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8823发布日期:2018-08-10 19:3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机能障碍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频繁发作,且病情变化多端,极易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是世界范围内致病率和致死率居首位的复杂性疾病。虽然目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因冠心病病因的多元性,药物治疗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药物治疗已从原有扩管治疗发展到目前血液动力学,神经内分泌激素,心肌重构、抗炎、稳定斑块、抗凝及易患因素防治等综合治疗。

目前,中医治疗冠心病可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药材,如丹参、川芎嗪等。但中医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虚,心阳不足,阴血亏虚;标实为血瘀、痰浊、寒凝气滞,主要病机为心脉不通。因此,中医治疗冠心病通常以多种药材进行配伍,以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如专利cn104383269a公开了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由黄精25-30份、藏红花10-15份、当归15-20份、桑椹15-20份、黄芪10-15份、蒲公英5-10份、丹参5-10份、月季花15-20份、山药1-5份、山楂1-5份、菝契1-5份配伍炮制而成,该药物具有健脾补肾、益气补血、通经活络、祛瘀散结的功效,能够消除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病因,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冠心病病因复杂且贯穿全身经络,更重要的是,气为血帅,风为气帅,气行则血散,行气通关为根本;同时诸药作用应在阻塞之位,然气不通则药难至病关,并且凡治病者须给病邪留出路,使病邪排出体外,病方可痊愈。然上述报道仅在于健脾补肾、益气补血、通经活络、祛瘀散结,无法从根本上治疗冠心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选用附子、姜黄、羌活、郁金、人参等16种药材配伍制成,方中以附子作通关主药并祛风行气,冲击血管腔瘀阻,辅以羌活引领诸药开启足太阳膀胱经,使诸药通至全身经络,同时清理督脉之淤,使阳气得升浊阴得降,再以松花接通任督二脉后,配伍血中气药姜黄和气中血药郁金,利用郁金专请心脏淤血的特点,疏通心脏之淤阻,达到治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目的,本发明药物尤其对心肌梗塞效果明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炮制而成:附子10-20份、松花5-10份、熟地10-30份、细辛6-10份、山萸10-15份、郁金6-15份、姜黄6-12份、云苓10-30份、人参6-20份、桃仁9-15份、红花9-15份、蒲公英10-30份、山药10-20份、丹皮10-15份、泽泻5-10份、羌活5-10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炮制而成:附子15-20份、松花8-10份、熟地20-30份、细辛8-10份、山萸10-15份、郁金10-15份、姜黄10-12份、云苓20-30份、人参10-20份、桃仁10-15份、红花10-15份、蒲公英20-30份、山药10-20份、丹皮10-15份、泽泻8-10份、羌活6-10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炮制而成:附子20份、松花10份、熟地30份、细辛10份、山萸15份、郁金15份、山药20份、姜黄12份、云苓30份、人参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蒲公英30份、丹皮15份、泽泻10份、羌活10份。

进一步,所述的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的产品剂型包括汤剂、水丸剂、蜜丸剂、颗粒散剂。

更进一步,将所述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水丸剂,具体步骤如下:

①药材净选: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中药原料,去离子水洗净后,在50-60℃条件下烘干,混合均匀备用;

②粉碎过筛:将步骤①所得药材粉碎,过180-200目筛,制得药粉;

③浓缩:称取步骤②所得药粉总量的2/3,置入瓷罐中,再加入相当于其重量5倍水,70-80℃条件下,煎煮时间为45-50分钟;再补充相当于其重量3倍水,50-60℃条件下,煎煮时间为30-40分钟后,过滤、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00-1.15的浓缩液备用;

④泛制:将步骤②剩余药粉加入到步骤③所制得的浓缩液中,加纯化水混合均匀,搓制成药丸备用;

⑤干燥:将步骤④所得药丸在50-60℃下烘干备用;

⑥包衣打光:将步骤⑤所制得的丸粒加包衣液,低温干燥,旋转打光,制得浓缩水丸成品。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服用方法:

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早、晚饭前各服一半,8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水丸:早、晚饭前服用,每次服用2丸(0.07g),7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药理分析:

