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8898发布日期:2019-02-19 18:3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救护车辆辅助救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



背景技术:

救护车作为提供医疗保障的汽车,车内备有担架车是标准配置,但是由于简易担架车造价低廉,自动上车担架造价昂贵,所以目前的救护车除了重症型急救车配备有自动上车担架,其他占比重最大的普通型急救车配备的都是简易担架车,在普通型救护车前往实施现场救治时,往往因为现场地理环境的限制,急救人员需将患者抬上担架再转移到车上的担架车,女性护士在患者转移往车上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力气不足的原因不能顺利将担架抬入救护车中,而且在抬起高度过低的时候很容易将担架磕碰到救护车的后保险杠产生撞击,对担架上的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为了方便将患者更加安全平稳的转移到救护车上,迫切的需要发明一种辅助救援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贴地框架、可拓展拉板,所述可拓展拉板位于贴地框架的内框,所述贴地框架与可拓展拉板活动连接后整体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贴地框架在其外框顶端的内侧面设有嵌合沟槽,贴地框架两侧的内框均开设有拉板滑槽,所述贴地框架设有铆钉,贴地框架背面连接磁条,所述可拓展拉板表面设有齿距沟槽,在可拓展拉板顶端两侧各有环形轮与拉板滑槽嵌合连接,所述可拓展拉板底部设有从其表面贯穿至背面的提拉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嵌合沟槽平行设于贴地框架内框底面,位置与可拓展拉板的顶端相互对应,嵌合沟槽作为可拓展拉板复位时的对接槽,能够有效卡紧可拓展拉板,避免可拓展拉板复位后顶端翘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拉板滑槽由贴地框架两侧内框顶端延伸至底部但不贯穿框架,贴地框架保留有位置一来能够有效避免拉板滑槽开口过长致使框架开裂,二来可以限制环形轮在移动过程中的脱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铆钉设有四个,从上至下贯穿连接贴地框架与磁条,铆钉优选为空心铆钉,其贯穿连接两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磁条的连接牢固程度,避免磁条在设备工作时脱落导致框架移位影响设备使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磁条各设有三条,呈矩形结构连接贴地框架背面,磁条优选为强力磁条,磁条依靠磁力吸引金属的原理,能够将贴地框架稳固贴于救护车车厢底板,避免框架移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齿距沟槽呈梯形结构水平设于可拓展拉板表面,凹陷处设有限位块,齿距沟槽的梯形结构形成供救护车上配备的简易担架车移动的滑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环形轮最大外径尺寸小于拉板滑槽开口最高处且大于开口最低处,该尺寸设计能将环形轮嵌合套于拉板滑槽中却仍留有空隙,便于环形轮的前后移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应用于救护车的救援装备,主要是为了解决救护车上所配备的简易担架在由将患者从地面转移至救护车上的过程中容易与救护车的车体发生碰撞导致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块可延展的拓展拉板,在使用时可将其从贴地框架中抽出放置在地面上,于救护车与地面形成一个约40度夹角的缓坡结构,辅助救护车上的简易担架车移动到地面上承接担架上的患者,省去将患者抬上救护车的步骤,避免患者发生二次伤害,在担架车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可拓展拉板上的齿距沟槽的梯形结构形成供救护车上配备的简易担架车移动的滑槽配合限位块可嵌合担架车的移动轮产生自锁作用,最大程度避免担架车在转移的时候产生方向偏移、侧翻的现象,辅助医疗人员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对患者进行救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整体贴地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拉板滑槽结构正剖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可拓展拉板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可拓展拉板结构侧剖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齿距沟槽结构正剖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贴地框架背面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的可拓展拉板延展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与救护车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贴地框架-1、嵌合沟槽-1a、拉板滑槽-1b、铆钉-1c、磁条-1d、可拓展拉板-2、齿距沟槽-2a、环形轮-2b、提拉槽-2c、限位块-2d。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贴地框架1、可拓展拉板2,所述可拓展拉板2位于贴地框架1的内框,所述贴地框架1与可拓展拉板2活动连接后整体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贴地框架1在其外框顶端的内侧面设有嵌合沟槽1a,贴地框架1两侧的内框均开设有拉板滑槽1b,所述贴地框架1设有铆钉1c,贴地框架1背面连接磁条1d,所述可拓展拉板2表面设有齿距沟槽2a,在可拓展拉板2顶端两侧各有环形轮2b与拉板滑槽1b嵌合连接,所述可拓展拉板2底部设有从其表面贯穿至背面的提拉槽2c,所述贴地框架1主要作用是充当可拓展拉板2的收纳折叠容器以及为可拓展拉板2提供稳固的支撑力。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所述嵌合沟槽1a平行设于贴地框架1内框底面,位置与可拓展拉板2的顶端相互对应,可拓展拉板2在推至框架顶部时前端会进入嵌合沟槽1a内部并卡住,避免顶部翘起。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9、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所述拉板滑槽1b由贴地框架1两侧内框顶端延伸至底部但不贯穿框架,采用该种结构设计,可拓展拉板2无法完全滑出框架外,可以在可拓展拉板2向外拉出的时候限制其滑出脱落。

请参阅图3、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所述铆钉1c设有四个,从上至下贯穿连接贴地框架1与磁条1d,铆钉优选空心铆钉,用压合方式可以最大程度贴合连接框架与磁条,且金属物体的铆钉可以增强磁条吸引救护车车厢的金属底板,进一步提升框架贴地的牢固程度。

请参阅图8、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所述磁条1d各设有三条,呈矩形结构连接贴地框架1背面,磁条1d采用比例缩小方式裁剪为框架贴合形状,占据贴地框架背面达90%以上,能最大化的增强框架的贴地能力,避免产生移位。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9、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所述齿距沟槽2a呈梯形结构水平设于可拓展拉板2表面,凹陷处设有限位块2d,可拓展拉板2表面的齿距沟槽2a为同一水平高低不平的凹凸状结构,能够形成担架车移动时的槽道,可拓展拉板2前端构成一个约45度类似锐角三角形的横截面,既可以在担架车由地面转移至车厢的过程中减缓贴地框架1与可拓展拉板2延展后形成的夹角度数,也可以在担架车转移后收回可拓展拉板2的时候充当铲斗,铲入担架车底部,便于可拓展拉板2沿着担架车底部移动轮复位。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9、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展形成缓坡构造的救护车担架转移板,其结构包括:所述环形轮2b最大外径尺寸小于拉板滑槽1b开口最高处且大于开口最低处,采用该种结构可有效避免环形轮2b从拉板滑槽1b中脱落,在延展后还可充当转轴使可拓展拉板2向地面旋转,形成缓坡结构供简易担架车转移。

在平时不使用时,可将贴地框架1、可拓展拉板2合为一体收起,增加救护车的使用空间,一旦需要出现场进行医疗救援,将其平行放置于救护车的车厢底板上,尾端与车厢尾部齐平,磁条1d会牢牢吸住车厢板,再将简易担架车放置于可拓展拉板2上即可,当救护车抵达救援现场后,随行的医护人员可通过提拉槽2c将可拓展拉板2拉出至地面,此时可拓展拉板2与救护车会形成一个缓坡结构,将担架车顺着齿距沟槽2a推出至地面,等待医护人员将患者通过简易担架放到担架车上,患者到位后便可将担架车推上可拓展拉板2直至进入车厢中,最后上车的医护人员通过手握提拉槽2c将可拓展拉板2推至嵌合沟槽1a中复位即可,通过限位块2d卡住担架车移动轮避免救护车行驶中会前后移动,齿距沟槽2a避免左右晃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