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8166发布日期:2019-01-14 19:57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



背景技术:

肾阳虚型患者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证候,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度等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阳虚体质人群。畏寒怕冷,四肢、腰骶、小腹不温(耐热不耐寒);精神不振(乏力、疲倦、自汗);完谷不化、大便溏薄,口淡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痛经等症人群。目前市场上治疗肾阳虚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是很显著,治疗效果不明显,目前也出现一些理疗法来辅助治疗这类病证,治疗周期比较长,见效慢,本发明研究出一种针对此类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膏药,配合走罐、推拿、艾灸和刮痧,对证施治,对此类病患帮助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专门用于畏寒怕冷,四肢、腰骶、小腹不温、精神不振;完谷不化、大便溏薄,口淡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痛经等各种类型的阳虚体质人群进行治疗的外用药膏,见效快,治愈率高,制备工艺亦简单,配合走罐、推拿、艾灸和刮痧,对证施治,能使药力更快更均匀的吸收,还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70~85份

肉桂30~50份

生甘草16~26份。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80份

肉桂40份

生甘草20份。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70份

肉桂30份

生甘草16份。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85份

肉桂50份

生甘草26份。

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称量药品:按上述比例分别称量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除去杂质,用纯水洗净,晒干备用;

s2、煎炸:取晒干的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混合,将混合物放入180~300ml植物油中煎炸5~7分钟,所述植物油的温度为85~95℃;

s3、药渣过滤:过滤步骤s2中的药渣,滤出净油,在所述净油中加入300~400ml凡士林,再加热搅拌2~4分钟得到液体药膏;

s4、冷却分装:将所述液体药膏自然冷却到45~50℃,用注射器抽取液体药膏分装至容器中,待液体药膏凝固加盖密封。

本发明的外用药膏的原料的药理药性: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心包;脾;胃;肺经。主要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小儿遗尿,肾漏,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还具有增强免疫力和升白的作用。

肉桂:皮含挥发油(称桂皮油)1~2%,主要成分为桂皮醛75~90%,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和乙酸苯丙酯,其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和痛经。

生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使用方法:行温针灸、隔物灸、直接灸前将本发明的外用药膏涂擦施灸部位,或者作为阳虚患者推拿、刮痧、走罐的介质。

适用人群:阳虚体质人群。畏寒怕冷,四肢、腰骶、小腹不温(耐热不耐寒);精神不振(乏力、疲倦、自汗);完谷不化、大便溏薄,口淡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痛经等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外用膏药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广,涂擦身体部位按摩均匀后行温针灸、隔物灸、直接灸、推拿、刮痧和走罐,对证施治,辅助治疗肾阳虚体质患者,其透皮吸收快,疗效好,制备工艺也简单,能使药力更快更均匀的吸收,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2)本发明的外用药膏的原料虽然都是常见中药材,但是通过本发明的科学配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肾阳虚体质患者的病因科学制备,能治疗各种类型的肾阳虚证,治愈率高,通过艾灸、推拿,刮痧和走罐等理疗的配合使用,不仅提高了药效的吸收效果,起到辅助作用,而且还弥补了这类理疗的缺陷,临床实践证明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以下几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80份

肉桂40份

生甘草20份。

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称量药品:按上述比例分别称量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除去杂质,用纯水洗净,晒干备用;

s2、煎炸:取晒干的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混合,将混合物放入200ml植物油中煎炸5分钟,所述植物油的温度90℃;

s3、药渣过滤:过滤步骤s2中的药渣,滤出净油,在所述净油中加入400ml凡士林,再加热搅拌3分钟得到液体药膏;

s4、冷却分装:将所述液体药膏自然冷却到50℃,用注射器抽取液体药膏分装至容器中,待液体药膏凝固加盖密封。

实施例2

一种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70份

肉桂30份

生甘草16份。

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称量药品:按上述比例分别称量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除去杂质,用纯水洗净,晒干备用;

s2、煎炸:取晒干的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混合,将混合物放入180ml植物油中煎炸7分钟,所述植物油的温度为85℃;

s3、药渣过滤:过滤步骤s2中的药渣,滤出净油,在所述净油中加入300ml凡士林,再加热搅拌2分钟得到液体药膏;

