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864发布日期:2018-12-01 00:40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伤口护理理论的发展,对伤口护理敷料的要求日益提高,医用敷料在伤口护理应用中不仅要覆盖伤口,还要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营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微环境。传统的敷料如纱布和海绵材料只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敷料与创面易粘连,伤口表面易滋生细菌,对伤口愈合无促进作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证实创面在湿润的环境能促进伤口的愈合,伤口愈合的理念由干性愈合向湿性愈合转化,伤口护理敷料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医用湿性敷料逐渐取代传统的干性敷料。

目前的湿性敷料主要有水胶体敷料和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是有亲水性高分子颗粒材料,水胶体为不定形胶体样物质,需要和橡胶粘性物质等混合加工成敷料,水溶性高分子颗粒容易粘附在创面上不能完整去除。水凝胶也包括不定形和定形的水凝胶,不定形水凝胶涂布到创伤表面,存在水分挥发和创面粘连不易去除的问题。定形的水凝胶采用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醇水凝胶,均为合成材料制备具有潜在的毒性。

目前采用海藻酸钠或果胶这类材料加工技术主要是先加工成纤维,然后采用无纺布的工业加工技术制备成纺织品,为干性敷料,需要从创面吸收体液后成胶体状,对于干燥的创面这种海绵敷料不适用。从加工技术上来看,由于海藻酸钠或果胶溶液和钙离子接触迅速交联,目前还没有制备海藻酸钠或果胶水凝胶膜片状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在保护和促进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将海藻酸盐和/或果胶用溶剂溶解后形成溶液,将溶液导入到模具中冷冻成型,之后放入到交联剂溶液交联,得到膜片状医用凝胶。

本发明采用科学的原理,将海藻酸钠或果胶溶液冷冻成冰块,再通过冰块缓慢溶解低温交联,制备成膜片状水凝胶敷料。

海藻酸盐水凝胶或果胶水凝胶,包括海藻酸盐或果胶和交联剂,海藻酸盐或果胶溶液冷冻后产生冰晶,然后在交联剂溶液中,交联物质扩散到缓慢溶解的海藻酸盐或果胶冰块中,在低温条件下发生交联作用成水凝胶。

该材料无细胞毒性、无致敏作用、无刺激性、无全身毒性,无遗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可用于临床创面的保护促进创面的愈合。

在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钾和/或海藻酸铵,所述的果胶为低甲氧基果胶和/或高甲氧基果胶,所述的交联剂为氯化钙和/或氯化锌,所述的溶剂为水或乙醇水溶液。

在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海藻酸盐和/或果胶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5-5wt%,所述的交联剂溶液浓度为1.5-5wt%。

在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海藻酸盐和/或果胶溶液的浓度为2wt%,所述的交联剂溶液浓度为2wt%,所述的溶剂为水或乙醇水溶液。

在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为75%乙醇水溶液。

在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海藻酸盐和/或果胶溶液在-5℃到-90℃之间冷冻呈冰块,再放入到0℃-10℃的交联剂溶液中浸泡交联。

在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海藻酸盐和/或果胶溶液中还加入有氯化钠、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交联时间为12-24hr。

一种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在保护和促进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一种根据上述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具有促进创面湿性愈合作用的膜片状医用凝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海藻酸钠或果胶溶液,倒入预先制定的模具中冷冻,然后将冷冻成型的冰块在加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低温交联,制成海藻酸盐或果胶膜片状水凝胶敷料。该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具有创面保湿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用于临床创面的保护和促进创面的愈合。另外在水凝胶的制备中还可以加入氯化钠、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等药物,向创面提供营养,进一步促进创面组织的再生和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2.5克海藻酸钠在100ml水中搅拌均匀后形成溶液,加入到模具中,低温-5℃冷冻成冰块,然后放入到2%的氯化钙溶液中在4℃下交联12小时形成水凝胶。

在本实施例中,模具可以用塑料或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可以制成方格状,或者圆形,方便溶液倒入并结冰,模具中的冰块浸泡到交联剂溶液也即氯化钙溶液中,开始交联反应,并形成水凝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模具的形状、大小并不限定,可以根据需要得到的水凝胶的大小来制作。比如做成顶部敞口的矩形柱,或者顶部敞口的圆柱或者椭圆柱均可。

2%的氯化钙溶液是用2g氯化钙加98g水溶解成质量浓度为2%的氯化钙溶液。以下实施例若无特殊说明,交联剂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实施例2

