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9256发布日期:2018-07-13 17:4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的防腐剂法规越来越严格,可用于化妆品的防腐剂越来越少,其中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简称pe)作为非甲醛释放体,已成为众多品牌的选择。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苯氧乙醇是第二大类常用防腐剂,使用占比超过1/3。然而,当苯氧乙醇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会引起肌肤的不适反应,如刺痛和灼热,作用于敏感肌肤时尤为明显。其作用机制为,苯氧乙醇可以激活皮肤细胞上的trpv1通道,从而使人产生热感或痛感。

此外,随着市场上“无防腐概念”的盛行,很多化妆品品牌会选择多元醇来达到防腐的目的,但多元醇同样存在刺激性风险。根据配方师经验,当多元醇类原料添加至一定量时,可能会引发刺痛、灼热等不适症状,且多元醇碳链越长,越容易引发上述刺激性感觉。

近年来,市面上也有一些产品,宣称其活性化学物质能够即刻有效地抑制灼热感、刺痛感等,但临床研究发现效果不佳。目前,针对苯氧乙醇类、多元醇类物质的刺激风险,现代科学靶点式的治疗方式很难奏效,而传统中医中药对解决类似的问题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专利cn101234145a公开了一种植物组合物,其组分为下列重量份原料的提取物:苦参15-25、马齿苋12-5、甘草10-20、防风5-15、白蒺藜15-20、地肤子5-15和蛇床子5-15,以水或亲水性溶剂提取,浓缩制成。该组合物可用于解决各种皮肤瘙痒,对皮肤过敏引起的其他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该组合物不能解决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类防腐剂作用于皮肤产生的刺痛感、灼热感等不适症状。

专利cn105263468a提供了一种减少刺激的局部用组合物,其包含4-叔丁基环己烷、芳族醇(苯氧乙醇、苄醇、苯乙醇)及其它局部用载体(如多元醇等)。该组合物可以减少由局部使用芳族醇诱导产生的刺激,但其并不能减少多元醇产生的刺激,同时也无协同防腐作用。此外,该组合物均为化学合成类物质,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专利cn103622871a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含有中药提取物(甘草、芍药、忍冬花)和多元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1,2-戊二醇、辛甘醇及乙基己基甘油),可以有效防腐,且刺激性低。但该专利并未提供试验数据证明该组合物的刺激性低,且其中含有多种多元醇,可能存在刺激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利用苦参、防风、白蒺藜、北枳椇果四种组分,科学配伍,可以显著降低化妆品中防腐剂(如苯氧乙醇类)及多元醇类物质(戊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作用于肌肤引起的灼热感和刺痛感,同时对苯氧乙醇有协同防腐功效,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苯氧乙醇防腐剂使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苦参、防风、蒺藜、北枳椇。

优选地,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包括:苦参10-70份、防风5-30份、蒺藜5-25份、北枳椇3-20份。

更优选地,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包括:苦参25-60份、防风15-30份、蒺藜15-25份、北枳椇5-15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包括:苦参20-40份、防风20-30份、蒺藜15-25份、北枳椇8-1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包括:苦参25份、防风25份、蒺藜20份、北枳椇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10-70份、防风5-30份、蒺藜5-25份、北枳椇3-20份,混匀,得到物料1;

(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1与20-95%的乙醇溶液混合,物料1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0-1:80,80-85℃加热回流提取0.5-5h,再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2;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2注入旋蒸瓶中,50-60℃旋蒸出全部乙醇,得植物浸膏,为物料3;

(4)向步骤(3)得到的物料3中加入1,3-丁二醇复溶,物料3与1,3-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10-1:45,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4;

(5)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4用水浴锅进行升温灭菌,85-90℃灭菌40min,冷却至30℃以下,即得到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

