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癌红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9077发布日期:2018-11-20 19:1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癌红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红参炮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癌红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人参属植物以其突出的药用价值在我国中医药领域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人参既是种名又是属名,人参属植物属于五加科,包括十余个种,常用的人参属植物药材有人参(中国人参、高丽参)、西洋参(美国参)、三七参(田七参)竹节参等。皂苷类成分,即人参皂苷是其标志性活性成分,皂苷由非糖基的配体与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含量最高的是四环三萜达玛烷型的原二醇类皂苷、原人参三醇类皂苷。此两种类型的天然皂苷结构如下:人参皂苷是人参中的主要功效性成分,占人参干重的4%~6%。其中,含量较高的是rb1、rb2、rc、rd、re和rg1等原人参皂苷,占人参总皂苷含量的95%以上。这些含量高的原人参皂苷本身活性低、难吸收,是中药有效成分的“前体药物”,口服后需要在体内进一步代谢成低糖基的小分子皂苷才能发挥药效,也就是带有3~5个糖基的天然皂苷被代谢成为2个以下的皂苷才能起药效。并且,数据显示,人参皂苷母核所带糖基越少,活性越强。即皂苷元活性最强,其次为单糖基的c-k、rh2、rh1、f1等。但是,这种体内转化个体差异化较大、转化效率低,原人参皂苷平均吸收率仅为5%,即95%不能被人体利用,并容易引起部分人流鼻血、上火等副作用。而直接口服稀有人参皂苷,尤其是皂苷元含量高的制品,则活性高、易吸收、不上火。因此,改变人参中的难吸收、低活性成分,转化为高活性、易吸收、不上火的稀有皂苷及皂苷元成分,是人参等中草药行业的技术现代化和国际化、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的核心科技。近些年来公开了一些红参制备的专利,但是关于稀有皂苷成分转化的却很少,而还未有制作含苷元红参的报道。例如:发明专利《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新型红参的制造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3156896a,韩国食品研究院)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红参的制造方法,主要是防止色泽变黑的方法。其制备工艺是,首先在40~60℃下,干燥20~100h,干燥到水分含量5~45%;然后在130~155℃、2~5kgf/cm2压力下高温高压处理5~30分钟;再急速冷却至20~45℃,并保持10~20h,干燥到水分含量为10~15%。产品中人参皂苷rg2+rh1的总和为0.4mg/g,人参皂苷rg3的含量为0.7mg/g。该高温高压处理方法,产品中稀有皂苷含量低、仅有千分之几的含量,并且不存在人参皂苷元。发明专利《高活性红参的制作方法》(公开号:cn1846720a,金凤燮等)公开了一种利用人参自身酶的作用,提高产品中稀有皂苷含量的方法。其制备工艺为:新鲜人参水洗后,在95~100℃下处理1~10分钟,使生人参达到既破坏组织、但人参自身酶活性保存70~80%;再60~90℃反应0.5~1h;再升温至100~130℃处理0.5~3小时灭酶;最后干燥成成品。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到了人参自身酶的活性,提高了产品中稀有皂苷含量。缺点是仅考虑了一种酶的活性(即:在60~90℃条件下反应0.5~1h),未综合考虑多种人参皂苷酶复合物的协同作用,转化率低(人参皂苷rg3+rg5含量仅为万分之二左右;rg2+rg4含量仅为万分之一左右;rh1+rh4仅为万分之一左右;rh2+rh3仅为十万分之三左右),并且没有活性更高的皂苷元的生成。发明专利《一种红参加工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2755362a,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红参的加工方法。其工艺为:将鲜人参洗净后,蒸制4h后,再在70℃下烘干,然后在50℃下彻底烘干。这种通过蒸煮、加热的方式,虽然有少量稀有人参皂苷rg3生成,但其公开的数据显示仅有万分之三左右生成量;并且未见人参皂苷元的数据。