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灭活血浆中病毒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3116发布日期:2018-08-14 17:0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灭活血浆中病毒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血液中的传染性病毒,如乙肝病毒,传统的治疗方法,现有技术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途径使药物进入体血液内,通过药物的作用杀灭病毒,残余的药物通过人体代谢排出体外。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单独杀灭血浆内的病毒,且不能对残留的灭活剂进行回收。

对于血浆中的病毒,现有技术是通过病毒灭活装置对血浆进行灭活,灭活后进行异体输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对自体血浆进行病毒灭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可以体外循环分离血浆并杀灭血浆中病毒的一体化治疗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体外循环灭活血浆中病毒的治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采血管路、血浆分离装置、病毒灭活装置以及血浆回流管路,采血管路联通血浆分离装置,血浆分离装置后接病毒灭活装置,病毒灭活装置连接血浆回流管路。

所述的采血管路的端部有采血针,并在采血管路的管体上设置第一止流夹。

所述的采血管路的管体上设置有蠕动泵。

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包括离心杯,离心杯在离心底座的带动下高速旋转;离心杯的顶部通过动密封连接分配装置;

分配装置为盖状结构,其中心位置有l形血液通道,采血管路穿过血液通道进入离心杯,采血管路的末端为中心导管探入到离心杯的底部;血液通道末端探入离心杯的上部;

血液通道的一侧连接血浆通道,中心导管与血液通道之间有单侧间隙,另一侧密封,单侧间隙与血浆通道联通。

血浆通道通过血浆管路连接病毒灭活装置。

血浆管路上设置第二止流夹和第二蠕动泵。

所述的病毒灭活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亚甲蓝释放机构、光照机构和亚甲蓝回收滤器;血浆管路与亚甲蓝释放机构连接。

亚甲蓝回收滤器包括挤压壳体,挤压壳体内安装多层过滤膜。

所述的挤压壳体为圆柱形结构,其内设置有挤压柱塞,柱塞头与柱身内壁紧密贴合,挤压柱塞在柱身内上下移动;过滤膜安装在柱身下段距离底盖5-8cm,过滤膜与柱身内壁焊接在一起;

在过滤膜上方3-5cm的柱身内壁上安装有限位块,紧邻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通气单向阀;

挤压壳体的柱身的上段有开口通过单向阀连接光照机构;底盖上开口连接连接血浆回流管路。

所述的挤压柱塞连接动力机构,动力机构控制挤压柱塞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时间。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对自身血浆内的病毒进行灭活,经过灭活的洁净的血浆输回人体,减少病毒灭活剂对人体器官的伤害,减少异体输注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血浆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病毒灭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亚甲蓝回收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血管路;2、血浆分离装置;3、病毒灭活装置;4、血浆回流管路;5、血浆管路;1-1、采血针;1-2、第一止流夹;1-3、蠕动泵;1-4、中心导管;2-1、离心杯;2-2、离心底座;2-3、动密封;2-4、分配装置;2-5、血液通道;2-6、血浆通道;2-7、单侧间隙;3-1、亚甲蓝释放机构;3-2、光照机构;3-3、亚甲蓝回收滤器;3-4、挤压壳体;3-5、过滤膜;3-6、挤压柱塞;3-7、柱身;3-8、限位块;3-9、通气单向阀;3-10、单向阀;3-11、底盖;5-1、第二止流夹;5-2第二蠕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体外循环灭活血浆中病毒的治疗装置包括采血管路1、血浆分离装置2、病毒灭活装置3以及血浆回流管路4,采血管路1联通血浆分离装置2,血浆分离装置2后接病毒灭活装置3,病毒灭活装置3连接血浆回流管路4。

所述的采血管路1的端部有采血针1-1,并在采血管路1的管体上设置第一止流夹1-2。

所述的采血管路1的管体上设置有蠕动泵1-3。

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2包括离心杯2-1,离心杯2-1在离心底座2-2的带动下高速旋转;离心杯2-1的顶部通过动密封2-3连接分配装置2-4;

分配装置2-4为盖状结构,其中心位置有l形血液通道2-5,采血管路1穿过血液通道2-5进入离心杯2-1,采血管路1的末端为中心导管1-4探入到离心杯2-1的底部;血液通道2-5末端探入离心杯2-1的上部;

