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9129发布日期:2019-01-16 07:2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食管癌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其总生存期并没有显著改善,侵袭转移仍是食管癌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广藿香烯酮、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是存在于莎草中的化合物,化学结构如下。现有技术没有公开过广藿香烯酮、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与escc的关系。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香附薁酮用于制备sirt1基因表达抑制剂的医药用途。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药物的用途。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医药用途。有益效果:本发明发现,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为有效的sirt1基因表达抑制剂,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通过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irt1基因表达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可以开发成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各组癌细胞中sirt1mrna/gapdhmrna比值;图2为各组癌细胞划痕愈合率;图3为各组癌细胞细胞侵袭穿膜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一、实验材料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购自atcc;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广藿香烯酮、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自制,纯度在95%以上。二、实验方法1、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的培养常规复苏食管鳞状细胞癌te-1,加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48h后换液1次,以后每周换液2次,观察细胞生长至70%~80%融合后,以胰酶消化,以1:2传代。2、细胞分组及给药广藿香烯酮组:用含有5μm广藿香烯酮的完全培养基培养;香附薁酮组:用含有5μm香附薁酮的完全培养基培养;香附子烯-2,5,8-三醇组:用含有5μm香附子烯-2,5,8-三醇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空白对照组: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不额外添加药物。3、real-timert-pcr方法测定药物对癌细胞中sirt1mrna含量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pbs洗涤3遍,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离心,弃上清,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将细胞以2×105/孔的浓度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于37℃、体积分数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观察细胞融合达70%左右时弃去培养液,按照上述分组及给药方法继续培养48h。48h后,用0.25%胰酶消化、收集细胞,按rneasyminikit说明书提取总rna,凝胶电泳鉴定其完整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纯度和量。根据realtimepcr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方法配置好各个样品的反应体系,在pcr仪上设置好反应程序进行pcr反应。以gapdh为内参基因,用实时定量pcr相对定量法测定te-1细胞中sirt1mrna的相对含量。rt-pcr引物序列委托上海生工设计合成,序列如下(5’→3’):sirt1上游引物:cctgagaatggaccccatcagasirt1下游引物:cacgtccatacgacgtacacggapdh上游引物:tggggaaggtgaaggtcgggapdh下游引物:ctggaagatggtgatggga4、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取对数生长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pbs洗涤3遍,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离心,弃上清,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按照上述分组及给药方法于37℃、体积分数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h。培养48h后,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收集细胞,采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制备细胞悬液,以2×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当细胞呈单层贴壁且接近100%融合时,使用10μl无菌移液器头在6孔板中划痕,清洗悬浮脱落细胞后,用无血清培养液,放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分别于划痕后0和48h在倒置光学显微镜下拍照,计算其划痕愈合率,实验重复3次。划痕愈合率=(0h划痕距离-48h后划痕距离)÷0h划痕距离×1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取对数生长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pbs洗涤3遍,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离心,弃上清,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按照上述分组及给药方法于37℃、体积分数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h。培养48h后,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收集细胞,采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制备细胞悬液,以2×105/孔的密度铺于transwell小室上层腔室。然后,将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加入transwell小室下层腔室。培养24h后,用棉签从transwell小室上层腔室移走非侵袭的细胞,取transwell小室,以pbs洗涤3遍,甲醇固定30min,采用0.1%结晶紫染色30min,于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计数。随机选取5个视野,实验重复3次。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数据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三、实验结果1、药物干预对癌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香附薁酮组、香附子烯-2,5,8-三醇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而广藿香烯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可以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中sirt1基因的表达,广藿香烯酮则不具有这种抑制作用。表1各组癌细胞中sirt1mrna/gapdhmrna比值2、药物干预对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香附薁酮组、香附子烯-2,5,8-三醇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而广藿香烯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可以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迁移,广藿香烯酮则不具有这种抑制作用。表2各组癌细胞划痕愈合率划痕愈合率(%)空白对照组83.96±5.23广藿香烯酮组81.49±4.85香附薁酮组56.75±4.47香附子烯-2,5,8-三醇组55.83±4.563、药物干预对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如表3和图3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香附薁酮组、香附子烯-2,5,8-三醇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而广藿香烯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可以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侵袭,广藿香烯酮则不具有这种侵袭作用。表3各组癌细胞细胞侵袭穿膜数细胞侵袭穿膜数(个)空白对照组295.65±18.27广藿香烯酮组287.92±17.74香附薁酮组56.71±7.02香附子烯-2,5,8-三醇组53.85±6.72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为有效的sirt1基因表达抑制剂,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通过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irt1基因表达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可以开发成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药物。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