发明专利《一种人参的蒸制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2389446a,康美新开河药业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其制备工艺为:在96~100℃、1.0mpa下恒温保持3.5~5h,然后停止汽蒸10~15min。接着耗时20~30min进行第一次放汽降温至80~85℃,然后耗时10~20min进行第二次放汽降温至50~55℃,然后将人参置于室温环境下冷却,最后晒干、干燥得蒸制人参。其优点是降低了产品的破损率,提高了成品率。但是,加工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有效成分的生成量。发明专利《一种增加红参中总皂苷、小极性皂苷和精氨酸双糖苷含量的炮制方法》(公开号:cn101537025a,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其制备工艺是,把鲜人参清洗后,在100~120℃范围内蒸制1.5~9小时,自然冷却至60℃后取出、放于烘箱内,50℃烘干4~5天,制得红参。该方法增加了小极性皂苷rk5、rg6、rk1、rh4、rg3等的含量,但是转化率有限,未见皂苷元含量报道。发明专利《注射用红参及其加工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3599151a,长白山皇封参业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其主要工艺为:在30~38℃下加热20~30分钟;再在100~110℃下,蒸汽蒸2~3小时;在20~40分内,降温至35~45℃;最后35~45℃干燥6~7天,得到注射用红参。该方案在人参蒸制之前采用加热步骤,防止了人参蒸制初期表面结露形成回流,提高了总皂苷含量。但是,未考虑有效成分的转化。发明专利《利用高温/高压来制备红参的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6262800a,韩国人朴锡夏)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其主要工艺为:当温度高于100℃时,启动加压装置、在5~10分钟内价压到0.5mpa~1.3mpa,蒸熟后,用热风干燥机以50~55℃的温度干燥至含水量14%,制得红参。在加压过程中,混入一定量的五味子、山楂、木瓜等。该方法提高了产品中rg3、rg5的含量,但未见人参皂苷元的报道。发明专利《一种红参的加工方法》(申请公布号102872177a,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其工艺为:把人参切片后,用0.5%的冰醋酸水溶液蒸制2~6h,再在30~50℃下烘4~8小时,制得红参。该方法提高了稀有人参皂苷rg3的含量,但是引入了有机酸、改变了红参的质地,特别是口感难以接受。并且,也未见人参皂苷元的数据。发明专利《一种红参饮片的炮制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6176855a,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红参饮片的炮制方法。其工艺为:在105~130℃饱和蒸汽下蒸制30~90分,并快速降至常压,抽真空至-0.1~-0.08mpa,干燥5~10小时,制得红参片。该工艺中,稀有皂苷rg3仅得到少量提高,并且未见人参皂苷元的报道。发明专利《一种西洋红参的加工工艺》(申请公布号:cn104771425a,山东大学)公开了一种西洋红参的制作方法。其加工工艺为:把人参在95~98℃蒸1.5~2小时;95~60℃保温1~1.5小时;取出,放置2.5~3小时;再在40~50下干燥12~24小时;室外日晒12~24h;得到西洋红参。该方法未考虑有效成分的含量。发明专利《一种西洋红参的加工工艺》(申请公布号:cn107007642a,长春中医药大学)公开了一种西洋红参的制作方法。其工艺为:在30~90分钟之内,升温至80~120℃;在80~120℃下蒸制2~6小时;取出,室温放置1小时;50~70℃干燥12~24小时;阴凉处晾晒6~12小时。该方法虽然极少量的生成了的稀有皂苷,但未见关于皂苷元的数据报道。综上所述,早期关于红参的报道大多围绕在如何改善感官特征,近年来有关于提高红参稀有皂苷含量的报道几乎全是集中在rg3、rg5、rk1等成分。而关于利用人参自身的协同酶系制备含有苷元的红参还未见报道。人参皂苷元作为人参皂苷最终的代谢产物,其活性远高于天然皂苷及其他低糖基的稀有皂苷。因此制作出富含皂苷元的高安全、高活性红参对人参行业具有重大意义。人参在生长过程中,为维持其生命活动,会产生其各种自身酶系;同时,由于人参外源菌、内生菌的生命作用,也会产生各种酶系。本团队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发现,人参中天然存在可以生物转化低活性皂苷为高活性皂苷元的中药苷酶复合物。