程:常规局部皮肤消毒,用无菌棉签测试按压注力穴位点位置;手持注射器,排空空气,针尖对准穴位点,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达深度,回抽有无回血,即可将药液(复方丹参、天麻、当归、金纳多、前列地尔等)缓慢注入;药液注射(气血虚弱证:穴位配伍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治疗结果:经过十二天的掩蔽治疗、水针穴位注射,心理疏导等对症治疗。诉:耳鸣声继续减小,并耳鸣感觉隔断声,耳鸣主观评估得分为35分,自感耳鸣响度很弱,舒服感提高;嘱咐定期复查,后期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