血液通道2-5的一侧连接血浆通道2-6,中心导管1-4与血液通道2-5之间有单侧间隙2-7,另一侧密封,单侧间隙2-7与血浆通道2-6联通。

血浆通道2-6通过血浆管路5连接病毒灭活装置3。

血浆管路5上设置第二止流夹5-1和第二蠕动泵5-2。

所述的病毒灭活装置3包括依次设置的亚甲蓝释放机构3-1、光照机构3-2和亚甲蓝回收滤器3-3;血浆管路5与亚甲蓝释放机构3-1连接。其中亚甲蓝释放机构3-1和光照机构3-2可采用目前常用的机构,不再赘述。

首先打开第一止流夹,通过采血针采集人体血液,通过第一蠕动泵施加压力,血液进入离心杯体内,关闭第一止流夹。离心杯体在离心机的带动下开始旋转产生离心力,由于血液里的血浆比红细胞密度低,血浆聚焦于内层形成血浆层,红细胞聚焦于外层形成红细胞层。血浆层不断聚焦,压力升高,打开第二止流夹保持第一止流夹关闭,通过分配装置的单侧间隙溢出进入病毒灭活装置内,在病毒灭活装置内进行病毒灭活,完成灭活后输回人体,完成血浆循环。

完成血浆与红细胞分离后,离心杯体内剩下红细胞,此时离心杯停止旋转,红细胞沉积于底部。打开第一止流夹,在蠕动泵作用下,红细胞输回人体,完成红细胞循环。而此时血浆循环回路的第二止流夹关闭,血浆回路不流通。

血浆流经回路上亚甲蓝释放机构时,其中的亚甲蓝液体释放到血浆中,血浆在病毒灭活装置内与亚甲蓝混合后进行光照灭活。其原理是血浆内的病毒的纸脂包膜与亚甲蓝结合,在光照催化作用下被破坏,失去复制作用,病毒失去传播能力。灭活后的血浆和亚甲蓝混合物经过亚甲蓝回收滤器,亚甲蓝被滤除,而血浆被回收。通过蠕动泵的作用,血浆被输回人体。

血液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将血液分离成血浆和红细胞。红细胞输回人体,而血浆进入另一个循环,通过病毒灭活装置将血浆携带的病毒灭活,并通过亚甲蓝回收滤器滤除其中的亚甲蓝,最后经过灭活的洁净的血浆输回人体,以减少病毒灭活剂对人体器官的伤害。

其中如图4所示亚甲蓝回收滤器包括挤压壳体3-4,挤压壳体3-4内安装多层过滤膜3-5。

所述的挤压壳体3-4为圆柱形结构,其内设置有挤压柱塞3-6,柱塞头与柱身内壁紧密贴合,挤压柱塞3-6在柱身3-7内上下移动;过滤膜3-5安装在柱身下段距离底盖5-8cm,过滤膜3-5与柱身3-7内壁焊接在一起;

在过滤膜3-5上方3-5cm的柱身3-7内壁上安装有限位块3-8,紧邻限位块3-8的下方设置有通气单向阀3-9;

挤压壳体3-4的柱身的上段有开口通过单向阀3-10连接光照机构3-2;底盖3-11上开口连接连接血浆回流管路4。

所述的挤压柱塞3-6连接动力机构,动力机构控制挤压柱塞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时间。动力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液压缸控制器,液压缸为挤压柱塞提供上下运动的动力,液压缸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动力,可人工操作也可编程操作。

血浆由光照机构通过单向阀进入挤压壳体内,挤压柱塞运动挤压血浆,血浆经过过滤膜过滤掉其中的亚甲蓝。由于过滤膜与底盖有一定的距离使得过滤膜可以向下形变,可以缓冲挤压柱塞的挤压对过滤膜造成的压力,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过滤保证过滤效果提高过滤效率。

挤压柱塞运动到限位块时停止运动,为血浆提供一定的过滤压力又不会损伤过滤膜。等待过滤完成后再向上提起,此时通气单向阀进气保证挤压柱塞运动顺畅。

挤压柱塞归位后再输入一定量的血浆,依次循环完成过滤。血浆的输入量根据亚甲蓝滤器的大小、过滤效率而定。

其中过滤膜为多层组合式过滤膜,包括顶层的delp膜、直径为0.05um的过滤膜2-3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