中医认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心系脉络瘀阻造成的。本方以此为施药依据,选用附子作通关主药,其善于穿通十二经络,有斩关夺将的功能。同时气为血帅,风为气帅,而附子具有祛风行气的功效,气行则血散,故用之为君药。足太阳膀胱经在人体最长且最体表,起足小趾外侧至阴穴,散落巅顶之上,中循夹脊两旁,五脏俞穴串连,六腑俞穴贯通,入陶道会督脉,出大椎上百会,其支入脑髓,又通脑络脉,其叉支又入目内眦,若此经通,其它经络随之而通,而且外邪伤其经络者,是卫气不固也,而卫气者出自于胃气也,胃气又主管汗泉腠理的开合,若胃气不伤,决不会受外邪的侵袭,因而本方用羌活引领诸药在外疏通太阳膀胱经,建立祛风之藩篱;在内清理督脉之淤,使阳气得升浊阴得降。凡治病者,须为病邪调协出路,如汗解、大小便等,病邪只有排出体外,才能彻底治愈。而败血余毒只能由督脉走任脉,下行面部,过鼻旁入上腭,过天桥(即舌尖),下丹田,散于脐眼旁,任脉直下,通关元,过肛门,终会阴。因此本方首选松花并用为使药,其有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作用,可接通任督二脉。再用桃仁、红花、松花、姜黄、羌活、茜草、侧柏叶、细辛、郁金为臣药的团队药,其中的桃仁,配红花除有活血外,更有通大便的功能。松花是治旋晕药,亦是治脑肿瘤的要药。细辛,入少阴,走面部为导引药,而姜黄血中之气药,入太阴脾经,专走四肢;郁金则是气中之血药,入少阴心经,对打通心脏淤血极为有效。方中人参和熟地、山药、丹皮、泽泻、云苓、蒲公英皆为佐药的队伍药,佐药作用有两个:1)是监制主药的毒性或劣性;2)有兼治它症的作用。其中的人参起占道作用,与君药附子相配,能克气又补气,更有清除尿管壁污垢,治疗尿道管的弹性和弯曲的功能,小便通畅则血压稳定。方中熟地为补血药,可滋阴降火,但有凝滞不行的弊端,而附子专制其弊端;山萸收敛失散的肾气;山药有补肾建脾的功能;而云苓专利心下之水;泽泻则用于清膀胱之火;丹皮是泻肾火药,与附子配伍,可治肾阴阳俱虚,亦是水火既济的方剂;蒲公英则具有消炎作用。上述方中诸药用附子加以训导,则成为冲击血管腔瘀阻的良药。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附子: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还有镇痛、镇静及强心等作用。

松花:性温,味甘;归肝、胃经。具有益气、收湿、止血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等症。有文献记载:“松花,其主润心肺者,饮食入胃,脾气散精,输于心肺;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能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气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

熟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等症。《本草正》记载:“熟地黄性平,气味纯静,故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得非脾胃经药那且夫人之所以有生者,气与血耳”。

细辛:性温,味辛;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等症。据《别录》记载:“细辛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山萸: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等症。《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具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等症。《纲目》记载:“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消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

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症。《纲目》记载:“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皮还有镇静、催眠、镇痛、降压作用。

姜黄:性温,味辛、苦;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等症。《本草经疏》:“姜黄入足太阴、厥阴”。《本草求原》:姜黄,益火生气,辛温这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

云苓:即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用药心法》记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郁金:性寒,味辛、苦;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等症。《本草经疏》记载:“郁金本入血分之气药,其治已上诸血证者,正谓血之上行,皆属于内热火炎,此药能降气,气降即是火降,而其性又入血分,故能降下火气,则血不妄行”。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具有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等症。《药性论》记载:“人参,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

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等症。《本经逢原》记载:“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与红花合用,则破血之功居多”。

红花:性温,味辛;归太阴、肝、肺经。具有行血、养血之功效。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等症。《山东中药》记载:“蒲公英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羌活:性温,味辛、苦;归膀胱、肾经。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据《本草汇言》记者:“羌活功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药物是在多年理论研究与临床验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该药选用16种天然中药材炮制而成,以附子作通关主药,打通十二经络,辅羌活引领诸药疏通太阳膀胱之经,建立祛风之藩篱,同时清理督脉之淤,使阳气得升浊阴得降后,用松花接通任督二脉,使败血余毒排出体外,再辅郁金、细辛,使气行顺行,气行则血散,从而达到疏通心脏血瘀效果,可快速、有效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且治愈后不复发,尤其对心肌梗塞具有显著疗效,本发明药物具有如下特点:

1)顺其气:本发明药物可降其肝阳上亢,气行则血散;

2)正其形:本发明药物可纠正面色通红,或黄或暗,眩晕而头脑不清醒,手抓不紧、站立不稳等症;

3)套其方:本发明药物配伍科学、用药精准,对各药材用量把握得当,尤其对各药分工精准,确切,直达病灶,快速、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症,并防止药物相冲产生其他不利影响;

4)冲其关:冲其关者,好似行军打仗,遇难关者,需猛将夺关,万兵易招,一将难求,因此,本发明仅选用附子为通关主药,其善于穿通十二经络,具有斩关夺将的功能;

5)占其道:本发明药物配伍时,在附子冲开其关口后,用人参作执政药立即占道,理其政,安民心;

6)复其位:本发明药物可使颠倒阴阳顺序归位,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达到康泰之势则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炮制而成:附子20g、松花10g、熟地30g、细辛10g、山萸15g、郁金15g、山药20g、姜黄12g、云苓30g、人参20g、桃仁15g、红花15g、蒲公英30g、丹皮15g、泽泻10g、羌活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炮制而成:附子15g、松花8g、熟地20g、细辛8g、山萸10g、郁金10g、姜黄10g、云苓20g、人参10g、桃仁10g、红花10g、蒲公英20g、山药10g、丹皮10g、泽泻8g、羌活6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炮制而成:附子10g、松花5g、熟地10g、细辛6g、山萸10g、郁金6g、姜黄6g、云苓10g、人参6g、桃仁9g、红花9g、蒲公英10g、山药10g、丹皮10g、泽泻5g、羌活5g。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的产品剂型包括汤剂、水丸剂、蜜丸剂、颗粒散剂,尤其将所述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水丸剂,具体步骤如下:

①药材净选: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中药原料,去离子水洗净后,在50-60℃条件下烘干,混合均匀备用;

②粉碎过筛:将步骤①所得药材粉碎,过180-200目筛,制得药粉;

③浓缩:称取步骤②所得药粉总量的2/3,置入瓷罐中,再加入相当于其重量5倍水,70-80℃条件下,煎煮时间为45-50分钟;再补充相当于其重量3倍水,50-60℃条件下,煎煮时间为30-40分钟后,过滤、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00-1.15的浓缩液备用;

④泛制:将步骤②剩余药粉加入到步骤③所制得的浓缩液中,加纯化水混合均匀,搓制成药丸备用;

⑤干燥:将步骤④所得药丸在50-60℃下烘干备用;

⑥包衣打光:将步骤⑤所制得的丸粒加包衣液,低温干燥,旋转打光,制得浓缩水丸成品。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服用方法:

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早、晚饭前各服一半,5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水丸:早、晚饭前服用,每次服用2丸(0.07g),7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为了说明本发明药物的实际疗效,下面结合临床病例予以说明。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1患者资料

门诊和住院患者64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6岁。

1.2诊断标准

有如下症状至少其一者视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①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伴脘腹胀满不适,食欲欠佳,重则恶心、呕吐,体形肥胖,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②心痛时轻时重,呈隐痛伴憋闷,劳则加重,伴随症有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烦不眠,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或剥脱,脉沉红弦;

③左胸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伴两胁胀痛,胸闷不舒,常太息,时而烦躁欲哭,心悸不宁,苔薄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涩;

④心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彻背,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乏力自汗,气短心悸,甚则喘咳不卧,吐白色泡沫痰,苔薄白或白腻,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⑤心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遇劳则发,乏力气短,心悸、自汗懒言,苔薄白,舌质暗淡,胖有齿痕,脉弱无力。

2、治疗方案

2.1治疗方法:

服用本发明药物:

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早、晚饭前各服一半,8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水丸:早、晚饭前服用,每次服用2丸(0.07g),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2.2疗效评定标准:

①痊愈:上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症状全部消失;

②有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症状基本消失;

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3、治疗结果

5人仅服药1-2次,未知原因,视为放弃治疗,不计算在内。

剩余59人中,病愈53人,痊愈率89.8%,有效4人,有效率6.8%,无效2人,无效率3.4%。

二、典型病例

病例1:

齐x,女,61岁,于2015年12月23日来诊:

主诉:两年前,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极度困难,半休克状态,大小便失禁,急入某市医院急诊,彩超显示,主动脉第一狭窄占百分之九十一,第二狭窄占百分之五十五,第一狭窄够手术条件,第二狭窄尚未处理,因此每遇感冒,或心情激动则犯病。不过犯病时间短而轻,近一月来比较频烦,伴有腰痛,腰困乏力,心慌。

经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手术后遗证的延发期,证见面色不华,口唇紫青,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肾脉滑数。怀疑主动脉第二狭窄区血凝继续壅睹,伴有肾虚及妇科炎症。

服用本发明药物24剂后,主动脉瘀血已通,再无呼吸困难或胸闷之感,再服用3个疗程痊愈,两年后回妨,再未复发。

病例2:许x,女,69,岁于2012年,5月7日来诊:

患者主诉:三年前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証,困乏无力,未经治疗,1年前上述証候加重,期间出现眼前发黑,并作旋晕,偶有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现象,休息片刻则缓解,遂就诊某市医院,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平均心率50次/分钟,最慢32次/分钟,偶有发生早搏,经食生理调搏检查显示,窦房功能低下,考虑诊断为,窦房动态结综合証。予西药口服欠佳,建议案装起搏器治疗,患者恐俱则拒绝。遂慕名来就诊。自述平时心率波动于每分钟33-55次近一月来,自觉心悸,胸闷频烦,头晕眼前发黑及乏力加重,活动后出汗,畏寒夜寐欠佳,心律每分钟50次左右,最慢分钟38次,舌苔薄白,舌貭紫暗,边有齿痕,脉沉迟有力,时有结代现象。

西医诊断:病态窦房综合症。中医诊断为:胸痹症。

服用本发明药物24剂后,病愈,两年后回妨,再未复发。

病例3:谢某。女,73岁2006年6月12日就诊:

患者主诉:10年前因工作过于劳累,连续加班几夜,遂后出现胸闷气短証候,没有及时诊疗,1月前患者劳累过度,胸闷,气短,証候加重,怔忡心悸,心烦焦躁,被某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早搏。

据诊有下症:胸闷,气短,心悸,胸痛,身重如裹,便塘,小便短,舌貭红而中暗,边有瘀点,苔白腻,六脉沉微无力,而心脉弦长而弯曲,时有结代。

西医诊为窦性早搏,心肌缺血証。中医诊断为胸痹,怔忡症。

服用本发明药物24剂后,病愈,再服用气血药3月,两年后回妨,再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