而通过激活三种协同酶,并维持温度在相应酶的最适温度,即可以水解掉部分带有多糖基的ra1、ra2、ra3、rb1、rb2、rc、rd、re和rg1生成富含高活性稀有皂苷、特别是人参皂苷元含量高的红参制品。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有效成分群动态可控的高活性抗癌红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癌红参,该抗癌红参中稀有人参皂苷和皂苷元的摩尔数占该红参中总皂苷的摩尔数的70%以上,其中皂苷元的摩尔数占该红参中总皂苷摩尔数的20%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皂苷元包括20(s)-人参二醇苷元、20(r)-人参二醇苷元、20(21)-二烯参二醇苷元、20(22)-二烯参二醇苷元、20(s)-人参三醇苷元、20(r)-人参三醇苷元、20(21)-二烯参三醇苷元、20(22)-二烯参三醇苷元。上述皂苷元的结构式为:20(s)-人参二醇苷元:20(r)-人参二醇苷元:20(21)-二烯参二醇苷元:20(22)-二烯参二醇苷元:20(s)-人参三醇苷元:20(r)-人参三醇苷元:20(21)-二烯参三醇苷元:20(22)-二烯参三醇苷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抗癌红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将人参在水中清洗,去除杂质;(2)激活酶:在105℃~115℃的温度下,将清洗后的人参加热15~30分钟,通过部分破坏人参植株组织,使人参中天然存在的中药苷酶i、中药苷酶ii、中药苷酶iii充分裸露出来;通过部分破坏人参植株组织,使人参中天然存在的中药苷酶i、中药苷酶ii、中药苷酶iii复合物充分裸露出来,并与人参中自有的人参皂苷相接触,达到激活中药苷酶的目的;(3)酶解1:将加热后的人参自然冷却降温至50~55℃,并保温9~14分钟,使中药苷酶i与人参中自有的人参皂苷充分反应;(4)酶解2:迅速升温至60~65℃,并保温15~17分钟,使中药苷酶ii与人参中自有的人参皂苷充分反应;(5)酶解3:再升温至72~85℃,并保温16~19分钟,使中药苷酶iii与人参中自有的人参皂苷充分反应;(6)灭酶:迅速升温至121~150℃,处理30~60分钟,使中药苷酶复合物失活;(7)干燥:加热干燥、自然风干或减压干燥后,得到抗癌红参。具体地,3种中药苷酶协同酶的作用机理如下:优选地,所述人参包括人参属植物的未被加工的主根、侧根、须根中至少一种。具体地,如中国人参、西洋参、三七参、珠子参、竹节参、越南人参等人参属植物的鲜根及生晒根等未被加工的主根、侧根和须根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供抗癌红参在制备抗癌产品中的应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抗癌红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所述的抗癌红参,在不引入任何外来物质的前提下,通过激活人参中天然存在的3种中药苷酶,在此三种协同酶的作用下,并控制在不同条件下激活不同的催化反应,把低活性、难吸收的原人参皂苷rb、rc、rd、re、rf、rg1等转化为高活性稀有皂苷及皂苷元;此红参制品中,有效成分群动态可控,组分明确、含量确切,高活性稀有皂苷rk、rh、rg及皂苷元等占总皂苷的摩尔比70%以上;其中,人参中抗癌活性最强成分,即皂苷元占总皂苷摩尔比20%以上,比传统热解工艺红参提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此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参属其他植物,如三七参、西洋参、竹节参、珠子参、越南人参等的加工。本发明制得的抗癌红参抗癌效果显著,在制备抗癌药物中具有广阔的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抗癌红参的制品图。图2为天然人参、西洋参、三七参中的皂苷hplc检测图。图3为本发明中抗癌红参的皂苷hplc检测图。图4为抗癌红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抗癌红参及普通红参对sw48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抗癌红参及普通红参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图7为实施例1制备的抗癌红参及普通红参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图8为实施例1制备的抗癌红参及普通红参对hel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图9