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提取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404发布日期:2018-08-28 22:35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活性成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番茄提取物。



背景技术: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特殊的风味。既可以生食、煮食、也可以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中富含许多不同的抗氧化活性组分,番茄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有番茄红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些脂溶性类胡萝卜素的结构不同,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别,对人体健康的保护能力和作用机理也不相同。由于人体组织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因此必须通过膳食或药品摄入补充,番茄及其制品是人体番茄红素最主要的来源。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色素,具有淬灭活性氧、消除人体自由基、抗老化、保护皮肤、预防心脏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理功能,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在食品以及医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年来,番茄红素的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医药研究的一个热点。此外,番茄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番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b2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以及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番茄具有止血、降压、利尿、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的功效。维生素c具有美白的功效;谷胱甘肽具有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作用;果酸能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使皮肤保持弹性,能有效地软化表皮细胞组织,帮助表面角化细胞脱落,促进细胞的更新,使浅色褐斑消褪。因此,番茄提取物有美白肌肤,抗衰老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较高,番茄红素为结构稳定的顺式结构,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生理活性高的番茄提取物。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番茄提取物,提取物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70mg/100g。本发明番茄提取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较高,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具有淬灭活性氧、消除人体自由基、抗老化、保护皮肤、预防心脏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理功能,性能安全可靠,不会有副作用,在食品、护肤品以及医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为优选,提取物物中还含有维生素c、果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果酸、谷胱甘肽的存在使得能够增强番茄提取物的美白肌肤,抗衰老功效。

一种番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番茄破碎匀浆,加入浓度为0.18-0.23m的乙酸缓冲液和复合酶进行酶解,其中乙酸缓冲液和番茄的重量比为1.8-2.5:1,过滤,得酶解液和滤渣,酶解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a,滤渣中加入乙酸乙酯和苏氨酸,超声波辅助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b,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合均匀即得番茄提取物。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和污染小,能够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得到的番茄提取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高,结构稳定,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抗衰老功效明显,可将其应用于在食品、护肤品以及医药领域。

作为优选,复合酶为重量比为3-5:1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具有相互增益作用,同时降解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使得细胞内物质能够快速释放出来,提高提取物的得率,降低用时。

作为优选,酶解条件:底物浓度为10-20%,加酶量为0.3-0.5%,酶解温度为35-45℃,时间为2-3h。

作为优选,乙酸乙酯和番茄的重量比为3-5:1,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超声波功率为500-700w,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超声波能量利用高频率的振荡波在介质中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加速介质质点运动频率,传递到乙酸乙酯中引起乙酸乙酯分子的高频运动,使番茄提取物和乙酸乙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加速分离,此外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相当于微观的爆破作用,不断的将番茄提取物轰击出原物料,使其充分分离,加速浸提速率,达到高效提取的目的。

作为优选,苏氨酸和番茄的重量比为0.1-0.2:100,苏氨酸含有0.3-0.6%的d-苏氨酸。番茄红素在番茄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全反式结构,比较难吸收利用,而苏氨酸及其中d-苏氨酸的特殊存在能促进全反式结构番茄红素被转变为结构稳定的顺式结构,容易吸收利用,使得番茄提取物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仍能被人体吸收,并且起到稳定番茄红素顺式结构的作用,提高番茄提取物的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生理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番茄提取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较高,番茄红素为结构稳定的顺式结构,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生理活性高,性能安全可靠,不会有副作用,在食品、护肤品以及医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和污染小,能够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番茄提取物,提取物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70mg/100g。本发明番茄提取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较高,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具有淬灭活性氧、消除人体自由基、抗老化、保护皮肤、预防心脏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理功能,性能安全可靠,不会有副作用,在食品、护肤品以及医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取物物中还含有维生素c、果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果酸、谷胱甘肽的存在使得能够增强番茄提取物的美白肌肤,抗衰老功效。

一种番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番茄破碎匀浆,加入浓度为0.18m的乙酸缓冲液和复合酶进行酶解,其中乙酸缓冲液和番茄的重量比为2.5:1,过滤,得酶解液和滤渣,酶解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a,滤渣中加入乙酸乙酯和苏氨酸,超声波辅助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b,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合均匀即得番茄提取物。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和污染小,能够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得到的番茄提取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高,结构稳定,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抗衰老功效明显,可将其应用于在食品、护肤品以及医药领域。

复合酶为重量比为3:1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具有相互增益作用,同时降解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使得细胞内物质能够快速释放出来,提高提取物的得率,降低用时。

酶解条件:底物浓度为20%,加酶量为0.3%,酶解温度为45℃,时间为2h。

乙酸乙酯和番茄的重量比为5:1,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超声波功率为500-700w,温度为40℃,时间为20min。超声波能量利用高频率的振荡波在介质中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加速介质质点运动频率,传递到乙酸乙酯中引起乙酸乙酯分子的高频运动,使番茄提取物和乙酸乙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加速分离,此外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相当于微观的爆破作用,不断的将番茄提取物轰击出原物料,使其充分分离,加速浸提速率,达到高效提取的目的。

苏氨酸和番茄的重量比为0.1:100,苏氨酸含有0.6%的d-苏氨酸。番茄红素在番茄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全反式结构,比较难吸收利用,而苏氨酸及其中d-苏氨酸的特殊存在能促进全反式结构番茄红素被转变为结构稳定的顺式结构,容易吸收利用,使得番茄提取物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仍能被人体吸收,并且起到稳定番茄红素顺式结构的作用,提高番茄提取物的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生理活性。

提取物物中番茄红素的结构式主要为

实施例2:

一种番茄提取物,提取物物中番茄红素的提取产量>70mg/100g,提取物物中还含有维生素c、果酸、谷胱甘肽。

一种番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番茄破碎匀浆,按底物浓度为15%和加酶量为0.4%加入浓度为0.2m的乙酸缓冲液和复合酶,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酶解2.5h,其中乙酸缓冲液和番茄的重量比为2:1,过滤,得酶解液和滤渣,酶解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a,滤渣中加入乙酸乙酯和苏氨酸,乙酸乙酯和番茄的重量比为3-5:1,在超声波功率为600w、温度为45℃下超声波辅助提取15min,过滤,滤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b,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合均匀即得番茄提取物。上述复合酶为重量比为4:1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苏氨酸和番茄的重量比为0.15:100,苏氨酸含有0.5%的d-苏氨酸。

实施例3:

一种番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优化步骤如下:

一种番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番茄破碎匀浆,按底物浓度为15%和加酶量为0.4%加入浓度为0.2m的乙酸缓冲液和复合酶,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酶解2.5h,其中乙酸缓冲液和番茄的重量比为2:1,过滤,得酶解液和滤渣,酶解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a,滤渣中加入乙酸乙酯和苏氨酸,乙酸乙酯和番茄的重量比为3-5:1,在超声波功率为600w、温度为45℃下超声波辅助提取15min,过滤,滤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提取物b,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合均匀即得番茄提取物。上述复合酶为重量比为4:1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苏氨酸和番茄的重量比为0.15:100,苏氨酸含有0.5%的d-苏氨酸。

乙酸缓冲液含有0.03%的没食子酸和0.05%的苏氨酸,苏氨酸含有0.5%的d-苏氨酸,没食子酸和苏氨酸的存在一方面能够螯合番茄中的铁离子和铜离子,避免离子和铜离子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影响,能够保护酶解过程中得到的番茄红素发生氧化降解;另一方面能够能促进全反式结构番茄红素被转变为结构稳定的顺式结构,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