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7560发布日期:2018-10-19 19:1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腔内缝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腹部及胸部外科大部分手术均可实现腔镜下完成,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目前腔镜手术存在的主要难点仍然是内镜下的重建操作,如胆道重建、肠道重建、泌尿系统重建等等,而重建手术中重点是缝合、打结,目前常规腹腔镜手术均采用带线针缝合后打结、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管型吻合器完成,采用带线针缝合重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但需要丰富的腔镜手术操作经验及技巧,其操作精细、应用广泛,但存在难度大、耗时长、可靠性低、学习曲线长等缺点。随着腔内切割闭合器及吻合器的发展,在胃肠道吻合手术中得到全面推广,但现有的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的闭合钉为成排排列,只能整体激发,无法实现精细的单针吻合,因闭合器部件较大,主要用于肠道的吻合重建中,而对于胆道、泌尿系统等精细操作中应用较为困难。同时,在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时需对肠壁切开将闭合器伸入肠腔,吻合后同样需要对肠壁切口进行缝合处理;而管型吻合器手柄粗大,无法实现完全腔镜下吻合,目前主要应用于腔镜的辅助器械或开放手术。

因此,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腔内缝合器,既能达到带线针手工缝合的精细化操作标准,弥补切割闭合器使用盲区,同时实现单针缝合的标准化操作,操作时不受个人经验的因素影响,缩短操作者的学习曲线及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的稳定性及手术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的杆体1上设有夹钳通道2和装钉通道3,所述的夹钳通道2内设有外露于杆体1并能夹持组织100的夹钳4,所述的装钉通道3内装设有多个能够向前依次运动的缝合钉5,所述的装钉通道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通的推钉通道6和上钉通道7,所述的上钉通道7内设有能将装钉通道3内的缝合钉5推送到推钉通道6内的推送部件8,所述的夹钳4钳口位于推钉通道6前端,所述的推钉通道6内设有能将推送部件8推送过来的缝合钉5推入到闭合的夹钳4内,从而使缝合钉5刺入组织100并缝合组织100的推板9。

如上所述的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4包括上钳41和与上钳41铰接的下钳42,所述的上钳41上铰接有上连杆43,所述的下钳42上铰接有下连杆44,所述的上连杆43与下连杆44铰接而与上钳41和下钳42构成四连杆机构,并且上连杆43与下连杆43相铰接位置还连接有能推拉二者而使夹钳4钳口张开或闭合的拉杆45。

如上所述的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1上设有固定手柄10和能相对固定手柄10转动的活动手柄11,所述的拉杆45上设有凸出的凸出柱12,所述的活动手柄11上设有供凸出柱12插入并在活动手柄11转动时槽壁能推动凸出柱12带着拉杆45在夹钳通道2内滑行的直线槽13,所述的直线槽13的端部还连接有与其相连并能供凸出柱12在内相对滑行的弧形槽14。

如上所述的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送部件8包括能在上钉通道7内横向运动而推动缝合钉5的推送块81,所述的推送块81上设有倾斜的斜面82,所述的上钉通道7内还设有能在其内纵向运动并通过推动所述的斜面82而使推送块81横向运动的推杆83,所述的杆体1与推送块81之间还设有能使推送块81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84。

如上所述的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手柄10上设有第一竖向槽15,所述的推杆83上设有与其垂直并插入到第一竖向槽15内的推杆竖向段85,所述的活动手柄11上设有在凸出柱12进入到弧形槽14内后才与推杆竖向段85触碰、并在活动手柄11继续转动时推动推杆83在上钉通道7内运动的第一推动柱16,所述的固定手柄10内还设有能使推杆竖向段85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7。

如上所述的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手柄10上设有中部与其铰接的扳动手柄18,所述的扳动手柄18上端与推杆83铰接,并且在扳动手柄18转动时所述的扳动手柄18上端驱动推杆83在上钉通道7内运动,所述的扳动手柄18与固定手柄10之间还设有推动扳动手柄18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19。

如上所述的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手柄10上设有第二竖向槽20,所述的推板9上设有与其垂直并插入到第二竖向槽20内的推板竖向段21,所述的活动手柄11上设有在推杆83将缝合钉5推送到推钉通道6内后才与推板竖向段21触碰、并在活动手柄11继续转动时推动推板9在推钉通道6内运动的第二推动柱22,所述的固定手柄10内还设有能使推板竖向段21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23。