为抑制小鼠体内s-180肉瘤细胞对比结果图;图10为抑制小鼠体内lewis肺癌细胞对比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高活性抗癌红参的制备方法挑选无病变的新鲜人参1kg,在水中浸泡30min,洗净,放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温度在110℃,持续20min以激活人参中药苷酶,然后自然冷却降温至50℃,并保温10分钟,使中药苷酶i与原人参皂苷充分反应;再迅速升温至65℃,并保温15分钟,使中药苷酶ii与人参皂苷充分反应;再升温至80℃,并保温18分钟,使中药苷酶iii与人参皂苷充分反应;然后迅速升温至145℃,处理45分钟,使中药苷酶失活。最后于60℃干燥至水分10%以下即为成品高活性抗癌红参。成品如图1所示。试验例1:总皂苷含量的测定使用《韩国健康机能食品公典(2004)》中载明的水饱和正丁醇提取方法测定红参中的总皂苷含量。具体如下:把实施例1中的红参粉碎成100目的粉末,精密称取样品约5g,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50ml水饱和正丁醇,在70~80℃水浴回流提取1h,冷却后过滤,收集滤液,对残留物进行以上操作重复2次,滤纸用10ml水饱和正丁醇洗涤,合并滤液。滤液移到250ml分液漏斗中加50ml蒸馏水充分振荡,待明显分层。已分层的水饱和正丁醇放入已恒重的蒸馏烧瓶中,在水浴中减压回收正丁醇。残留物中加50ml乙醚,在36℃水浴中回流30分钟脱脂,除掉乙醚。上述蒸馏烧瓶移至干燥箱(105℃)中恒重为止,干燥30min,把蒸馏烧瓶移至干燥器中放置30min后称量,增重既是人参总皂苷的重量。经检测,红参中总皂苷含量为6.5%,符合药典规定。试验例2:有效成分群的组分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皂苷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如下:色谱仪,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waters2996光电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及empower色谱工作站;色谱柱:华谱unitaryc18柱(5μm,);流动相:乙腈(a)-水(b)。进样量:10μl;柱温:35℃;体积比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精确称取试验例1中所获得的皂苷样品4mg,溶于1ml的色谱甲醇中,浓度为4mg/ml;检测程序为:乙腈(a)-水(b):0-5min,20%a-40%a等度;5-10min,40%a-60%a线性梯度,10-70min,60%a-100%a线性梯度。检测图谱如图2所示,峰面积代表的组分含量如下表所示: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用本方法制备的稀有人参皂苷rh1、rg4、rg6、rk3、rh4、rg3、rk1、rg5、rk2、rh3和苷元等稀有皂苷占总皂苷的82.34%,其中63-67min附近出峰的皂苷元占23.48%。与之前报道的高活性红参相比[《高活性红参的制作方法》(公开号:cn1846720a)稀有人参皂苷含量31.9%],稀有皂苷含量达到其两倍以上,且含有该专利中不含有的苷元。实施例2:抗癌西洋红参的制备方法挑选无病变的新鲜西洋参1kg,在水中浸泡10min,洗净,放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温度在105℃,持续28min以激活人参中药苷酶,然后自然冷却降温至55℃,并保温9分钟,使中药苷酶i与原人参皂苷充分反应;再迅速升温至60℃,并保温17分钟,使中药苷酶ii与人参皂苷充分反应;再升温至73℃,并保温17分钟,使中药苷酶iii与人参皂苷充分反应;然后迅速升温至150℃,处理30分钟,使中药苷酶失活。最后于60℃干燥至水分10%以下即为成品高活性抗癌西洋红参。试验例3: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提取上述的抗癌红参中的皂苷:取10g干燥好的红参,粉碎,在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6h,合并四次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皂苷,用水全部溶解,用石油醚对皂苷水溶液进行脱脂,进行三次,脱脂后的水溶液上ab-8大孔吸附树脂柱,直至皂苷被全部吸附,用水吸去糖类等水溶性杂质,然后用95%乙醇充分洗脱皂苷,干燥之后得426.3mg皂苷。即,用西洋参制成的西洋红参中总皂苷含量为4.26%。