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8373发布日期:2018-08-10 19:35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包含洋金花叶提取物的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现代研究表明,银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精神因素及饮食习惯均有一定的关系,但具体病因仍不确定。由于该病的病程长,易复发,严重了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于银屑病的治疗一般多对症治疗,采取控制病情,减轻皮肤损害,减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阿维a、环孢素、甲氨蝶呤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导致易复发,且存在恶心、呕吐、痤疮、唇炎、肾损伤、肝损伤、多毛症等副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加重银屑病的病情。

洋金花(daturaeflos)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味辛,性温,有毒,归心、肺、脾经,有平喘、止咳、止痛、解痉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莨菪碱和东莨菪碱。cn102614307a公开了洋金花甾体具有治疗银屑病的效果,cn1806831a公开了洋金花的乙醇提取物可以作为银屑病的治疗药物,其中有效组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醉茄内酯苷类化合物。洋金花叶,为白花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干燥叶,味苦辛,可用于治疗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等,现代研究表明洋金花叶也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因此,具有类似于洋金花的止痛的功效。而cn102614307a公开了洋金花叶可以用于提取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的有效部位,洋金花甾体皂苷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郭瑞等公开了洋金花中的醉茄内酯类成分为治疗银屑病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在洋金花叶中分离得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细胞毒及免疫抑制活性。由此可见,本领域基于洋金花叶中含有的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物质:甾体皂苷类成分、黄酮类成分、醉茄内酯苷类化合物,已经开始着手于将洋金花叶及其提取物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而相对于洋金花,洋金花叶的物质资源极为丰富,成本更为低廉,使用洋金花叶治疗银屑病可明显降低银屑病的治疗成本。

在国家积极推动中药发展的背景下,发明人致力于洋金花叶及其提取物的抗银屑病的研究,力图提供一种成本低、安全且高效的银屑病的治疗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所述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为洋金花叶60-80%乙醇提取物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为洋金花叶70%乙醇提取物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更优选的所述乙醇回流提取过程中乙醇被碱化,所述碱化是指调节乙醇溶液ph值为8-12,优选的,所述碱化是指调节乙醇溶液ph值为10。

本发明所述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添加药学伤接受的辅料后制备成口服剂型,所述口服剂型选自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的含量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20%,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的含量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5-15%,更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的含量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0%。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为洋金花叶60-80%乙醇提取物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为洋金花叶70%乙醇提取物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更优选的所述乙醇回流提取过程中乙醇溶液被碱化,所述碱化是指调节乙醇溶液ph值为8-12,优选的,所述碱化是指调节乙醇溶液ph值为10。

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准确称取干燥洋金花叶,粉碎,过20-40目筛,得洋金花叶粉末;

(2)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制备:将步骤(1)所得洋金花叶粉末加入5-15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提取液滤过,合并,将合并后的滤液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任选的,所述乙醇回流过程中乙醇被碱化,所述碱化是指调节乙醇溶液ph值为8-12;

(3)制剂:在步骤(2)所得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中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后,制得本发明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步骤(1)中洋金花叶,粉碎,过20-30目筛;步骤(2)中洋金花叶粉末加入8-12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提取液滤过,合并,将合并后的滤液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

更优选的,步骤(1)中洋金花叶,粉碎,过20目筛;步骤(2)中洋金花叶粉末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提取液滤过,合并,将合并后的滤液经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60%-80%乙醇回流提取时乙醇被碱化,所述碱化是指调节乙醇溶液ph值为8-12,优选的,所述碱化是指调节乙醇溶液ph值为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物质资源更为丰富的洋金花叶作为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提供了洋金花叶的新的制药用途,提升了洋金花种植的经济效益,降低了银屑病治疗药物的成本。发明人经过对洋金花叶中治疗银屑病的有效部位的筛选,筛选得到对于银屑病治疗效果最好的洋金花叶70%乙醇提取物经mci柱的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物,从而明显提高了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治疗银屑病的效果,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但治疗效果更为优异的银屑病的预防和/或治疗药物。

附图说明

附图1:各组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pasi评分的影响(a鳞屑积分,b红斑积分,c浸润增厚积分,d总积分);

附图2: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治疗效果(a空白组,b模型组,c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给药组);