优选地,步骤(2)中使用30-90%的乙醇溶液。

优选地,步骤(2)中物料1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30-1:80。

优选地,步骤(4)中物料3与1,3-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15-1:30。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其性寒味苦,入心、脾、肾三经,有清热解毒,明目止泪,燥湿利尿,祛风杀虫,安五脏等作用。苦参在《本草经疏》中被记载能“治癓瘕积聚”,后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从苦参中分离鉴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寄生虫、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防风是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味甘,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其记载的防风的功效可归纳为祛风解表、祛风止痛、祛风除痹、祛风透疹、祛风止痒等。通过研究,从防风中分离出的活性成分主要有香豆素、色原酮、聚乙炔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及挥发油成分等,针对这些活性成分的研究表明,防风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止痛、抗炎、解热、抗癫痫、抗菌、镇静等作用。

蒺藜是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功能主要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作用。通过研究,迄今已证实蒺藜主要含有皂甙类、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类等化合物,还含有甾醇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等成分,研究表明蒺藜具有抗衰老、改善心功能、改善脑循环、抑菌、降血糖、利尿等作用。

北枳椇为鼠李科植物北枳椇的成熟种子,性味甘酸、平,无任何毒副作用,归于脾、肺经,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类等物质。其功能主治为: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主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相关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北枳棋有解酒保肝、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高脂血症、抗致突变、抗肿瘤、抑制组胺释放、镇静、抗痉、镇痛、降压利尿等方面的功能。

本发明依据传统中医“相克”的思想,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将苦参、防风、蒺藜、北枳椇科学配伍,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对原料质量进行严格评估,将这四种原料按比例混合,通过提取、过滤、复溶的方法,得到一种能有效降低苯氧乙醇类及多元醇类物质作用于肌肤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显著降低化妆品中防腐剂(如苯氧乙醇类)及多元醇类物质(戊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作用于肌肤引起的灼热感和刺痛感;

(1)本发明提供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对苯氧乙醇有协同防腐功效,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苯氧乙醇防腐剂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抗氧化效果评价(dpph自由基清除率)

图2缓解苯氧乙醇灼热感和刺激感的评价

图3缓解多元醇灼热感和刺激感的评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60份、防风15份、蒺藜15份、北枳椇3份,混匀,得到物料1;

(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1与30%的乙醇溶液混合,物料1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30,80℃加热回流提取1h,再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2;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2注入旋蒸瓶中,55℃旋蒸出全部乙醇,得植物浸膏,为物料3;

(4)向步骤(3)得到的物料3中加入1,3-丁二醇复溶,物料3与1,3-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15,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4;

(5)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4用水浴锅进行升温灭菌,90℃灭菌40min,冷却至30℃以下,即得到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40份、防风20份、蒺藜15份、北枳椇8份,混匀,得到物料1;

(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1与50%的乙醇溶液混合,物料1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80,80℃加热回流提取1.5h,再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2;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2注入旋蒸瓶中,60℃旋蒸出全部乙醇,得植物浸膏,为物料3;

(4)向步骤(3)得到的物料3中加入1,3-丁二醇复溶,物料3与1,3-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30,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4;

(5)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4用水浴锅进行升温灭菌,85℃灭菌40min,冷却至30℃以下,即得到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25份、防风25份、蒺藜20份、北枳椇10份,混匀,得到物料1;

(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1与90%的乙醇溶液混合,物料1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30,85℃加热回流提取2h,再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2;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2注入旋蒸瓶中,60℃旋蒸出全部乙醇,得植物浸膏,为物料3;

(4)向步骤(3)得到的物料3中加入1,3-丁二醇复溶,物料3与1,3-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30,冷却至30℃以下,真空抽滤,收集滤液,得到物料4;

(5)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4用水浴锅进行升温灭菌,90℃灭菌40min,冷却至30℃以下,即得到所述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1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防风20份,蒺藜10份,北枳椇7份,混匀,得到物料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30份,蒺藜12份,北枳椇5份,混匀,得到物料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25份,防风18份,北枳椇10份,混匀,得到物料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4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35份,防风20份,蒺藜10份,混匀,得到物料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5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药:苦参5份,防风32份,蒺藜30份,北枳椇25份,混匀,得到物料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验例1抗氧化效果评价(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进行抗氧化效果评价:

①准备评价试样0.01ml,在室温下孵育10分钟。接着,添加dpph的乙醇溶液(0.1mm)1ml,在室温下孵育20分钟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16nm下的吸光度a;