1克海藻酸钠、1克低甲氧基果胶和1克高甲氧基果胶在100ml水中搅拌均匀形成溶液,加入到模具中,低温-90℃冷冻成冰块,然后在1.5wt%的氯化钙溶液中6℃交联14小时形成水凝胶。

实施例3

1.5克海藻酸钠和0.5克果胶在水溶液100ml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模具中,低温-20℃冷冻成冰块,然后在投入到5%的氯化钙溶液中0℃浸泡,交联24小时形成水凝胶。

实施例4

1.5克海藻酸钾在水溶液100ml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模具中,低温-10℃冷冻成冰块,然后在2%的氯化锌+1%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在4℃交联形成水凝胶。

实施例5

5克海藻酸铵在水溶液100ml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模具中,低温-30℃冷冻成冰块,然后在2%的氯化钙乙醇水溶液10℃中交联形成水凝胶。

在本实施例中,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75v/v%,也即用75ml乙醇加25ml水混合成乙醇水溶液。

实施例6

1.5克海藻酸钾和1g海藻酸钠在30v/v%的乙醇水溶液搅拌溶解呈溶液,再分别加入0.1g氯化钠、0.1g葡萄糖、0.05g氨基酸、0.05g维生素、0.01g生长因子加入到模具中,低温-10℃冷冻成冰块,然后在4wt%的氯化锌溶液中在4℃交联形成水凝胶。

在本实施例中,氨基酸可以在人体所需的18种必需氨基酸中选择,也可以选择其他水溶性氨基酸,维生素可以选择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可以选择肽激素、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血小板来源增殖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以及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omatostatin=srih)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的效果评价,详见下表1。

1)强度:将实施例中的样品制备成50mm×12.5mm的样品,采用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强度测定。

2)含水率:将实施例中的样品制成1cm×1cm,称量后放在干燥箱中至恒重,计算含水率。

3)皮内反应性:按照gb/t16886.10的方法将样品的浸提液注射0.2ml于皮肤,注射后2小时、24小时和72小时观察水肿及红肿情况,刺激反应在0-1级。

4)细胞毒性:将样品按gb/t16886.5中规定的细胞毒性试验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均在0-1级范围内。

5)致敏试验:将样品按gb/t16886.1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皮肤致敏试验,均未观察到致敏作用。

6)遗传毒性:将样品按gb/t16886.3中规定进行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均未观察到遗传毒性作用。

表1实施例1-6效果评价

上述数据表明,根据本发明专利制造的海藻酸盐水凝胶或果胶水凝胶,无细胞毒性,无全身急性毒性,无刺激作用,无遗传毒性,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创面保护和促进创面愈合,并且经灭菌后便于使用,满足了临床使用的各项要求。

应用例1

选择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富林蜜组和实施例1组,将大鼠在室温下饲养1周,剪去大鼠后背长毛,用刀片在背部造开放圆形创口,每只大鼠造4个创口,大鼠颈部实用胶带固定,防止其舔舐药物。

模型组不给药,富林蜜组及实施例1组分别给予富林蜜和实施例1的凝胶涂抹上口,一次一天,连续给药21天,期间大鼠自由采食、饮水。富林蜜为比利时flenpharman.v.公司出品。

创口愈合情况:观察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包括结痂、脱痂、愈合时间及肉眼观伤口恢复情况。

创口愈合率: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天,每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采用透明膜描记称量法,利用描绘创面的透明硫酸纸的质量与面积比例换算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表2为3组大鼠创口愈合情况比较,表3为3组大鼠创口愈合率比较。

表23组大鼠创口愈合情况比较

表33组大鼠创口愈合率比较

n为大鼠数量,由表2和表3可知,实施例1的凝胶相对于模型组,在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上均有显著提高,相对于富林蜜组略有提高。

应用例2

选择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实施例组1、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和实施例6组,将大鼠在室温下饲养1周,剪去大鼠后背长毛,用刀片在背部造开放圆形创口,每只大鼠造4个创口,大鼠颈部实用胶带固定,防止其舔舐药物。

实施例1-6组分别给予实施例1-6的凝胶涂抹上口,一次一天,连续给药21天,期间大鼠自由采食、饮水。

创口愈合情况:观察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包括结痂、脱痂、愈合时间及肉眼观伤口恢复情况。

创口愈合率: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天,每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采用透明膜描记称量法,利用描绘创面的透明硫酸纸的质量与面积比例换算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表4为6组大鼠创口愈合情况比较,表5为6组大鼠创口愈合率比较。

表46组大鼠创口愈合情况比较

表56组大鼠创口愈合率比较

由表4和表5可见,实施例1-6的凝胶在创口愈合情况和愈合率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