附图3: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a空白组,b模型组,c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给药组);

附图4: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层厚度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附图5: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pcna表达的影响(200x)(a空白组,b模型组,c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给药组);

附图6: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pc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附图7: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involucrin表达的影响(200x)(a空白组,b模型组,c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给药组)

附图8: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involucrin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附图9: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的小鼠脾脏指数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本发明可以按发明内容所述的任一方式实施。

实施例1: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

(1)备料:准确称取干燥洋金花叶,粉碎,过20目筛,得洋金花叶粉末;

(2)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制备:将步骤(1)所得洋金花叶粉末加入10倍量ph为10的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提取液滤过,合并,将合并后的滤液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30%乙醇、70%乙醇洗脱液混合,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

(3)制剂:在步骤(2)所得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中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后,制得本发明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

对比例1:洋金花叶乙醇粗提物

(1)备料:准确称取干燥洋金花叶,粉碎,过20目筛,得洋金花叶粉末;

(2)将步骤(1)所得洋金花叶粉末加入10倍量ph为10的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提取液滤过,合并,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得洋金花叶乙醇粗提物;对比例2: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其中步骤(2)中滤液过mci柱,分别使用水、3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选择95%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得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

对比例3:洋金花乙醇提取物

按照如下步骤制备洋金花乙醇提取物:

(1)备料:准确称取干燥洋金花,粉碎,过20目筛,得洋金花粉末;

(2)洋金花乙醇提取物制备:将步骤(1)所得洋金花粉末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提取液滤过,合并,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为25℃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浸膏,得洋金花乙醇提取物。

效果例1:洋金花叶治疗银屑病药效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

1.1实验仪器

组织包埋机(thermohistostar);石蜡切片机(thermohm340e);显微镜(olympusbx60);显微摄像系统(olympusdp72);分析天平;-80℃冰箱。

1.2实验药物

洋金花与洋金花叶于2017年8-10月采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植园,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教研室王振月教授鉴定为洋金花daturametell.及其叶。药材标本(20171011)存放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标本馆。

5%咪喹莫特乳膏(imq,美国3m公司,批号:gr1015a);凡士林(山东利尔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70301);0.9%氯化钠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70529d12);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biotopped,批号:170904);兔抗pcna抗体(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ag08223651);兔抗involucrin抗体(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af5069493);兔二步法试剂盒(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

1.3实验动物

8-10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60只,体重18-20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6-0006。

2实验方法

2.1小鼠的分组、造模及给药

小鼠于实验前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饮食,于造模前一天电动剃须刀剪毛,裸露背部约3cm×2cm光滑皮肤并单笼饲养,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施例1组、对比例1-3组,每组10只。

空白组小鼠背部涂抹凡士林,剩余各组背部涂抹imq,每天1次,每次62.5mg/只,连续涂抹7天。各组小鼠于每天涂抹凡士林和imq4h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纯净水,实施例1组灌胃给予实施例1所得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比例1组灌胃给予对比例1所得洋金花叶乙醇粗提物,对比例2组灌胃给予对比例2所得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比例3组灌胃给予对比例3所得洋金花乙醇提取物(均为1.2g/kg),灌胃体积为20ml/kg。末次给药24h后取材,并于取材前12h禁食不禁水。

2.2指标检测

2.2.1小鼠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pasi)评分

采用数码照相的方法,每日记录小鼠皮损情况,并依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对小鼠相应红斑(erythema)、鳞屑(scales)及浸润增厚程度(thickness)以0-4进行评分,三者积分相加得到总积分(cumulativescores),其中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对各组小鼠积分取平均值后绘制皮损积分趋势线,观察各组小鼠皮损的变化情况。

2.2.2小鼠皮损组织病理学观察

取空白组、模型组和实施例1组小鼠背部皮肤,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72h后,制备5μm的石蜡切片。经过he染色于200倍镜下观察小鼠皮肤的病理学改变。并测量小鼠表皮层垂直厚度。

2.2.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小鼠皮损表皮层异常増殖分化

小鼠皮肤组织切片脱蜡至水化后,水浴加热抗原修复15min,一抗4℃孵育过夜,二抗37℃孵育30min,显色剂显色后观察各组皮肤中pcna、involucrin的表达情况。实验设立阴性对照,不加一抗。在200倍镜下,每例标本随机选取5个视野,观察每例标本皮肤组织学改变,记录5个不同视野pcna、involucrin阳性细胞表达的数据。