s4、冷却分装:将所述液体药膏自然冷却到45℃,用注射器抽取液体药膏分装至容器中,待液体药膏凝固加盖密封。

实施例3

一种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85份

肉桂50份

生甘草26份。

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称量药品:按上述比例分别称量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除去杂质,用纯水洗净,晒干备用;

s2、煎炸:取晒干的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混合,将混合物放入300ml植物油中煎炸7分钟,所述植物油的温度为95℃;

s3、药渣过滤:过滤步骤s2中的药渣,滤出净油,在所述净油中加入400ml凡士林,再加热搅拌4分钟得到液体药膏;

s4、冷却分装:将所述液体药膏自然冷却到46℃,用注射器抽取液体药膏分装至容器中,待液体药膏凝固加盖密封。

实施例4

一种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78份

肉桂48份

生甘草25份。

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称量药品:按上述比例分别称量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除去杂质,用纯水洗净,晒干备用;

s2、煎炸:取晒干的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混合,将混合物放入260ml植物油中煎炸6分钟,所述植物油的温度为92℃;

s3、药渣过滤:过滤步骤s2中的药渣,滤出净油,在所述净油中加入380ml凡士林,再加热搅拌3分钟得到液体药膏;

s4、冷却分装:将所述液体药膏自然冷却到48℃,用注射器抽取液体药膏分装至容器中,待液体药膏凝固加盖密封。

实施例5

一种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补骨脂76份

肉桂38份

生甘草24份。

所述用于肾阳虚证患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称量药品:按上述比例分别称量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除去杂质,用纯水洗净,晒干备用;

s2、煎炸:取晒干的补骨脂、肉桂和生甘草混合,将混合物放入290ml植物油中煎炸6.5分钟,所述植物油的温度为92℃;

s3、药渣过滤:过滤步骤s2中的药渣,滤出净油,在所述净油中加入350ml凡士林,再加热搅拌2.5分钟得到液体药膏;

s4、冷却分装:将所述液体药膏自然冷却到47℃,用注射器抽取液体药膏分装至容器中,待液体药膏凝固加盖密封。

以上实施例中的注射器可采用50ml医疗用注射器,所述容器可以玻璃密封罐或塑料密封罐,其他用于密封盛药膏的容器均适合。

本发明外用药膏的临床实践观察资料:

1.临床病例: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的门诊符合肾阳虚诊断标准的108位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其中男女比例各50%,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证状轻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主症:腰膝酸痛,畏寒肢冷,性欲减退,舌质胖大,苔白,脉沉。

次症:精神萎靡,夜尿频多,下肢浮肿,气短而喘,大便溏,脱发。

具备以上主症2项,次症2项,即可诊断肾阳虚症。

3.排除病例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有明显兼夹证或合并症者;

(2)年龄在18岁以下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

(3)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4)意识不清、不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或精神疾病者;

(5)进展性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消耗性疾病,易合并感染及出血者;合并心血管、肝、肾、消化、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

(6)接触过致畸量的射线、毒物、药品并处于作用期或有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

(7)依从性差、拒绝参与试验或不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及随访困难,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4.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外用药膏,在行常规的清艾条在肾俞穴行温针灸前涂抹直径为3cm、厚约1mm的本发明药膏,按摩均匀,隔天治疗一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用常规的清艾条在肾俞穴行温针灸。

5.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肾阳虚的症状、体征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肾阳虚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

(3)有效:肾阳虚的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

(4)无效:肾阳虚的症状,体征无改善,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6.治疗结果:

表1不同组别疗效结果统计

治疗组54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3例,痊愈率24.07%;显效21例,显效率38.9%;有效12例,有效率22.22%;总有效率达85.19%。

对照组54例患者中临床痊愈5例,痊愈率9.26%;显效13例,显效率24.07%;有效17例,有效率31.48%;总有效率达64.81%。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外用药膏通过走罐的配合,相比不用本发明药物来治疗,总有效率高出20.38%,说明本发明的药膏透皮吸收快,疗效好,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配合走罐,对症施治,能使药力更快更均匀的吸收,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治愈率达到85%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