②准备无水乙醇0.01ml,在室温下孵育10分钟。接着,添加dpph的乙醇溶液(0.1mm)1ml,在室温下孵育20分钟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16nm下的吸光度b;

③准备评价试样0.01ml,在室温下孵育10分钟。接着,添加无水乙醇1ml,在室温下孵育20分钟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16nm下的吸光度c。

dpph自由基清除率计算公式:清除率(%)=[(b+c)-a]/b*100%

试验结果见图1,dpph自由基清除率越高,说明样品抗氧化效果越好。由图1可知,实施例1-3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5,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

实验例2缓解苯氧乙醇刺激试验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进行缓解苯氧乙醇刺激试验:

构建苯氧乙醇刺激模型,筛选出对苯氧乙醇有不良反应的受试者进行试验,受试者左脸贴敷实验组面膜,右脸贴敷空白对照组面膜。实验组面膜与空白对照组面膜均添加1%苯氧乙醇,该剂量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限定使用的最高剂量。实验组面膜与空白对照组面膜的组成如下:

实验组面膜:2%受试样品+1%苯氧乙醇+97%去离子水;

空白对照组面膜:1%苯氧乙醇+99%去离子水。

在敷上面膜0s、2.5min、5min、7.5min、10min、12.5min、15min时,用4分法(主观评分)分别对左右脸的灼热感、刺痛感进行感官评分(评分标准:0=感觉不到,1=若有若无、几乎感觉不到,2=有轻微的感觉,3=有中度的感觉,4=有强烈的感觉)。

将受试者的分数进行汇总,并计算出不同受试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分数均值。试验结果见图2,分数均值越低,说明样品缓解苯氧乙醇刺激的能力越强。

由图2可知,实施例1-3的分数均值明显低于对比例1-5,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缓解苯氧乙醇作用于肌肤引起的灼热感和刺痛感。

实验例3缓解多元醇刺激试验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进行缓解多元醇刺激试验:

构建多元醇刺激实验模型,评估受试样品对多元醇作用于肌肤引起的灼热感和刺痛感的缓解效果。受试者左脸贴敷实验组面膜,右脸贴敷空白对照组面膜,实验组面膜与空白对照组面膜均添加1%己二醇+0.3%辛二醇。实验组面膜与空白对照组面膜的组成如下:

实验组面膜:2%受试样品+1%己二醇+0.3%辛二醇+96.7%去离子水;

空白对照组面膜:1%己二醇+0.3%辛二醇+98.7%去离子水。

在敷上面膜0s、2.5min、5min、7.5min、10min、12.5min、15min时,用4分法(主观评分)分别对左右脸的灼热感、刺痛感进行感官评分(评分标准:0=感觉不到,1=若有若无、几乎感觉不到,2=有轻微的感觉,3=有中度的感觉,4=有强烈的感觉)。

将受试者的分数进行汇总,并计算出不同受试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分数均值。试验结果见图3,分数均值越低,说明样品缓解多元醇刺激的能力越强。

由图3可知,实施例1-3的分数均值明显低于对比例1-5,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缓解多元醇作用于肌肤引起的灼热感和刺痛感。

实验例4防腐挑战试验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进行防腐挑战试验:

构建受试样品与苯氧乙醇复合防腐体系如下表,进行防腐挑战试验,评估受试样品对苯氧乙醇的防腐增效作用。

试验方法:防腐挑战试验参照美国药典usp32(51)微生物防腐功效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微生物菌种如下:

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9027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atcc8739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

霉菌与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candidaalbicans)atcc10231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cc16404

试验结果:计算受试样品d值,d值是指使活菌数下降90%或下降一个对数值所需要的时间。d值越小,说明防腐效果越好。受试样品与苯氧乙醇防腐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1)“√”表示通过防腐挑战测试;“×”表示未通过防腐挑战测试。

2)d值是指使活菌数下降90%或下降一个对数值所需要的时间。

3)d值越小,说明防腐效果越好。

4)d值变为负数表明活菌数不下降反而上升,故不参与比较。

由此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缓解环氧乙醇和多元醇刺激的中药组合物与苯氧乙醇有良好的防腐增效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减少防腐剂苯氧乙醇的用量。而对比例1-5协同防腐作用不明显。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