2.2.4脾脏指数检测

各组小鼠取皮后立即摘取脾脏,用预冷生理盐水冲洗血液,滤纸吸干水分后称量脾脏质量,计算脾脏指数。

脾脏指数=脾脏质量(mg)/小鼠体重(g)

2.3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均以表示。所得数据作方差齐性试验后作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实验结果

3.1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红斑、鱗屑、浸润的影响

依据pais评分标准,每只小鼠给予相应的积分,并求其平均值(见图1),由图1可知,模型组小鼠,皮损日益严重,鳞屑增多、皮肤增厚明显,表明了造模成功。对比例1组洋金花叶乙醇粗提物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红斑、鱗屑、浸润均未显示出明显效果。相对于对比例2组的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比例3组的洋金花乙醇提取物显示了更优的抑制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红斑、鱗屑、浸润的效果。而给予实施例1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组小鼠皮损程度在7d内均最低,且鳞屑和红斑在5d后降低明显,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红斑、鱗屑、浸润,明显优于对比例2-3组,表明了本发明所筛选得到的洋金花叶有效部位具有明显更优的治疗银屑病的效果。

由图2可知,正常对照组小鼠背部皮肤粉嫩、光滑,皮肤薄;模型组小鼠涂抹imq1d后背部皮肤出现鳞屑,2-3d后出现红斑,皮损持续增厚,出现皱糟,部分皮肤红斑突起,甚至肥厚融合成斑块;实施例1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皮损症状明显改善,皮肤増厚减轻,鳞屑明显减少,皮肤较光滑,红斑面积减小、颜色变浅。

3.2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

由图3、图4可知,空白组小鼠皮肤结构完整完整、清晰,表皮层较薄,真皮层细胞链接精密;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残留有固缩的细胞核,表皮层增厚明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明显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实施例1给药组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细胞明显减少,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且表皮层厚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

3.3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的组合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3.3.1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细胞异常增殖的影响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映表皮细胞的增殖程度,结合抗原位于细胞核内。ihc染色结果如图5、图6所示,结果表明空白组小鼠表皮层较薄,pcna显色在表皮基底层呈线性排列,模型组小鼠表皮着色细胞数明显增多、增厚,几乎布满整个表皮层,与空白组相比,表皮层pcna阳性目标面密度显著升高(p<0.01),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给药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着色细胞数及细胞层数明显降低,且局限在基底层,表皮层pcna阳性目标面密度显著降低(p<0.01)。

3.3.2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细胞异常分化的影响

involucrin是角质细胞分化的标志性蛋白。ihc染色结果如图7、图8所示。结果表明,空白组小鼠involucrin分布于表皮角质层和棘层的上层,而imq组小鼠involucrin广泛分布于表皮全层,出现了角质细胞的分化异常,与空白组小鼠相比,involucrin阳性目标面密度显著升高(p<0.01),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给药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involucrin分布趋于正常,表皮角质层和棘层的上层,involucrin阳性目标面密度显著降低(p<0.01)。

3.4小鼠脾脏指数的变化

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变化如图9所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施例1给药组脾脏指数降低(p<0.01)。

4结论

imq是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7/8的特异性激活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尖锐湿疣、肛周疣、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等。但imq应用于有银屑病倾向的患者会诱发并加重病情,因此大量研究将其用于小鼠来诱发银屑病样病理改变,该模型能模拟人类银屑病表现,包括红斑、过度角化、鳞屑、表皮中性粒细胞的微小脓肿和真皮t细胞浸润等。本研究应用imq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来探讨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可有效改善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治疗后小鼠皮肤光滑,呈浅色红斑,鳞屑较少,pasi评分明显降低。病理组织检查及ihc结果表明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可抑制银屑病样小鼠表皮增生、异常分化,对银屑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脏指数可用于提示免疫能力的强弱。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组小鼠脾指数较模型组降低,表明本发明洋金花叶乙醇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机体免疫而达到抑制银屑病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例举,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预防和/或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