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7146发布日期:2019-01-14 19:4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踝关节受伤是非常常见的,踝关节是负重关节,踝关节韧带损伤十分常见,也是骨折的多发部位,常见的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愈合时间长,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骨折后由于早期限动和后期疼痛等原因,患者需要对踝关节进行治疗或手术,如果康复不完全,患者容易产生后遗症,所以后期康复对踝关节的活动有着重要作用,此外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长时间不能活动,容易发生足下垂、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问题,血栓一旦脱落发生肺栓塞,则有生命危险。依靠护理人员手动按摩,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容易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大了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工作量。此装置通过被动的运动踝关节,使小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也防止了足下垂及小腿肌肉的萎缩。

现有技术中,如踝关节理疗器械等,具有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携带不方便和操作复杂等问题,一些被动锻炼方式需要患者与家属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难以实现早期锻炼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在现有背景技术中,踝关节理疗器械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携带不便、操作复杂,一些被动锻炼方式需要患者与家属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难以实现早期锻炼的目的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是由驱动装置、连杆机构、踏板装置、固定装置和控制器组成,驱动装置与连杆机构相连接,踏板装置设置在连杆机构上,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驱动装置、连杆机构和踏板装置上,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接轴、丝杠、固定块装置、导向块、导向杆装置和电源线,电机通过连接轴与丝杠相连接,丝杠和导向杆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块装置上,导向块的中端套置在丝杠上、两端分别套置在导向杆装置上,电源线与电机相连接,导向块与连杆机构相连接;

所述固定块装置具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

所述导向杆装置具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结构相同;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束紧带、第二束紧带、第三束紧带、第四束紧带和第五束紧带,第一束紧带、第二束紧带、第三束紧带、第四束紧带和第五束紧带结构相同,第一束紧带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上,第二束紧带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上,第三束紧带固定设置在连杆机构上,第四束紧带和第五束紧带分别固定设置在踏板装置上;

所述固定装置为弹性材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使用时,患者小腿部位穿过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内固定,患者脚掌踩踏在踏板装置上,并使用第三束紧带、第四束紧带和第五束紧带调整位置并固定,同时可以将装置与患者腿部接触位置垫入海绵,防止损伤皮肤,以上操作完成后,患者调整适当姿势,然后将电源线连通电源,患者或是医护人员手持控制器启动装置,此时电机开始工作,带动丝杠开始运转,丝杠运转带动导向块,丝杠上的外螺纹与导向块内的内螺纹互相配合,导向块前后运动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连杆机构,同时设置在连杆机构上的踏板装置便可进行前后摆动,此时患者的踝关节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控制器随时调节运动角度和频率,方便患者治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可针对患者踝关节不同受伤程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脚踝运动力度和角度,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发生足下垂和肌肉萎缩,治疗效果好,康复时间快,实用性强,减少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原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背曲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拓曲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是由驱动装置1、连杆机构2、踏板装置3、固定装置4和控制器5组成,驱动装置1与连杆机构2相连接,踏板装置3设置在连杆机构2上,固定装置4分别设置在驱动装置1、连杆机构2和踏板装置3上,控制器5与驱动装置1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11、连接轴12、丝杠13、固定块装置14、导向块15、导向杆装置16和电源线17,电机11通过连接轴12与丝杠13相连接,丝杠13和导向杆装置1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块装置14上,导向块15的中端套置在丝杠13上、两端分别套置在导向杆装置16上,电源线17与电机11相连接,导向块15与连杆机构2相连接;

所述固定块装置14具有第一固定块141和第二固定块142;

所述导向杆装置16具有第一导向杆161和第二导向杆162,第一导向杆161和第二导向杆162结构相同;

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第一束紧带41、第二束紧带42、第三束紧带43、第四束紧带44和第五束紧带45,第一束紧带41、第二束紧带42、第三束紧带43、第四束紧带44和第五束紧带45结构相同,第一束紧带41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41上,第二束紧带42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块142上,第三束紧带43固定设置在连杆机构2上,第四束紧带44和第五束紧带45分别固定设置在踏板装置3上;

所述固定装置4为弹性材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患者小腿部位穿过第一束紧带41和第二束紧带42内固定,患者脚掌踩踏在踏板装置3上,并使用第三束紧带43、第四束紧带44和第五束紧带45调整位置并固定,同时可以将装置与患者腿部接触位置垫入海绵,防止损伤皮肤,以上操作完成后,患者调整适当姿势,然后将电源线17连通电源,患者或是医护人员手持控制器5启动装置,此时电机11开始工作,带动丝杠13开始运转,丝杠13运转带动导向块15,丝杠13上的外螺纹与导向块15内的内螺纹互相配合,导向块15前后运动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连杆机构2,同时设置在连杆机构2上的踏板装置3便可进行前后摆动,此时患者的踝关节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控制器5随时调节运动角度和频率,方便患者治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连杆机构、踏板装置、固定装置和控制器,使用时,患者脚掌踩踏在踏板装置上,使用固定装置调整位置并固定,患者调整适当姿势,接通电源,使用控制器启动装置,电机开始工作,带动丝杠开始运转,丝杠运转带动导向块,丝杠上的外螺纹与导向块内的内螺纹互相配合,导向块前后运动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连杆机构,同时设置在连杆机构上的踏板装置便可进行前后摆动;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可针对患者踝关节不同受伤程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脚踝运动力度和角度,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发生足下垂和肌肉萎缩,治疗效果好,康复时间快,实用性强,减少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于长亮;李红;曲晓莉;王荣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9.26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