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6935发布日期:2018-06-15 03:5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消化疾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除消化系统本身症状及体征外,也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症状,有的消化系统症状还不如其他系统的症状突出。因此,认真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常规化验及其他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现有的治疗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较多,传统的治疗药物多为颗粒或者片状药物,使用时,不方便小儿摄取和吸收,而且大多数的治疗药物对提高免疫和保护肝脏效果比较差,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山楂片10-20份,萝卜2-4份,山药6-10份,乳酸菌素片1-3份,茶酱6-8份,三黄片1-3份,焦四仙1-3份,醋三棱1-3份,醋莪术3-5份,牵牛子2-5份,枳实2-5份,白术1-3份,复合维生素3-5份,冰糖1-3份,水10-20份。

优选的,所述山楂片中糖的含量低于70%。

优选的,所述乳酸菌素片为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物,且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比例为1.2:1:1:1:1:1。

优选的,所述茶酱中抹茶的含量不低于0.1g/ml。

优选的,所述三黄片为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物,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比例为2:1:1。

优选的,所述复合维生素采用的是复合维生素B,其内部复合原料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的混合物,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混合比例为1:1:1:2:1。

优选的,所述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均为粉末状原料,颗粒大小在10-14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山楂片、萝卜和山药混合捣碎成浆,再将茶酱均匀的淋在捣碎的浆料中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料,备用;

S2:将牵牛子和枳实炒焦并在研磨机中研磨成粉,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0-14目,再分别将乳酸菌素片、三黄片和复合维生素同样倒入研磨机中研磨,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0-14目;

S3:将S2中研磨好的原料分别倒入S1中的浆料中混合搅拌,再将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也倒入S1中的浆料中,将配好的90-100℃的水倒入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并静置2-5h;

S4:将S3中静置完成的混合液经过过滤网将药渣过滤后,即获得所要制备的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严格控制该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各组份的比重以及生产工艺参数,通过加入的乳酸菌素片可以在肠道内壁表面形成保护层,有效地阻止病原菌与病毒的侵袭,提高肠道自身的免疫功能,通过加入的复合维生素可以促进消化和代谢,提高小儿食欲,并起到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时本发明采用的中药原料均为中成药,制备的中药制剂方便小儿摄取和吸收,适合广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山楂片10份,萝卜2份,山药6份,乳酸菌素片1份,茶酱6份,三黄片1份,焦四仙1份,醋三棱1份,醋莪术3份,牵牛子2份,枳实2份,白术1份,复合维生素3份,冰糖1份,水10份。

所述山楂片中糖的含量低于70%,所述乳酸菌素片为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物,且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比例为1.2:1:1:1:1:1,所述茶酱中抹茶的含量不低于0.1g/ml,所述三黄片为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物,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比例为2:1:1,所述复合维生素采用的是复合维生素B,其内部复合原料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的混合物,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混合比例为1:1:1:2:1,所述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均为粉末状原料,颗粒大小在10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山楂片、萝卜和山药混合捣碎成浆,再将茶酱均匀的淋在捣碎的浆料中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料,备用;

S2:将牵牛子和枳实炒焦并在研磨机中研磨成粉,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0目,再分别将乳酸菌素片、三黄片和复合维生素同样倒入研磨机中研磨,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0目;

S3:将S2中研磨好的原料分别倒入S1中的浆料中混合搅拌,再将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也倒入S1中的浆料中,将配好的90℃的水倒入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并静置2h;

S4:将S3中静置完成的混合液经过过滤网将药渣过滤后,即获得所要制备的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山楂片15份,萝卜3份,山药8份,乳酸菌素片2份,茶酱7份,三黄片2份,焦四仙2份,醋三棱2份,醋莪术4份,牵牛子3.5份,枳实3.5份,白术2份,复合维生素4份,冰糖2份,水15份。

所述山楂片中糖的含量低于70%,所述乳酸菌素片为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物,且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比例为1.2:1:1:1:1:1,所述茶酱中抹茶的含量不低于0.1g/ml,所述三黄片为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物,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比例为2:1:1,所述复合维生素采用的是复合维生素B,其内部复合原料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的混合物,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混合比例为1:1:1:2:1,所述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均为粉末状原料,颗粒大小在12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山楂片、萝卜和山药混合捣碎成浆,再将茶酱均匀的淋在捣碎的浆料中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料,备用;

S2:将牵牛子和枳实炒焦并在研磨机中研磨成粉,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2目,再分别将乳酸菌素片、三黄片和复合维生素同样倒入研磨机中研磨,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2目;

S3:将S2中研磨好的原料分别倒入S1中的浆料中混合搅拌,再将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也倒入S1中的浆料中,将配好的95℃的水倒入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并静置3.5h;

S4:将S3中静置完成的混合液经过过滤网将药渣过滤后,即获得所要制备的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山楂片20份,萝卜4份,山药10份,乳酸菌素片3份,茶酱8份,三黄片3份,焦四仙3份,醋三棱3份,醋莪术5份,牵牛子5份,枳实5份,白术3份,复合维生素5份,冰糖3份,水20份。

所述山楂片中糖的含量低于70%,所述乳酸菌素片为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物,且乳酸菌素、淀粉、环拉酸钠、可可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混合比例为1.2:1:1:1:1:1,所述茶酱中抹茶的含量不低于0.1g/ml,所述三黄片为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物,大黄、黄芩和黄连的混合比例为2:1:1,所述复合维生素采用的是复合维生素B,其内部复合原料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的混合物,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混合比例为1:1:1:2:1,所述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均为粉末状原料,颗粒大小在14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山楂片、萝卜和山药混合捣碎成浆,再将茶酱均匀的淋在捣碎的浆料中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料,备用;

S2:将牵牛子和枳实炒焦并在研磨机中研磨成粉,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4目,再分别将乳酸菌素片、三黄片和复合维生素同样倒入研磨机中研磨,研磨颗粒大小控制在14目;

S3:将S2中研磨好的原料分别倒入S1中的浆料中混合搅拌,再将焦四仙、醋三棱、醋莪术、白术和冰糖也倒入S1中的浆料中,将配好的100℃的水倒入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并静置5h;

S4:将S3中静置完成的混合液经过过滤网将药渣过滤后,即获得所要制备的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严格控制该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各组份的比重以及生产工艺参数,通过加入的乳酸菌素片可以在肠道内壁表面形成保护层,有效地阻止病原菌与病毒的侵袭,提高肠道自身的免疫功能,通过加入的复合维生素可以促进消化和代谢,提高小儿食欲,并起到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时本发明采用的中药原料均为中成药,制备的中药制剂方便小儿摄取和吸收,适合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