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家蚕白僵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9312发布日期:2018-11-07 09:3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养蚕防病领域,特别关于一种防治家蚕白僵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家蚕白僵病是真菌寄生性蚕病,由白僵菌经皮侵入蚕体而引起发病。

家蚕白僵病发病面积广,全年各蚕期都可发病尤其是夏秋蚕期在全国各蚕区普遍发生,发生面达80%以上。

家蚕白僵病发病非常容易扩散,各龄期如有白僵病发生,如不防治,3-5天即可造成扩散蔓延,5龄期发病最为严重,发病严重的占60%以上,甚至绝收。

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影响了蚕茧产量、质量。现今,尽管养蚕生产上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综合防治措施,但仍经常大量发生传染性家蚕白僵病发生,导致蚕茧产量下降,影响蚕茧生产的稳定性。因此养蚕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增加蚕茧产量预防家蚕白僵病发生的养蚕消毒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家蚕白僵病的方法。减少家蚕白僵病发生率,从而提高养蚕的蚕茧产量和消毒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1龄~3龄蚕期中,起蚕即用1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盛食期每隔1天用2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

4龄~5龄蚕期中,起蚕即用2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盛食期每隔1天用3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

在3龄第一天、4龄第一天、5龄第一天、5龄第三天将硫磺放铁锅或陶瓷杯等无毒容器内,放于炉灶上加热气化使其发烟,同时关闭门窗密闭。其药量为20g/㎡,在大量发烟后30-40分钟后,移除硫磺,可打开门窗换气,散尽烟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漂白粉和熟石灰粉混合撒布、硫磺熏烟,安全、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防治家蚕白僵病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1龄~3龄蚕期中,起蚕即用1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盛食期每隔1天用2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

4龄~5龄蚕期中,起蚕即用2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盛食期每隔1天用3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撒布。

在3龄第一天、4龄第一天、5龄第一天、5龄第三天将硫磺放铁锅或陶瓷杯等无毒容器内,放于炉灶上加热气化使其发烟,同时关闭门窗密闭。其药量为20g/㎡,在大量发烟后30-40分钟后,移除硫磺,可打开门窗换气,散尽烟雾。

实施例1提高蚕茧产量,降低发病率。

药物组家蚕:皓月×菁松家蚕4张种,按照本发明防治方法正常饲养至5龄。

对照组家蚕:皓月×菁松家蚕4张种,按传统消毒正常饲养至5龄。

统计各组的蚕茧产量,并抽样调查白僵病发病率。

药物组家蚕与对照组家蚕饲养性状调查结果。

药物组家蚕与家蚕饲养性状调查结果说明,药物组比对照组白僵病发病率低至80%,张种蚕茧产量提高11.0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防治家蚕白僵病的方法,采用1~3份漂白粉和10份熟石灰粉混合,在1龄~5龄蚕期中撒布。在3龄第一天、4龄第一天、5龄第一天、5龄第三天用20g/㎡硫磺熏烟。本发明可显著降低家蚕白僵病的发病,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提高养蚕的安全性,增加蚕茧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郑蜀云;胡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蜀云
技术研发日:2018.06.13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