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1987发布日期:2018-10-12 20: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射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肿瘤定位到放射治疗的速度和精度,放射治疗设备通常将放疗部与成像部进行简单组合,患者不需要由具有成像部的成像室移位至具有放疗部的治疗室就可以进行放射治疗,其放射治疗流程如下:

首先,通过移动治疗床的位置将患者送入成像部进行成像,再根据成像中肿瘤的大小、形状、周围组织等制定治疗计划,接下来,通过移动治疗床将患者送入放疗部,并对治疗床进行定位,以使肿瘤位置与治疗计划中的肿瘤位置一致,最后,对患者肿瘤进行放射治疗。

然而,上述放射治疗设备在对患者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需要对治疗床重新定位,这样会存在治疗床的定位误差,影响放射治疗的精度;另外,放射治疗设备中的成像部和放疗装置不能同时工作,不能实时地对患者特别是正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患者进行图像引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度,并可以实时对患者进行图像引导。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放疗部,用于向患者的待治疗区域发出治疗束,其中,所述患者的待治疗区域位于所述放疗部外侧;成像部,与所述放疗部相邻设置,用于向所述患者的待治疗区域发出成像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疗部包括第一放疗部和第二放疗部,其中,所述成像部位于所述第一放疗部和所述第二放疗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疗部包括:放射源,所述放射源发出的治疗束聚焦于所述放疗部外侧的交点处,并且所述交点与所述成像部的成像中心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放射源回收部,用于在所述放射治疗设备不工作时,将所述放射源回收保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疗部包括:依次罩合的屏蔽体、载源体和准直体,其中,所述放射源位于所述载源体上;所述放射源发出的治疗束经所述准直体聚焦于所述交点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源体和/或所述准直体:可绕旋转轴旋转,和/或,可沿预设轨迹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部设置于可沿旋转轴旋转的载源体或准直体边缘的端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疗部为:碗状或者筒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源分布在所述载源体的扇形面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所述载源体上或者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载源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第一防下沉部,所述第一防下沉部设置于所述屏蔽体和所述载源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第二防下沉部,所述第二防下沉部设置于所述载源体和所述准直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下沉部和所述第二防下沉部为轴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源设置于源匣上,相应的,所述载源体包括:源匣安装孔,所述源匣安装于所述源匣安装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体包括:源匣屏蔽孔和源匣屏蔽块,其中,所述源匣屏蔽孔的大小大于等于所述放射源安装孔的大小,所述源匣屏蔽块与所述源匣屏蔽孔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部包括成像源和成像器,所述成像源发出的成像束的射束中心轴偏离基准轴,所述基准轴为穿过所述成像中心且与所述成像器垂直的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部包括屏蔽件,与所述放疗部相邻设置,用于屏蔽经过所述交点的治疗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件为中空状或片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部为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x射线装置,ct装置,mri装置,pet装置,超声装置,dsa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疗设备还包括:屏蔽门,所述屏蔽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放疗设备,和/或,屏蔽所述放疗部发出的治疗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治疗床,设置于所述成像部一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放疗部和成像部,其中,放疗部用于向患者的待治疗区域发出治疗束,其中,患者的待治疗区域位于放疗部外侧;成像部与放疗部相邻设置,用于向该患者的待治疗区域发出成像束。由于放疗部也可向同一待治疗区域发出治疗束,即放疗部与成像部的投射目标相同,均为待治疗区域,因此,无需移动患者的待治疗区域的位置,放疗部就可以根据制定的治疗计划向该患者的待治疗区域发出治疗束进行放射治疗,这样,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并且,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该放射治疗设备可以边治疗边成像,对患者的待治疗区域进行实时的图像引导,以保持待治疗区域始终与治疗计划中的位置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成像束射束中心轴与基准轴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蔽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六;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放疗部10和成像部20,其中:放疗部10用于向患者的待治疗区域t发出治疗束,其中,患者的待治疗区域t位于放疗部10外侧;成像部20与放疗部10相邻设置,用于向改患者的待治疗区域t发出成像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放射治疗设备,利用成像部20向患者的待治疗区域t发射成像束,获取患者待治疗区域t的成像,利用该患者待治疗区域t的成像制定治疗计划,由于放疗部10也可向同一待治疗区域t发出治疗束,即放疗部10与成像部20的投射目标相同,均为待治疗区域t,因此,无需移动患者的待治疗区域t的位置,放疗部10就可以根据制定的治疗计划向该患者的待治疗区域t发出治疗束进行放射治疗,这样,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并且,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该放射治疗设备可以边治疗边成像,对患者的待治疗区域t进行实时的图像引导,以保持待治疗区域t始终与治疗计划中的位置保持一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放疗部10可以为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装置、射波刀(x刀)、多源聚焦放射治疗装置等,成像部20可以为x射线装置,如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装置、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装置、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装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装置、超声装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as)装置等。