如上所述的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钉通道3内设有能使缝合钉5依次向前运动的顶钉板24,所述的装钉通道3内设有能推动顶钉板24运动而顶钉的顶钉弹簧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在手术使用时,首先通过夹钳夹持住组织,然后上钉通道内的推送部件就将装钉通道3最前端的一个缝合钉垂直推送到推钉通道的前端,接着推钉通道内的推板就向前推动缝合钉,缝合钉的两个脚就触碰夹钳的钳口,在推板继续向前顶压的过程中,缝合钉的两个脚就变形而刺入到组织内,并将钳夹的两层组织缝合到一起,类似订书机订纸张的过程。当推板向前推缝合钉的时候,推送部件回位,装钉通道内的缝合钉又向前运动到装钉通道的前端并与推送部件对应,为下一次上钉到推动通道做好准备。这样通过不断地夹持、上钉和推钉动作,就能通过多个缝合钉将组织缝合在一起,提高手术效率,同时每针均为标准化操作,确保缝合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件的剖视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的夹钳夹持组织时的部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在上钉时的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在推钉时的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将组织缝合时的部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活动手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部件的剖视图之二;

图11是本发明采用另外一种推送缝合钉结构方式时的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缝合器,包括杆体1,所述的杆体1上设有夹钳通道2和装钉通道3,所述的夹钳通道2内设有外露于杆体1并能夹持组织100的夹钳4,所述的装钉通道3内装设有多个能够向前依次运动的缝合钉5,所述的装钉通道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通的推钉通道6和上钉通道7,所述的上钉通道7内设有能将装钉通道3内的缝合钉5推送到推钉通道6内的推送部件8,所述的夹钳4钳口位于推钉通道6前端,所述的推钉通道6内设有能将推送部件8推送过来的缝合钉5推入到闭合的夹钳4内,从而使缝合钉5刺入组织100并缝合组织100的推板9。在手术时,首先通过夹钳4夹持住组织100,然后上钉通道7内的推送部件8就将装钉通道3最前端的一个缝合钉5推送到推钉通道6的前端,接着推钉通道6内的推板9就向前推动缝合钉5,缝合钉5的两个脚就触碰夹钳4的钳口,在推板9继续向前顶压的过程中,缝合钉5的两个脚就变形而向内侧刺入到组织100内,并将两层组织缝合到一起,类似订书机订纸张的过程。当推板9向前推缝合钉5的时候,推送部件8回位,装钉通道3内的缝合钉5又向前运动到装钉通道3的前端,为下一次缝合组织做好准备。这样通过不断地夹持、上钉和推钉动作,就能通过多个缝合钉5将组织缝合在一起,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成功率。

如图2所示,所述的夹钳4包括上钳41和与上钳41铰接的下钳42,所述的上钳41上铰接有上连杆43,所述的下钳42上铰接有下连杆44,所述的上连杆43与下连杆44铰接而与上钳41和下钳42构成四连杆机构,并且上连杆43与下连杆43相铰接位置还连接有能推拉二者而使夹钳4钳口张开或闭合的拉杆45。通过推拉拉杆45就能实现上钳41和下钳42的张开或闭合,设计非常的巧妙,动作起来灵活。

如图3所示,所述的推送部件8包括能在上钉通道7内横向运动而推动缝合钉5的推送块81,所述的推送块81上设有倾斜的斜面82,所述的上钉通道7内还设有能在其内纵向运动并通过推动所述的斜面82而使推送块81横向运动的推杆83,所述的杆体1与推送块81之间还设有能使推送块81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84。当推杆83在上钉通道7内向前运动时,推杆83就向前顶推送块81上的斜面82,使得推送块81横向运动,推送块81横向运动时就将装钉通道3前端的一个缝合钉5顶到推钉通道6内的推板9的前方,使得在推板9向前运动时就能将缝合钉5顶到夹钳4内并刺入组织。整个结构设计简单而巧妙。