试验例4:有效成分群的组分检测为了对比说明中药苷酶复合物对有效成分群的催化作用,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鲜人参、鲜三七、鲜西洋参的皂苷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测谱图如图4所示。人参根皂苷含量4%,主要rb1、rb2、rc、rd、re、rg1,特征皂苷rf含总皂苷5~8%,微量含r1;西洋参根皂苷含量4~5%,主要rb1、re、rc、rd、rg1,其中re、rb1含量占总皂苷的40~50%,不含有r1、rf;三七参根皂苷含量10%左右,主要rg1、rb1、r1、占总皂苷的80%,r1占9~10%。以上3种人参属植物中均未检测出稀有人参皂苷。用试验例2的方法,检测试验例3中所获得的西洋红参皂苷,结果显示用本方法制备的红参中稀有人参皂苷rh1、rg4、rg6、rk3、rh4、rg3、rk1、rg5、rk2、rh3和苷元等占总皂苷的80%以上,其中皂苷元占总皂苷的20%以上。实施例3:抗癌三七红参的制备方法挑选无病变的新鲜三七参1kg,在水中浸泡18min,洗净,放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温度在115℃,持续15min以激活人参中药苷酶;然后自然冷却降温至50℃,并保温14分钟,使中药苷酶i与原人参皂苷充分反应;再迅速升温至65℃,并保温15分钟,使中药苷酶ii与人参皂苷充分反应;再升温至85℃,并保温16分钟,使中药苷酶iii与人参皂苷充分反应;然后迅速升温至121℃,处理60分钟,使中药苷酶失活。最后于60℃干燥至水分10%以下即为成品高活性抗癌三七红参。用实施例1中的相关检测方法分析组分含量,三七红参中总皂苷含量为10.6%,其中所含有的稀有皂苷rh1、rg4、rg6、rk3、rh4、rg3、rk1、rg5、rk2、rh3和苷元等高活性皂苷占总皂苷含量的80%以上,皂苷元占总皂苷的20%以上。实施例4:抗癌红参的体外抗肿瘤功效该高活性抗癌红参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通过以下实验说明。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备抗癌红参。将高活性抗癌红参按照试验例1的方法进行提取并纯化,皂苷用于抗肿瘤实验。按同样的方法提取市面上采购的普通红参的总皂苷作为对比,实验方案如下:使用的肿瘤细胞为直肠癌细胞sw480、人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系hepg2和宫颈癌细胞系hela。每种细胞包括以下五组培养实验:(1)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液;(2)dmso对照组:dmso和细胞培养液;(3)抗癌红参组:培养液中含有2、20、50、100、200μg/l的提取物浓度;(4)普通红参组:培养液中含有2、20、50、100、200μg/l的提取物浓度;(5)阳性组:5-氟尿嘧啶(10μg/l)。实验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0.5%的胰酶消化,反应结束时加入少量血清终止反应,然后于800r/min离心8min,除去上清液,将细胞沉淀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7×104个/ml,然后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以消除边缘效应。培养24h后,加入红参提取物的dmso溶液(每组浓度加入的体积为1μl),使红参提取物的浓度为2、20、50、100、200μg/l。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48h之后,每孔加入15μl的5mg/mldtt的pbs溶液,继续培养5h后终止培养。小心除去孔内培养液,加入150μl的dmso并振荡,蓝色甲瓒晶体充分溶解后,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在570nm的吸光值。平行进行3组实验。最后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存活率%=样品a值/对照细胞a值×100%。实验结果如表1~4和图5~8所示:表1对sw480细胞的影响表2对mcf-7细胞的影响表3对hepg2细胞的影响表4对hela细胞的影响从1~4和图5~8中可以看出,此抗癌红参对直肠癌细胞sw480、人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系hepg2和宫颈癌细胞系hela等四种癌细胞均有非常明显的细胞毒性,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且对几种癌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传统红参。对各种癌细胞的作用结果见图4。