进一步的,放疗部10可以为多个,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放疗部10a和第二放疗部10b,其中,成像部20位于第一放疗部10a和第二放疗部10b之间。第一放疗部10a和第二放疗部10b可同时向待治疗区域发出治疗束,以提高放射治疗的效率。

当上述放疗部10为多源聚焦放射治疗装置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该放疗部10包括:多颗放射源s,多颗放射源s发出的治疗束聚焦于放疗部10外侧的交点i处,并且该交点i与成像部20的成像中心r重合。不难理解,若放疗部10为两个时,第一放疗部10a和第二放疗部10b分别包括多颗放射源s,多颗放射源s发出的治疗束聚焦于放疗部10外侧的交点i处,并且该交点i与成像部20的成像中心r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该待治疗区域t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待治疗的靶点,每一次放射治疗,多条治疗束聚焦的交点i与其中一靶点重合。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放疗部10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屏蔽体101、载源体102和准直体103。其中,屏蔽体101用于屏蔽射线,载源体102用于承载多颗放射源s,准直体103具有准直通道1031。当准直体103的准直通道1031与多颗放射源s对齐时,即放射源s被打开时,多颗放射源s发出的治疗束可经准直通道1031聚焦于交点i,用于对患者靶点进行治疗。当准直体103的准直通道1031与多颗放射源s均错开时,即多颗放射源s被关闭时,多颗放射源s发出的治疗束被准直体103屏蔽,放射治疗设备停止治疗。这里,交点i与成像部20的成像中心r重合。

放疗部10的屏蔽体101通常由屏蔽材料如铅、钨等制成,放疗部10的总重量很大,由于重力的作用,如图4所示,放疗部10在与旋转轴ra的垂直方向(图中箭头方向)会发生下沉,因此,在屏蔽体101与载源体102之间设置第一防下沉组件1041,载源体102与准直体103之间设置第二防下沉组件1042,以防止放疗部10整体下沉。进一步的,上述防下沉组件可以为环形轴承,例如滚动轴承等。

为了使准直体103的准直通道1031与多颗放射源s对齐或者错开,即打开或者关闭放射源,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可能的示例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如图4所示,放疗部10中的载源体102不绕旋转轴ra旋转,而准直体103绕旋转轴ra旋转,通过准直体103的旋转使得准直体103的准直通道1031与多颗放射源s对齐或者错开;同理,也可以设置载源体102绕旋转轴ra旋转,而准直体103不绕旋转轴ra旋转。当然,载源体102和准直体103也可均设置为以不同的旋转方向或者不同的转速绕旋转轴ra旋转。

当准直体103的准直通道1031与多颗放射源s对齐的情况下,若载源体102和准直体103一同绕旋转轴ra旋转,放射源s发出的射线(治疗束)在不同角度照射靶点,可以避免靶点周围的正常组织长时间受到射线照射。