如图2、图6和图9所示,所述的杆体1上设有固定手柄10和能相对固定手柄10转动的活动手柄11,所述的拉杆45上设有凸出的凸出柱12,所述的活动手柄11上设有供凸出柱12插入并在活动手柄11转动时槽壁能推动凸出柱12带着拉杆45在夹钳通道2内滑行的直线槽13,所述的直线槽13的端部还连接有与其相连并能供凸出柱12在内相对滑行的弧形槽14。因此,当活动手柄11转动时,直线槽13的槽壁与拉杆45上的凸出柱12触碰,直线槽13的槽壁就推动凸出柱12向后运动,从而通过凸出柱12带着拉杆45运动,拉杆45运动时就使得上钳41与下钳42相对转动而夹持住组织100。当活动手柄11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凸出柱12到达直线槽13与弧形槽14相接位置,由于沿弧形槽14起始端至终止端方向,弧形槽14至活动手柄13转动轴心的距离保持不变,所以当活动手柄13继续转动时凸出柱12就停留在原处,弧形槽14相对凸出柱12动作,此时弧形槽14的槽壁就不再推着凸出柱12动作,拉杆45也不再运动,使得夹钳4对组织保持夹持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固定手柄10上设有第一竖向槽15,所述的推杆83上设有与其垂直并插入到第一竖向槽15内的推杆竖向段85,所述的活动手柄11上设有在凸出柱12进入到弧形槽14内后才与推杆竖向段85触碰、并在活动手柄11继续转动时推动推杆83在上钉通道7内运动的第一推动柱16,所述的固定手柄10内还设有能使推杆竖向段85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7。当活动手柄11转动并且凸出柱12在直线槽13内运动时,此过程是夹钳4夹持组织100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活动手柄11上的第一推动柱16不能触碰到推杆竖向段85,此时推杆83就保持不动。当凸出柱12进入到弧形槽14内后,继续转动活动手柄11,此时拉杆45就保持不动,第一推动柱16就推动推杆竖向段85,推杆83就推动推送块81,从而使推送块81将推送一个缝合钉5到推钉通道6内并位于推板9前面。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固定手柄10上设有第二竖向槽20,所述的推板9上设有与其垂直并插入到第二竖向槽20内的推板竖向段21,所述的活动手柄11上设有在推杆83将缝合钉5推送到推钉通道6内后才与推板竖向段21触碰、并在活动手柄11继续转动时推动推板9在推钉通道6内运动的第二推动柱22,所述的固定手柄10内还设有能使推板竖向段21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23。当活动手柄11转动并且第一推动柱16推动推杆竖向段85动作时,此过程是推杆83通过推送块81推动缝合钉5到推钉通道6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活动手柄11上的第二推动柱22不能触碰到推板竖向段21,此时推板9不动。当缝合钉5被推送块81推到推钉通道6内时,第一推动柱16到达与活动手柄11转动轴心最远的位置,此时继续转动活动手柄11时,第一推动柱16将不再能推动推杆竖向段85动作。此时第二推动柱22触碰到推板竖向段21,并在推动推板竖向段21的过程中使推板9向前运动,推板9向前运动就将缝合钉5顶到夹钳4内,并使缝合钉5的两支脚变形而刺入到组织内缝合组织。所以,当活动手柄11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三个动作,首先活动手柄11转动一定角度时实现夹钳4夹紧组织的动作,接着活动手柄11继续转动一定角度时实现缝合钉5被推入推钉通道6的动作,再接着活动手柄11继续转动一定角度时实现推板9推动缝合钉5缝合组织的动作。所以一次转动活动手柄11就实现组织的一次缝合,操作非常的简单快捷。当缝合钉5刺入组织并缝合以后,活动手柄11回转复位,推板9、推杆83均复位,装钉通道3内的缝合钉5又向前运动。接着移动杆体1到组织的另外一个位置,并重复相同的动作而刺入缝合钉5。以此类推,就可以在组织上钉上一排缝合钉5,使组织得以完全缝合。

如图10所示,所述的装钉通道3内设有能使缝合钉5依次向前运动的顶钉板24,所述的装钉通道3内设有能推动顶钉板24运动而顶钉的顶钉弹簧25。当装钉通道3内装满缝合钉5时,顶钉弹簧25是压缩的,当装钉通道3内的缝合钉5每进入一个到推钉通道6内时,顶钉弹簧25就伸长一定,并通过顶钉板24使得缝合钉5向前运动到推送块81的位置,为下一次上钉做好准备。

当然,本发明推送缝合钉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结构方式,如图11所示,所述的固定手柄10上设有中部与其铰接的扳动手柄18,所述的扳动手柄18上端与推杆83铰接,并且在扳动手柄18转动时所述的扳动手柄18上端驱动推杆83在上钉通道7内运动,所述的扳动手柄18与固定手柄10之间还设有推动扳动手柄18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19。在实际手术操作时,拇指和无名指可以操作固定手柄10和活动手柄11,而食指就可以操作扳动手柄18,通过扣动扳动手柄18使得推杆83动作而上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