实施例5:抗癌西洋红参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检测该方法制备的高活性抗癌西洋红参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选取s-180肉瘤细胞,该细胞系保持了肉瘤的肿瘤原性,是常用的用于研究肿瘤发生的细胞。实验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动物:s-180肉瘤细胞肿瘤传代4周大雄性昆明种小鼠,在22℃、55-65%的湿度等相同条件下饲养,每日光照12h。实验药品:实施例1中提取的抗癌西洋红参总皂苷,普通西洋参总皂苷,环磷酰胺。将三种药品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5mg/ml、2.5mg/ml和1mg/ml的溶液。实验方法:实验分4组:1)荷瘤对照组(蒸馏水);2)西洋参组(50mg/kg);3)抗癌西洋红参组(50mg/kg);4)环磷酰胺(20mg/kg)。挑选肿瘤生长良好、腹部膨胀的肿瘤移植小鼠,用无菌采血器抽取小鼠的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4倍制成癌细胞悬液,对每只实验小鼠进行腋皮下接种,每只0.2ml。将接种后的小鼠分成4组,从接种第二天开始对每组进行给药,每日1次,给药10天,然后处死小鼠,称重,并对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荷瘤对照组瘤重-实验组瘤重)/荷瘤对照组瘤重]×100%。结果如下表和图9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与荷瘤对照组比较,普通西洋参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抗癌西洋红参提取物与西药环磷酰胺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本发明抗癌西洋红参的提取物明显高于普通红参,接近西药水平,说明本发明制成的抗癌西洋红参对抑制肉瘤细胞有很强的效果。实施例6:抗癌三七红参对肺癌的抑制作用以三七参为原料制备抗癌红参,并检验其抗肺癌作用。此例抗癌实验选择恶性程度较高的lewis肺癌瘤株。提取并纯化抗癌三七红参的总皂苷,用于小鼠的抗肿瘤实验。实验动物:雄性5周龄的c57bl/6小鼠,于22℃饲养,每天光照12h,相对湿度60%-70%。实验材料:抗癌三七红参提取物,普通三七参提取物,环磷酰胺,lewis肺癌瘤株,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冰醋酸2ml,蒸馏水98ml,0.5%龙胆紫3滴);10%中性缓冲福马林固定液(磷酸二氢钠4.0g,磷酸氢二钠6.5g,37%的甲醛100ml,蒸馏水900ml)。试验方法:选取肿瘤生长良好的荷瘤小鼠,脱臼处死,酒精浸泡皮肤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剥离肿瘤,选取品质好的肿瘤组织,制备肿瘤细胞悬液,对每只实验小鼠进行腋皮下接种,每只0.2ml。将接种后的小鼠分成4组,从接种第二天开始对每组进行给药,每日1次,给药15天,停药24小时后,眼球采全血,然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荷瘤对照组瘤重-实验组瘤重)/荷瘤对照组瘤重]×100%。);计算胸腺系数(胸腺重/体重);取10μl全血,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对全血稀释100倍,然后进行白细胞计数。实验分5组:1)空白对照组;2)荷瘤对照组(蒸馏水);3)普通三七参组(50mg/kg);4)抗癌三七红参组(50mg/kg);5)环磷酰胺(20mg/kg)。饲养15天后,对胸腺系数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见下表:由结果可知,环磷酰胺对胸腺系数和白细胞数量有明显影响,说明其对机体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而抗癌三七红参和普通三七参的毒副作用很小,抗癌三七红参要优于普通三七参。对肿瘤的抑制率见下表和图10:组瘤重(g)抑瘤率(%)p值(<)荷瘤对照1.46±0.42--三七参1.24±0.3715.1%0.05抗癌三七红参0.79±0.3445.9%0.01环磷酰胺0.75±0.4148.6%0.01由结果可知,在小鼠体内,抗癌三七红参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普通三七参的水平,接近于西药环磷酰胺,但是其毒副作用远低于环磷酰胺,说明本发明的抗癌三七红参具有明显的抗癌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