在另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放疗部10中的载源体102不沿预设轨迹a移动,而准直体103沿预设轨迹a移动,通过准直体103的移动使得准直体103的准直通道1031与多颗放射源s对齐或者错开;同理,也可以设置载源体102沿预设轨迹a移动,而准直体103不沿预设轨迹a移动。当然,载源体102和准直体103也可均设置为以不同的移动方向或者不同的移动速度沿预设轨迹a移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个示例以放疗部10为碗状结构为例,第二个示例以放疗部10为筒状为例。当然,该放疗部1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其形状等做具体限定。

为了方便放射源的安装或更换,以放疗部10为碗状结构为例,如图4所示,放射源s可设置于源匣s1上,相应的,载源体102包括源匣安装孔1021,源匣s1安装于源匣安装孔1021内。进一步的,屏蔽体101包括:源匣屏蔽孔1011和源匣屏蔽块1012,其中,源匣屏蔽孔1011的大小大于等于源匣安装孔1021的大小,源匣屏蔽块1012与源匣屏蔽孔1011相适配。

另外,上述提及的放射源s可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载源体102上,也可分为多组,均分布在载源体102的扇形面上,每组放射源沿旋转轴ra方向排布,或者每组放射源沿载源体102的环形屏蔽件20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不论以何种方式打开或关闭放射源,穿过交点i的治疗束可能会外泄,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成像部20包括屏蔽件201,与所述放疗部20相邻设置,用于屏蔽经过所述交点的治疗束。当放射源s发出的治疗束穿过交点i后,可被屏蔽件201阻挡,有效防止了治疗过程中射线的外泄。

上述提及的屏蔽件201为中空状,如环形;也可以片状,如c形,屏蔽件201为片状时可随放射源s旋转以随时屏蔽放射源s发出的射线(治疗束),但屏蔽件201的厚度、中空状中间开口的大小、片状的大小可根据穿过交点i的治疗束的方向和强度来设定。

进一步的,成像部20还包括成像源202和成像器203,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如图4所示,成像源202和成像器203相对设置于可沿旋转轴ra旋转的载源体102或准直体103边缘的端面上,成像源202和成像器203可随载源体102或准直体103的旋转而转动。在另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成像源202和成像器203相对设置于屏蔽件201内的旋转环204上,可绕旋转轴ra旋转。在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成像部20中的成像源202和成像器203至少为两组,分别相对设置于屏蔽件201内,且两组成像源202和成像器203之间呈预设夹角,如90度。

进一步的,为了增大成像体积,图6所示,成像源202发出的成像束的射束中心轴偏离基准轴,该基准轴为穿过上述成像中心r且与成像器203垂直的轴。当成像部20(如成像源202和成像器203)随放疗部10旋转时,成像束会形成更大的成像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放疗设备还包括:屏蔽门50,所述屏蔽门50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放疗设备,和/或,屏蔽所述放疗部10发出的治疗束。以放疗部10为图3所示的碗状为例,如图7所示,屏蔽门50可以设置于放疗部10治疗束出口处和/或成像部20内部和/或成像部20外侧,在放疗设备不工作时,若放射源s发出的射束未完全被准直体103屏蔽的情况下,屏蔽门50可用于屏蔽这些未被屏蔽掉的射线;若放射源s发出的射束完全被准直体103屏蔽的情况下,屏蔽门50可以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放疗设备的治疗空间。当然,屏蔽门50也可用于屏蔽这些未被屏蔽掉的射线的同时,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放疗设备的治疗空间。

当上述实施例中的放疗部10为半屏蔽设计时,为了避免在不使用放疗部10时,放射源s外泄,如图8所示,该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放射源回收部30,用于在该放疗部10不工作时,将放射源s回收至该放射源回收部30内保存。

如图9所示,放射治疗设备还可以包括:治疗床40,设置于成像部20一侧,该治疗床40可以为三维床或者六维床。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